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目标责任的高校二级学院内部考核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边亚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173,共2页
学院制已经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二级学院成为高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具有相对自主管理职能的教学行政单位,其内部管理体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考核机制作为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将结合高校二级学院... 学院制已经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二级学院成为高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具有相对自主管理职能的教学行政单位,其内部管理体制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考核机制作为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将结合高校二级学院考核机制现状和自身实践经验,从目标责任的角度,对二级学院内部考核体系进行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二级学院 考核体系 目标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特征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季璐 朱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526-12529,共4页
[目的]建立稻飞虱发生面积的预测模型,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对每年的发生面积进行预测,指导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方法]分析历年的大气环流特征量的资料,选取与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显著相关的大气环流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目的]建立稻飞虱发生面积的预测模型,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对每年的发生面积进行预测,指导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方法]分析历年的大气环流特征量的资料,选取与中国稻飞虱发生面积显著相关的大气环流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筛选出了与稻飞虱发生面积呈显著相关的因子,并分别建立了基于当年10月大西洋欧洲环流型W、当年10月太平洋区极涡面积指数、当年8月北美副高强度指数、当年6月大西洋欧洲环流型W、当年2月北美大西洋副高北界、当年10月大西洋欧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和上年11月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的白背飞虱发生面积预测模型和基于当年7月东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上年10月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上年11月亚洲区极涡强度指数、当年9月北美大西洋副高北界、当年1月北非大西洋北美副高北界、上年9月太阳黑子和当年9月东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的褐飞虱发生面积预测模型。[结论]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的基于大气环流因子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实际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大气环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绢野螟属3种幼虫记述(鳞翅目螟蛾科野螟亚科)(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朴美花 刘水志 李灿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5-239,共5页
详细记述了中国绢野螟属Diaphania桑绢野螟D. pyloalis (Walker),瓜绢野螟D. indica (Saunders)和黄杨绢野螟D. perspectalis (Walker)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幼虫标本室。
关键词 昆虫学 幼虫形态 绢野螟属 螟蛾科 鳞翅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菌蚊科一中国新记录属及一新记录种记述
4
作者 余晓霞 吴鸿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0-222,共3页
记述了菌蚊科Mycetophilidae中国1新记录属和1新记录种,即格菌蚊属Greenomyia Brunetti斯氏格菌蚊Greeno-myia stackelbergi Zaitzev。首次描述了新记录种的雌性,并绘制了特征图。所有观察标本均保存于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关键词 昆虫学 双翅目 菌蚊科 格菌蚊属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种螟蛾科幼虫的形态记述(鳞翅目)(英文)
5
作者 朴美花 方志刚 李灿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详细记述了中国螟蛾科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均保存在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关键词 昆虫学 幼虫形态 螟蛾科 鳞翅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钾胁迫对水稻光合特性及光合防御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57
6
作者 彭海欢 翁晓燕 +2 位作者 徐红霞 蒋琴素 孙骏威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1-625,共5页
以钾敏感型品种二九丰和钾钝感型品种原丰早为材料,研究了缺钾对水稻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合防御机制,并对缺钾条件下的光合防御机制进行了讨论。在缺钾条件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随气孔导度(Gs)的下降而下降;光合作用... 以钾敏感型品种二九丰和钾钝感型品种原丰早为材料,研究了缺钾对水稻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及光合防御机制,并对缺钾条件下的光合防御机制进行了讨论。在缺钾条件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随气孔导度(Gs)的下降而下降;光合作用的关键酶Rubisco含量降低,而抗氧化酶系统的关键酶SOD活性显著上升。进一步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表明,随着钾胁迫时间的延长,缺钾水稻叶片中的Fv/Fm、ФPSⅡ、qP及ETR均显著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缺钾也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光饱和点,PSⅡ吸收的光能超过了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能。