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学界定及经验含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晓红 郭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8,共5页
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学视角基于生产函数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现有资本、劳动等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使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能力。而从经验含义看,制度激励、技术改进都能增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学视角基于生产函数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现有资本、劳动等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使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能力。而从经验含义看,制度激励、技术改进都能增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促进西部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生产函数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要素聚集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2
作者 郭蓉 李晓红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6期533-537,共5页
基于要素聚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可分为要素数量指数、要素质量指数、要素配置指数,根据东、西部地区共22个省市区2006~2011年的数据计算结果可知,东、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差距悬殊,且无缩小趋势。为减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西部... 基于要素聚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可分为要素数量指数、要素质量指数、要素配置指数,根据东、西部地区共22个省市区2006~2011年的数据计算结果可知,东、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差距悬殊,且无缩小趋势。为减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西部地区应提升资本集聚能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教育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完善东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机制;以政府制度激励为契机,促:进西部地区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聚集 自我发展能力 差距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两型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芳芳 罗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2期71-73,94,共4页
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本文认为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视角发展贵州农业,需要从农业形态、资源节约、制度和理念等方面来推进贵州"两型农业"的发展,走农业... 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本文认为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视角发展贵州农业,需要从农业形态、资源节约、制度和理念等方面来推进贵州"两型农业"的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农业 发展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牧草青贮养分变化及其在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兴舟 莘海亮 +4 位作者 李凌云 韩晓洁 赵丽丽 段永邦 吴文旋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41,共8页
试验以苜蓿、鸭茅、全株玉米为原料,测定其在青贮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营养成分含量,应用瘤胃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产气参数,探讨喀斯特山区牧草青贮的合理周期与其在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基本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3种牧草... 试验以苜蓿、鸭茅、全株玉米为原料,测定其在青贮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营养成分含量,应用瘤胃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产气参数,探讨喀斯特山区牧草青贮的合理周期与其在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基本参数。结果表明:(1)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3种牧草的CP、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Ash含量显著上升(P<0.05);(2)苜蓿青贮100d内,GP72、a+b、OMD值变幅平缓,数值差异不大(P>0.05);(3)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鸭茅GP72、a+b、OMD值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4)全株玉米在整个青贮期内,GP72、a+b、OMD值波动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青贮可降低CP、NDF、ADF水平,增加Ash水平;以黔北麻羊瘤胃体外发酵产气参数为依据,苜蓿青贮以100d内为宜,鸭茅不宜青贮,全株玉米可长期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鸭茅 全株玉米 青贮 瘤胃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西南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青萍 杨柳 焦洪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9-94,共6页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贵阳市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选取山区地形特征为阻力要素,对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研究区城镇发展与规划,对贵阳市最小累积阻力值进行时空分...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路径的研究的目的在于协调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贵阳市为例,在GIS栅格技术支持下,选取山区地形特征为阻力要素,对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结合研究区城镇发展与规划,对贵阳市最小累积阻力值进行时空分析,划分生态适宜区,构建在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下,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优路径.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3年,建设用地扩展阻力逐年减小;根据阻力值将研究区分为禁止、限制、可、优化建设区;模拟出5条最佳路径.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城镇发展用地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尝试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城市土地扩展 最小阻力模型 生态适应性 西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西南城市景观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青萍 杨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8-442,共5页
以贵州省贵阳市为研究对象,从结构连通性、绿当量强度、功能连通性三方面入手,采用绿当量计算阻力系数,并利用阻力因子的分级对MCR模型进行修正,模拟生态景观连通性优化廊道,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3年,研究区景观... 以贵州省贵阳市为研究对象,从结构连通性、绿当量强度、功能连通性三方面入手,采用绿当量计算阻力系数,并利用阻力因子的分级对MCR模型进行修正,模拟生态景观连通性优化廊道,对景观格局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3年,研究区景观破碎度、人类干扰程度大幅增大,生物多样性有所提高,景观连通性、团聚性减弱,结构连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威胁区域景观生态功能的流通;中心城区绿当量强度明显下降,3县1市地区的绿当量强度增加;阻力值分布呈4个阻力高值区,阻碍了生态流的流通,可构建2条优化主廊道及2条优化次廊道作为物种迁移和生态流空间扩散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连通性 最小阻力模型 生态 绿当量 系统服务价值 西南山区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 被引量:30
7
作者 周恩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77-82,共6页
道路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空间物质实体,在人们的生计生活、区域政治经济发展变迁,以及社会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伴随交通工程科技的创新突破,尤其是"一带一路"等以道路规划为载体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势必导... 道路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空间物质实体,在人们的生计生活、区域政治经济发展变迁,以及社会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伴随交通工程科技的创新突破,尤其是"一带一路"等以道路规划为载体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势必导致社会、文化及资本的互动加快,由此而来的社会文化研究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学者的普遍关注和思考,以致构建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已成破题之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研究 道路民族志 人类学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林”为“生”——一项西南山地人工营林系统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恩宇 刘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7-181,共15页
