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氧化时间对MoSi_2-RSiC复合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朋召 吕华南 +3 位作者 徐墨雨 袁铮 李冬云 肖汉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1,共7页
探讨了氧化时间对MoSi_2-RSiC复合材料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氧化主要在外表面生成致密的SiO_2层;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MS-2.62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在氧化40h后达到最大... 探讨了氧化时间对MoSi_2-RSiC复合材料组成、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氧化主要在外表面生成致密的SiO_2层;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MS-2.62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在氧化40h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6.03 MPa和239.49GPa,氧化100h后,三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仍高于氧化前;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先减小后趋于平缓,MS-2.62氧化100h后的体积电阻率约为50mΩ·cm,比氧化前减小42%,影响因子的计算表明这种变化可能源于MoSi_2发生塑性变形而减少了复合材料中MoSi_2和RSiC相界面处的微裂纹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MoSi_2材料导电性能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i2-RSiC复合材料 高温氧化 力学性能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Phosphor-on-Glass(PoG)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曼 唐高 +4 位作者 史宏声 秦来顺 魏钦华 林慧兴 曹顿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采用商业Ce^3+∶YAG荧光粉包埋钇铝硅酸盐玻璃并在该体系玻璃转变温度附近进行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荧光粉粘附在玻璃表面上的复合材料(Phosphor-on-Glass,PoG)。利用XRD、SEM和荧光光谱仪等研究了PoG材料的物相、显微结构和变温发光... 采用商业Ce^3+∶YAG荧光粉包埋钇铝硅酸盐玻璃并在该体系玻璃转变温度附近进行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荧光粉粘附在玻璃表面上的复合材料(Phosphor-on-Glass,PoG)。利用XRD、SEM和荧光光谱仪等研究了PoG材料的物相、显微结构和变温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oG材料结构为荧光粉/玻璃/荧光粉复合体,Ce^3+∶YAG荧光粉粘附在玻璃上下表面且均匀分布,其形貌与颗粒大小未发生明显变化。固定烧结时间为10h,PoG材料的荧光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PoG材料的发光抗热淬灭性能较好(热激活能为0.22eV),这说明Ce^3+∶YAG荧光粉的优良发光性能在PoG材料中得到了很好地保存。以PoG材料封装的白光LED样品在100mA电流驱动下,获得白光输出,其中最接近纯白光(0.33,0.33)的LED光效为69.8lm/W,相关色温为5873K,显色指数72.3。由于Ce^3+∶YAG荧光粉缺乏红色发光,尝试在钇铝硅酸盐玻璃基质中掺杂Eu3+以增加红色发光部分,获得光效为52.1lm/W,相关色温为3910K,显色指数75.8的暖白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钇铝硅酸盐玻璃 Phosphor-on-Glass(PoG)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Sn钎料的组织和热稳定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薇 范仲华 +6 位作者 王晓蓉 余丁坤 陈融 沈杭燕 郭驾宇 郭冰 何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7-523,共7页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Sn三元体系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可能性,并对所得到的非平衡球磨产物的组织结构、热稳定性及其铺展重熔后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球磨工艺和第三组元含量,可得到以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 研究了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Sn三元体系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可能性,并对所得到的非平衡球磨产物的组织结构、热稳定性及其铺展重熔后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球磨工艺和第三组元含量,可得到以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钎料合金粉,减少或细化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真空退火时,富银固溶体相较稳定,富铜固溶体相易于分解生成Cu_3Sn,银锡化合物可分解形成Ag基固溶体和富锡相,铜锡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则为多种中间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转变顺序逐渐向铜锡原子比例增大的方向进行。以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钎料合金粉在重熔后虽然仍存在金属间化合物相,但金相组织明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Sn钎料 过饱和固溶体 热稳定性 机械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纳米微晶玻璃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华有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4,68,共7页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纳米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玻璃基体,利用差热分析对其析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玻璃基体进行精密的热处理,获得一系列具有不...