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切削工件表面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要因的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其勇 吴凯 +2 位作者 郑晓峰 朱明 严瑞琪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采用因果分析图等质量分析工具分析了影响切削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原因,并找出了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切削温度和机械设备振动。针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影响因素,将薄膜热电偶技术引入切削温度检测,设计了一套切削力和切削... 采用因果分析图等质量分析工具分析了影响切削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原因,并找出了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切削温度和机械设备振动。针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影响因素,将薄膜热电偶技术引入切削温度检测,设计了一套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完整检测系统。试验表明,该检测系统人机交互作用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工件 表面质量 切削力 切削温度 检测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SIGMA理论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辉 周芸竹 周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高发的特点,将6SIGMA管理理论应用于安全管理研究。以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为研究对象。建立高处坠落事故DMAIC模型。从项目选题与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环节... 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高发的特点,将6SIGMA管理理论应用于安全管理研究。以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为研究对象。建立高处坠落事故DMAIC模型。从项目选题与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环节,研究6SIGMA管理方法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融合。利用鱼刺图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作业时间与季节(X1),建筑安全法规体系(X2),脚手架相关技术要求(X3)及强风、浓雾、雨雪等天气情况(X4)是导致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4个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高处坠落事故 6SIGMA管理法 DMA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技术在钢包耳轴环形焊缝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维刚 徐彦廷 +2 位作者 王强 叶荣耀 何鹏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0-264,共5页
钢包耳轴焊缝缺陷是影响钢包安全运行的重大危险源,常规检测手段无法探测耳轴根部的疲劳裂纹。利用声发射平面定位技术对钢包耳轴焊缝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滤波,以确定目标信号。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目标信号进行EMD分解,对分解后... 钢包耳轴焊缝缺陷是影响钢包安全运行的重大危险源,常规检测手段无法探测耳轴根部的疲劳裂纹。利用声发射平面定位技术对钢包耳轴焊缝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滤波,以确定目标信号。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目标信号进行EMD分解,对分解后的8个本征模态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以确定其频率范围。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对形状复杂的大型设备的结构完整性检测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声发射 钢包 耳轴环焊缝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安全检测的声发射阵列传感器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鑫磊 袁昌明 王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0-172,共3页
设计8阵元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均匀圆阵传感器系统,针对大型混凝土板内部缺陷(声发射源)进行检测,并在此传感器系统基础上,分别用常规波束形成法(conventional beam forming,CBF)和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法(mini-mum variance dis... 设计8阵元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均匀圆阵传感器系统,针对大型混凝土板内部缺陷(声发射源)进行检测,并在此传感器系统基础上,分别用常规波束形成法(conventional beam forming,CBF)和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法(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对混凝土板内部AE源进行测向仿真分析,MVDR算法比CBF算法有较高的角分辨率。在混凝土甲板上(3 m×3 m)进行实验,结果表明CBF算法测向出现混淆现象,不能确定AE信号的入射方向,而MVDR算法较好地辨别出AE信号的入射方向,但与模拟AE信号源方位相差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均匀圆阵 测向 CBF MV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韩玲娟 王强 +1 位作者 杨其华 范昕炜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97-1102,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Sagnac/Mach-Zehnder混合干涉仪原理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系统。在强干扰微小泄漏情况下,通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获取由管道泄漏引起的光干涉信号,采用小波包方法对信号进行多层分解,提取小波包能量... 介绍了一种基于Sagnac/Mach-Zehnder混合干涉仪原理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检测及定位系统。在强干扰微小泄漏情况下,通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获取由管道泄漏引起的光干涉信号,采用小波包方法对信号进行多层分解,提取小波包能量特征,用欧式距离法对管道泄漏与否进行聚类分析;对泄漏系统利用零点频率进行精确定位,并将基于零点频率的传统检测定位、经小波去噪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处理后的检测定位及本文提出的检测定位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统计了系统虚警率(FAR)。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识别管道泄漏,本文提出的泄漏检测定位法虚警率最低,与经小波去噪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处理后的检测定位法相比,虚警率降低了6.6%,提高了系统泄漏检测定位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小波包分解 欧氏距离法 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粉体抑爆剂改性及抑制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信群 王婷 +2 位作者 徐海顺 杨剑 P.Wolanski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71-5178,共8页
