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氧化碳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1
作者
何柏村
康娟
+3 位作者
朱英昊
董建灯
戴碧智
朱俞东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57,共3页
简要归纳和总结了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几种典型的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CO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克服了一些传统非光学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
简要归纳和总结了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几种典型的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CO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克服了一些传统非光学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浓度检测
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非分散红外技术
光腔衰荡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41
2
作者
金尚忠
张在宣
+1 位作者
郭志军
侯民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分析了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光源色坐标、显色指数、色温和发光效率与驱动电流和温度的关系。驱动电流的增加将引起蓝光波峰的长移,并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数并未引起较大的变化,而发光效率发生下降。主要...
分析了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光源色坐标、显色指数、色温和发光效率与驱动电流和温度的关系。驱动电流的增加将引起蓝光波峰的长移,并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数并未引起较大的变化,而发光效率发生下降。主要原因为蓝光波峰的红移导致荧光粉与激发波长的不匹配,引起荧光粉发光效率的下降。这个现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发光也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认为LED的驱动电流为20mA,温度低于50℃时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而显色指数要通过增加红色成分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灯
温度特性
白光LED
照明光源
发光效率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金尚忠
周文
+3 位作者
张在宣
刘红林
王剑锋
郭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测量了G6 5 2光纤和DCF光纤的背向散射光谱 ,在斯托克斯区观察到一级和二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在反斯托克区观察到一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首次在斯托克斯区和反斯托克区观察到ZX背向散射光谱。光纤背向散射效应直接应用于光纤拉曼放大...
测量了G6 5 2光纤和DCF光纤的背向散射光谱 ,在斯托克斯区观察到一级和二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在反斯托克区观察到一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首次在斯托克斯区和反斯托克区观察到ZX背向散射光谱。光纤背向散射效应直接应用于光纤拉曼放大器和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讨论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结构 ,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拉曼背向散射
瑞利背向散射
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
拉曼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增益和带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
5
4
作者
金尚忠
周文
+2 位作者
张在宣
王剑锋
刘红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由普通G6 5 2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DCF)组成 ,包括 :DCF +G6 5 2、G6 5 2 +DCF和G6 5 2 +DCF +G6 5 2。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使用FRA OptiAmplifier4 .0软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 ,最佳结构为G6 5 2 +DCF ...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由普通G6 5 2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DCF)组成 ,包括 :DCF +G6 5 2、G6 5 2 +DCF和G6 5 2 +DCF +G6 5 2。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使用FRA OptiAmplifier4 .0软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 ,最佳结构为G6 5 2 +DCF 它可补偿光纤网络的色散 ,扩展通信波长范围 14 2 7nm的喇曼激光器作为激发源 ,用Q8384光谱分析仪测量了光纤的喇曼增益谱和小信号放大光谱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在S带和C带具有 88nm的增益带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喇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
增益
增益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楼俊
付绍军
+4 位作者
刘正坤
徐向东
何世平
李秉实
吴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5-658,共4页
基于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研究了高线密度变化率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的制作方法.所作的变间距光栅已应用在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中,原理样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分辨率可以达到0.05mm,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0.2%FS之内,优于设计指标.
关键词
全息光栅
变间距光栅
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肤色建模和肤色分割的人脸定位研究
被引量:
12
6
作者
沈常宇
许潘园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特征结合人脸椭圆模板匹配定位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中的人脸正面定位和人脸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都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定位
肤色模型
肤色分割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位比较法高精度超声测距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沈常宇
郭宝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3-895,共3页
有别于通常的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时间差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根据相位差比较法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用低频正弦信号调制超声波,通过测量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低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来实现测量目标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正弦信号波...