锦屏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经过长达数百年经验积累与探索而形成的人工营林方式,其在国家、市场及林农等主体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种养知识和技术体系、市场分工体系,并深度融入区域社会... 锦屏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经过长达数百年经验积累与探索而形成的人工营林方式,其在国家、市场及林农等主体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种养知识和技术体系、市场分工体系,并深度融入区域社会文化。本文从历史人类学视角,探索特定时空背景下人工营林如何影响地方的社会秩序、区域的市场运行和群体行为,以及如何在乡村被在地化的认可、理解和改造,最终型构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人工营林 传统规约 历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主要珍稀植物土壤性状研究概况 被引量:3
9
作者 颜秋晓 高安勤 +1 位作者 林昌虎 何腾兵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905-910,共6页
珍稀植物是地球气候变迁后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梵净山作为古老地质遗迹,有着丰富的珍稀植物资源。珍稀植物生存至今,除了与气候息息相关外,土壤理化性质对其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梵净山主要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南方红豆杉、... 珍稀植物是地球气候变迁后遗留下来的活化石。梵净山作为古老地质遗迹,有着丰富的珍稀植物资源。珍稀植物生存至今,除了与气候息息相关外,土壤理化性质对其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梵净山主要珍稀植物(梵净山冷杉、南方红豆杉、珙桐、水青树)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性质等综合性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梵净山珍稀植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土壤性质 梵净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谷生产成本的时空嬗变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辛一 朱满德 陈其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90,共4页
近年来,中国稻谷生产总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土地成本大幅攀升,国内稻谷生产效益显著下降,稻农种粮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影响。在籼稻生产总成本中,人工成本的占比较高,土地成本的占比较小;对粳稻而言,人工成本的占比较低,土地成本的占比... 近年来,中国稻谷生产总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土地成本大幅攀升,国内稻谷生产效益显著下降,稻农种粮积极性受到较大程度影响。在籼稻生产总成本中,人工成本的占比较高,土地成本的占比较小;对粳稻而言,人工成本的占比较低,土地成本的占比则迅速上升。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稻谷生产总成本甚至超过了国际稻谷均价,国内稻谷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国内稻谷生产总成本上升、利润下滑局面,各地政府应在"降成本、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对稻谷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减少稻谷政策性收储和库存,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同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生产总成本 成本结构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玉鹏 洪名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42-46,共5页
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贵州省1992—2011年,部分省份2011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省份间的横向比较,对现阶段贵州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全面的... 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贵州省1992—2011年,部分省份2011年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省份间的横向比较,对现阶段贵州省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近20年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不能满足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测度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定洪 宋山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65-69,80,共6页
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牵扯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本研究从理论出发,对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牵扯到中华民族的前途。本研究从理论出发,对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进行了描述,并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和非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阻碍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因素,从提高农业生产力、消除制度性障碍、建立完整人口"推-拉"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4个方面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摆现象中的循环与融合——由栗树纠纷看中国乡村社会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潇 赵旭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0,共10页
栗树,构成了当地农民的生计基础,并一度成为多方争夺的对象乃至引起纠纷的源头。在某种程度上,这类纠纷凸显了栗树在当地社会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产品流通风险的增加,加之更多替代性生计方式的出现等,栗树似乎正在转型之中丧失其重... 栗树,构成了当地农民的生计基础,并一度成为多方争夺的对象乃至引起纠纷的源头。在某种程度上,这类纠纷凸显了栗树在当地社会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产品流通风险的增加,加之更多替代性生计方式的出现等,栗树似乎正在转型之中丧失其重要地位,而相关纠纷的消弭也从侧面支持了这种判断。但实际上,在现代社会的风险之中,栗树正由农民的生计基础转为生计保障而仍占据重要地位。在采取了“争树”与“弃树”的两极行动后,农民开始转向“守树”,为此,纠纷也将以新的形式在乡村社会中重现。基于此,乡村社会转型将呈现出由循环与融合共同构成的钟摆现象,而这反过来也预示了乡村社会的整体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纷 社会转型 钟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美酒河流域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袁鑫 田兴舟 +4 位作者 朱伦琴 杨春红 莘海亮 赵文金 吴文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40-2946,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贵州美酒河流域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与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Ⅱ、Ⅲ组白酒糟添加水平分别为7%、... 本试验旨在探讨贵州美酒河流域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与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Ⅱ、Ⅲ组白酒糟添加水平分别为7%、14%、21%。预试期10d,正试期30d。结果显示:1)4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Ⅱ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Ⅲ组(P<0.05)。2)4组间食入氮、粪氮、氮的消化率与蛋白质效率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以Ⅱ组数值最佳;与其余3组相比,Ⅱ组尿氮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吸收氮、净蛋白质利用率及氮的生物学价值则显著提高(P<0.05)。3)血浆总蛋白、球蛋白含量以Ⅰ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白蛋白含量以对照组最低,且与Ⅱ组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和Ⅱ组白蛋白/球蛋白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补饲14%白酒糟可有效提高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与氮代谢,改善血浆免疫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生长性能 氮代谢 血浆免疫指标 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饲粮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春红 吴文旋 +4 位作者 吴佳海 田兴舟 袁鑫 朱伦琴 赵文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1-158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饲粮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以32只体况相近的4月龄黔北麻羊羔羊为试验动物,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白酒糟对黔北麻羊羔羊饲粮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以32只体况相近的4月龄黔北麻羊羔羊为试验动物,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和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粮白酒糟水平分别为0、7%、14%、21%。