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金尚忠 张在宣 +1 位作者 郭志军 侯民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分析了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光源色坐标、显色指数、色温和发光效率与驱动电流和温度的关系。驱动电流的增加将引起蓝光波峰的长移,并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数并未引起较大的变化,而发光效率发生下降。主要... 分析了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光源色坐标、显色指数、色温和发光效率与驱动电流和温度的关系。驱动电流的增加将引起蓝光波峰的长移,并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数并未引起较大的变化,而发光效率发生下降。主要原因为蓝光波峰的红移导致荧光粉与激发波长的不匹配,引起荧光粉发光效率的下降。这个现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发光也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认为LED的驱动电流为20mA,温度低于50℃时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而显色指数要通过增加红色成分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灯 温度特性 白光LED 照明光源 发光效率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背向激光自发喇曼散射的温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在宣 张步新 +2 位作者 陈阳 陈晓竹 刘天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光纤背向激光自发喇曼散射的温度效应.光纤背向激光自发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斯托克斯喇曼散射光的相对强度正比于光纤分子上、下能级粒子数的布居,依赖于温度.由于实际系统中,作为分光用的干涉滤光片不可能完全隔...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光纤背向激光自发喇曼散射的温度效应.光纤背向激光自发反斯托克斯喇曼散射、斯托克斯喇曼散射光的相对强度正比于光纤分子上、下能级粒子数的布居,依赖于温度.由于实际系统中,作为分光用的干涉滤光片不可能完全隔离背向瑞利散射光,因此,实际系统温度曲线比理论曲线低,本文给出了理论修正公式,提出了附加修正项,它与隔离度和波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喇曼散射 温度效应 光纤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金尚忠 周文 +3 位作者 张在宣 刘红林 王剑锋 郭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测量了G6 5 2光纤和DCF光纤的背向散射光谱 ,在斯托克斯区观察到一级和二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在反斯托克区观察到一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首次在斯托克斯区和反斯托克区观察到ZX背向散射光谱。光纤背向散射效应直接应用于光纤拉曼放大... 测量了G6 5 2光纤和DCF光纤的背向散射光谱 ,在斯托克斯区观察到一级和二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在反斯托克区观察到一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首次在斯托克斯区和反斯托克区观察到ZX背向散射光谱。光纤背向散射效应直接应用于光纤拉曼放大器和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讨论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结构 ,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拉曼背向散射 瑞利背向散射 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 拉曼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增益和带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尚忠 周文 +2 位作者 张在宣 王剑锋 刘红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由普通G6 5 2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DCF)组成 ,包括 :DCF +G6 5 2、G6 5 2 +DCF和G6 5 2 +DCF +G6 5 2。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使用FRA OptiAmplifier4 .0软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 ,最佳结构为G6 5 2 +DCF ...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由普通G6 5 2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DCF)组成 ,包括 :DCF +G6 5 2、G6 5 2 +DCF和G6 5 2 +DCF +G6 5 2。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使用FRA OptiAmplifier4 .0软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 ,最佳结构为G6 5 2 +DCF 它可补偿光纤网络的色散 ,扩展通信波长范围 14 2 7nm的喇曼激光器作为激发源 ,用Q8384光谱分析仪测量了光纤的喇曼增益谱和小信号放大光谱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在S带和C带具有 88nm的增益带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喇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 增益 增益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楼俊 付绍军 +4 位作者 刘正坤 徐向东 何世平 李秉实 吴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5-658,共4页
基于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研究了高线密度变化率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的制作方法.所作的变间距光栅已应用在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中,原理样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分辨率可以达到0.05mm,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0.2%FS之内,优于设计指标.
