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0mL活塞式液体微小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田冠亚 程佳 +1 位作者 李文军 詹志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4,共4页
针对现有液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测量范围的限制不能适应微流体计量的需求,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150mL活塞式液体微小流量计量标准装置。介绍了该标准装置的结构、检定原理和检定过程;根据检定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 针对现有液体流量计量标准装置测量范围的限制不能适应微流体计量的需求,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150mL活塞式液体微小流量计量标准装置。介绍了该标准装置的结构、检定原理和检定过程;根据检定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和PLC的检定系统软硬件。利用LabVIEW平台设计上位机的检定程序,用于实现人机交互、检定流程控制、检定数据的存储和报表生成等功能。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下位机控制核心,用于实现运动控制、变送器信号的采集、光栅尺计数和阀门控制等功能。进行了标准装置与高精密电子天平的比对实验和重复性分析,证明该装置一致性能达到0.124%、重复性优于0.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装置 微小流量 活塞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平台的天然气能量计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焕芬 程佳 +1 位作者 李东升 吕几凡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4,共4页
为了更合理地计量天然气能源,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的系统基本原理,根据能量计量的要求设计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的软硬件,在天然气公司内部光纤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同... 为了更合理地计量天然气能源,对天然气能量计量方法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的系统基本原理,根据能量计量的要求设计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的软硬件,在天然气公司内部光纤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步读取体积流量、组分数据、压力、温度等参数,根据能量计量的方法通过内部核心计算软件计算出天然气能量。对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当测量过程受到较好控制时,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结果的不确定度小于1%(k=2)。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天然气能量计量系统操作简便,体积流量、温度、压力、组分等关键参数读取稳定,与软件FLOCALC进行比对,相对误差在0.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量计量 计量方法 不确定度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林木微观碳汇计量同化箱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明明 陈爱军 +1 位作者 李东升 刘楠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291-1294,共4页
根据箱式法的原理及其特点,设计了一种林木微观碳汇计量同化箱装置,该装置由箱体、制冷系统、气体调节系统、浇灌系统及测控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既可模拟箱外自然环境,又可根据需要营造人工环境。通过对箱内温湿度、CO2浓度、光合有效辐... 根据箱式法的原理及其特点,设计了一种林木微观碳汇计量同化箱装置,该装置由箱体、制冷系统、气体调节系统、浇灌系统及测控系统等五部分组成,既可模拟箱外自然环境,又可根据需要营造人工环境。通过对箱内温湿度、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片厚度、植株重量及植株直径变化量等参数的测量,可对单株植物的碳汇量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碳汇 计量方法 同化箱 模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动型气动电磁阀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陆艺 郭斌 +1 位作者 潘小旺 范伟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5-800,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对直动式气动电磁阀测试存在的不足问题,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电磁阀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测试项目主要有动态特性检测、密封性检测、疲劳寿命测试,并首次引入了最低先导压力的测试,突破了以往只... 针对目前国内对直动式气动电磁阀测试存在的不足问题,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电磁阀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测试项目主要有动态特性检测、密封性检测、疲劳寿命测试,并首次引入了最低先导压力的测试,突破了以往只针对单个参数测试的局限。为验证系统的准确性,设计完善了一种基于MATLAB/S imu link的电磁阀动态仿真模型,可应用于电磁阀设计时的多参数仿真和优化设计。运用仿真模型和测试系统,测试、分析了气路压力条件对电磁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电磁阀测试或使用时的最佳气路压力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对电磁阀的综合性能进行评判,系统时间分辨率达到0.1 m s,压力分辨率0.1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阀 动态特性 密封性 先导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火明 孙志林 高明正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9-632,共14页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数值预测方面,它不需要预选确定样本的数学模型,仅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即可以进行预测。文章介绍了BP神经网络,并针对实际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平台效...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数值预测方面,它不需要预选确定样本的数学模型,仅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即可以进行预测。文章介绍了BP神经网络,并针对实际应用中收敛速度慢,平台效应等问题对网络进行了改进并优化,详尽地给出了改进的三层BP神经网络数值预测算法。为测试该算法,选用了著名的XOR(异或)问题和和一个高度非线性的0-1矩阵预测问题对其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精度。最后结合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两个实际问题,探讨了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进行数值预测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实践表明,文中给出的改进的BP神经网络数值预测算法值得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加以应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网络 数值预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测试台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玺 蒋庆 +1 位作者 邵建文 姚燕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18,共3页