有别于通常的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时间差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根据相位差比较法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用低频正弦信号调制超声波,通过测量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低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来实现测量目标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正弦信号波的频率,可以改变相位差对距离的细分尺度,从而可提高测量精度,并且可达到切换测距量程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测距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实时测量的特点;分别针对7m和14m的测距量程,测量精度分别为0.5cm和1cm,盲区小于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距
超声波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散补偿型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耿丹
张在宣
李来晓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0-33,共4页
在后向抽运和前向抽运方式下,采用光纤喇曼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S波段色散补偿型光纤喇曼放大器(FRA)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增益和噪声特性方面,后向抽运方式优于前向抽运方式。在后向抽运时,测量了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
在后向抽运和前向抽运方式下,采用光纤喇曼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S波段色散补偿型光纤喇曼放大器(FRA)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增益和噪声特性方面,后向抽运方式优于前向抽运方式。在后向抽运时,测量了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分布式FRA和分立式FRA等三种FRA增益和噪声光谱特性,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的增益和噪声特性均优于分布式FRA和分立式FRA。在后向抽运方式下,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的抽运功率增大时,其增益增大,噪声指数减小。在抽运功率为1.0W时,当信号功率为0dBm时,最大开关增益为21.4dB,增益光谱大于10dB的带宽超过50nm,噪声指数小于-0.05dB。在同样抽运条件下,色散补偿型FRA的增益与小信号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喇曼放大器
受激喇曼散射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阵CCD应用于多个目标测量时的图象拼接技术
被引量:
7
9
作者
沈为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5期63-66,共4页
为了便于线阵CCD的测量,可将多个平行目标的图象拼接到一条直线上,此方法可应用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自动检定系统中。
关键词
图象拼接
自动测量
电荷耦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程泵浦分立式拉曼放大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方达伟
李晨霞
+3 位作者
徐贲
刘红林
张在宣
庄松林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采用后向泵浦的方案,对新型双程放大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DFRA)的增益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双程泵浦放大条件下对增益和噪声特性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计算与测量结果较好符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分立式拉曼...
采用后向泵浦的方案,对新型双程放大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DFRA)的增益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双程泵浦放大条件下对增益和噪声特性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计算与测量结果较好符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分立式拉曼放大器通过反射机制实现泵浦光的双程泵浦,可在泵浦功率不变和保持较好噪声特性的同时,大大提升放大器的增益和功率转换效率。增益的提升上限取决于系统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阈值,在双程泵浦下增益的上限可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拉曼放大器(FRA)
双程泵浦放大
拉曼增益
噪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泵浦方式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耿丹
杨冬晓
+1 位作者
杨庆
张在宣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6-69,共4页
对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前向、后向泵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拉曼增益介质为10km的色散补偿光纤。分别测量了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噪声指数和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小于500mW时,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
对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前向、后向泵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拉曼增益介质为10km的色散补偿光纤。分别测量了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噪声指数和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小于500mW时,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几乎相等。当泵浦功率大于500mW时,在前向泵浦的分立式FRA中发生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前向泵浦的FRA的增益小于后向泵浦的FRA的增益,前者的噪声大于后者的噪声;前向泵浦的FRA不再具有增益保持特性,而后向泵浦的FRA仍具有增益保持特性。当泵浦功率大于500mW时,分立式FRA应该采用后向泵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光纤拉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铕(Eu)原子的激光增强电离光谱的研究
12
作者
张艺
陈庆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4,58,共7页
本文从激光增强电离光谱(LEIS)的速率方程和LEI光谱加宽理论出发,得到LEI光谱信号和光谱轮廓的表达式,在紫外区测得铭的三条LEI谱线。并用计算机模拟光谱的方法给出这三条谱线的轮廓,与实验所得的谱图一致。
关键词
激光增强电离
计算机模拟
电离光谱
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相移和级联光纤光栅透射光谱特性研究
13
作者
沈常宇
虞倩
李可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多相移和级联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纤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多个相移时,透射窗口数等于相移的个数。改变相移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光波长,而且...
