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全球化改变了什么?——经济增长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逻辑
1
作者 刘尚希 李成威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资产估值稳定性与金融风险密切关联。当资产估值不稳,则预示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对潜在的金融风险不进行宏观管理,金融风险就会转化为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经... 在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资产估值稳定性与金融风险密切关联。当资产估值不稳,则预示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如果对潜在的金融风险不进行宏观管理,金融风险就会转化为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这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经济出现台阶式下行的趋势。要避免经济衰退,关键是稳定全社会的资产估值。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宏观风险,遏制风险通过宏观资产负债表传导扩散,防范微观风险系统化、宏观化、公共化和全球化。从长期来看,防范和化解宏观风险有两条路径:一是推进结构性改革;二是推动全球风险分配格局调整。从短期来看,资产估值的急剧波动是经济金融危机的主要推手。这就需要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快速修复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以稳定资产估值,避免风险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全球化 金融风险 资产负债表关联 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防范化解风险:风险分配视角的理论分析
2
作者 李成威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9,共9页
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角度,可以很好地诠释为什么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风险是在不确定性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具有时空属性和循环特征。私人风险与公共风险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因此防范化解风险要有整体观。财政防范化解风险是通过... 从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角度,可以很好地诠释为什么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风险是在不确定性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具有时空属性和循环特征。私人风险与公共风险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因此防范化解风险要有整体观。财政防范化解风险是通过其风险分配功能来实现的,其作用路径为:财政通过风险分配形塑治理结构,从而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确定性。财政防范化解风险不仅只针对公共风险,也着眼于私人风险。一方面,要抑制私人风险外部化过程,避免公共风险的生成;另一方面,也要控制公共风险内部化过程,避免私人风险放大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基于风险分配的底层逻辑,财政防范化解风险思路上要把握风险的循环属性,并建立风险缓冲机制;操作上要构建面向未来的风险预算制度,并强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防范化解风险 风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风险、公共债务与财政健康度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成威 杜崇珊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9,共7页
伴随着政府职能和规模的扩大以及风险社会的到来,不少国家的公共债务快速积累起来,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债务普遍大幅攀升。而公共债务规模是衡量一国财政健康度的重要指标。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发现,随着... 伴随着政府职能和规模的扩大以及风险社会的到来,不少国家的公共债务快速积累起来,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国债务普遍大幅攀升。而公共债务规模是衡量一国财政健康度的重要指标。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发现,随着时代及政府职能的变化,公共债务的实质及其深层根源也发生了改变,公共风险日益成为推动公共债务和财政风险积累的重要因素;在债务规模的边界问题上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这就要求各国更加谨慎地看待公共债务的膨胀;在风险社会下财政风险源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政府应尽可能地将多维度风险因素纳入财政健康度评估体系,同时在预算中留出化解风险的空间,以及时识别风险,减轻公共风险和危机对财政健康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健康度 公共债务 公共风险 财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的难点甄别——基于德国取消横向转移支付案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雯杰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实施50余年后被纵向转移支付取代,反映了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三个弊端:以部分州的福利损失为代价,对地方政府产生逆向激励;鼓励财政轻率行为,增加地方债务负担;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效果并不突出。从德国经验看...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实施50余年后被纵向转移支付取代,反映了德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三个弊端:以部分州的福利损失为代价,对地方政府产生逆向激励;鼓励财政轻率行为,增加地方债务负担;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效果并不突出。从德国经验看,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的现实障碍主要有:法律法规缺位,财政法定困难;制度统筹层级过低,地区间合作意愿不强;制度设计复杂,操作成本高;地区间财力差距过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较高。因此,我国一是要提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水平,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有法可依;二是鉴于横向转移支付具有“政治动员性”色彩,可以阶段性、局部性使用;三是协调区域财政均衡要兼顾公平与效率,避免逆向激励;四是加强中央政府在现有横向转移支付政策执行方面的作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转移支付 财政法定 逆向激励 区域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与政府激励相容——基于国际比较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于雯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128,共14页
政府激励相容要求通过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实现各级政府目标的一致性,在义务教育领域会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产生直接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义务教育支出责任划分模式分为中央政府主导模式、州政府主导模式和基层政府主导模式。通过选取典型国... 政府激励相容要求通过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实现各级政府目标的一致性,在义务教育领域会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产生直接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义务教育支出责任划分模式分为中央政府主导模式、州政府主导模式和基层政府主导模式。通过选取典型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提高政府支出责任层级能够通过外部效应内在化减少中央与地方的目标偏离,改善教育均衡效果,但易降低政府的财政努力程度。各级政府分类共担可以在保障义务教育“底线公平”的同时兼顾地方政府的能动性,是实现政府激励相容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出责任划分 政府激励相容 分类共担 优质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数字化的减碳效应检验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亚豪 金殿臣 曾昭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49-52,共4页
文章基于2010—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含有交互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工业数字化的减碳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数字化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地区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会产生示范效... 文章基于2010—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含有交互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工业数字化的减碳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数字化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地区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会产生示范效应,进而带动本地区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从而产生减碳效应;同时,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会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的减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数字化 减碳效应 溢出效应 动态S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本无序扩张与金融自循环:一个文献述评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成威 詹卉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24,共7页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呈现出金融资本无序扩张现象,表现为金融部门虹吸实体部门资金,使得资金越来越多地在金融体系内扩张膨胀,形成脱离于经济大循环的金融自循环。金融资本无序扩张相对于有序扩张而言,是基于...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呈现出金融资本无序扩张现象,表现为金融部门虹吸实体部门资金,使得资金越来越多地在金融体系内扩张膨胀,形成脱离于经济大循环的金融自循环。金融资本无序扩张相对于有序扩张而言,是基于金融自循环的扩张。金融资本无序扩张与金融自循环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相互强化,其危害是侵蚀实体经济,集聚金融风险。已有文献并没有明确提出金融自循环的概念,但有不同维度的侧面研究,对这些文献从金融资本无序扩张与金融自循环的形成机制、主要危害和测度方法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理解当前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找寻破解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提供多方位的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无序扩张 金融自循环 虹吸效应 实体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还是抑制: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孔明 刘帅 金殿臣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5,共10页
探索环境改善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双赢路径是工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任务。基于2001—2017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工业产能利用率之间... 探索环境改善和产能利用率提高双赢路径是工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中的重要任务。基于2001—2017年全国省际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固定效应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工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更为有效地促进了工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环境规制对低分位数工业产能利用促进效果明显。建议强化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地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 工业产能利用率 分位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基于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帅 金殿臣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5,共8页
统筹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提高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环境规制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脉络出发,探索环境质量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双赢的可能性,采用2001-2017年制造业19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构... 统筹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提高是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环境规制影响产能利用率的理论脉络出发,探索环境质量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双赢的可能性,采用2001-2017年制造业19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森林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检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整体而言,技术创新并未在环境规制提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中起到显著地调节效应,但具有明显的行业分化特征。其中,技术创新的正向调节效应在中高技术制造业和清洁型制造业更为显著。“十四五”时期应将完善环境规制体系、改进环境治理方式与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坚持创新驱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以高质量供给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 系统广义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