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李后主词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克强
张鹏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词学学会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4-151,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诗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8ZH026)
-
文摘
李后主是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其词对后世影响极大,千年词学史对李煜词的认识有一个起伏而又深化的过程。宋人从社会政治角度批评李煜词为亡国之音,但又对其词的艺术成就极为倾心。明代及清初则奉李煜词为本色正宗,给予很高的评价。常州词派虽然否定李煜词的正宗地位,却也能从多方面阐发其艺术价值。清末民初李煜词受到新旧词学家的一致推崇,新派词学家对其评价尤高。在词学史上,词学思潮的变化不断影响对李煜词的认识和评价。
-
关键词
李煜
亡国之音
正变
本色当行
-
Keywords
Li Yu′s Ci-poetry
the sound leading to national subjugation
orthodox and variant
inherent and skilled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传统诗学雅俗观的渊源及意涵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克强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韵文学会
中国词学学会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00-103,共4页
-
文摘
雅俗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当今使用率最高的文化审美范畴。从思想渊源来说,雅俗有儒家、道家及文化差异三个源头,可用雅正、高雅、文雅加以概括,三种不同的理念构成了雅俗范畴的理论体系。雅俗的意涵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具有价值判断和风格区分两个场域;具有多意的复杂性;具有辩证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互相易位;雅和俗皆有正面和负面双重性质。了解雅俗范畴的丰富的内涵,理清雅俗的发展脉胳可以使我们对世界、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
-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诗学
雅正
高雅
文雅
雅俗之辨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轶事词话的批评理论价值
- 3
-
-
作者
孙克强
-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词学学会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5,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词学史上的唐宋词批评研究”(21FZWB062)。
-
文摘
轶事词话是以记轶事、资闲谈为目的的本事词话,因其缺乏批评理论价值而往往被人忽视。本文列举四个方面,解析轶事词话的特殊价值所在:体现词为亡国之音的思想意涵、彰显时代精神的背景体现、“比兴寄托”说的早期表现、词体观念的认同和演变。要之,轶事词话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词学批评和理论的特殊表现形式。
-
关键词
词话
轶事词话
本事词话
词学批评
词学理论
词体观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词学史上的稼轩词论及其意义
- 4
-
-
作者
孙克强
刘学洋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词学学会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17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华诗教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8ZH026)。
-
文摘
稼轩词在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元人推崇辛弃疾革新词体、扫荡绮艳词风的意义。明及清初视辛弃疾为变体的代表,稼轩词的雄健词风和情思寄托也受到了清初词人的喜爱,充分肯定了其词史典范地位。浙西词派对辛弃疾多持排斥态度,常州词派将稼轩词推举为最高典范之一。民国旧派词学家对稼轩词的尊崇有所弱化,而新派词学家则用全新的视角和价值观将其推向了极致。历代词学家对稼轩词的解读和批评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词学旨趣。
-
关键词
稼轩词
豪放
词学史
典范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况周颐词学的雅俗之辨
- 5
-
-
作者
孙克强
-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词学学会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7-181,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况周颐词学研究"(14BZW031)
-
文摘
况周颐的词学批评理论中,"雅俗"是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况氏认为:词作的雅俗境界是由词人的境界决定的,雅人深致是词人的极高境界。词作的意境和表现手法亦有雅俗之别,特别推崇清超绝俗的高雅之境。语言的雅俗既有文人民间之分,又有体现辩证思想的以俗为雅。
-
关键词
况周颐
词学
雅俗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