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多相移和级联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纤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多个相移时,透射窗口数等于相移的个数。改变相移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光波长,而且随着相移量的增加,多相移和级联情况下,透射窗口向长波方向移动。光栅的级联使得其在布喇格衍射波长处,打开一个极窄的透射窗口,透射率与级联个数有关,当级联数为4时,透射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移光纤光栅
级联相移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4
作者
黄宇
戴碧智
+2 位作者
张在宣
刘红林
金仁洙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本文采用波长为1455nm的大功率光纤拉曼激光器(FRL)作为泵浦源,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作为增益平坦滤波器,用两种不同的光源组合作为信号源(宽带ASE光源)+波分复用模拟器(WDM-emulator)以及四通道外腔可谐调式激光器(ECL)+滤波器型波分复用...
本文采用波长为1455nm的大功率光纤拉曼激光器(FRL)作为泵浦源,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作为增益平坦滤波器,用两种不同的光源组合作为信号源(宽带ASE光源)+波分复用模拟器(WDM-emulator)以及四通道外腔可谐调式激光器(ECL)+滤波器型波分复用器(FWDM))对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平坦增益带宽为55nm(1519~1574nm),平均开关增益大小为15.2dB,增益不平坦度为±0.8dBd的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案为带宽低于60nm的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拉曼放大器
密集波分复用
增益平坦滤波器
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纤高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
4
15
作者
王雪萍
赵春柳
+2 位作者
康娟
倪凯
金尚忠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对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几种典型的光纤高温传感器,对各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能够在恶劣...
对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几种典型的光纤高温传感器,对各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测量极高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高温传感器
蓝宝石
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光栅
分布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型光纤的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桑涛
康娟
+1 位作者
周晓影
王小蕾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0-62,共3页
对近年来已报道的几类典型的S型光纤进行分析,按照S型光纤的纤芯直径尺寸以及所用光纤的种类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简单介绍和简评,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传感器
S型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支梁结构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被引量:
12
17
作者
李岚
董新永
+3 位作者
赵春柳
孙一翎
金尚忠
张在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97-250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简支梁结构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振动传感器,将FBG斜向粘贴在矩形简支梁侧面上,在梁中间设置重物来传感竖直方向的振动信号。实验中使用偏心轮作为振动源,并在梁上粘贴电阻应变片进行对比实验。使用光电探测器(PD...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简支梁结构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振动传感器,将FBG斜向粘贴在矩形简支梁侧面上,在梁中间设置重物来传感竖直方向的振动信号。实验中使用偏心轮作为振动源,并在梁上粘贴电阻应变片进行对比实验。使用光电探测器(PD)和示波器同时检测传感器受竖直方向振动信号作用时FBG的反射光功率与电阻应变片的响应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测量结果基本符合,说明检测信号与振动信号频率特性基本吻合。由于FBG的反射光功率几乎不随温度而改变,所以该振动传感器对温度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简支梁
振动
温度不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的振动监测特性
被引量:
9
18
作者
龚华平
杨效
+2 位作者
屠于梦
宋海峰
董新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0-813,共4页
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固定在等强度梁上,研究了两种传感器的振动监测性能,总结比较了其优缺点。通过固定在等强度梁末端的电机来产生振动,测试了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监测到随时间变化的振动信号,并分析了振动信号...
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固定在等强度梁上,研究了两种传感器的振动监测性能,总结比较了其优缺点。通过固定在等强度梁末端的电机来产生振动,测试了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监测到随时间变化的振动信号,并分析了振动信号经傅里叶变换(FFT)的频谱图。实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监测到振动信号的时域图基本一致,但是FBG传感器监测到振动信号经FFT变换的频谱图出现较明显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电阻应变仪监测到的频谱图出现的谐波较弱。在实验中还观察到,在有电磁干扰情况下,电阻应变仪监测不到振动信号,而FBG传感器正常工作,不受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
电阻应变片
等强度梁
振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单工循环编码解码的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
9
19
作者
余向东
金尚忠
+2 位作者
张在宣
王剑锋
张文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6,共5页
针对连续脉冲编码解码技术在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应用中出现被测光纤非线性峰值阀值光功率变低、编码过程较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光脉冲码均匀分布在整条被测光纤的单工循环编码解码技术和应用方案,并在27km单模系统中与传统单...