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纳米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玻璃基体,利用差热分析对其析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玻璃基体进行精密的热处理,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物化性能的微晶玻璃;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620℃进行热处理2h后,可以从玻璃相中析出纯的NaYF4晶相,微晶颗粒尺寸约为27.3nm,通过Er3+/Yb3+稀土离子共掺可以获得最佳的光谱吸收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该实验涵盖知识点多且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进行科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微晶玻璃 热处理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荧光粉外量子效率检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华有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37,共6页
根据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对荧光粉外量子效率测试系统中的光路进行改进。当测试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的反射光谱时,通过在光谱仪的狭缝1和传输光纤1之间插入中性衰减片,对激发光源的发光强度进行有效调节;当测试发射光谱时,则取下该中性衰减... 根据荧光粉的发光特性,对荧光粉外量子效率测试系统中的光路进行改进。当测试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的反射光谱时,通过在光谱仪的狭缝1和传输光纤1之间插入中性衰减片,对激发光源的发光强度进行有效调节;当测试发射光谱时,则取下该中性衰减片,使样品的荧光发射强度接近于衰减后的激发光源强度。对同一个样品进行10次测量之后,发现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差从3.66降低到0.47,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同时,研究荧光粉质量浓度对其外量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浓度越低,外量子效率越高,其最佳测量浓度约为50%,此时外量子效率接近于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白光LED 中性衰减法 外量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Cu基中温合金钎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苗 刘薇 +3 位作者 王晓蓉 陈融 王天根 沈杭燕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26,共7页
为研究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Cu中温合金钎料的工艺过程,系统分析了球磨工艺参数对合金焊粉粒度及形貌演变的影响,确定了机械合金化制备球磨焊粉的优化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分析手段... 为研究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Cu中温合金钎料的工艺过程,系统分析了球磨工艺参数对合金焊粉粒度及形貌演变的影响,确定了机械合金化制备球磨焊粉的优化工艺参数.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分析手段,对合金化过程中物相变化、微观结构及熔化特性进行了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g-Cu基三元和四元焊粉机械合金化的研究.结果表明:Ag-Cu系合金焊粉经优化工艺(球料比20∶1,转速400 r/min,无水乙醇作为工艺控制剂,球磨40 h)球磨后,合金化完全,以过饱和固溶体为基体相;不同组元的添加对于焊粉尺寸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不同.Ag-Cu-10Sn粉末在球磨40 h后生成了以亚稳态的过饱和固溶体Ag(Cu)为主要组成相的合金粉,其金相组织细小均匀,与不锈钢基板之间形成过渡层,有利于增加接头强度.这表明,通过控制球磨工艺和多组元的添加,可改变合金粉末的形貌和相结构,能得到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钎料合金,有利于改善钎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钎料 机械合金化 Ag-Cu基钎料 金属间化合物 过饱和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郭文明 钟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7-1118,共22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因其简单的制备工艺,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钙钛矿光吸收材料具有消光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载流子寿命长、带隙可调控等优点。短短几年内,钙钛矿型太阳能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因其简单的制备工艺,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钙钛矿光吸收材料具有消光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载流子寿命长、带隙可调控等优点。短短几年内,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从最初的3.8%提高到22.1%。目前,为了获得稳定高效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思路:新型器件结构设计;结构功能层的材料形貌设计;结构各功能层间的界面修饰;空穴传输材料的选择;对电极的选择。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在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者对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总结了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层的制备工艺及优化,并讨论了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以及展望了其商业化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器件效率 制备工艺 工艺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含SrF_2纳米晶硅酸盐微晶玻璃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2
8
作者 钱珊 贾世杰 +2 位作者 黄立辉 赵士龙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9-854,共6页
