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可见异物标准物质制备方法研究
- 1
-
-
作者
梁文轩
卢佳振
任军
刘俊杰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环境计量中心
-
出处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8-1197,共10页
-
基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本业务费(AKYZZ2440)。
-
文摘
为满足液体制剂可见异物分析仪的校准需求,并准确获得可见异物颗粒的测量结果,提出一种可见异物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CRMs)的制备及定值方法。该方法通过微流控技术并结合基于YOLO-v11技术的颗粒计数模型,实现对固体颗粒在微流控芯片通道中的定量输送和颗粒数的准确测量。此外,还探究了系统施加压力和悬浮液颗粒浓度对颗粒识别和计数的影响。最终,制备得到标称粒径为40、50和60μm,且颗粒数量已知的3种可见异物CRMs。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可见异物CRMs中颗粒数量的均匀性,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
关键词
颗粒计量
标准物质
可见异物
微流控技术
算法识别
-
Keywords
particle measurement
reference material
visible foreign particle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algorithmic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TB9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基于FPGA的拉曼光谱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 2
-
-
作者
孙新茹
禹静
李琪
董璐
张正东
张海洋
李雪玲
-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环境计量中心
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16,共5页
-
基金
2023年联合基金项目面上资助计划项目:手持式水污染拉曼现场快速分析仪与远程监测技术研究(2023-MSLH-102)。
-
文摘
为实现快速、低检测限的水污染检测,基于拉曼散射原理设计一种拉曼光谱数据实时采集系统。结合CMOS探测器设计了光谱数据采集模块,并配套开发了FPGA主控模块。为了更加灵活地调节系统参数,如光谱积分时间等,采用上位机进行顶层控制,具体是通过在FPGA和上位机间设计UART通信协议,在FPGA主控模块中设计对应地址单元等实现的。设计出的拉曼光谱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在5 s内即可得到拉曼光谱,针对常见水污染物,如多环芳烃(萘)等可达到244 mg/L的检测限。所设计系统可应用于日常水质检测、水污染应急检测等多种水污染检测场景,并对水污染检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
关键词
水污染
拉曼光谱
数据采集系统
拉曼散射
CMOS
FPGA
UART
-
Keywords
water pollution
Raman spectrum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Raman scattering
CMOS
FPGA
UART
-
分类号
TN304-3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微塑料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宋小卫
吴晓凤
宋小平
石翠杰
张正东
-
机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3-800,共8页
-
基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8-AKYZZ2028-20)资助。
-
文摘
微塑料作为海洋环境和陆生生态系统中的新型污染物,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微塑料的分析方法尚未标准化,不同研究结果间可比性较低。如何准确、高效地提取分离样品中的微塑料,是探究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理学效应的关键前提。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环境样品和水生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前处理分析方法,包括筛分过滤法、密度分离法、消解法以及文献报道的其他方法,并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合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势,开展多种方法组合、比较等研究有利于微塑料分析方法的标准化。
-
关键词
微塑料
提取分离
浮选
密度分离
消解
-
Keywords
microplastics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flotation
density separation
digestion.
-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FPGA的电压信号采集卡研究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李东
崔文超
郭瑞民
董贺伟
-
机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环境计量中心
-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126,共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F0200305)。
-
文摘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的模拟电压信号采集卡。采用锁相环产生2个频率65 MHz、相位相反的时钟,控制2片模数转化芯片交替工作,实现了130 Msps的等效采样率。采集频率为50 kHz、100 kHz、500 kHz和1 MHz的标准正弦信号,与示波器采集的数据比较,波形无失真。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10μs的指数衰减信号,采集卡和示波器采集的曲线重合,拟合得到的衰荡时间仅相差0.83%。该采集卡可用于小型化光腔衰荡光谱仪(CRDS)等装置的信号采集。
-
关键词
FPGA
AD
数据采集
等效时钟采样
-
Keywords
FPGA
AD
data acquisition
equivalent-time sampling
-
分类号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气体中微米级颗粒的数量浓度溯源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郭黎旭
刘俊杰
刘悦
叶婧
任军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环境计量中心
-
出处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55-1762,共8页
-
基金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能力提升专项(ANL2203)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AKYZD2207-4,AKY1809)。
-
文摘
为建立气体中微米级颗粒数量浓度的量值溯源链,开展了基于喷墨原理气溶胶发生器(NIM-IJAG)的研制和性能验证。喷墨气溶胶发生器(NIM-IJAG)所发生的固体颗粒粒径及浓度值与喷嘴孔径、溶质密度、溶液浓度、电控参数、洁净空气流量等参数密切相关,其中在准确获得液滴粒径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溶液浓度,可实现对固体颗粒样品粒径的有效控制,通过调节发生频率可实现对固体颗粒样品数量浓度的有效控制。经实验验证,NIM-IJAG可产生粒径值在1~20μm范围、颗粒数量浓度在0~30个/cm^(3)范围的单分散固体颗粒样品,颗粒数量浓度的量值可溯源至国家计量标准。
-
关键词
计量学
气溶胶颗粒
颗粒数量浓度
溯源技术
喷墨气溶胶发生器
-
Keywords
metrology
airborn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s
traceability technology
ink-jet aerosol generator
-
分类号
TH99
[机械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