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向振荡柱体尾流控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邵传平 陈野军 +1 位作者 王赛 秦广素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8-688,共1页
详细介绍了近几年采用尾部喷射、隔离板和小窄条控制件等3种方法对流向振荡柱体绕流旋涡脱落的抑制情况.在研究范围内存在非锁频和3种锁频旋涡脱落模式.风洞实验表明,尾部喷射对这4种模式都有抑制效果,窄条控制件对非锁频和2种锁频模式... 详细介绍了近几年采用尾部喷射、隔离板和小窄条控制件等3种方法对流向振荡柱体绕流旋涡脱落的抑制情况.在研究范围内存在非锁频和3种锁频旋涡脱落模式.风洞实验表明,尾部喷射对这4种模式都有抑制效果,窄条控制件对非锁频和2种锁频模式具有抑制效果,而隔离板仅对非锁频和1种锁频模式有效.在不同流动和振荡条件下找出了每种方法的有效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锁频 窄条 减阻 控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板对流向振荡圆柱尾流旋涡脱落的抑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赛 邵传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7-791,共5页
用隔离板对直径为D,沿流向振荡的圆柱后涡脱落进行抑制.隔离板放于圆柱尾流中心线上,控制参数包括隔离板长度L/D以及隔离板前缘到柱体振荡中心的距离G/D.实验的雷诺数范围Re=V∞D/ν=1.01×104~1.69×104,柱体折减振频范围feD/... 用隔离板对直径为D,沿流向振荡的圆柱后涡脱落进行抑制.隔离板放于圆柱尾流中心线上,控制参数包括隔离板长度L/D以及隔离板前缘到柱体振荡中心的距离G/D.实验的雷诺数范围Re=V∞D/ν=1.01×104~1.69×104,柱体折减振频范围feD/V∞=0~0.03,柱体振幅固定为A/D=0.2.风洞烟线显示和热线测量结果表明:当G/D位于一个有效区域内时,可有效抑制振荡柱体尾流的旋涡脱落.该有效区的大小随着隔离板板长的增大而增大,随着Re数和圆柱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圆柱 旋涡脱落 隔离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矩形柱绕流旋涡脱落的抑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传平 林建忠 魏庆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5-622,共8页
用窄条形控制件对截面宽度为B,厚度为H的矩形柱体绕流的旋涡脱落进行抑制.实验在风洞中进行,实验范围为B/H=2.0~5.0,Re=V∞H/ν=3.75×10^3~1.05×10^4.矩形柱的宽边B与来流平行,窄条与柱体等长,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放置.窄条... 用窄条形控制件对截面宽度为B,厚度为H的矩形柱体绕流的旋涡脱落进行抑制.实验在风洞中进行,实验范围为B/H=2.0~5.0,Re=V∞H/ν=3.75×10^3~1.05×10^4.矩形柱的宽边B与来流平行,窄条与柱体等长,且两者轴线相互平行放置.窄条宽度为b/H=0.5,窄条厚度远小于其宽度;窄条位置可变,但窄条表面保持与来流垂直.尾流脉动速度测量和流动显示结果表明:当窄条位于一个有效区内时,矩形柱体两侧的旋涡脱落被抑制;而当窄条位于一个单侧有效区内时,矩形体一侧的旋涡脱落被抑制,在另一侧旋涡脱落却仍存在.有效区范围从矩形体的上游某点一直延续到矩形体的下游某点.单侧有效区将整个有效区围在其中.有效区和单侧有效区范围随着B/H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Re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 涡脱落 矩形柱 控制件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魏淑惠 包福兵 朱赠好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Woods-Burnett方程是Boltzmann方程的二阶近似,是Burnett方程的一种修正,能够描述轻微偏离热力学平衡时的稀薄气体流动。但是Woods-Burnett方程在小扰动下不稳定,这是限制Woods-Burnett方程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一维稳定性分... Woods-Burnett方程是Boltzmann方程的二阶近似,是Burnett方程的一种修正,能够描述轻微偏离热力学平衡时的稀薄气体流动。但是Woods-Burnett方程在小扰动下不稳定,这是限制Woods-Burnett方程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一维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小扰动理论,首次得到了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稳定性特征方程,并把稳定性方程的解表示在复平面上,得到了二维稳定性特征曲线。通过扰动增长系数和扰动波数的关系,得到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临界努森数为0.130,而一维Woods-Burnett方程的临界努森数为0.184。说明在二维情况下Woods-Burnett方程更加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s-Burnett方程 线性稳定性分析 临界努森数 稀薄气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叠加的Micro-PIV速度场测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明 王昊利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的微流体粒子图像全场测速技术。经过背景噪声去除、阈值过滤、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过程,获得了高质量的低密度荧光示踪粒子图像。对100对图像进行图像叠加处理,得到了满足互相关算法求解二维速度场的高... 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的微流体粒子图像全场测速技术。经过背景噪声去除、阈值过滤、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过程,获得了高质量的低密度荧光示踪粒子图像。对100对图像进行图像叠加处理,得到了满足互相关算法求解二维速度场的高密度叠加粒子图像。针对宽度为250μm,深60μm的长直微通道开展了覆盖全场不同流体层平面的二维速度测量,并利用多个流体平面的二维速度场实现了微通道内全场速度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图像叠加法去除了像径大但灰度低的背景粒子图像,采用互相关分析能够准确获得分层二维速度场,所构建的全场速度场正确反映了长直微通道内流流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粒子图像 微流体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图像叠加 速度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