缺钾叶片NPQ显著上升,说明钾胁迫下的水稻叶片通过启动热耗散机制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减轻因PSⅡ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抑制和光氧化从而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从品种间的差异来看,原丰早在缺钾条件下,由于仍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和抗光抑制能力,因此对缺钾有更强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钾素缺乏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酶活性 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叶位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骏威 付贤树 +2 位作者 奚辉 蔡冲 王腾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研究抽穗当天水稻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显著降低,在低光强(<800μmol·m-2·... 研究抽穗当天水稻不同叶位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响应曲线、光合色素含量及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下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显著降低,在低光强(<800μmol·m-2·s-1)下,胞间CO2浓度(Ci)也随之降低,而更高光强时,下部2枚叶片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甚至远远超过上部2枚叶片,说明叶片衰老时Pn的下降主要不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初始荧光(Fo)的升高和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的降低表明PSⅡ反应中心遭受失活或/和破坏.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说明无论是光能的吸收,还是光能的转化和传递均严重受抑,尽管非光化学猝灭(NPQ)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持续升高,但仍无法阻止叶绿素(Chl)的降解和氮(N)、磷(P)含量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光合 叶绿素荧光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气味结合蛋白BdorOBP2的cDNA克隆、组织表达及配基结合特性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玲 李红亮 +4 位作者 周宇翔 赵磊 张林雅 倪翠侠 商晗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2-621,共10页
为了研究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参与其嗅觉识别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与植物气味的结合特性,本研究克隆了桔小实蝇的一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BdorOBP2(GenBank登录号为KC773766),并对... 为了研究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参与其嗅觉识别过程中的功能及其与植物气味的结合特性,本研究克隆了桔小实蝇的一个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BdorOBP2(GenBank登录号为KC773766),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BdorOBP2开放阅读框长447bp,编码14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6个半胱氨酸位点。定量PCR结果显示,桔小实蝇BdorOBP2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头部中的表达量最高,翅中表达量最低(为头部表达量的63%±6%)。构建了BdorOBP2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获得了重组BdorOBP2并进行了亲和层析纯化。最后以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1-NPN)为荧光探针,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了重组BdorOBP2与7种主要寄主水果气味物质的结合能力,发现其对多数酯类和醛类化合物亲合力较强,亲合力最强的气味物质为反-2-己烯醛和β-紫罗兰酮,结合常数KD分别为9.96和15.37μmol/L。本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地开发和设计桔小实蝇的嗅觉引诱剂配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气味结合蛋白 组织表达谱 原核表达 荧光竞争结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 被引量:50
9
作者 赵谷风 蔡延(马奔) +2 位作者 罗媛媛 李铭红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86-3295,共10页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7.22%,Mn 25.00%~37.50%,Cu 3.80%~16.21%,Zn -17.52%~26.60%.K和Mg流动性较大,Zn、Cu和Ca相对稳定,P、Zn、Cu、Ca、N和Mn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累积.干物质残留量与N、Ca、Mn、Cu和Zn的残留率呈负相关,与C、K和Mg呈正相关.C、N主要以线性衰减方式释放,P和Mg主要以复合函数方式释放,K主要以对数方式释放,Ca、Mn、Cu和Zn残留率具有3种以上的最优模型.Cu、Zn、Ca和Mn对干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C:N比是预示分解速率的最理想指标.枯叶中C:N比对于N固持和矿化的分界值在20:1左右,C:P比对于P的净矿化的临界值在60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青冈 凋落物 分解 养分 C:N比 C:P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SVR联用算法在近红外光谱分析烟草成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旭 陈华才 +3 位作者 刘太昂 李银玲 陆治荣 陆文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60-2463,共4页
由50份烟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组成的光谱矩阵经过主成分分析降维,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以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的含量为参考值,建立了烟草中主要成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定标模型,并采用留... 由50份烟草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组成的光谱矩阵经过主成分分析降维,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算法,以常规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的含量为参考值,建立了烟草中主要成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定标模型,并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LOOCV)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内部交叉验证预测的RMSE值为判据,从核函数类型、惩罚因子C和不敏感函数ε取值等方面对定标模型进行优化,获得不同成分定标模型的优化参数。烟草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优化定标模型的RMSE值分别为1.581,1.412,0.117和0.313。同时建立了烟草以上成分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多元线性回归(MLR)以及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定标模型,通过内部交叉验证的RMSE值与SVR定标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V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颖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兰旭 顾正栋 +3 位作者 丁艳菲 王珂 江琼 朱诚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7-646,共10页