设计了一种电子膨胀阀流量测试设备,该测试台可以测试不同型号的电子膨胀阀。阐述了该流量特性测试台的设计思想、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通过对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来完成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的测试。软件开发是在V B 6.0环境下实现... 设计了一种电子膨胀阀流量测试设备,该测试台可以测试不同型号的电子膨胀阀。阐述了该流量特性测试台的设计思想、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通过对电子膨胀阀的驱动控制来完成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的测试。软件开发是在V B 6.0环境下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对电子膨胀阀流量特性的测试和对故障的初步判断,具有工艺先进、测试准确、效果稳定、高效节约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膨胀阀 流量特性 设计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瞬态测试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易思阳 金虹庆 +3 位作者 范利武 徐旭 俞自涛 葛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26,共6页
为了缩短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测试时间,提出基于求解瞬态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瞬态测试方法.以典型的多孔建筑材料B04型加气混凝土为例,采用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对试样内部的相对湿度分布进行动态监测,以实现该瞬态测试方法,由... 为了缩短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扩散系数的测试时间,提出基于求解瞬态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瞬态测试方法.以典型的多孔建筑材料B04型加气混凝土为例,采用电容式相对湿度传感器对试样内部的相对湿度分布进行动态监测,以实现该瞬态测试方法,由瞬态一维质扩散反问题的解得到加气混凝土试样的水蒸气扩散系数.结果表明,瞬态测量值与通过稳态法测试得到的相同相对湿度下的值吻合度较高,最大偏差在30%以内.与耗时长达2个月以上的稳态法相比,该瞬态测试方法耗时仅需数天,可以仅由一次测试获得水蒸气扩散系数随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曲线,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建筑材料 湿传递 水蒸气扩散系数 瞬态测试方法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容量测试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颜吉亮 王玉刚 +1 位作者 耿丽萍 王清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热力膨胀阀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特性是影响制冷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热力膨胀阀进行制冷剂实流检测。本文研制了制冷量范围为1.7~10kW的热力膨胀阀容量测试台。该测试台以“膨胀阀进出口的压力值”为测试条件.避免了阀前高... 热力膨胀阀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特性是影响制冷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热力膨胀阀进行制冷剂实流检测。本文研制了制冷量范围为1.7~10kW的热力膨胀阀容量测试台。该测试台以“膨胀阀进出口的压力值”为测试条件.避免了阀前高压部分设备流动阻力的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系统的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为0.5%,控温精度为±0.5℃。在标准工况下取额定容量5.5kW的H型热力膨胀阀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温度.开度、开度一流量、温度.流量关系特性分析得到在热力膨胀阀工作区域内,其温度与流量基本成线性比例关系。根据热力膨胀阀增益和滞环的定量分析,判别热力膨胀阀的性能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热力膨胀阀 开度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热力膨胀阀容量测试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晓铃 姚燕 +1 位作者 蒋庆 彭军皓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8,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力膨胀阀容量测试系统,自动测得膨胀阀开度-感温包温度和制冷剂流量-开度特性曲线,并运用插值法得到制冷剂流量-感温包温度特性曲线,实现容量测试。为优化控制系统蒸发压力和过热度等工况参数,在分析参数间耦合关系...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热力膨胀阀容量测试系统,自动测得膨胀阀开度-感温包温度和制冷剂流量-开度特性曲线,并运用插值法得到制冷剂流量-感温包温度特性曲线,实现容量测试。为优化控制系统蒸发压力和过热度等工况参数,在分析参数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变量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控制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蒸发压力和过热度控制精度分别提高了±0.006 MPa和±0.4℃,调节时间分别缩短了1 000 s和800 s.容量试验结果表明,其测试精度达到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膨胀阀 开度 流量 容量测试 多变量模糊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均热恒温系统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全玲 潘江 +1 位作者 崔超 王玉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0,107,共4页
文中利用金属导热快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多层均热恒温槽,并研制了温度控制及测量系统。该恒温槽由加热层、控温层和均热层组成。采用PID控制器控制恒温槽温度,温度的采集和记录由基于虚拟仪器的软件实现。在此基础上,对恒温槽的温度稳... 文中利用金属导热快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多层均热恒温槽,并研制了温度控制及测量系统。该恒温槽由加热层、控温层和均热层组成。采用PID控制器控制恒温槽温度,温度的采集和记录由基于虚拟仪器的软件实现。在此基础上,对恒温槽的温度稳定性、均匀性和控温层与加热层的温差对恒温槽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最终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层恒温槽具有长时间稳定性,稳定后的温度波动度小于±5 mK,温度均匀性优于±5 mK,该恒温系统能够满足流体迁移性质实验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槽 多层均热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优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85
11
作者 凌忠钱 曾宪阳 +2 位作者 胡善涛 周昊 岑可法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6,共7页
