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时间同步网溯源及同步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坤 余沺 +5 位作者 杨志强 程华 何之煜 王子鉴 王剑 程进 《中国铁路》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铁路时间同步网是为铁路各通信子系统提供精确时间的重要支撑系统,其运行性能非常重要。针对铁路时间同步网及其3层固定结构以及移动列车时间同步节点,分析铁路时间同步网4种不同的溯源参考,并基于经过校准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 铁路时间同步网是为铁路各通信子系统提供精确时间的重要支撑系统,其运行性能非常重要。针对铁路时间同步网及其3层固定结构以及移动列车时间同步节点,分析铁路时间同步网4种不同的溯源参考,并基于经过校准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时间频率传递装置,设计了铁路时间同步网溯源监测方法,评估了铁路时间同步网中不同溯源源头可能造成的时间同步性能差异。针对铁路时间同步网现状,测量分析其现有性能能否对未来5G-R提供有效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时间同步网 授时 同步性能 溯源 GNSS 5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Sr2锶原子光晶格钟物理系统研究
2
作者 卢炳坤 廖堂银 +2 位作者 杨涛 林弋戈 方占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锶原子光晶格钟在基础物理研究和时间频率精密测量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第1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1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提升光钟性能的研究,研制出了第2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2。NIM-Sr2的物理系统在量子参... 锶原子光晶格钟在基础物理研究和时间频率精密测量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第1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1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提升光钟性能的研究,研制出了第2套锶原子光晶格钟NIM-Sr2。NIM-Sr2的物理系统在量子参考体系制备、钟激光探寻及系统频移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原子炉和磁光阱之间新增真空差分结构,使原子炉的运行对磁光阱区域真空压力的影响降低到1×10^(-8) Pa;将塞曼减速器中的通电线圈替换为永磁铁,优化了水冷反亥姆霍兹线圈的缠绕方式,并向外延伸塞曼减速器通光窗口,把磁光阱区域环境温度的不均匀性降低到了0.166 K。系统频移评估表明,这些物理系统的改进显著减小了NIM-Sr2的系统频移不确定度,达到了7.2×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钟 光晶格 系统频移评估 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长度标准装置及其结果修正研究
3
作者 袁伟炳 孟飞 +3 位作者 林百科 杨凯 陈亮 方占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45-1752,共8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长度量值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调制相移法原理的光纤长度标准。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激光器驱动、信号调制、光电转换及频率变换等主要系统单元,并增加了1550 nm窗口的长度测量能力。通...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长度量值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调制相移法原理的光纤长度标准。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激光器驱动、信号调制、光电转换及频率变换等主要系统单元,并增加了1550 nm窗口的长度测量能力。通过独立测量光纤温度修正系数及波长修正系数,在国内已报道的光纤长度标准研究结果中实现对温度及通信窗口测试光源波长不同而引起长度量值变化的归一化修正,并给出完整的不确定度评估结果,为面向OTDR检定领域的光纤长度量值溯源提供了实验依据及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长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在1310 nm窗口和1550 nm窗口下分别为U=(0.016+7.2×10^(-6)L)m(k=2)和U=(0.028+7.2×10^(-6)L)m(k=2)。使用该标准标定OTDR传递标准用14 km光纤,不确定度为0.13 m(k=2),相较于现行标准指标提升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光纤长度 光时域反射计 温度修正 波长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性和数据使用率改进的CGGTTS算法研究
4
作者 郝爽雨 毕红军 梁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7-553,共7页
对GNSS时间频率传递数据标准格式CGGTTS进行改进,包括:将数据周期内全部测量数据用于计算时差值,提高测量数据使用率;为满足时间传递用户对于数据实时性的更高要求,缩短CGGTTS数据周期以提高数据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将数据使用率提高到... 对GNSS时间频率传递数据标准格式CGGTTS进行改进,包括:将数据周期内全部测量数据用于计算时差值,提高测量数据使用率;为满足时间传递用户对于数据实时性的更高要求,缩短CGGTTS数据周期以提高数据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将数据使用率提高到100%后,可以降低比对结果噪声,噪声性能最大可改善6%。当将数据间隔缩短至5 min后,数据实时性最大提高至69%,噪声性能恶化17%以上。分析不同间隔文件的实时性、标准差、数据量及运算量情况,得到当数据间隔在8至13 min时,改进的CGGTTS算法共钟差实验噪声水平保持在(0.70~0.80)ns,长基线实验噪声水平保持在(0.75~0.83)ns,是一种折中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CGGTTS 时间传递 数据间隔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频率参数测量的飞秒光学频率梳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羿 曹士英 +2 位作者 宋文霞 左娅妮 房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6,共16页