采用不同工艺和配方,对BC干粉进行细化和表面改性,制备了3种规格的碳酸氢钠抑爆粉体,应用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测试仪表征其表面特性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MM4及MT3工艺所制备的抑爆粉体,粒径得到大幅度降低,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表面特... 采用不同工艺和配方,对BC干粉进行细化和表面改性,制备了3种规格的碳酸氢钠抑爆粉体,应用扫描电镜及激光粒度测试仪表征其表面特性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MM4及MT3工艺所制备的抑爆粉体,粒径得到大幅度降低,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表面特性得到改善。自主设计了主动式抑爆器并进行了参数优化,膜片开启压力为8 MPa,抑爆器在敞开空间冷态喷射实验表明:从药柱点火到抑爆剂完全喷射的时间为12 ms,抑爆粉体射流最大喷射速度可达5~15 m·s-1。在容积为200 L的爆炸实验装置中,以化学当量比的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炸为抑制对象,开展了细化改性抑爆粉体主动式抑爆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粉体抑爆效果不仅与平均粒径有关,同时粒径分布的影响也较为重要;粒径呈正态分布、表面形状不规则的粉体更有利于与爆炸火焰相互作用,抑爆效能得以提升,较常规BC粉体相比,抑爆粉体粒径细化到10μm数量级时,抑爆性能提高8~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 改性 甲烷 爆炸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氢氧化物改性沥青阻燃和路用性能 被引量:20
7
作者 黄志义 武斌 +2 位作者 康诚 朱凯 吴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共6页
将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钙(HL)按质量比1∶1混合制得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采用热重、锥形量热仪和冻融劈裂等试验研究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具有协同阻燃作用,较单一氢氧化物阻燃剂(ATH... 将氢氧化铝(ATH)和氢氧化钙(HL)按质量比1∶1混合制得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采用热重、锥形量热仪和冻融劈裂等试验研究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具有协同阻燃作用,较单一氢氧化物阻燃剂(ATH或HL)可以进一步延长沥青混合料的点燃时间,且降低平均热释放速率和CO产率的幅度更大;采用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等量替代矿粉,可以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复合氢氧化物阻燃剂可以在更宽广的温度区间发挥阻燃作用,阻燃抑烟效果及路用性能俱佳,且性价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复合氢氧化物 阻燃性能 锥形量热仪 协同阻燃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番茄定位 被引量:57
8
作者 项荣 应义斌 +1 位作者 蒋焕煜 彭永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167,共7页
为提高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定位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匹配方法及深度校正模型的双目立体视觉测距方法。该方法在形心匹配的基础上,将形心匹配得到的视差值作为区域匹配时设定视差范围的参考值。这样可以减小区域匹配计算量... 为提高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定位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匹配方法及深度校正模型的双目立体视觉测距方法。该方法在形心匹配的基础上,将形心匹配得到的视差值作为区域匹配时设定视差范围的参考值。这样可以减小区域匹配计算量及误匹配的概率。区域匹配后,利用三角测距原理得到番茄区域对应的深度图,并将区域的深度均值作为其深度维的坐标。试验发现定位误差与测量距离间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深度测量结果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工作距离小于650mm时,定位误差约为-7~5mm,工作距离小于1050mm时,定位误差约为±10mm,可满足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在大多数采摘作业环境下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测量 双目视觉 模型 番茄 组合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曲率分析的重叠番茄识别 被引量:32
9
作者 项荣 应义斌 +2 位作者 蒋焕煜 饶秀勤 彭永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为提高重叠番茄的识别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曲率分析的重叠番茄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二值图像中提取番茄区域的边缘,并且为进一步计算出边缘点曲率,对边缘点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排序。计算出边缘点曲率后,剔除掉曲率异常的边缘点。最后... 为提高重叠番茄的识别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曲率分析的重叠番茄识别方法。该方法从二值图像中提取番茄区域的边缘,并且为进一步计算出边缘点曲率,对边缘点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排序。计算出边缘点曲率后,剔除掉曲率异常的边缘点。最后通过对各剩余边缘分别进行圆回归,实现重叠番茄的识别。为减小作业环境光照变化及枝叶遮挡等因素给识别带来的影响,采用了基于归一化色差的固定阈值分割方法,6条边缘识别准则及3条圆回归准则。119幅图像的试验结果表明,存在轻微遮挡的重叠番茄识别正确率为90.9%;遮挡率大于25%且小于50%时,识别正确率为76.9%;遮挡率大于50%时,识别正确率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番茄 识别 重叠 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石灰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凯 黄志义 +3 位作者 吴珂 武斌 张欣 张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3-968,共6页
为了研究消石灰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仪、热重-差热试验对消石灰改性沥青的燃烧特性进行表征,并与石灰石和氢氧化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等量石灰石相比,添加消石灰沥青的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与添加... 为了研究消石灰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仪、热重-差热试验对消石灰改性沥青的燃烧特性进行表征,并与石灰石和氢氧化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等量石灰石相比,添加消石灰沥青的极限氧指数明显提高,与添加氢氧化镁接近;同时锥形量热仪实验表明消石灰可延长沥青点燃时间,有效降低沥青的燃尽率、燃烧反应速率、烟释放率和释热量,减少燃烧过程中CO的释放.与氢氧化镁不同,在反应初期消石灰并非利用吸热的分解反应起到阻燃作用,而是通过抑制可燃挥发分的析出,以延缓沥青的着火;同时,在沥青燃烧过程中消石灰会进一步发生碳酸化反应,形成致密的碳酸盐阻隔层,起到阻隔热质交换和抑制沥青质燃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阻燃性能 热重-差热 锥形量热仪 消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和集对分析理论的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判定 被引量:22