针对连续脉冲编码解码技术在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应用中出现被测光纤非线性峰值阀值光功率变低、编码过程较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光脉冲码均匀分布在整条被测光纤的单工循环编码解码技术和应用方案,并在27km单模系统中与传统单脉冲技术系统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连续编码解码技术,单工循环编码解码技术不仅保持了编码解码技术相对于传统单脉冲技术的信噪比改善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光纤的非线性峰值阀值光功率.在编码时只需循环发送一组码,就可使系统的信噪比和测量距离获得极大的提高.采用211位循环编码解码技术的多模系统经16万次重复测量后,可在25km处获得±1.5℃的温度不确定度,空间分辨率为3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传感器
喇曼散射
编码
非线性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智能温度补偿电路的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
7
20
作者
余向东
张在宣
+3 位作者
祝海忠
金尚忠
刘红林
王剑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0-1874,共5页
采用一种智能温度补偿电路对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反偏电压进行温度补偿,抵消环境温度对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温度漂移.采用该温度补偿电路的系统可在0℃到6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将温漂引起的测量偏差控制在±0.1...
采用一种智能温度补偿电路对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反偏电压进行温度补偿,抵消环境温度对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温度漂移.采用该温度补偿电路的系统可在0℃到6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将温漂引起的测量偏差控制在±0.1℃之内.和传统的恒温装置相比,采用该温度补偿电路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功耗和成本.相对采用热敏电阻的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的温度补偿线性更好,补偿系数设置更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温度补偿
温度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氧化碳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1
作者
何柏村
康娟
朱英昊
董建灯
戴碧智
朱俞东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博世电动工具(
中国
)有限公司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57,共3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2010CB327804)资助
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资助
文摘
简要归纳和总结了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几种典型的CO浓度光学检测技术,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CO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具有优良的特性,克服了一些传统非光学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度。
关键词
CO浓度检测
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非分散红外技术
光腔衰荡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Keywords
Key words: CO concentration inspection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nondispersive infrared radiometry
cavity ring down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分类号
O4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41
2
作者
金尚忠
张在宣
郭志军
侯民贤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浙江大学信息工程
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文摘
分析了荧光粉转换型白光LED照明光源色坐标、显色指数、色温和发光效率与驱动电流和温度的关系。驱动电流的增加将引起蓝光波峰的长移,并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对色坐标、色温和显色指数并未引起较大的变化,而发光效率发生下降。主要原因为蓝光波峰的红移导致荧光粉与激发波长的不匹配,引起荧光粉发光效率的下降。这个现象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发光也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认为LED的驱动电流为20mA,温度低于50℃时具有较好的发光效率。而显色指数要通过增加红色成分来改善。
关键词
LED灯
温度特性
白光LED
照明光源
发光效率
发光二极管
Keywords
white LED
illumination light source
rendering index
light efficiency
分类号
TN312.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M923.3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金尚忠
周文
张在宣
刘红林
王剑锋
郭宁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浙江大学信电系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7-329,共3页
文摘
测量了G6 5 2光纤和DCF光纤的背向散射光谱 ,在斯托克斯区观察到一级和二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在反斯托克区观察到一级拉曼背向散射光谱 ,首次在斯托克斯区和反斯托克区观察到ZX背向散射光谱。光纤背向散射效应直接应用于光纤拉曼放大器和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讨论了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工作原理、结构 ,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
光纤
拉曼背向散射
瑞利背向散射
拉曼温度传感器系统
拉曼放大器
Keywords
optical fiber
Raman backscattering
Rayleigh backscattering
Raman temperature sensors system
Raman amplifier.