关键词 全息光栅 变间距光栅 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止波导介质腔介电常数测量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江峰 陈秋灵 倪尔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22-1325,共4页
本文提出了用截止波导介质谐振腔测量微波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和微波损耗的方法。利用开波导法给出了腔中TE0ml谐振模的电磁场,导出了利用此模测量介电常数和微波损耗的公式;通过测量频率和谐振曲线,就能算出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并对谐振模TE... 本文提出了用截止波导介质谐振腔测量微波材料相对介电常数和微波损耗的方法。利用开波导法给出了腔中TE0ml谐振模的电磁场,导出了利用此模测量介电常数和微波损耗的公式;通过测量频率和谐振曲线,就能算出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并对谐振模TE0ml进行了讨论;比较了这种测量方法与原有的短路金属板介质谐振腔法的优劣,结果表明采用截止波导介质谐振腔测量材料的微波损耗时更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 介质谐振腔 截止波导 微波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肤色建模和肤色分割的人脸定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沈常宇 许潘园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特征结合人脸椭圆模板匹配定位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中的人脸正面定位和人脸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都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定位 肤色模型 肤色分割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Sr_3(PO_4)_2∶Eu^(2+)蓝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健 沈常宇 +3 位作者 孙玉环 张宏 王乐 李晨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28-3031,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N2-H2还原气氛下合成了一系列Sr3(PO4)2∶Eu2+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PL)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量的Eu2+掺杂不会改变其晶体结构;Sr3(PO4)2∶Eu2+荧光粉在3...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N2-H2还原气氛下合成了一系列Sr3(PO4)2∶Eu2+蓝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荧光光谱仪(PL)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量的Eu2+掺杂不会改变其晶体结构;Sr3(PO4)2∶Eu2+荧光粉在310~390nm范围内可以有效的被激发,激发峰位于359nm;发射光谱为主峰位于438nm宽带发射(带宽约为150nm),对应于Eu2+的4f65d1→4f7跃迁.通过高斯拟合发现,Eu2+至少占据了Sr3(PO4)2两种不同的Sr2+格位,形成两个发光中心(430和459nm).当Eu2+的掺杂浓度为7%时,其具有最大的发光强度,继续增大Eu2+的掺杂浓度,Sr3(PO4)2∶Eu2+的发射光谱会出现浓度猝灭现象,且其发射峰会随着铕离子浓度增加而发生红移。Sr3(PO4)2∶Eu2+荧光粉在近紫外区有着强而宽的吸收带,与近紫外LED芯片发射相匹配,相对发光强度是蓝色荧光粉BaMgAl10O17∶Eu2+(BAM)的1.3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白光LED用蓝色荧光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3(PO4)2∶Eu2+ 蓝色荧光粉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补偿型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耿丹 张在宣 李来晓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0-33,共4页
在后向抽运和前向抽运方式下,采用光纤喇曼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S波段色散补偿型光纤喇曼放大器(FRA)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增益和噪声特性方面,后向抽运方式优于前向抽运方式。在后向抽运时,测量了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 在后向抽运和前向抽运方式下,采用光纤喇曼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S波段色散补偿型光纤喇曼放大器(FRA)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增益和噪声特性方面,后向抽运方式优于前向抽运方式。在后向抽运时,测量了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分布式FRA和分立式FRA等三种FRA增益和噪声光谱特性,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的增益和噪声特性均优于分布式FRA和分立式FRA。在后向抽运方式下,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的抽运功率增大时,其增益增大,噪声指数减小。在抽运功率为1.0W时,当信号功率为0dBm时,最大开关增益为21.4dB,增益光谱大于10dB的带宽超过50nm,噪声指数小于-0.05dB。在同样抽运条件下,色散补偿型FRA的增益与小信号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喇曼放大器 受激喇曼散射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比较法高精度超声测距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沈常宇 郭宝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3-895,共3页
有别于通常的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时间差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根据相位差比较法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用低频正弦信号调制超声波,通过测量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低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来实现测量目标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正弦信号波... 有别于通常的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时间差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根据相位差比较法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用低频正弦信号调制超声波,通过测量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低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来实现测量目标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正弦信号波的频率,可以改变相位差对距离的细分尺度,从而可提高测量精度,并且可达到切换测距量程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测距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实时测量的特点;分别针对7m和14m的测距量程,测量精度分别为0.5cm和1cm,盲区小于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距 超声波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分子背向散射的温度效应及其在分布光纤温度传感网络上应用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在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9-565,共7页
讨论了光纤分子瑞利 (Rayleigh)背向散射精细结构谱和光纤分子喇曼 (Raman)背向散射光谱及其温度效应 ,以及在分布型光纤温度传感网络上应用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光纤分子 背向散射光谱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程泵浦分立式拉曼放大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方达伟 李晨霞 +3 位作者 徐贲 刘红林 张在宣 庄松林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采用后向泵浦的方案,对新型双程放大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DFRA)的增益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双程泵浦放大条件下对增益和噪声特性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计算与测量结果较好符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分立式拉曼... 采用后向泵浦的方案,对新型双程放大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DFRA)的增益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双程泵浦放大条件下对增益和噪声特性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计算与测量结果较好符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分立式拉曼放大器通过反射机制实现泵浦光的双程泵浦,可在泵浦功率不变和保持较好噪声特性的同时,大大提升放大器的增益和功率转换效率。增益的提升上限取决于系统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阈值,在双程泵浦下增益的上限可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拉曼放大器(FRA) 双程泵浦放大 拉曼增益 噪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Eu)原子的激光增强电离光谱的研究