11
作者 谢正文 吴超 +1 位作者 李孜军 阳富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58-1863,共6页
结合信息熵和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一种新的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模型。以矿样的常温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和自燃点等3项指标作为基本判定因子,采用信息熵反映测试数据的效用值确定不同因子的权重,避免权重分配的主观性,得到各待... 结合信息熵和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一种新的硫化矿石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模型。以矿样的常温氧化质量增加率、自热点和自燃点等3项指标作为基本判定因子,采用信息熵反映测试数据的效用值确定不同因子的权重,避免权重分配的主观性,得到各待判定矿样的自燃倾向性与鉴定标准之间的联系度表达式;依据矿样不同指标的实测值与分级标准界限值的关系,对矿样进行同一、差异和对立的集对分析,得到相应的指标联系度和综合联系度,最终确定各矿样的自燃倾向性级别。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典型矿山的10个代表性矿样的自燃倾向性进行综合判定,所得结果与矿山实际结果相符合,表明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矿石 自燃倾向性 信息熵 集对分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相控阵超声检测 被引量:19
12
作者 胡栋 王强 +1 位作者 肖琨 刘富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1,4-5,共4页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晶粒组织粗大以及结构的各向异性导致超声声束的散射和畸变,其超声检测比较困难。本文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检测特性,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上进行了常规超声和相控阵超声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0 mm...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晶粒组织粗大以及结构的各向异性导致超声声束的散射和畸变,其超声检测比较困难。本文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检测特性,在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试块上进行了常规超声和相控阵超声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0 mm深焊缝缺陷,相控阵超声检测信噪比可达14 dB,而常规超声技术仅获得6 dB的信噪比,对于30 mm深内部缺陷,均未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相控阵 超声检测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气动比例方向阀控制器 被引量:6
13
作者 袁月峰 刘钢海 陈典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4,27,共4页
针对气动比例方向阀控制器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新型数字式比例控制器。介绍了内嵌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气动比例方向阀的工作原理,提出了STM32F103单片机比例控制器信号调理和电磁铁驱动等硬件电路方案,设计了带有抗... 针对气动比例方向阀控制器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新型数字式比例控制器。介绍了内嵌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气动比例方向阀的工作原理,提出了STM32F103单片机比例控制器信号调理和电磁铁驱动等硬件电路方案,设计了带有抗积分饱和的数字PID控制算法,并在气动比例方向阀上对该数字控制器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试结果显示,该数字比例控制器能够对比例阀阀芯位置进行闭环控制,位移调节呈现良好的线性。阀芯的全行程响应频宽可达70 Hz,接近伺服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比例方向阀 比例电磁铁 STM32单片机 数字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环境下果蔬采摘快速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14
作者 项荣 应义斌 蒋焕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8-223,共16页
作为实现果蔬采摘作业自动化的关键难题之一,田间环境下的果蔬快速识别与定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常见的果蔬识别硬件系统和识别算法;总结和分析了果蔬图像预处理、颜色特征选择、图像分割算法设计及图像后处理的研究;综述了常见... 作为实现果蔬采摘作业自动化的关键难题之一,田间环境下的果蔬快速识别与定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常见的果蔬识别硬件系统和识别算法;总结和分析了果蔬图像预处理、颜色特征选择、图像分割算法设计及图像后处理的研究;综述了常见果蔬识别算法、成簇果蔬识别算法及被遮挡果蔬识别算法的研究;分析和比较了果蔬定位中常用的有源测距法和无源测距法,以及果蔬无源测距中常见的立体匹配算法。分析了田间环境下果蔬识别和定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 果蔬 采摘机器人 识别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36
15
作者 曲方 张龙 +1 位作者 李迎业 李忠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多,难以为其建立合适的多指标非线性预测模型,为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和增强预测预报方法的实用性,采用改进的BP算法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数学模型。通过研究不同算法的突出预测效果,对已建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检验...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多,难以为其建立合适的多指标非线性预测模型,为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性和增强预测预报方法的实用性,采用改进的BP算法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数学模型。通过研究不同算法的突出预测效果,对已建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检验,利用Matlab GUI和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开发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系统,通过向系统输入已知的突出样本数据,经过学习、训练,实现对未知参数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网络在训练300次后,误差训练曲线的均方差(MSE)可以达到10-15,实际预测误差也小于0.1,系统得到的5组数据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改进模型 煤与瓦斯突出 预测系统 图形用户界面(GU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装配可靠性建模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根保 刘佳 +2 位作者 葛红玉 王国强 张恒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7-512,共6页
