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潇瑶 钟思瑶 +3 位作者 申屠旭萍 叶子弘 黄海智 俞晓平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424,共10页
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PYRs)农药因其稳定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其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传统的实验室检测一直面临着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和耗时长的挑战,亟需开发高效、灵敏的PYRs快速检测技术,实现食品农产品中P... 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PYRs)农药因其稳定性和高效性被广泛应用,其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传统的实验室检测一直面临着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和耗时长的挑战,亟需开发高效、灵敏的PYRs快速检测技术,实现食品农产品中PYRs的现场检测。本文总结了PYRs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法(ELISA)、侧流免疫法(LFIA)、荧光传感和电化学传感,评述了这些方法与新型纳米材料和技术结合的前景与优势,展望了高灵敏度、智能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PYRs快速检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最新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法 侧流免疫法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葛航 吴朦晨 +1 位作者 张明洲 俞晓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4-881,共8页
快速可靠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然而,传统培养法的检测周期过于冗长,无法适应对时间敏感度较高的现场或在线检测。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以快速和高灵敏度为主要特征的等温扩增技术及相应的检测产品,为食源性... 快速可靠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然而,传统培养法的检测周期过于冗长,无法适应对时间敏感度较高的现场或在线检测。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以快速和高灵敏度为主要特征的等温扩增技术及相应的检测产品,为食源性致病菌的现场或在线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滚环扩增、链置换扩增、切口酶信号扩增、核酸外切酶Ⅲ辅助扩增5种等温扩增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等温扩增方法在细菌活性识别、非特异性扩增、前处理效率、检测通量4个方面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并结合作者已有工作,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细菌检测 现场检测 在线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宋雨蒙 翟睿 +6 位作者 雷喜梅 楚占营 朱曼曼 樊小雪 叶子弘 戴新华 方向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2-999,共8页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其中包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直接参与机体内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进而介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由于外泌体具有特殊的生...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其中包含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直接参与机体内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进而介导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由于外泌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将其作为重大疾病治疗载体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日益增加,针对外泌体的检测方法也得到不断发展。对肿瘤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和检测的近期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并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外泌体 肿瘤 生物学功能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农产品中农兽药残吸附萃取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娜 黄海智 +1 位作者 俞晓平 叶子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9-438,共10页
农产品中农兽药物的残留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必要对这些药物残留进行含量检测并严格限量。目前的吸附萃取材料如沸石、多壁碳纳米管等存在吸附量少、孔隙易堵塞的问题。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具有... 农产品中农兽药物的残留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必要对这些药物残留进行含量检测并严格限量。目前的吸附萃取材料如沸石、多壁碳纳米管等存在吸附量少、孔隙易堵塞的问题。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因具有可调节孔隙、分级结构、巨大的孔体积和表面积、优异的吸附性能和可回收等特点而被逐渐应用于吸附萃取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本文综述了MOFs作为吸附剂吸附萃取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的应用现状,并分别从农、兽药种类的角度出发就MOFs的吸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综合分析了MOFs的优异吸附性能。文章为MOFs吸附萃取农兽药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农药 兽药 吸附萃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杂草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5
作者 皮艺萌 鲁艳辉 +2 位作者 吕仲贤 许益鹏 徐红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6-2436,共11页