通过高温熔融法和后续热处理制得Tb^(3+)掺杂含SrF_2纳米晶的透明硅酸盐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透过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XEL)探讨了基础玻璃和微晶玻璃的结构和光谱特性... 通过高温熔融法和后续热处理制得Tb^(3+)掺杂含SrF_2纳米晶的透明硅酸盐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透过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XEL)探讨了基础玻璃和微晶玻璃的结构和光谱特性。XRD结果表明,玻璃中析出晶体为SrF_2纳米晶,衍射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晶粒也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大。在376 nm紫外光和X射线激发下,与基础玻璃相比,微晶玻璃发光显著增强,且发光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 SrF2纳米晶 微晶玻璃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F_4纳米粉体扫描电镜观测参数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清华 王焕平 +1 位作者 卫国英 徐时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合适的加速电压和工作距离对准确观察纳米粉体的形貌和粒径尺寸具有重要影响。以NaYF_4纳米粉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加速电压与工作距离的匹配性以及不同加速电压对电镜成像的影响。通过对比相同加速电压、不同工作距离下观察得到的电镜图片... 合适的加速电压和工作距离对准确观察纳米粉体的形貌和粒径尺寸具有重要影响。以NaYF_4纳米粉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加速电压与工作距离的匹配性以及不同加速电压对电镜成像的影响。通过对比相同加速电压、不同工作距离下观察得到的电镜图片,得出只有当加速电压与特定的工作距离匹配时才能得到清晰度高的电镜图片,具体加速电压与工作距离的匹配值如下:1 kV(4 mm),5 kV(4 mm),10 kV(8 mm),15 kV(12 mm),20 kV(15 mm),25 kV(20mm),30 kV(25 mm)。在合适的工作距离下,通过对比不同加速电压观察得到的电镜图片,得出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加,电镜图片的清晰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加速电压为20 kV时得到清晰度最佳的电镜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扫描电镜 NaYF4纳米粉体 加速电压 工作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r_2I_5∶Eu单晶生长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洋 魏钦华 +1 位作者 秦来顺 史宏声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4-808,共5页
用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颖的三元系碱金属卤化物闪烁晶体-KSr_2I_5∶Eu,加工后的晶体尺寸达15 mm×10 mm×10 mm。XRD测试结果与KSr_2I_5的标准卡片(卡片号为PDF#39-1140)进行比对,结果一致。KSr_2I_5晶体密度为4.39 g/cm... 用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颖的三元系碱金属卤化物闪烁晶体-KSr_2I_5∶Eu,加工后的晶体尺寸达15 mm×10 mm×10 mm。XRD测试结果与KSr_2I_5的标准卡片(卡片号为PDF#39-1140)进行比对,结果一致。KSr_2I_5晶体密度为4.39 g/cm^3,差示扫描量热法显示晶体的熔点约为470℃左右。荧光光谱和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KSr_2I_5∶0.5%Eu晶体只有一个发射峰,位于445 nm处附近,属于典型的Eu^(2+)的5d→4f的跃迁发射。计算表明,用PMTR1306测试KSr_2I_5∶0.5%Eu晶体的量子效率约为12.2%。作为一种新型的闪烁晶体具有潜在的商用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锶钾 闪烁晶体 布里奇曼法 碱金属卤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与CTAB复合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旭东 刘金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16-620,共5页
采用失重法、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盐酸介质中壳聚糖及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合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壳聚糖作为缓蚀剂,对Q235钢表面有较强的缓蚀性能。当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0.1 g/L时,... 采用失重法、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盐酸介质中壳聚糖及其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合缓蚀剂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壳聚糖作为缓蚀剂,对Q235钢表面有较强的缓蚀性能。当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0.1 g/L时,在1.0 mol/L的盐酸介质中30℃腐蚀24 h,3种方法测得的缓蚀效率均达到85%以上;加入CTAB后,缓蚀性能明显增强,CTAB的质量分数为10%时,缓蚀效率达到了92%以上。2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吸附机理不同且吸附过程相互补充,因此二者复配后缓蚀性能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壳聚糖 缓蚀剂 Q23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ED用红色荧光粉BaZn_2(BO_3)_2∶Eu^(3+)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程潇 邓德刚 +2 位作者 阮枫萍 余华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5,共9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得双峰可调节本征半导体发光Ba Zn_2(BO_3)_2∶Eu^(3+)荧光粉,此类荧光粉在300~400nm的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在37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产生了两个宽带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50nm和615 nm处。并且,在395 nm的紫光...