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音学传统的理论嬗变
- 1
-
-
作者
申小龙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1-59,共9页
-
文摘
纵观中国古代古音学数百年的历史,其理论与方法的一次次飞跃构成学科推进的主旋律。由于研究的对象简单而明确,归纳的方法精密而完善,古音学成为中国古代“小学”中最具科学形态,因而也是最为成功的学科,从而率先进入了近代与西学相融通的转型期。
-
关键词
古音
声类
韵类
声调
古音学
-
分类号
H11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区分度互补原理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葆嘉
-
机构
中国语言文化学会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73-78,共6页
-
文摘
一、引论在人类生活中,有两大基本符号系统,这就是交际系统与记录系统.交际系统包括手势、体态、实物、烽火、鼓声、口哨语等等;记录系统包括结绳、系珠、契刻、数豆、图画记事、粘土记事等等.语言属于前者,而文字属于后者.从文字起源来看,无论前文字是图画样式,还是粘土标志,这二者都不是记录语言,而是直接记录人的思想观念.这些表达意念的象征性符号其有超语言的性质.只有在前文字系统中的符号经分解,与语言交际系统中的单个符号(词)取得对应,并用语言符号也必用语言符号来释读文字符号时,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文字是语言的派生,文字的功能仅在于记录语言的观念.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言化的概念即语义.文字符号的能指是字形,所指是文字化的概念即字义.语音指称字形(在文字中为字音),而沟通了语义和字义。
-
关键词
语言符号系统
文字系统
拼音文字
语音感知
语言交际
多音节
汉语
语义理解
区分度
语言化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系统演变哲学的语言学阐释
- 3
-
-
作者
申小龙
-
机构
中国语言文化学会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106-112,共7页
-
文摘
在现代科学革命综合占主导地位的趋势下,各门学科之间彼此渗透、紧密联系,正在形成一些共同的语言、概念和方法。系统论就是这一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向的哲学反映。它使人们不再把运动着的、活的有机体看作静止、孤立的东西,不再把复杂系统硬分解为互不联系的简单系统。在哲学系统论的发展中,许多学科都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其中语言学对系统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索绪尔之前,语言学家往往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语言变化,先后提出过“人种说”
-
关键词
语言系统
索绪尔
系统论
主导地位
复杂系统
现代科学革命
哲学系统
社会科学
简单系统
科学发展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语言与人性的本质联系
- 4
-
-
作者
申小龙
-
机构
中国语言文化学会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85-89,共5页
-
文摘
"人有语言才是人",这是19世纪欧洲语言人文主义有关语言和人性关系的一个深刻命题.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对人的心智的语言性作了生动的思辩:当人的心智力量行使得如此自如,以致他仿佛能从所有通过感官获得的感觉洪流的整个海洋中分离出一股波浪,而且能够暂时止住这股波浪而仔细注视它,并且还意识到这种注视——这时人就显示出了反思.而靠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这种清楚的认识发生呢?
-
关键词
人性
儿童心理发展
认识发生
心智
皮亚杰
语言维度
神经语言学
人脑
意识
思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