分类号
TN818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增益和带宽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
5
4
作者
金尚忠
周文
张在宣
王剑锋
刘红林
机构
浙江大学信息工程
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基金
Supportedgravelybythe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Zhejiang(No .ZD0 10 2 )
文摘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由普通G6 5 2光纤和色散补偿光纤 (DCF)组成 ,包括 :DCF +G6 5 2、G6 5 2 +DCF和G6 5 2 +DCF +G6 5 2。讨论了它们的工作原理 使用FRA OptiAmplifier4 .0软件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 ,最佳结构为G6 5 2 +DCF 它可补偿光纤网络的色散 ,扩展通信波长范围 14 2 7nm的喇曼激光器作为激发源 ,用Q8384光谱分析仪测量了光纤的喇曼增益谱和小信号放大光谱 ,混合型色散补偿光纤喇曼放大器在S带和C带具有 88nm的增益带宽 。
关键词
光纤喇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
增益
增益带宽
Keywords
Fiber Raman amplifie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Hybrid FRA
Gain
Gain bandwidth
分类号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N24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楼俊
付绍军
刘正坤
徐向东
何世平
李秉实
吴忠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国
科学
技术
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西安航空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5-65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5149
10272098)
+1 种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01I1810)
中国计量学院校立基金(2006YB04)资助
文摘
基于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研究了高线密度变化率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的制作方法.所作的变间距光栅已应用在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中,原理样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分辨率可以达到0.05mm,相对误差可以控制在0.2%FS之内,优于设计指标.
关键词
全息光栅
变间距光栅
位移传感器
Keywords
Holographic gratings
Variable line-space gratings
Position sensor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TH7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肤色建模和肤色分割的人脸定位研究
被引量:
12
6
作者
沈常宇
许潘园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107,共5页
基金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中国计量学院开放基金资助(2006KF07)
文摘
为了实现彩色图像中人脸的精确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模型、肤色分割处理的人脸定位算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计算得到图像的相似度分布图,经自适应阈值的二值化处理后,再进行肤色分割,将非人脸区域去除;最终利用眼睛与嘴巴构成三角形特征结合人脸椭圆模板匹配定位人脸。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复杂背景下的彩色图像中的人脸正面定位和人脸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都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
人脸定位
肤色模型
肤色分割
模式识别
Keywords
localization of human face
skin module
skin color segment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位比较法高精度超声测距研究
被引量:
9
7
作者
沈常宇
郭宝金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3-895,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资助(2008c21172)
文摘
有别于通常的通过测量发射和接收到超声波时间差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根据相位差比较法超声波测距的原理。用低频正弦信号调制超声波,通过测量发射端与接收端的低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来实现测量目标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正弦信号波的频率,可以改变相位差对距离的细分尺度,从而可提高测量精度,并且可达到切换测距量程的目的。实验表明,该测距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较强、实时测量的特点;分别针对7m和14m的测距量程,测量精度分别为0.5cm和1cm,盲区小于7cm。
关键词
测距
超声波
相位差
Keywords
distance measurement
ultrasonic wave
phase-difference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散补偿型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耿丹
张在宣
李来晓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0-33,共4页
基金
中央财政专项拨款资助
浙江省重大科研项目"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研制"资助(021101558)
文摘
在后向抽运和前向抽运方式下,采用光纤喇曼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对S波段色散补偿型光纤喇曼放大器(FRA)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增益和噪声特性方面,后向抽运方式优于前向抽运方式。在后向抽运时,测量了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分布式FRA和分立式FRA等三种FRA增益和噪声光谱特性,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的增益和噪声特性均优于分布式FRA和分立式FRA。在后向抽运方式下,5kmDCF-50kmG652光纤色散补偿型分布式FRA的抽运功率增大时,其增益增大,噪声指数减小。在抽运功率为1.0W时,当信号功率为0dBm时,最大开关增益为21.4dB,增益光谱大于10dB的带宽超过50nm,噪声指数小于-0.05dB。在同样抽运条件下,色散补偿型FRA的增益与小信号功率无关。
关键词
光纤喇曼放大器
受激喇曼散射
色散补偿
Keywords
Fiber Raman amplifier(FRA)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N72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阵CCD应用于多个目标测量时的图象拼接技术
被引量:
7
9
作者
沈为民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5期63-66,共4页
文摘
为了便于线阵CCD的测量,可将多个平行目标的图象拼接到一条直线上,此方法可应用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自动检定系统中。
关键词
图象拼接
自动测量
电荷耦合器件
Keywords
Image combination,Automatic measurement,Charge coupled devices,Thermometers.