以野生型水稻中花11及其耐热型突变体(hst)为材料,于抽穗扬花期高温处理7d(40℃,每天处理6h),探讨开花期水稻颖花生理特性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花期高温导致剑叶叶绿素含量、颖花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下降,突变体hs... 以野生型水稻中花11及其耐热型突变体(hst)为材料,于抽穗扬花期高温处理7d(40℃,每天处理6h),探讨开花期水稻颖花生理特性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花期高温导致剑叶叶绿素含量、颖花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下降,突变体hst的降幅明显小于野生型中花11;同时,高温下颖花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而突变体hst的增幅明显低于野生型中花11。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水稻开花期高温胁迫的响应有所不同,其变化与耐热性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高温胁迫下水稻剑叶中保持较稳定的光合作用,颖花中保持较多的渗透调节物质及较低的MDA和H_2O_2含量,是突变体耐高温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扬花期 高温胁迫 颖花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AcerCSP3的配基结合功能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红亮 张林雅 +1 位作者 倪翠侠 商晗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9-264,共6页
为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化学感受蛋白AcerCSP3在化学感受系统中的生理功能,本实验通过对AcerCSP3进行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后,利用荧光法研究了体外重组AcerCSP3与1-NPN以及候选化学配基的结合特征。Scatchard方程显示AcerCSP3... 为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化学感受蛋白AcerCSP3在化学感受系统中的生理功能,本实验通过对AcerCSP3进行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后,利用荧光法研究了体外重组AcerCSP3与1-NPN以及候选化学配基的结合特征。Scatchard方程显示AcerCSP3与1-NPN的解离常数KD为8.29μmol/L,结合位点数约等于1。在候选配基竞争1-NPN与AcerCSP3结合的实验中,5种配基均能在200μmol/L浓度下使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下降至50%以下,其中β-紫罗兰酮甚至能使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下降至10%左右,表明候选配基均与AcerCSP3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而3,4-二甲基苯甲醛与中蜂AcerCSP3的结合能力最强,KD达到18.77μmol/L。本研究所用化学配基均为植物花与叶片的挥发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表明AcerCSP3可能作为中蜂化学感受系统的一部分,在其搜寻某些植物花粉蜜源时作为气味分子运载体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化学感受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化学配基 结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药孔雀石绿的毒性、危害和检测现状 被引量:41
13
作者 刘军 胡华军 +2 位作者 张明洲 俞俊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就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毒性、微生物降解以及目前检测方法的现状作一综述,使人们对孔雀石绿的潜在危害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就如何减少孔雀石绿的危害性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孔雀石绿 无色孔雀石绿 毒性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工艺杨梅果汁风味成分的电子鼻检测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拥军 何杰民 +2 位作者 蒋家新 杨胜利 钱俊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为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杨梅果汁风味的影响,利用电子鼻PEN3系统对杨梅原汁、原汁离心澄清处理以及自制的共混改性聚砜膜(孔径小于100 nm)除菌澄清处理的3种不同杨梅果汁芳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杨梅果汁芳香成分并... 为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杨梅果汁风味的影响,利用电子鼻PEN3系统对杨梅原汁、原汁离心澄清处理以及自制的共混改性聚砜膜(孔径小于100 nm)除菌澄清处理的3种不同杨梅果汁芳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杨梅果汁芳香成分并得到其响应值,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能够无损检测不同处理工艺的杨梅果汁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杨梅汁 检测 共混改性聚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杂草小飞蓬和钻形紫菀种子风传扩散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诸葛晓龙 朱敏 +1 位作者 季璐 崔旭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78-1984,共7页