13
作者 张艺 陈庆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4,58,共7页
本文从激光增强电离光谱(LEIS)的速率方程和LEI光谱加宽理论出发,得到LEI光谱信号和光谱轮廓的表达式,在紫外区测得铭的三条LEI谱线。并用计算机模拟光谱的方法给出这三条谱线的轮廓,与实验所得的谱图一致。
关键词 激光增强电离 计算机模拟 电离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移和级联光纤光栅透射光谱特性研究
14
作者 沈常宇 虞倩 李可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多相移和级联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纤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多个相移时,透射窗口数等于相移的个数。改变相移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光波长,而且... 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多相移和级联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纤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多个相移时,透射窗口数等于相移的个数。改变相移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光波长,而且随着相移量的增加,多相移和级联情况下,透射窗口向长波方向移动。光栅的级联使得其在布喇格衍射波长处,打开一个极窄的透射窗口,透射率与级联个数有关,当级联数为4时,透射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移光纤光栅 级联相移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泵浦方式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耿丹 杨冬晓 +1 位作者 杨庆 张在宣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6-69,共4页
对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前向、后向泵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拉曼增益介质为10km的色散补偿光纤。分别测量了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噪声指数和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小于500mW时,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 对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前向、后向泵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拉曼增益介质为10km的色散补偿光纤。分别测量了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噪声指数和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小于500mW时,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几乎相等。当泵浦功率大于500mW时,在前向泵浦的分立式FRA中发生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前向泵浦的FRA的增益小于后向泵浦的FRA的增益,前者的噪声大于后者的噪声;前向泵浦的FRA不再具有增益保持特性,而后向泵浦的FRA仍具有增益保持特性。当泵浦功率大于500mW时,分立式FRA应该采用后向泵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光纤拉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宇 戴碧智 +2 位作者 张在宣 刘红林 金仁洙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本文采用波长为1455nm的大功率光纤拉曼激光器(FRL)作为泵浦源,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作为增益平坦滤波器,用两种不同的光源组合作为信号源(宽带ASE光源)+波分复用模拟器(WDM-emulator)以及四通道外腔可谐调式激光器(ECL)+滤波器型波分复用... 本文采用波长为1455nm的大功率光纤拉曼激光器(FRL)作为泵浦源,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作为增益平坦滤波器,用两种不同的光源组合作为信号源(宽带ASE光源)+波分复用模拟器(WDM-emulator)以及四通道外腔可谐调式激光器(ECL)+滤波器型波分复用器(FWDM))对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平坦增益带宽为55nm(1519~1574nm),平均开关增益大小为15.2dB,增益不平坦度为±0.8dBd的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案为带宽低于60nm的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拉曼放大器 密集波分复用 增益平坦滤波器 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高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雪萍 赵春柳 +2 位作者 康娟 倪凯 金尚忠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对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几种典型的光纤高温传感器,对各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能够在恶劣... 对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几种典型的光纤高温传感器,对各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测量极高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高温传感器 蓝宝石 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光栅 分布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光纤的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桑涛 康娟 +1 位作者 周晓影 王小蕾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0-62,共3页
对近年来已报道的几类典型的S型光纤进行分析,按照S型光纤的纤芯直径尺寸以及所用光纤的种类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简单介绍和简评,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传感器 S型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19
作者 何柏村 康娟 +3 位作者 朱英昊 董建灯 戴碧智 朱俞东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57,共3页
简要归纳和总结了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几种典型的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CO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克服了一些传统非光学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 简要归纳和总结了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几种典型的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CO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克服了一些传统非光学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浓度检测 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非分散红外技术 光腔衰荡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光纤喇曼光子传感器系统的一种解调方法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在宣 沈为民 +2 位作者 郭宁 吴孝彪 余向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67-471,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解调方法,在DOFRPS(分布光纤喇曼光子传感器)系统中采用Rayleigh散射OTDR(光学时域反射)曲线解调Raman散射OTDR曲线,提高了系统的测温灵敏度、测温精度,扩展了系统的功能,在2km...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解调方法,在DOFRPS(分布光纤喇曼光子传感器)系统中采用Rayleigh散射OTDR(光学时域反射)曲线解调Raman散射OTDR曲线,提高了系统的测温灵敏度、测温精度,扩展了系统的功能,在2km光纤上可实时测量1000个点的温度、应力和压力;在系统中设置了光纤取样环,确定系统的修正系数,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修正,提高了测量稳定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系统的测温精度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传感器系统 拉曼散射光子 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