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1)试验1、2组表现出较高的干物质、总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3组(P〈0.05);粗脂肪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白酒糟对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对羔羊血浆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全期平均值也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白酒糟水平在7%-14%内可提高羔羊养分消化率,对血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能力指标没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糟 饲粮养分消化率 血浆生化指标 抗氧化应激能力 黔北麻羊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及其后果——一项社会文化转型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05
16
作者 周恩宇 卯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7,共9页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导致了权力的支配方式从显性转变为隐形,且支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持续加强。所以,当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在拆迁与生活安置等实践过程都需要加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文化治理要素,并慎重考虑贫困群众的意愿与适应能力,做好及时的成效评估,若非如此,则可能产生不愿看见的相应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社会文化转型 权力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乳粉对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兴舟 肖玉贵 +7 位作者 李明忠 韦济友 莘海亮 韩晓洁 朱伦琴 赵文金 吴文旋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28-293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粉对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黔北麻羊断奶羔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组、2组、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粉对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黔北麻羊断奶羔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组、2组、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的代乳粉。结果表明:1)补饲代乳粉可显著提高羔羊干物质采食量(补饲2%~6%)及饲粮干物质(补饲4%)、粗蛋白质(补饲4%)、中性洗涤纤维(补饲2%~6%)、酸性洗涤纤维(补饲2%~6%)、粗灰分表观消化率(补饲2%、4%)及吸收氮(补饲2%~6%)、沉积氮(补饲4%)、氮的消化率(补饲4%)、净蛋白质利用率(补饲4%)、氮的生物学价值(补饲4%)(P〈0.05);2)饲粮中添加4%、6%的代乳粉能够显著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3)全期来看,补饲4%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羔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尿素氮含量(P〈0.05),对葡萄糖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补饲适宜水平代乳粉可提高黔北麻羊羔羊平均日增重、养分消化率,降低料重比;也可有效增强蛋白利用率、血浆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黔北麻羊羔羊代乳粉补饲水平以4%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乳粉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黔北麻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胆碱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兴舟 韦济友 +7 位作者 李明忠 肖玉贵 莘海亮 韩晓洁 朱伦琴 段永邦 赵文金 吴文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57-286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过瘤胃胆碱(RPC)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4月龄黔北麻羊羔羊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89±1.66)kg]和试验组[(15.30±1.86)kg],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过瘤胃胆碱(RPC)对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4月龄黔北麻羊羔羊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89±1.66)kg]和试验组[(15.30±1.86)kg],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补饲10 g/d的RPC。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补饲RPC:1)显著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全期平均值(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对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3)可显著提高食入氮、吸收氮和沉积氮(P<0.05);4)对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葡萄糖、尿素氮、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肌酐浓度的全期平均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补饲10 g/d的RPC可提高黔北麻羊羔羊生长性能,但对血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胆碱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黔北麻羊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分散经营条件下农业经营方式的再造与创新——基于江苏省S县联耕联种的调查 被引量:18
19
作者 袁明宝 周恩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9,共6页
土地细碎化、家庭分散经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难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探索创新农业经营的新形式。与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方式不同,江苏省S县探索出了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联耕联种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发挥村级... 土地细碎化、家庭分散经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难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探索创新农业经营的新形式。与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方式不同,江苏省S县探索出了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联耕联种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发挥村级组织的统筹功能和农技部门的技术下乡,实现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联耕联种经营模式是一种不排斥小农,包容小农的模式,真正让小规模家庭经营分享到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成果,并重塑和再造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本质上,联耕联种是对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发展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分散经营 土地细碎化 联耕联种 经营方式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用——以贵州从江稻鱼鸭共生模式为例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琳杰 李峰 崔海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同时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和思考传统农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同时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和思考传统农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有机农业的生产理念和技术规程天然耦合,蕴含着现代农业所倡导的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从稻鱼鸭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及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预防和治理作用。以期通过对稻鱼鸭共生模式的价值挖掘和动态保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同时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 稻鱼鸭共生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