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跌倒检测研究
1
作者 方堃 潘巨龙 +1 位作者 项睿涵 李玲艺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97-1605,共9页
传统的跌倒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单一信息源进行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带来检测精度较低、算法鲁棒性不强、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数据和声音数据的跌倒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可穿戴设备,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Ghost... 传统的跌倒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单一信息源进行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带来检测精度较低、算法鲁棒性不强、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数据和声音数据的跌倒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可穿戴设备,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神经网络模型(Ghost-InertialNet、Ghost-SoundNet)以及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跌倒检测。其中,基于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数据的检测技术为主要检测手段,跌倒声音检测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检测准确率,并且模型参数量较少,满足在资源受限的可穿戴设备上部署需求。同时,声音模型的加入使所提出的算法相比单一信息源的方法有更高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多源信息融合 惯性传感器数据 声音数据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粒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丁电宽 李健 +1 位作者 李立新 邵军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150-154,165,共6页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检测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对完整饱满、完整偏小和霉变或破损的玉米粒进行检测和识别,以AI EdgeBoard计算卡(FZ3B)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套玉米粒识... 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检测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对完整饱满、完整偏小和霉变或破损的玉米粒进行检测和识别,以AI EdgeBoard计算卡(FZ3B)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一套玉米粒识别系统,利用百度飞桨的EasyData智能数据服务平台对数据集进行标注和预处理,搭建了玉米粒识别模型并进行训练和测试。该系统实现了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玉米粒识别,可以广泛应用于玉米品质检测等领域。经测试,模型部署到硬件之后,该系统在玉米粒识别任务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玉米粒识别 两阶段目标检测 图像处理 特征点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次时频谱特征的LPI雷达信号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世通 金小萍 +1 位作者 孙杰 汪晓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20,共7页
针对传统LPI雷达信号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次时频特征的雷达信号识别算法。利用时频变换得到雷达信号的时频分布,时频谱做幂次化计算得到信号的高次时频图像,提取时频图像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和伪Zern... 针对传统LPI雷达信号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次时频特征的雷达信号识别算法。利用时频变换得到雷达信号的时频分布,时频谱做幂次化计算得到信号的高次时频图像,提取时频图像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和伪Zernike特征并组成联合特征向量,通过支持向量机实现雷达信号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6 dB时,所提算法对8种典型雷达信号的整体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识别 时频变换 高次时频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的1.5μm乙炔线性吸收稳频激光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 杨涛 +2 位作者 慈骋 薛振宇 林弋戈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7-852,共6页
现有乙炔饱和吸收稳频激光系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明显超过波长计校准的需求。为适用于通讯波段波长计的校准,研制了一套集成化乙炔线性吸收稳频激光系统。该系统采用一次谐波线性吸收稳频的方法,使窄线宽单频激光器(DFB)输出的激光频率... 现有乙炔饱和吸收稳频激光系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明显超过波长计校准的需求。为适用于通讯波段波长计的校准,研制了一套集成化乙炔线性吸收稳频激光系统。该系统采用一次谐波线性吸收稳频的方法,使窄线宽单频激光器(DFB)输出的激光频率锁定在^(13)C_(2)H_(2)的194.3695 THz(1542.38 nm)吸收谱线上。通过采用光纤输出搭配5.5 cm乙炔气室的光学系统来探测乙炔吸收信号,提高了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将光学系统和电学系统集成在一个紧凑的213.2 mm×128.7 mm×300 mm的机箱中,通过该集成化的光电结合系统实现乙炔稳频系统的自动锁定功能。研制的这套紧凑、低成本、稳定的乙炔稳频激光器系统,其1 s频率稳定度可以达到2.3×10^(-9),经光学频率梳测量得到该系统的绝对频率值为194369563.8(4)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激光稳频 线性吸收 一次谐波 1.5μm通讯波段 激光波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落式冷原子微波钟磁屏蔽系统设计
5
作者 刘娟 郑发松 +6 位作者 刘昆 陈伟亮 慈骋 薛振宇 戴少阳 左娅妮 房芳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7,共10页