种子的风传扩散是菊科入侵杂草的主要扩散方式之一,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和外在环境因子决定了种子扩散格局。从种子释放高度、沉降速度、脱落行为等内在因子出发,研究了两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典型菊科入侵种小飞蓬和钻形紫菀自身的传播特... 种子的风传扩散是菊科入侵杂草的主要扩散方式之一,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和外在环境因子决定了种子扩散格局。从种子释放高度、沉降速度、脱落行为等内在因子出发,研究了两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典型菊科入侵种小飞蓬和钻形紫菀自身的传播特性与风传扩散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飞蓬和钻形紫菀的沉降速度均较小,分别为41.4cm·s-1和30.7cm·s-1,在空中停留时间长,且种子的脱落方式为非随机脱落,脱落概率大致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种子的释放高度在种群内部存在很大的差异,显著影响种子的扩散距离。相比而言,小飞蓬种子的沉降速度大、释放高度高、远距离扩散(>100m)的概率大,扩散距离更远。研究表明了植物自身的传播特性对种子风传扩散的重要性,也为其他菊科入侵杂草种子风传扩散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杂草 种子脱落 释放高度 沉降速度 风传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不同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君 赵生 +2 位作者 陈科兵 朱丽云 蒋家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9-242,共4页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折光率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对薄荷香精中主要成分薄荷醇进行测定,分析4种方法测定的薄荷醇-乙醇溶液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以获得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除紫外吸收法线...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折光率法、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等对薄荷香精中主要成分薄荷醇进行测定,分析4种方法测定的薄荷醇-乙醇溶液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以获得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除紫外吸收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317以外,其他3种测定方法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线性相关性良好,均可以作为薄荷香精微胶囊包埋率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折光率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气相色谱 包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期蜜桔中酚酸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27
17
作者 徐贵华 关荣发 +2 位作者 叶兴乾 陈健初 刘东红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酚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植物中广泛存在。柑橘可能是膳食酚酸的重要来源。采用HPLC-PDA测定了不同成熟期温州蜜桔中八种酚酸的含量,即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结果显示,果肉中酚... 酚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植物中广泛存在。柑橘可能是膳食酚酸的重要来源。采用HPLC-PDA测定了不同成熟期温州蜜桔中八种酚酸的含量,即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酸。结果显示,果肉中酚酸含量随成熟度提高而减少,果皮酚酸含量在半成熟期最高;果皮中酚酸含量大大高于果肉;果皮果肉中都以肉桂酸型酚酸为主,苯甲酸型酚酸含量较少;蜜桔果实中绿原酸和阿魏酸是所测八种酚酸中含量最高的。对柑橘中酚酸组成与分布的研究可望应用于食品营养标识、柑橘品种的识别或加工果汁掺假的识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蜜桔 酚酸 高效液相色谱 组成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定量检测用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亮 王晶 +2 位作者 隋志伟 臧超 余笑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近10年来,应用于转基因植物产品定量检测的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凭借其易于富集,快捷高效等优点,成为各国检测机构的研究热点。对国内外转基因植物核酸定量检测用的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并且对该类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 近10年来,应用于转基因植物产品定量检测的质粒分子标准物质凭借其易于富集,快捷高效等优点,成为各国检测机构的研究热点。对国内外转基因植物核酸定量检测用的质粒分子标准物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并且对该类标准物质在研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展望了该类标准物质的发展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分子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不确定度 核酸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张拥军 王兰州 姚惠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5,共4页
为探寻南瓜中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影响的有效成分 ,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 (PP) ,用DEAE分级获得 3个组分 ,收集的主导组分经过SephadexG 10 0柱分级 ,以小白鼠血糖值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 ,... 为探寻南瓜中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影响的有效成分 ,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 (PP) ,用DEAE分级获得 3个组分 ,收集的主导组分经过SephadexG 10 0柱分级 ,以小白鼠血糖值作为筛选活性成分的指标 ,收集有活性的组分(PP CG)经SephadexG 2 0 0证实为单一峰。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高效液相色谱证明其为杂多糖 ,分子质量为 1.16× 10 5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降血糖活性成分 提取 功能性质 南瓜多糖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南瓜多糖的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拥军 徐晓晖 +1 位作者 李昌敏 姚惠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21,共3页
实验依次采用热水抽提、有机溶剂分步萃取,再用乙醇沉淀法反复多次沉淀提取所要的多糖,然后采用DEAE-离子交换纤维柱,以不同浓度的NaHCO3为洗脱液进行纯化分离,再经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两种水溶性多糖PCE-CH和PCE-CL,其中PCE-C... 实验依次采用热水抽提、有机溶剂分步萃取,再用乙醇沉淀法反复多次沉淀提取所要的多糖,然后采用DEAE-离子交换纤维柱,以不同浓度的NaHCO3为洗脱液进行纯化分离,再经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两种水溶性多糖PCE-CH和PCE-CL,其中PCE-CH为主导成分。HPLC测得PCE-CH的分子量为1.150×105Da,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1H-NMR及13C-NMR表明其分子为具有β-1→3糖苷键的杂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南瓜多糖 分离 纯化 表征 药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