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得双峰可调节本征半导体发光Ba Zn_2(BO_3)_2∶Eu^(3+)荧光粉,此类荧光粉在300~400nm的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在37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产生了两个宽带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50nm和615 nm处。并且,在395 nm的紫光激发下,荧光粉会由于Eu^(3+)离子的~5D_0→~7F_2电偶极跃迁产生一个位于615 nm的强宽发射峰,这表明Eu^(3+)离子占据了反演对称中心的位置,取代了Ba Zn_2(BO_3)_2中部分的Ba^(2+)离子。当Eu^(3+)的摩尔分数达到10%时,发生浓度猝灭。在不同浓度的Eu^(3+)离子的掺杂下,Ba Zn_2(BO_3)_2∶Eu^(3+)荧光粉的发光从黄色延伸到红色,实现了荧光粉的色度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BaZn2(BO3)2∶Eu3+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塑性变形工艺制备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若姗 陈广润 +2 位作者 徐时清 王焕平 汪明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30-134,共5页
合金在大塑性变形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粗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独特性能。近年来,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热稳定性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综述了大塑性变形工艺(如机械合金化法、高压扭转法... 合金在大塑性变形过程中能够形成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粗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独特性能。近年来,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形成机制及其热稳定性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综述了大塑性变形工艺(如机械合金化法、高压扭转法等)制备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研究概况,着重讨论分析了大塑性变形诱导纳米晶形成和固溶度扩展的几种机制及其局限性,简要介绍了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过饱和固溶体 大塑性变形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铝合金混合酸阳极氧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戴一帆 沈士泰 +1 位作者 卢洁琴 卫国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8-202,共5页
目的在混合酸溶液中,对2024铝合金进行不同条件下的阳极氧化,并制备氧化膜,研究比较氧化膜厚度、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等的不同。方法 2024铝合金在硫酸-磺基水杨酸-乳酸体系中进行阳极氧化,改变氧化时间(20~60 min)与氧化电流密度(2.5~4.... 目的在混合酸溶液中,对2024铝合金进行不同条件下的阳极氧化,并制备氧化膜,研究比较氧化膜厚度、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等的不同。方法 2024铝合金在硫酸-磺基水杨酸-乳酸体系中进行阳极氧化,改变氧化时间(20~60 min)与氧化电流密度(2.5~4.5 A/dm^2),观察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厚度、晶体结构以及耐蚀性的变化。结果每次实验的氧化时间为40 min不变,改变电流密度得到一系列阳极氧化膜,当电流密度为3.0 A/dm^2,自腐蚀电位最正,接近0.0 V时膜层的耐蚀性最好。若继续增加电流密度,则自腐蚀电位会负向移动。当电流密度为4.5 A/dm^2时,自腐蚀电位最负,为-1.1 V。保持电流密度为2.5 A/cm^2不变,改变氧化时间,得到一系列阳极氧化膜,当氧化时间达到50 min时,氧化膜的耐腐蚀性最好,自腐蚀电位为-0.6 V。XRD分析表明,氧化膜由γ-Al2O3和α-Al2O3组成。氧化膜的显微硬度和厚度会随着电流密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氧化膜硬度、厚度最大分别为372.3HV、6.8μm。结论当阳极氧化电流密度为3.0 A/d、氧化时间为50 min时,膜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2024 混合酸 阳极氧化 抗蚀性 硬度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闪烁玻璃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欣欣 黄立辉 +1 位作者 赵士龙 徐时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分别测试了该玻璃的透过光谱、密度、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及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揭示了该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发光性质。透过光谱表明该玻璃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高含量的Lu_2O_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分别测试了该玻璃的透过光谱、密度、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及X射线激发发光光谱,揭示了该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发光性质。透过光谱表明该玻璃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高含量的Lu_2O_3和Gd_2O_3使得玻璃的密度高达6.4 g/cm3。该玻璃在377 nm光和X射线激发下发出强的绿光。544 nm发光的荧光寿命为1.325~1.836 ms。研究结果表明,Tb^(3+)掺杂高密度锗酸盐玻璃是一种可用于慢速事件X射线探测器的候选闪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TB3+ 闪烁玻璃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凌峰 雷国莉 颜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93-98,共6页
Mn Zn铁氧体因具有高磁导率、高饱和磁通密度、低损耗而成为高频磁性元件的首选材料,其高频损耗的降低对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和高效化有重要影响。介绍了高频Mn Zn铁氧体材料的损耗构成和控制机理,总结了国内外高频Mn Zn铁氧体材料研究和... Mn Zn铁氧体因具有高磁导率、高饱和磁通密度、低损耗而成为高频磁性元件的首选材料,其高频损耗的降低对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和高效化有重要影响。介绍了高频Mn Zn铁氧体材料的损耗构成和控制机理,总结了国内外高频Mn Zn铁氧体材料研究和开发的发展现状,并对高频Mn Zn铁氧体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MNZN铁氧体 高频功率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着色剂对3Y-TZP陶瓷色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兴明 王焕平 +4 位作者 刘思琪 杨清华 雷若姗 肖珍 徐时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2,共5页