为降低环境磁场扰动对钟输出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的影响程度,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用于小型下落式冷原子微波钟的磁屏蔽系统。该磁屏蔽系统采用了3层坡莫合金屏蔽层,磁光阱(MOT)和探测腔置于最外层与中层磁屏蔽之间,Ramsey腔置于内层磁屏蔽... 为降低环境磁场扰动对钟输出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的影响程度,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用于小型下落式冷原子微波钟的磁屏蔽系统。该磁屏蔽系统采用了3层坡莫合金屏蔽层,磁光阱(MOT)和探测腔置于最外层与中层磁屏蔽之间,Ramsey腔置于内层磁屏蔽中。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其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最优参数。在中层和内层轴向孔处设置延伸管来减小环境磁场对Ramsey腔区域的扰动,在最外层与中层磁屏蔽之间设置隔离层来减小探测腔区域由离子泵带来的强磁场对MOT区域的扰动。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磁屏蔽系统中心轴向屏蔽效能可达到114.2 dB;MOT腔置于50 mm区域内,其剩磁波动为4.8 nT;Ramsey腔置于120 mm区域内,其剩磁波动约为1.5 nT。根据最优仿真参数研制了磁屏蔽系统实物,并在下落式冷原子微波钟中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计量 冷原子微波钟 磁屏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钒辅助超材料实现多功能器件研究
6
作者 李沙 曹莹珏 +3 位作者 李向军 章乐 李吉宁 严德贤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243,共11页
提出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相变材料的多功能可切换太赫兹超材料器件。利用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宽带吸收、线-圆偏振转换、线-线交叉偏振转换等功能。当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所设计的结构可以实现宽带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在2.11~4.89 TH... 提出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相变材料的多功能可切换太赫兹超材料器件。利用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宽带吸收、线-圆偏振转换、线-线交叉偏振转换等功能。当二氧化钒处于金属态时,所设计的结构可以实现宽带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在2.11~4.89 THz频段内吸收率超过90%,相对带宽为79.43%。当二氧化钒处于绝缘态时,所设计的结构可以实现偏振转换。在1.02~1.21 THz、1.39~2.34 THz、2.81~3.44 THz、3.60 THz等多个频段或频率点可以实现线-圆偏振转换;在1.21~1.39 THz、2.46~2.81 THz以及3.44~3.57 THz频段实现了线-线偏振转换。所设计的多功能可切换结构在通信、成像等智能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 宽带吸收 圆偏振转换 线偏振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钟的室温超稳激光系统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亚南 左娅妮 +6 位作者 戴少阳 曹士英 慈骋 王潮巍 薛振宇 韩越祥 房芳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909,共11页
光学频率标准(光钟)是当前时间频率领域中不确定度指标最优的频率标准之一。光钟由3部分组成,包括囚禁冷原子或离子的物理系统、用作本振的超稳激光系统以及光学-电控系统,其中超稳激光系统是光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光钟的... 光学频率标准(光钟)是当前时间频率领域中不确定度指标最优的频率标准之一。光钟由3部分组成,包括囚禁冷原子或离子的物理系统、用作本振的超稳激光系统以及光学-电控系统,其中超稳激光系统是光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光钟的短期频率稳定度。在国际计量局关于秒定义修改路线图中,对光钟相对频率不确定度的要求优于2×10^(-18),这需要光钟的钟激光具有极高的稳定度。为了压窄激光线宽提高超稳激光的稳定度指标,国内外各研究单位对零膨胀系数在室温附近的超稳腔体的长度、形状以及支撑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光钟超稳激光系统利用Pound-Drever-Hall稳频技术将激光频率锁定到超稳腔,需要在系统中控制参考腔的内禀噪声和环境噪声。系统总结了影响超稳激光稳定度的热噪声、振动噪声、电噪声等关键因素及控制方法。同时基于超稳激光的原理、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发展情况,对室温超稳光学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频率计量 超稳激光 参考腔 PDH稳频技术 频率稳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
8
作者 王新琦 李烨 +4 位作者 廖堂银 杨涛 慈骋 薛振宇 林弋戈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3-988,共6页
超稳激光系统在科学研究和精密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实验室型超稳激光无法满足可搬运和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因此开展了光通信波段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研究,设计了对振动和应力不敏感的5 cm立方体参考腔以及满足可搬运要... 超稳激光系统在科学研究和精密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实验室型超稳激光无法满足可搬运和输出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因此开展了光通信波段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研究,设计了对振动和应力不敏感的5 cm立方体参考腔以及满足可搬运要求的真空物理系统,采用多边带调制的锁定方案和集成化的锁定控制系统,实现了集成的单机柜可搬运超稳激光系统,锁定后的输出激光频率在激光器调谐范围内连续可调(100 GHz,0.8nm),不受参考腔的透射模式频率限制。经测试,该系统输出的超稳激光的频率稳定度在30 s内优于2×10^(-15),洛伦兹拟合线宽约为0.96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激光 参考腔 边带锁定 频率稳定度 线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多层感知机驱动的冲击载荷重构方法
9
作者 冯思琪 江文松 +3 位作者 罗哉 黄传胜 杨力 卞点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4-1143,共10页