杂草、害虫与天敌均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组成部分。目前农田杂草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除草剂,但长期不合理地使用除草剂严重影响了农田杂草、害虫和天敌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近年来,保护农田杂草的多样性,使其在维持农田生... 杂草、害虫与天敌均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组成部分。目前农田杂草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除草剂,但长期不合理地使用除草剂严重影响了农田杂草、害虫和天敌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近年来,保护农田杂草的多样性,使其在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观念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文章从农田中常见杂草种类及除草剂的使用情况,农田杂草与害虫、天敌的关系,施用除草剂对害虫和天敌的影响,以及农田杂草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4个方面综述了农田杂草及除草剂施用对害虫发生与天敌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更加安全合理地利用农田杂草的生态功能,为天敌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栖境,为农田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杂草 害虫和天敌 害虫综合治理 功能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对灰飞虱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郭嘉雯 皮艺萌 +5 位作者 鲁艳辉 杨霞 许益鹏 吕仲贤 李永丰 徐红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77-290,共14页
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能促进灰飞虱的生长和繁殖,而这一过程与其体内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了取食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敏感稗草以及水稻的灰飞虱体内菌群结构特征,并预测了细菌菌群的功能... 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能促进灰飞虱的生长和繁殖,而这一过程与其体内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了取食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敏感稗草以及水稻的灰飞虱体内菌群结构特征,并预测了细菌菌群的功能,以探究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对灰飞虱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降低了灰飞虱体内变形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而增加了拟杆菌门菌群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沃尔巴克菌属菌群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而金黄杆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菌群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但菌群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取食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和敏感稗草的灰飞虱体内细菌菌群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通路上基因丰度显著上升,而取食二氯喹啉酸抗性孔雀稗的灰飞虱耐药性相关基因丰度下降。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取食二氯喹啉酸抗性稗草可改变灰飞虱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影响菌群基因功能,为深入阐明灰飞虱微生物群落响应抗性稗草的动态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抗性 稗草 灰飞虱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尺蠖触角高丰度气味结合蛋白EoblOBP9、EoblOBP11的配基结合功能和模式差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严玉婷 吴帆 +4 位作者 张亚丽 傅晓斌 崔宏春 韩宝瑜 李红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3-653,共11页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茶园重要的鳞翅目害虫,雄雌成虫能通过嗅觉系统感受和分辨外界环境的化学信息以助于其交尾和产卵地选择等行为。在此过程中,成虫触角高丰度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可能发...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茶园重要的鳞翅目害虫,雄雌成虫能通过嗅觉系统感受和分辨外界环境的化学信息以助于其交尾和产卵地选择等行为。在此过程中,成虫触角高丰度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茶尺蠖成虫触角高丰度表达的两个OBPs即EoblOBP9和EoblOBP11为对象,首先发现二者cDNA编码蛋白均含有OBPs家族的典型特征,即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等电点预测分别为酸性和碱性,表明二者在一级结构性质上存在差异;利用原核表达技术获得重组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相应的多克隆抗体,再利Western blot技术验证了二者在雄性成虫触角特异表达;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别测试二者与20种候选配基的结合力,结果表明二者均与两个性信息素成分(顺3,9-环氧-6,7-十八碳二烯与顺-3,6,9-十八碳三烯)及一种植物挥发物成分(反-2-己烯醛)呈现较强的亲和力。与此同时,二者也显示出不同的配基结合谱,如EoblOBP9与1-戊烯-3-醇、苯甲醇、苯乙酮和苯甲醛亲和力较强,结合谱较宽;而EoblOBP11与α-萜品醇亲和力较强,结合更显专一,分子对接结果也支持该结论。此外,预测二者的活性位点均位于C端,也显示出二者配基结合的共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这两个茶尺蠖OBPs均在成虫触角高丰度特异表达,但无论从结构性质上还是生化结合谱上,既有保守性又存在差异性,显示出茶尺蠖触角高丰度表达OBPs功能模式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这为解释茶尺蠖嗅觉系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触角高丰度 气味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茭白栽培及其孕茭机制研究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邢阿宝 崔海峰 +1 位作者 张雅芬 叶子弘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1616-1621,共6页
茭白(Zizania latifolia)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是我国除莲藕外的第二大水生蔬菜。本文综述了茭白的起源、种植分布、种质资源、孕茭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茭白植株与菰黑粉菌互作孕茭生产的调节机制,为茭白田间的安全生产模式提... 茭白(Zizania latifolia)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是我国除莲藕外的第二大水生蔬菜。本文综述了茭白的起源、种植分布、种质资源、孕茭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茭白植株与菰黑粉菌互作孕茭生产的调节机制,为茭白田间的安全生产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菰黑粉菌 种质资源 膨大机制 孕茭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感受蛋白直系同源基因CSP8在茶尺蠖及近缘种灰茶尺蠖中的表达分析
9