针对某电厂300MW锅炉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系统,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下SCR反应器的脱硝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导流板布置对SCR反应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布置方案下SCR反应器内氨氮物质的量比(简称... 针对某电厂300MW锅炉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系统,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下SCR反应器的脱硝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导流板布置对SCR反应器内流场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布置方案下SCR反应器内氨氮物质的量比(简称氨氮比)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烟道内无导流板时,SCR反应器内的流场和NH3体积分数分布严重不均,SCR反应器的脱硝效率较低,氨逃逸率较高;采用初始方案,SCR反应器内的流场改善较大,但是第一层催化剂入口处氨氮比分布偏差大于5%;采用最终方案,第一层催化剂入口处的速度偏差为3.84%,氨氮比分布偏差为3.79%,SCR反应器的脱硝效率达到83%,NH3逃逸率低于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 导流板 氨氮比 NH3逃逸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国家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天太 谢代梁 +2 位作者 李东升 方波 刘辉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99,103,共4页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日益成为共识。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经过长期的"突出计量特色,加强专业建设"的努力之后,取得了"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良好人才培养效果,...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日益成为共识。我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经过长期的"突出计量特色,加强专业建设"的努力之后,取得了"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良好人才培养效果,并于2007年成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实践教学是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最后介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培育方法研究——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东升 李文军 +2 位作者 毛成 郭天太 谢代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82,共3页
针对我国近年来新办的为数众多的以教学为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建设问题,本文对专业特色培育中的多维化问题简化、支撑与保障条件、应予重点考虑的几个原则、培育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和成果。本文的研... 针对我国近年来新办的为数众多的以教学为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特色建设问题,本文对专业特色培育中的多维化问题简化、支撑与保障条件、应予重点考虑的几个原则、培育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和成果。本文的研究对同类专业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型高校 专业特色培育 专业发展战略 专业建设路径优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的振动声调制信号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慧峰 喻桑桑 +3 位作者 王月兵 方漂漂 王成 唐廷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8-401,共4页
针对振动声调制特征信号被强噪声淹没无法有效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振动声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先对振动声调制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选取imf分量,然后将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降噪,得到非线性特征信... 针对振动声调制特征信号被强噪声淹没无法有效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振动声调制信号分析方法。先对振动声调制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选取imf分量,然后将imf分量进行奇异值分解降噪,得到非线性特征信号,最后对特征信号进行Kolmogorov熵计算。将该算法应用于实际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检测,利用Kolmogorov熵进行损伤评估。该方法成功提取了特征信号,实现了损伤诊断和定量评估,而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振动声调制 特征提取 经验模态分解 奇异值分解 损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结渣复合陶瓷涂层在燃用准东煤锅炉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进卿 袁益超 +2 位作者 池作和 赵凯 张光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某台670t/h燃用准东煤锅炉出现的沾污、结渣问题,在水冷壁和屏式过热器区域受热面喷涂复合陶瓷涂层.采用热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复合陶瓷涂层试验数据,对水冷壁和过热器的吸热量进行计算,确定了水冷壁与过热器的最佳喷涂面积.结果表明... 针对某台670t/h燃用准东煤锅炉出现的沾污、结渣问题,在水冷壁和屏式过热器区域受热面喷涂复合陶瓷涂层.采用热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复合陶瓷涂层试验数据,对水冷壁和过热器的吸热量进行计算,确定了水冷壁与过热器的最佳喷涂面积.结果表明:喷涂复合陶瓷涂层后,锅炉运行一年后的沾污、结渣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吹灰器月投运时间和减温水量分别减少了58.2%和75.2%,但由于水冷壁与过热器的吸热量比例失调,出现了过热汽温偏低问题;在水冷壁与过热器的最佳喷涂面积下过热汽温达到设计值,减温水量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复合陶瓷涂层 防结渣 过热汽温 热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Chahine迭代算法的粒径分布反演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丽霞 赵军 +2 位作者 孔明 单良 郭天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37-2843,共7页