针对汽车侧向碰撞试验中应变传感器阵列稀疏引起的载荷重构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多层感知机驱动的载荷重构方法。分析了应变传感器阵列与冲击载荷之间载荷传递关系,建立了单激励-多源响应逆问题模型,搭建了多层感知机网络结构;采用... 针对汽车侧向碰撞试验中应变传感器阵列稀疏引起的载荷重构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多层感知机驱动的载荷重构方法。分析了应变传感器阵列与冲击载荷之间载荷传递关系,建立了单激励-多源响应逆问题模型,搭建了多层感知机网络结构;采用遗传算法对网络初始权重进行优化,避免网络结构参数陷入局部寻优过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各层的网络权重进行迭代更新,设置了决策函数使网络结构满足最优载荷重构精度,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冲击应变信号进行滤波提取特征。设计了车门冲击载荷试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相对误差Emr为5.47%,验证了该方法在冲击载荷重构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冲击载荷 载荷重构 力学反问题建模 参数辨识 多层感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基底非对称介质超光栅的太赫兹宽带吸收谱增强
10
作者 王子靖 李向军 严德贤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747,共10页
太赫兹分子指纹谱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无标记检测方法,可以对微量甚至痕量样品进行检测。然而太赫兹波的波长远远大于待测分子的尺寸,导致波与痕量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微弱,需要额外结构来增强样品对电磁波的吸收。本文在金属基底上... 太赫兹分子指纹谱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无标记检测方法,可以对微量甚至痕量样品进行检测。然而太赫兹波的波长远远大于待测分子的尺寸,导致波与痕量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微弱,需要额外结构来增强样品对电磁波的吸收。本文在金属基底上构造了倒置的非对称介质光栅结构。该结构利用导模共振(Guided-mode resonance,GMR)和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 In Continuum,BIC)显著提升了薄膜样品的太赫兹吸收谱。该结构仅需测量反射吸收信号就可以得到薄膜增强吸收谱,而且样品涂覆于平坦的倒置的介质光栅背面,易于制备。当该结构用于0.2μm厚的α-乳糖薄膜时,吸收谱幅度增强达到236倍。该结构为太赫兹波段痕量分析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指纹谱 吸收增强 超光栅 金属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F-YOLOv5的光伏组件红外图像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莉莉 王修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7-334,共8页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较低、故障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全新的融合注意力机制(fusion attention mechanism,FAM),增强有效故障特征信息。创建新的融合金字塔池化(fusion spatial pyramid pooling,FSPP),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引入一种改进多... 针对红外图像对比度较低、故障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全新的融合注意力机制(fusion attention mechanism,FAM),增强有效故障特征信息。创建新的融合金字塔池化(fusion spatial pyramid pooling,FSPP),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引入一种改进多层次融合卷积(multi-level fusion convolution,MFConv),利用MFConv构建的多层次跨阶段局部网络(multi-level 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MCSP)模块代替CSP模块,在提高少量模型参数量情况下,增加模型检测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IoU阈值为0.5的情况下,该方法的平均精度(mAP)达到了93.1%。为光伏系统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故障检测解决方案,从而使其成为提高系统性能和降低维护费用的实用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光伏故障 特征融合 融合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视觉的立体靶标位姿测量方法
12
作者 关玮童 罗哉 +1 位作者 江文松 杨力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7,共10页
激光三维测量是现代大型复杂曲面高精度测量技术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飞行器等领域,尤其是在大场景的数字化成像方面。针对视觉跟踪三维测量精度和范围不能同时兼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视觉跟踪的三维测量方法。该... 激光三维测量是现代大型复杂曲面高精度测量技术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飞行器等领域,尤其是在大场景的数字化成像方面。针对视觉跟踪三维测量精度和范围不能同时兼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视觉跟踪的三维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相机联合标定算法建立全局共基准位姿转换模型,实现激光传感器的位姿跟踪;以立体靶标定位精准度最高为优化目标,建立最优视场决策模型;根据立体靶标与线激光传感器之间的结构特征,建立靶标-激光传感器之间的空间几何相对位姿关系;采用几何距离的位姿匹配算法获取线激光传感器的位姿,并结合多相机视场空间完成激光点云数据的拼接,最终实现三维点云成像。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1.8 m×2.5 m×1.5 m范围内搭建了四目激光三维测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对立体靶标的平移定位不确定度为0.0543 mm,旋转定位不确定度为0.0478°;该方法在距离多目系统0.5、1和2 m处的横向测量范围分别为0.93、1.18和1.46 m;在使用同焦距相机以达到同等精度的条件下,分别比单目测量范围大0.57、0.7和0.82 m;比双目测量范围大0.35、0.46和0.49 m。说明基于多目视觉的立体靶标位姿测量方法在精度和测量范围上具有较好的工程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机视觉 三维重建 姿态跟踪 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滤波优化算法及其在路线优化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国兴 郭靖 +3 位作者 张泓栩 袁韬雅 王静文 卢为党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路线优化即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路程最短且避免与障碍物碰撞的有效路线。