在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3Y-TZP)粉体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Fe_2O_3、Pr_6O_(11)、Er_2O_3、CeO_2等氧化物着色剂粉体,在1 500℃保温2h烧结制备3Y-TZP陶瓷,分析了不同氧化物着色剂对3Y-TZP陶瓷着色效果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 在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3Y-TZP)粉体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Fe_2O_3、Pr_6O_(11)、Er_2O_3、CeO_2等氧化物着色剂粉体,在1 500℃保温2h烧结制备3Y-TZP陶瓷,分析了不同氧化物着色剂对3Y-TZP陶瓷着色效果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物着色剂后,陶瓷的主晶相仍均为四方相氧化锆,晶粒紧密堆积,平均晶粒尺寸为200~500nm;随着着色剂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的抗弯强度均下降,但均保持在800 MPa以上,满足牙科口腔修复材料的要求;添加4种氧化物着色剂后,陶瓷表面色泽均匀、正反面色差小,添加Fe_2O_3、Pr_6O_(11)、CeO_2的陶瓷均呈黄色,添加Er_2O_3的陶瓷呈粉红色;Fe_2O_3与Er_2O_3的添加对陶瓷的a*值影响较大,而Pr_6O_(11)和CeO_2的添加对b*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Y-TZP陶瓷 氧化物着色剂 色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饱和磁通密度软磁铁氧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戎 雷国莉 +2 位作者 王凌峰 颜冲 葛洪良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和节能化,要求应用于高频电力电子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不但要有较低的损耗,而且在高温下要有着较高的饱和磁通密度,从而保持磁性元件的小型化和高效率。本文介绍了高温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软磁铁氧体的影响因素,总结了...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和节能化,要求应用于高频电力电子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不但要有较低的损耗,而且在高温下要有着较高的饱和磁通密度,从而保持磁性元件的小型化和高效率。本文介绍了高温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软磁铁氧体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国内外高温高饱和磁通密度Mn-Zn软磁铁氧体的研究及开发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高饱和磁通密度 Mn-Zn软磁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I_2∶Eu∶Cs晶体生长及闪烁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鲁龄 魏钦华 +1 位作者 秦来顺 史宏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845-3847,3861,共4页
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出尺寸为Φ25mm×70mm的SrI_2∶Eu∶Cs晶体,经加工后封装得到尺寸为10mm×10mm×10mm的透明单晶,这是迄今为止Eu^(2+)和Cs^+双掺杂的最大尺寸SrI_2单晶,所用原料为国产原料。XRD测试结果表明,所... 采用垂直布里奇曼法成功制备出尺寸为Φ25mm×70mm的SrI_2∶Eu∶Cs晶体,经加工后封装得到尺寸为10mm×10mm×10mm的透明单晶,这是迄今为止Eu^(2+)和Cs^+双掺杂的最大尺寸SrI_2单晶,所用原料为国产原料。XRD测试结果表明,所得晶体为SrI_2正交相,空间群为Pbca。荧光光谱显示晶体的发射峰和激发峰分别位于440nm和419nm,属于典型Eu^(2+)的5d→4f跃迁发射。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显示该晶体只有一个位于440nm的发射峰,与荧光光谱的结果一致。采用单指数拟合后得到晶体在370nm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寿命约为1.3μs。在^(137) Cs射线源激发下的γ能谱测试显示晶体的能量分辨率为5.5%,已基本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布里奇曼法 SrI2∶Eu∶Cs 衰减时间 能量分辨率 闪烁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及氢化改性提升BiVO4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力栋 陈达 +1 位作者 秦来顺 梁俊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0-214,220,共6页
通过水热法简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BiVO4,再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了BiVO4/g-C3N4,最后在20MPa纯氢气气氛下以200℃处理4h获得氢化BiVO4样品(H-BiVO4/g-C3N4),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证实成功合成BiV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 通过水热法简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BiVO4,再采用一步煅烧法制备了BiVO4/g-C3N4,最后在20MPa纯氢气气氛下以200℃处理4h获得氢化BiVO4样品(H-BiVO4/g-C3N4),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证实成功合成BiV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并在氢化样品表面发现无序层;固体漫反射光谱说明改性后的样品对可见光吸收增强;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发现改性后的样品降解效率提升;通过光电化学测试,明确g-C3N4复合与氢化改性提升BiVO4光催化活性的原因主要是光生载流子分离传输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石墨相氮化碳 氢化处理 光催化剂 降解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