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成像联合人工智能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芦苇 张盼 覃玉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0,共7页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人工智能(AI)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溶栓14 d后是否发生再灌注损伤分为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组。比较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人工智能(AI)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患者溶栓14 d后是否发生再灌注损伤分为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组。比较再灌注损伤组、无灌注损伤组CT灌注成像、AI参数,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因素,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AI预测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价值。结果 31例出现再灌注损伤,其余75例无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组的脑血流量(CBF)、平均CT值、熵水平均低于无灌注损伤组(P <0.05),脑血容量(CBV)、注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峰度均高于无灌注损伤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5.228,95%CI:2.151~12.705)、CBF(OR=3.777,95%CI:1.554~9.180)、CBV(OR=3.699,95%CI:1.522~9.989)、平均CT值(OR=4.125,95%CI:1.697~10.024)是影响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CBF、CBV、平均CT值及三者联合预测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的灵敏度分别为67.74%、70.97%、77.42%、87.10%,特异度分别为70.67%、74.67%、77.33%、90.67%,AUC分别为0.665、0.667、0.744、0.908。结论 CT灌注成像联合AI评估脑梗死后再灌注损伤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人工智能 脑梗死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