该问题的求解算法由于环境信息的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局限性,目前用于求解路径长度最小化的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且... 路线优化即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路程最短且避免与障碍物碰撞的有效路线。该问题的求解算法由于环境信息的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局限性,目前用于求解路径长度最小化的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且收敛速度也较慢。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优化方法的求解思路。首先,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了其起点与终点的位置信息,其最优路径就是固定的,可以把求解路径最优问题看成是一个对路径长度的优化问题;然后,利用粒子滤波的方法对其进行最优求解估计;同时,引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思想进一步改进其优化过程,使优化更快地进行收敛,找到其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粒子滤波优化方法能够精确找到路径最优路线,并且其收敛速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路径规划 局部最优 优化算法 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维度特征融合的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
14
作者 章东平 王大为 +3 位作者 何数技 汤斯亮 刘志勇 刘中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4-1513,共10页
针对多传感器变量数据下变工况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弱及无法充分挖掘数据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跨维度多尺度卷积网络(CDMSCN)的RUL预测方法.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建模不同传感器信号对RUL的交叉影响;构建... 针对多传感器变量数据下变工况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弱及无法充分挖掘数据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跨维度多尺度卷积网络(CDMSCN)的RUL预测方法.利用通道注意力机制建模不同传感器信号对RUL的交叉影响;构建多尺度门控卷积层,捕捉发动机操作过程中不同时间粒度的潜在故障演变模式;通过通道依赖模块挖掘隐藏的通道特征信息.通过挖掘并整合发动机传感器数据中的多维特征,有效实现对发动机RUL的动态表征和预测.在涡扇发动机的公开数据集上开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基于复杂数据集的RUL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剩余使用寿命(RUL) 通道注意力 多维特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S的偏光片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15
作者 盛威 周永霞 +1 位作者 陈俊杰 赵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40,共13页
随着偏光片市场不断扩大,应用愈发广泛,对偏光片的生产要求也愈加严格。针对在偏光片表面缺陷检测中,存在缺陷形态复杂、小尺寸缺陷容易误检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偏光片表面缺陷检测改进算法。使用DCNv3替换主干网C2f模块中... 随着偏光片市场不断扩大,应用愈发广泛,对偏光片的生产要求也愈加严格。针对在偏光片表面缺陷检测中,存在缺陷形态复杂、小尺寸缺陷容易误检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偏光片表面缺陷检测改进算法。使用DCNv3替换主干网C2f模块中的普通卷积,同时结合EMA注意力机制,构建DEC2f特征提取模块,提升主干网对复杂缺陷的特征提取能力。基于特征细化模块构建轻量跨尺度特征细化融合模块(LCFRFM),提升通道净化能力并降低参数量,有效跨尺度融合主干网浅层特征。引入ConvMixer Layer构建CMC2f预测头,更大的预测视野带来更强的小尺寸缺陷检测能力。使用SIoU替换CIoU作为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使用AdamW替换SGD作为网络训练时的优化器,提升检测精度和训练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YOLOv8-S在mAP50和mAP50:95上分别提升了2.4和2.9个百分点,证明了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光片表面 缺陷检测 特征提取 跨尺度特征融合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卷积网络的自监督群体发现模型
16
作者 王栽胜 汪晓锋 +2 位作者 沈国栋 张增杰 全大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2-2032,共11页
为缓解图神经网络在群体发现任务中对先验知识的过度依赖并提高识别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和深度图卷积网络(GCN)的群体发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少量标记节点的语义特征,并通过语义对齐机制获得未知节点的伪标签,从而引入一... 为缓解图神经网络在群体发现任务中对先验知识的过度依赖并提高识别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和深度图卷积网络(GCN)的群体发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少量标记节点的语义特征,并通过语义对齐机制获得未知节点的伪标签,从而引入一种自监督学习模块以缓解GCN模型训练过程中对大量先验标签的依赖性。同时,为通过获取网络全局信息以提高群体识别的准确性,通过堆叠多个自监督学习模块构建一种深度图自监督学习模型,并利用初始残差和恒等映射2种策略来克服深度模型带来的过平滑问题。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在给定少量先验标签和加深模型深度的情况下,所提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在群体识别精度上表现出了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群体发现 图卷积网络 残差连接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形态芯片辐射源重构方法
17
作者 莫利楠 李燕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10,共8页