近年来随着光纤制造技术和飞秒激光技术的成熟,以掺铒(Er)光纤光学频率梳为代表的频率梳技术,逐步突破了光学频率测量领域,在长度测量、精密光谱分析、超低相位噪声微波频率产生、精密时间频率传递、温度测量等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 近年来随着光纤制造技术和飞秒激光技术的成熟,以掺铒(Er)光纤光学频率梳为代表的频率梳技术,逐步突破了光学频率测量领域,在长度测量、精密光谱分析、超低相位噪声微波频率产生、精密时间频率传递、温度测量等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许多高端科研领域的基础性工具。但飞秒光学频率梳所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对激光频率进行测量。本文主要面向激光频率参数测量的需求,研制基于掺Er光纤飞秒激光器的光学频率梳,在实现光学频率梳稳定运转的前提下,通过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实现光谱范围从掺Er光纤光学频率梳的中心波长向各个待测激光波长的转换,并完成与多个不同波长激光的拍频信号探测。目前已验证的飞秒光梳可测频率范围为500~2000 nm;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为10^(-16)量级;线宽为Hz量级。该指标满足了激光频率特性参数测量的需求,为激光绝对频率、频率漂移、线宽等参数的测量提供了基础性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梳 频率测量 拍频 稳定度 线宽 绝对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梳吸收光谱的燃烧气体温度测量方法
6
作者 马涛 王景辉 +2 位作者 孟飞 黄昂 张建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8-534,共7页
火焰温度测量是备受关注的测试技术问题,从接触式测量到非接触式测量,激光光谱诊断方法正在被广泛应用。其中双光梳吸收光谱法因其宽光谱范围,测量速度快,信噪比高,无需机械结构而成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测量技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在用... 火焰温度测量是备受关注的测试技术问题,从接触式测量到非接触式测量,激光光谱诊断方法正在被广泛应用。其中双光梳吸收光谱法因其宽光谱范围,测量速度快,信噪比高,无需机械结构而成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测量技术。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在用该技术测量甲烷等气体温度,未能直接测量火焰。通过对双光梳光谱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使整体光谱稳定性在2%以内,再配合燃烧吸收装置,对火焰吸收的信号进行连续式采集,并结合双线吸收法,初步计算了吸收路径平均温度,得到温度分布。将其与热电偶对照,温度趋势基本一致,为火焰温度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温度测量 双光梳 吸收光谱 双线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双向时间传递实时驯服铷钟的远程时间溯源 被引量:6
7
作者 方维 金尚忠 +1 位作者 陈德好 梁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2-546,共5页
为了提高铷原子钟的远程时间溯源性能,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TWOTFT链路的基础上,实施了对铷原子钟的高精密准实时驯服实验,驯服间隔分别为16,5,1 min,实现了基于TWOTFT的远程时间溯源原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远程时间溯源中,TWOTFT相... 为了提高铷原子钟的远程时间溯源性能,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TWOTFT链路的基础上,实施了对铷原子钟的高精密准实时驯服实验,驯服间隔分别为16,5,1 min,实现了基于TWOTFT的远程时间溯源原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远程时间溯源中,TWOTFT相比GNSS时间频率传递效果更优,且1 min TWOTFT远程时间溯源效果最优,98.67%的时差绝对值在0.5 ns内,时间稳定度和频率稳定度分别为2.5×10^(-11)s·d^(-1)和5.0×10^(-16)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铷原子钟 远程时间溯源 光纤双向时间频率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8
作者 顾杨义 陈亮 +1 位作者 梁坤 杨志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2-666,共5页
作为地面通信手段的备份,也为了提供更可靠的时频传输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并设计了一套使用更可靠通信的远程时间溯源装置,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传输参考端的时频数据,客户端解析时频数据并完成对客户端NIMDO... 作为地面通信手段的备份,也为了提供更可靠的时频传输路径,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并设计了一套使用更可靠通信的远程时间溯源装置,利用北斗短报文通信传输参考端的时频数据,客户端解析时频数据并完成对客户端NIMDO的驯服。实验结果表明:在短基线条件下,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NIMDO方案实现了远程时间精确溯源,客户端与参考端间的溯源偏差优于±4 ns,溯源偏差的不确定度为3.6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远程时间溯源装置 时频数据传输 北斗短报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