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苏丹红HPLC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洲 傅小伟 +1 位作者 刘炼 俞晓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301-17303,17317,共4页
[目的]建立食品中简便、易行检测苏丹红Ⅰ~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萃取样品处理,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1%冰醋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1%冰醋酸、20%丙酮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8 nm,对辣椒食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进... [目的]建立食品中简便、易行检测苏丹红Ⅰ~Ⅳ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萃取样品处理,C18色谱柱,流动相A为1%冰醋酸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1%冰醋酸、20%丙酮的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478 nm,对辣椒食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进行了分离和检测。[结果]苏丹红Ⅰ~Ⅳ的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6 6、0.997 4、0.993 7,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5%、5.34%、1.99%、7.56%;辣椒粉样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89.87%、90.90%、87.55%、81.07%;辣椒油样品中的苏丹红Ⅰ~Ⅳ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83%、91.99%、88.83%和86.86%;苏丹红Ⅰ~Ⅳ号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02、2.46、2.30、5.02μg/kg。[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精密度符合要求,可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直接竞争ELIS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明洲 方结红 +4 位作者 陈宗伦 胡华军 杨岭 刘军 俞晓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1-348,共8页
直接包被多克隆抗体建立了苏丹红ⅠELISA检测技术,研制苏丹红ⅠELISA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苏丹红Ⅰ亲合力强、特异性高,试剂盒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范围为1.55~100μg/L,50%抑制率(IC50... 直接包被多克隆抗体建立了苏丹红ⅠELISA检测技术,研制苏丹红ⅠELISA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苏丹红Ⅰ亲合力强、特异性高,试剂盒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范围为1.55~100μg/L,50%抑制率(IC50)为13.52μg/L,灵敏度(IC10)为1.95μg/L,平均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6%与10.6%,与苏丹红Ⅱ、Ⅲ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40%和1.70%,与苏丹红Ⅳ及其他违禁食品染色剂交叉反应率低于0.01%;干辣椒、辣椒粉、辣椒油与辣椒酱等4种样品的苏丹红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1%、91.4%、78.2%和84.3%,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82、1.71、2.19和2.12μg/kg;与HPLC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符性,4种样品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4,0.86和0.87;该试剂盒在4℃下至少可保存180d,可用于辣椒及其制品中苏丹红Ⅰ的批量快速低成本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多克隆抗体 ELISA直接竞争法 快速检测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号人工免疫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3
作者 杨岭 胡华军 +2 位作者 刘军 傅小伟 张明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了制备能产生敏感抗体的苏丹红I号抗原,分别用琥珀酸酐法、一氯醋酸纳法和六溴己酸乙酯法合成苏丹红I号半抗原。合成产物通过碳二亚胺法与BSA牛血清白蛋白交联。通过紫外可见光扫描、红外线扫描和SDS-PAGE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为了制备能产生敏感抗体的苏丹红I号抗原,分别用琥珀酸酐法、一氯醋酸纳法和六溴己酸乙酯法合成苏丹红I号半抗原。合成产物通过碳二亚胺法与BSA牛血清白蛋白交联。通过紫外可见光扫描、红外线扫描和SDS-PAGE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各方法交联并纯化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I号 抗原合成 琥珀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