针对神经形态芯片辐射源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全连接网络(fully connected network,FCN)的辐射源重构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等效源理论为基础,通过近场扫描点与偶极子位置的关系构建... 针对神经形态芯片辐射源建模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全连接网络(fully connected network,FCN)的辐射源重构方法。该方法以传统等效源理论为基础,通过近场扫描点与偶极子位置的关系构建系数矩阵,并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应磁场幅度作为输出,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偶极子与扫描场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将扫描区域外平面的系数矩阵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可以准确预测对应的磁场幅度,其预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及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5%左右,具有良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形态芯片 近场扫描 卷积神经网络(CNN) 全连接网络(FCN) 辐射源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手部网格重建算法
18
作者 陈家林 周永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4-1569,共6页
单目图像重建手部网格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主要受到视野受限和手部遮挡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图像和网格之间存在非唯一的映射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手部网格重建算法(DiffHand)。该算法通过引入噪声来模拟... 单目图像重建手部网格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主要受到视野受限和手部遮挡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图像和网格之间存在非唯一的映射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手部网格重建算法(DiffHand)。该算法通过引入噪声来模拟网格重建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手部网格的重建视为反向扩散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根据外部条件选择最佳网格。为了有效模拟手部网格的结构连通性,设计了U型去噪网络。该网络首先引入了拓扑感知特征嵌入层,通过融合空间拓扑信息和门控机制,增强了顶点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减轻了噪声干扰。其次,设计了双分支图卷积Transformer模块,用于提取顶点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并进行有效融合,以增强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性。最后,选择2D关节采样特征作为扩散模型的条件输入,通过交叉注意力进行特征融合,进一步优化重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FreiHAND数据集上的PA-MPJPE指标达到了6.0 mm,显著优于其他先进算法,充分验证了其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手部网格重建 图卷积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双向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欺凌检测
19
作者 周杭霞 厉贤斌 +1 位作者 崔晨 许瑞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29,共7页
针对网络欺凌文本内容嘈杂、文本特征交互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双向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欺凌检测模型。多尺度门控扩张因果卷积(MGDC)提取文本不同感受视野下的局部特征;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提取全局上下文语义特征;利用双向注意力... 针对网络欺凌文本内容嘈杂、文本特征交互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双向注意力机制的网络欺凌检测模型。多尺度门控扩张因果卷积(MGDC)提取文本不同感受视野下的局部特征;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提取全局上下文语义特征;利用双向注意力机制学习全局上下文语义特征和局部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弥补各自特征之间的不足。通过胶囊网络进行深层次的特征提取。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网络欺凌文本检测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社交媒体 多尺度门控扩张因果卷积 双向注意力机制 胶囊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型网络的火焰光场图像降噪及温度场重建
20
作者 单良 孙健 +1 位作者 洪波 孔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2-802,共11页
火焰光场图像在形成过程中夹杂的辐射噪声和成像噪声会降低火焰温度场3维重建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型网络(UNet)的降噪模型,该模型针对辐射噪声和成像噪声的特性以及复杂火焰图像的纹理信息设计了背景净化模块和边缘信息优化模块... 火焰光场图像在形成过程中夹杂的辐射噪声和成像噪声会降低火焰温度场3维重建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型网络(UNet)的降噪模型,该模型针对辐射噪声和成像噪声的特性以及复杂火焰图像的纹理信息设计了背景净化模块和边缘信息优化模块。通过密集卷积操作对图像背景层进行特征提取,着重净化夹杂在图像背景层的辐射噪声。通过UNet模块中对称的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结构和跳跃连接,对通道间的辐射噪声和表层的成像噪声降噪。最后利用边缘优化模块对图像细节信息进行提取,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火焰光场图像。数值模拟部分,在火焰光场图像上混合加入信噪比为10 dB的辐射噪声和成像噪声,经该文模型降噪后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指数(SSIM)高达47 dB和0.9931,与其他降噪模型相比有明显优势。随后,将火焰光场图像先经该文降噪模型降噪,再进行温度场重建,测得重建平均相对误差比未降噪时降低了约37%~57%,明显提升了火焰温度场3维重建的精度。实验部分,获取真实蜡烛火焰和丁烷火焰光场图像,经该文降噪模型降噪后的蜡烛火焰图像SSIM高达0.9870,降噪后的丁烷燃烧火焰图像SSIM为0.9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降噪 深度学习 火焰光场图像 3维温度场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