分类号
TN386.507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程泵浦分立式拉曼放大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方达伟
李晨霞
徐贲
刘红林
张在宣
庄松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
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608009)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后向泵浦的方案,对新型双程放大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D-DFRA)的增益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在双程泵浦放大条件下对增益和噪声特性及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进行了实验测量,计算与测量结果较好符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分立式拉曼放大器通过反射机制实现泵浦光的双程泵浦,可在泵浦功率不变和保持较好噪声特性的同时,大大提升放大器的增益和功率转换效率。增益的提升上限取决于系统受激布里渊散射的阈值,在双程泵浦下增益的上限可得到提高。
关键词
光纤拉曼放大器(FRA)
双程泵浦放大
拉曼增益
噪声特性
Keywords
fiber Raman amplifier (FRA)
double-pass amplification
Raman gain
noise feature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泵浦方式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耿丹
杨冬晓
杨庆
张在宣
机构
浙江大学信息与
电子
工程学系
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6-69,共4页
基金
中央财政专项拨款资助
浙江省重大科研项目"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研制"资助(021101558)
文摘
对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前向、后向泵浦方式进行了实验研究。拉曼增益介质为10km的色散补偿光纤。分别测量了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噪声指数和动态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当泵浦功率小于500mW时,前、后向泵浦的分立式FRA的增益几乎相等。当泵浦功率大于500mW时,在前向泵浦的分立式FRA中发生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前向泵浦的FRA的增益小于后向泵浦的FRA的增益,前者的噪声大于后者的噪声;前向泵浦的FRA不再具有增益保持特性,而后向泵浦的FRA仍具有增益保持特性。当泵浦功率大于500mW时,分立式FRA应该采用后向泵浦的方式。
关键词
受激拉曼散射
光纤拉曼放大器
色散补偿
Keywords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Fiber Raman amplifie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N72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铕(Eu)原子的激光增强电离光谱的研究
12
作者
张艺
陈庆根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34,5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从激光增强电离光谱(LEIS)的速率方程和LEI光谱加宽理论出发,得到LEI光谱信号和光谱轮廓的表达式,在紫外区测得铭的三条LEI谱线。并用计算机模拟光谱的方法给出这三条谱线的轮廓,与实验所得的谱图一致。
关键词
激光增强电离
计算机模拟
电离光谱
铕
Keywords
Laser Enhanced Ionization(LEI), Rate Equation, Spectral Broadening,Computer Simulation
分类号
O614.338 [理学—无机化学]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相移和级联光纤光栅透射光谱特性研究
13
作者
沈常宇
虞倩
李可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3,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8C21172)资助
文摘
基于耦合模理论,利用传输矩阵法,系统地分析了多相移和级联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谱特点。结果表明,相移光纤光栅可在透射谱阻带中打开一个或多个透射窗口,多个相移时,透射窗口数等于相移的个数。改变相移量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光波长,而且随着相移量的增加,多相移和级联情况下,透射窗口向长波方向移动。光栅的级联使得其在布喇格衍射波长处,打开一个极窄的透射窗口,透射率与级联个数有关,当级联数为4时,透射率最高。
关键词
多相移光纤光栅
级联相移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Keywords
multiple phase-shifted fiber bragg grating, cascasded phase-shifted fiber bragg grating, transfer matrix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4
作者
黄宇
戴碧智
张在宣
刘红林
金仁洙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韩国电气
研究
院光
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6-13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08009)资助
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021101558)资助
韩中光技术合作科研项目资助
文摘
本文采用波长为1455nm的大功率光纤拉曼激光器(FRL)作为泵浦源,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作为增益平坦滤波器,用两种不同的光源组合作为信号源(宽带ASE光源)+波分复用模拟器(WDM-emulator)以及四通道外腔可谐调式激光器(ECL)+滤波器型波分复用器(FWDM))对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特性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平坦增益带宽为55nm(1519~1574nm),平均开关增益大小为15.2dB,增益不平坦度为±0.8dBd的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案为带宽低于60nm的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关键词
光纤拉曼放大器
密集波分复用
增益平坦滤波器
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
Keywords
fiber Raman amplifier
DWDM
gain flattening filte
chirped fiber Bragg grating
分类号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纤高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