为了在装配环节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提出可靠性驱动的装配技术的概念,并用广义随机Petri网对该技术进行了建模,通过同构的Markov链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在可靠性驱动的装配技术建模分析中,采用结构分析和设计技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并建... 为了在装配环节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提出可靠性驱动的装配技术的概念,并用广义随机Petri网对该技术进行了建模,通过同构的Markov链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在可靠性驱动的装配技术建模分析中,采用结构分析和设计技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并建立起完整的功能分析模型;将功能分析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技术模型转化为相应的具有动态分析和定量研究能力的广义随机Petri网模型;为获得可信准确的分析模型,利用三角模糊数中的α-截集对同构的Markov链进行优化;针对装配产品的可靠性特征,用装配可靠度指标对产品进行评价。以某加工中心的分度工作台为例,验证了该建模与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 可靠性 广义随机PETRI网 功能分析α-截集 MARKOV链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的数控机床模糊可靠性分配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根保 柳剑 王国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774,共7页
在分析现有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技术局限的基础上,针对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将多阶段任务系统理论和任务可靠性原理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任务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根据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总任务的实际情况,建立数控机床的任务... 在分析现有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技术局限的基础上,针对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将多阶段任务系统理论和任务可靠性原理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任务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根据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总任务的实际情况,建立数控机床的任务剖面层次模型。通过对数控机床元任务层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运行时间、重要程度、复杂程度、技术水平和工作状况5个影响可靠性分配的重要因素。运用模糊集理论,充分考虑到多领域专家的意见和数控机床研发过程的风险性,定义了一种判定模糊真值的函数,给出一种确定隶属度的方法,并建立起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指标体系和权重,以及元任务的模糊评判矩阵。以一个数控机床主加工元任务组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元任务 模糊集 可靠性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布式光纤泄漏检测定位系统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悦 王强 +1 位作者 韩玲娟 朱俊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429,共6页
针对基于Sagnac和Mach-Zehnder混合干涉仪的分布式光纤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进行了泄漏实验,采用在1km^9km之间的20组泄漏点样本,依据支持向量机建立样本数据的回归模型,对支持向量机的相关调整参数进行了优化,对系统的灵敏度进行了分... 针对基于Sagnac和Mach-Zehnder混合干涉仪的分布式光纤管道泄漏检测定位系统进行了泄漏实验,采用在1km^9km之间的20组泄漏点样本,依据支持向量机建立样本数据的回归模型,对支持向量机的相关调整参数进行了优化,对系统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SVM回归分析可得,处理后样本比实验所得泄漏点位置更接近实际泄漏点位置,传统定位方法得到的泄漏点位置平均绝对误差为118.85m,经过回归分析后样本的平均绝对误差为92.01m,定位精确度达99.85%,定位精度提高;当泄漏点距法拉第旋转镜的距离越远,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越小,当泄漏点位置超过10km时,系统的灵敏度低于0.5Hz/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泄漏检测 支持向量机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con的阀芯尺寸亚像素级测量 被引量:23
19
作者 唐松 杨其华 刘刚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针对传统人工在检测阀芯时的低效和低精度问题,采用性能优越的机器视觉软件Halcon为平台,利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和双线性插值方法得到阀芯图像亚像素级边缘,结合最小二乘算法进行边缘拟合,实现对阀芯快速、稳定和较高精度的尺寸测量。... 针对传统人工在检测阀芯时的低效和低精度问题,采用性能优越的机器视觉软件Halcon为平台,利用Canny算子边缘检测和双线性插值方法得到阀芯图像亚像素级边缘,结合最小二乘算法进行边缘拟合,实现对阀芯快速、稳定和较高精度的尺寸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式可以达到亚像素级的尺寸测量,测量精度高于2‰,满足企业对测量精度要求,且测量过程比较稳定和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CON 亚像素 最小二乘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控机床运行监视预警系统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国强 张根保 +1 位作者 陈家焱 洪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682-3685,共4页
在分析目前数控机床可靠性监控局限性的基础上,将一种新的方法——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数控机床可靠性监控研究中,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运行监视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的设计过程,并建... 在分析目前数控机床可靠性监控局限性的基础上,将一种新的方法——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数控机床可靠性监控研究中,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运行监视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的设计过程,并建立了硬件各组成部分的电路;对系统软件各部分的功能及使用技术进行了介绍,研究了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开发出原型系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表明,该方案是解决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监控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数控机床 可靠性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