反演算法的速度、精度及稳定性一直是颗粒测量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针对传统的Chahine迭代算法在反演过程中出现毛刺、伪峰及震荡等不稳定现象,将正则化理论与Chahine迭代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用于颗粒粒径分布的重建。通过引入正则化理... 反演算法的速度、精度及稳定性一直是颗粒测量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针对传统的Chahine迭代算法在反演过程中出现毛刺、伪峰及震荡等不稳定现象,将正则化理论与Chahine迭代算法相结合的改进算法用于颗粒粒径分布的重建。通过引入正则化理论建立新的线性方程,采用L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再利用Chahine迭代算法求解该线性方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解决了Chahine迭代算法的缺点,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平滑性。利用改进的算法实现国家标准颗粒的测量,其迭代15 000次所得中值粒径D50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用于描述分布曲线展宽的D10、D90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且反演时间小于1 min,可满足颗粒粒径在线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Chahine迭代算法 稳定性 正则化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隙率下含湿加气混凝土的有效导热系数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姚晓莉 易思阳 +3 位作者 范利武 徐旭 俞自涛 葛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为研究含湿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保温性能,采用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的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测量不同孔隙率下含湿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有效导热系数.分析结果表明: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适用于含湿建筑材料导热性能的... 为研究含湿蒸压加气混凝土的保温性能,采用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的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测量不同孔隙率下含湿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有效导热系数.分析结果表明: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适用于含湿建筑材料导热性能的测试.含湿加气混凝土的有效导热系数随含水率的提高呈现单调增长的趋势,其增长曲线在质量含水率为15%时出现明显的拐点.当质量含水率约为25%时,含湿加气有效导热系数较干燥试样增大了近一倍;而当质量含水率高达100%时,混凝土的有效导热系数约为干燥试样的4倍.在相同含水率下,加气混凝土的有效导热系数随孔隙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根据测量数据,总结得到加气混凝土有效导热系数关于孔隙率和质量含水率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 有效导热系数 含水率 孔隙率 瞬态平面热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温测量仪的研制及其在叶片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东升 郭琳 +1 位作者 郭冲冲 郭天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为探索植物自身水分状态,研究叶气温差与叶片厚度变化,自行研制了叶温测量仪,同时利用YI-201020植物叶片参数测量仪,对辣椒和花生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温度和叶片厚度进行监测,结合环境温度,并对各个生长阶段的叶气温差和叶片厚度作相关... 为探索植物自身水分状态,研究叶气温差与叶片厚度变化,自行研制了叶温测量仪,同时利用YI-201020植物叶片参数测量仪,对辣椒和花生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温度和叶片厚度进行监测,结合环境温度,并对各个生长阶段的叶气温差和叶片厚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传感器线性度为1%,回程误差0.02V,灵敏度为0.04V/℃,分辨力为0.3℃,仪器在测量范围0~90℃下最大示值误差为0.27℃,得到仪器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41℃;叶气温差和叶片厚度在各个时期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成长期显著性最为明显。研究结果对植物物理学研究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设计 应用 叶温测量 叶气温差 叶片厚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 被引量:18
19
作者 方利民 冯爱明 林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7-330,共4页
为实现土壤中有机碳(TOC)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快速检测,对300个土壤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使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算法对光谱数据矩阵进行分解,得到独立成分和相应的混合系数矩阵,再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为实现土壤中有机碳(TOC)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快速检测,对300个土壤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使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ICA)算法对光谱数据矩阵进行分解,得到独立成分和相应的混合系数矩阵,再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BP)构造三层神经网络结构。为了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结构难以确定和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结构和初始权值,得到ICA-GA-BP模型。利用此模型对土壤中TOC含量和CEC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相关系数(R2)和预测标准偏差(RMSEP)来评价预测模型的性能,表明该模型对TOC含量和CEC测定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8以上。说明文章提出的ICA-GA-BP建模方法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为土壤品质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独立分量分析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黄酒酒精度、酸度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胡小邦 吕进 +3 位作者 刘辉军 施秧 刘铁兵 李博斌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本文利用近红外(NIR)透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建立了黄酒中酒精度、酸度定量检测模型。为考察不同类黄酒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干型、半干型黄酒样品的分类及混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确定了黄酒中酒精... 本文利用近红外(NIR)透射光谱分析技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建立了黄酒中酒精度、酸度定量检测模型。为考察不同类黄酒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对比研究了干型、半干型黄酒样品的分类及混合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确定了黄酒中酒精度和酸度的最佳建模方式。应用SPA对样品近红外全波段(800~2500nm)进行优化,建立的SPA—PLS模型效果优于全波段PLS模型。干黄酒酒精度、半干黄酒酒精度和两类黄酒酸度SPA—PLS模型的R分别为0.983、0.993和0.943,RMSECV分别为0.174、0.189和0.258。结果表明,分类建模显著提高了黄酒酒精度模型检测精度,混合建模能改善酸度模型精度;应用SPA对模型优化,简化了模型且提高了模型精度及稳健性。研究结果为建立稳健的黄酒品质近红外检测应用模型提供了有效方法,对黄酒品质在线检测模型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连续投影算法 黄酒酒精度 黄酒酸度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