4
15
作者
王雪萍
赵春柳
康娟
倪凯
金尚忠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N0.Z200909231)资助
国家973项目(No.2010CB327804)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108058)资助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No.QJD0902005)资助
文摘
对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简单的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几种典型的光纤高温传感器,对各种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高温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优良的特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测量极高的温度。
关键词
光纤高温传感器
蓝宝石
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光栅
分布式光纤
Keywords
high-temperature fiber sensors
sapphire fiber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fiber grating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分类号
TN2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型光纤的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6
作者
桑涛
康娟
周晓影
王小蕾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0-62,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5194)资助
文摘
对近年来已报道的几类典型的S型光纤进行分析,按照S型光纤的纤芯直径尺寸以及所用光纤的种类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简单介绍和简评,并对其发展前景和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传感器
S型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Keywords
fiber optical, fiber sensors, S-Bend fiber, photonic crystal fibers
分类号
TN21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支梁结构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被引量:
12
17
作者
李岚
董新永
赵春柳
孙一翎
金尚忠
张在宣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97-2500,共4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2010CB327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702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R1080087)
文摘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简支梁结构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振动传感器,将FBG斜向粘贴在矩形简支梁侧面上,在梁中间设置重物来传感竖直方向的振动信号。实验中使用偏心轮作为振动源,并在梁上粘贴电阻应变片进行对比实验。使用光电探测器(PD)和示波器同时检测传感器受竖直方向振动信号作用时FBG的反射光功率与电阻应变片的响应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测量结果基本符合,说明检测信号与振动信号频率特性基本吻合。由于FBG的反射光功率几乎不随温度而改变,所以该振动传感器对温度不敏感。
关键词
光纤光栅
简支梁
振动
温度不敏感
Keywords
fiber Bragg grating(FBG)
simply-supported beam(SSB)
vibration
temperature-insensitive
分类号
TN25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的振动监测特性
被引量:
9
18
作者
龚华平
杨效
屠于梦
宋海峰
董新永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0-813,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09C11049)
文摘
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固定在等强度梁上,研究了两种传感器的振动监测性能,总结比较了其优缺点。通过固定在等强度梁末端的电机来产生振动,测试了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监测到随时间变化的振动信号,并分析了振动信号经傅里叶变换(FFT)的频谱图。实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监测到振动信号的时域图基本一致,但是FBG传感器监测到振动信号经FFT变换的频谱图出现较明显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电阻应变仪监测到的频谱图出现的谐波较弱。在实验中还观察到,在有电磁干扰情况下,电阻应变仪监测不到振动信号,而FBG传感器正常工作,不受电磁干扰。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
电阻应变片
等强度梁
振动监测
Keywords
optical fiber sensor
fiber Bragg grating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uniform strength beam
vibration detection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单工循环编码解码的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
9
19
作者
余向东
金尚忠
张在宣
王剑锋
张文平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杭州欧忆
光电
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6,共5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Nos.2010CB327804)资助
文摘
针对连续脉冲编码解码技术在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应用中出现被测光纤非线性峰值阀值光功率变低、编码过程较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光脉冲码均匀分布在整条被测光纤的单工循环编码解码技术和应用方案,并在27km单模系统中与传统单脉冲技术系统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连续编码解码技术,单工循环编码解码技术不仅保持了编码解码技术相对于传统单脉冲技术的信噪比改善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光纤的非线性峰值阀值光功率.在编码时只需循环发送一组码,就可使系统的信噪比和测量距离获得极大的提高.采用211位循环编码解码技术的多模系统经16万次重复测量后,可在25km处获得±1.5℃的温度不确定度,空间分辨率为3m.