作者 严玉婷 李玉杰 +4 位作者 王倩 唐美君 郭华伟 李红亮 孙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在昆虫化学通讯及其他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茶尺蠖与其近缘种灰茶尺蠖是茶园重要鳞翅目害虫,对我国茶叶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研究化学感受蛋白直系同源基因在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表达,... 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在昆虫化学通讯及其他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茶尺蠖与其近缘种灰茶尺蠖是茶园重要鳞翅目害虫,对我国茶叶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研究化学感受蛋白直系同源基因在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表达,有助于研发同时针对该两种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通过荧光定量qRT-PCR分析了EoblCSP8直系同源基因EgriCSP8在灰茶尺蠖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EgriCSP8与EoblCSP8具有保守的幼虫期高表达模式,EgriCSP8主要表达于灰茶尺蠖3龄幼虫头部。进一步比较Eobl-EgriCSP8在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表达发现,EoblCSP8在茶尺蠖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EgriCSP8在灰茶尺蠖中的表达量。此外,还分析了沃尔巴克氏体菌(Wolbachia)及挥发物诱导对Eobl-EgriCSP8表达的影响,发现Wolbachia显著影响EgriCSP8在灰茶尺蠖中的表达。该结果证实Wolbachia参与调控昆虫CSPs基因的表达,为后续揭示Wolbachia介导CSPs表达,参与调控茶尺蠖两近缘种化学感受及与茶树的协同进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灰茶尺蠖 化学感受蛋白 WOLBACHIA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峰 于佳勇 +1 位作者 吴银良 叶子弘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7-383,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1 mg/kg添加水平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植株和茭白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2%~11%之间。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3 d和2.8 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按制剂用量450~675 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 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 d采样,氟虫双酰胺在茭白中的残留量均〈0.01 mg/k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按制剂用量600~900 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 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 d采样,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量为〈0.005~0.078 mg/kg。建议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最高制剂用量为450 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7d为宜;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最高制剂用量为675 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21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氟虫双酰胺 噻嗪酮 茭白 残留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提取、检测和污染状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方池 林云卓雅 +5 位作者 邓欣 汤沁婴 蓝陈平 金子 韩宝瑜 王梦馨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619-2626,2683,共9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是一类具有强蓄积性的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应用中容易发生迁移,破坏生态平衡乃至危害人体健康。其中,与PAEs接触最为密切的农产品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总结了农产品中PAEs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是一类具有强蓄积性的有机污染物,在生产应用中容易发生迁移,破坏生态平衡乃至危害人体健康。其中,与PAEs接触最为密切的农产品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总结了农产品中PAEs的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深入探讨了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农产品中PAEs的污染水平和吸收特征,大量研究表明,目前农产品已普遍存在PAEs的污染,污染水平受到环境、农产品种类和生物体不同部位吸收差异的影响。根据农产品的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PAEs的防控建议,以期对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邻苯二甲酸酯类 提取方法 检测技术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禽蛋中7种氟喹诺酮残留
12
作者 郭博文 沈俊琪 +5 位作者 张晨煦 曹政扬 冯炜 陈玉森 张彪 俞晓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7期158-163,共6页
针对禽蛋中多种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药物残留量并存的实际问题,建立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鸡蛋、鸭蛋、鹅蛋中多重药物残留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除脂条件为8000 r/min离心10 min,C18固相萃... 针对禽蛋中多种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FQs)药物残留量并存的实际问题,建立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鸡蛋、鸭蛋、鹅蛋中多重药物残留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除脂条件为8000 r/min离心10 min,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5.0%乙腈+0.3%磷酸水溶液(pH4.0)为流动相,FQs回收率最高;在优化条件下,7种FQs在22 min内完全分离,7种FQs浓度(10~2000μg/kg)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0,检测限范围为1.5~6.7μg/kg。对阴性鸡蛋、鸭蛋、鹅蛋进行7种氟喹诺酮药物10.0、50.0μg/kg加标回收试验,方法回收率为82.0%~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3%(n=6)。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禽蛋中7种FQs药物残留的同时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氟喹诺酮类药物 兽药残留量 快速检测 禽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