关键词
光纤
传感器
喇曼散射
编码
非线性
温度传感
Keywords
Fiber optic
Sensor
Raman scattering
Coding
Nonlinear
Temperature sensing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437.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智能温度补偿电路的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
7
20
作者
余向东
张在宣
祝海忠
金尚忠
刘红林
王剑锋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杭州欧忆
光电
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70-187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10CB327804)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No.2009C11049)资助
文摘
采用一种智能温度补偿电路对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反偏电压进行温度补偿,抵消环境温度对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温度漂移.采用该温度补偿电路的系统可在0℃到6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将温漂引起的测量偏差控制在±0.1℃之内.和传统的恒温装置相比,采用该温度补偿电路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功耗和成本.相对采用热敏电阻的温度补偿电路,该温度补偿电路的温度补偿线性更好,补偿系数设置更灵活.
关键词
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温度补偿
温度漂移
Keywords
Sensor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Raman Temperature Sensor(DOFS)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Temperature drift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437.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氧化碳浓度的光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何柏村
康娟
朱英昊
董建灯
戴碧智
朱俞东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光照明LED灯温度特性的研究
金尚忠
张在宣
郭志军
侯民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纤拉曼散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金尚忠
周文
张在宣
刘红林
王剑锋
郭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混合型光纤喇曼放大器增益和带宽的研究(英文)
金尚忠
周文
张在宣
王剑锋
刘红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位移传感器研究
楼俊
付绍军
刘正坤
徐向东
何世平
李秉实
吴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肤色建模和肤色分割的人脸定位研究
沈常宇
许潘园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相位比较法高精度超声测距研究
沈常宇
郭宝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色散补偿型分布式光纤喇曼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耿丹
张在宣
李来晓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线阵CCD应用于多个目标测量时的图象拼接技术
沈为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双程泵浦分立式拉曼放大特性的研究
方达伟
李晨霞
徐贲
刘红林
张在宣
庄松林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分立式光纤拉曼放大器泵浦方式的实验研究
耿丹
杨冬晓
杨庆
张在宣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铕(Eu)原子的激光增强电离光谱的研究
张艺
陈庆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多相移和级联光纤光栅透射光谱特性研究
沈常宇
虞倩
李可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宽带光纤拉曼放大器的增益平坦化实验研究
黄宇
戴碧智
张在宣
刘红林
金仁洙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光纤高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王雪萍
赵春柳
康娟
倪凯
金尚忠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S型光纤的传感应用研究进展
桑涛
康娟
周晓影
王小蕾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简支梁结构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李岚
董新永
赵春柳
孙一翎
金尚忠
张在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FBG传感器和电阻应变仪的振动监测特性
龚华平
杨效
屠于梦
宋海峰
董新永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采用单工循环编码解码的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余向东
金尚忠
张在宣
王剑锋
张文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采用智能温度补偿电路的分布式光纤喇曼温度传感器
余向东
张在宣
祝海忠
金尚忠
刘红林
王剑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