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昆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许凯歌 陈壮志 +4 位作者 杨自忠 郭云胶 李成功 赵昱 张成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2期313-318,共6页
目的:以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药用昆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进行物种鉴别,探讨快速、准确鉴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以COI条形码序列为基础,对金环胡蜂及其近缘种混伪品黄纹大胡蜂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并比对Gen... 目的:以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药用昆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进行物种鉴别,探讨快速、准确鉴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以COI条形码序列为基础,对金环胡蜂及其近缘种混伪品黄纹大胡蜂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并比对Gen Bank中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的COI序列,继而用MEGA6.06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并用邻接(Neighbor-Joining,NJ)法构建出系统进化树。结果:金环胡蜂及黄纹大胡蜂COI序列扩增成功。金环胡蜂与其混伪品COI序列种间最小遗传距离为0.152±0.017,远大于金环胡蜂种内的最大遗传距离0.009±0.004。构建出的系统进化树图也明确显示,各物种都形成了独立的分支。结论: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鉴别药用昆虫金环胡蜂及其混伪品,为其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保证金环胡蜂相关药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胡蜂 DNA条形码 COI序列 物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氏大疣蛛蛛毒中多肽和蛋白质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梦如 张秀清 +4 位作者 王颖 周思彤 杨自忠 李龙星 杨志斌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8-414,共7页
对颜氏大疣蛛Macrothele yani蛛毒所富含的多肽与蛋白质多样性进行探索,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颜氏大疣蛛蛛毒中的蛋白质和多肽,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多... 对颜氏大疣蛛Macrothele yani蛛毒所富含的多肽与蛋白质多样性进行探索,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颜氏大疣蛛蛛毒中的蛋白质和多肽,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粗毒中所含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5kDa以上。在17~135kDa分离度较佳的共有11条电泳条带,主要集中于40~120kDa附近;在75kDa附近弥散着高丰度的蛋白条带,75kDa以上的蛋白质最丰富。粗毒经色谱分离后得到超过50个色谱峰,经质谱鉴定得到121个物质成分,其中,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双峰式分布,21%分布在500~2000 Da,76%分布在3000~5000Da,为粗毒中多肽含量最丰富的部分,且集中于35~60min的保留时间内被洗脱。研究结果表明,颜氏大疣蛛蛛毒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多肽和蛋白类物质,这些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与已报道的其他蜘蛛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具体差异。本文展示了颜氏大疣蛛蛛毒的分子多样性,为后续该毒素的物质基础研究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大疣蛛 蛛毒 多肽 蛋白质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唐苗 卢倩 +4 位作者 刘衡 何苗 郭强 赵昱 张成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42-1647,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病变主要集中在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研究表明,UC发病机制可能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就UC相关信号通路在...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病变主要集中在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研究表明,UC发病机制可能与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就UC相关信号通路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UC治疗及抗UC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信号通路 机制 生物学 中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何小苏 邹红群 +5 位作者 李启艳 高源 张枝雪 赵海荣 张成桂 肖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18,共6页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替格瑞洛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0 mg·kg^(-1)),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对大鼠再灌注2、24、4...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替格瑞洛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0 mg·kg^(-1)),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对大鼠再灌注2、24、48 h卒中指数和神经病学症状评分;HE和尼氏染色方法考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损伤情况;采用比浊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3 min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以及检测血浆凝血4项。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替格瑞洛低、中、高剂量组均降低24 h(P<0.05)和48 h(P<0.01)卒中指数,降低48 h神经病学评分(P<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P<0.01),升高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P<0. 01),替格瑞洛治疗明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数目。结论替格瑞洛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剂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全脑缺血 四血管阻断 血小板聚集 海马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的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胜帅 张俊 +5 位作者 戴莉萍 万苹 耿福能 沈咏梅 张成桂 刘衡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0-104,I0008,共6页
为研究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人工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lazosulfapyridine,SASP)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药物治疗,通过大鼠DAI、CMDI、HS评... 为研究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初步作用机制,采用人工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给予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lazosulfapyridine,SASP)和康复新液高、中、低剂量药物治疗,通过大鼠DAI、CMDI、HS评分,结合血清IL-8、IL-17和结肠组织中EGF、MPO、TNF-α表达水平来评价康复新液对UC大鼠的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能降低UC大鼠的DAI、CMDI、HS评分,减少UC大鼠血清IL-8(P<0.01)、IL-17(P<0.01)和结肠组织中MPO(P<0.01)、TNF-α(P<0.01)的表达,增加组织EGF(P<0.01)的表达,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组织的病变程度。康复新液对人工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大鼠IL-8、IL-17、MPO、TNF-α的表达水平,提高大鼠EGF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异体抗原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汉超 王朋川 +5 位作者 刘衡 耿福能 马秀英 何苗 张成桂 李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康复新液低、中、高剂量组,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康复新液低、中、高剂量组,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血清IL-4、IL-17,结肠黏膜MPO、EGF、TGF-β1的表达水平等。结果 DAI结果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IL-17、EGF、TGF-β1均明显降低,而CMDI、HS、结肠指数及结肠黏膜MPO均明显升高。康复新液各组DAI、CMDI、HS、结肠黏膜MPO均降低(P<0.05或P<0.01),IL-4、IL-17、EG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能够有效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PO表达,上调IL-4、IL-17、EGF和TGF-β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康复新液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作用机制 柳氮磺胺吡啶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苗 余万鑫 +5 位作者 吴桃清 马秀英 刘衡 张成桂 白丽 肖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分别用中性红法、MTT法检测Ento-A对免疫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绵羊红细胞为免疫原,测试Ento-...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分别用中性红法、MTT法检测Ento-A对免疫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T细胞增殖率的影响;以绵羊红细胞为免疫原,测试Ento-A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作用,同时测试外周血象、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综合评价Ento-A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高、中、低剂量组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表达(P<0.01),升高脾脏指数(P<0.01)和胸腺指数(P>0.05),明显增加外周血象中WBC(P<0.01)、PLT(P<0.01)、HGB(P<0.01),而RBC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免疫抑制 溶血素 吞噬作用 T细胞增殖 外周血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大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卢倩 孙敏哲 +5 位作者 杜雯雯 刘衡 沈咏梅 吴桃清 赵昱 巫秀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体抗原联合醋酸建立慢性UC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肠给予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肠炎宁和PB低、中、高剂量药物...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体抗原联合醋酸建立慢性UC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肠给予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肠炎宁和PB低、中、高剂量药物。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和结肠黏膜指数(CMDI);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8、IL-17、INF-γ、CRP、IgG,以及结肠黏膜中TNF-α、MPO、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8、IL-17、INF-γ、CRP、IgG、TNF-α、MPO含量均明显升高,IL-4、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PB各剂量组DAI、CMDI、HS、IL-8、IL-17、INF-γ、CRP、IgG、TNF-α、MPO含量均明显降低,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复方蜚蠊提取物PB灌肠给药后能够有效缓解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慢性U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亚群活化,使倾向于Th1的Th1/Th2平衡向Th2移动,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达到免疫平衡稳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 蜚蠊 异体抗原 柳氮磺胺吡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胡蜂蜂毒中多肽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思彤 车逸豪 +5 位作者 倪连丽 李龙星 袁仕梦 杨自忠 杨志斌 张成桂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96-1601,共6页
为证明大胡蜂Vespa magnifica(Smith)蜂毒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电泳技术对其多肽和蛋白质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7~45kDa范围内。蜂毒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qu... 为证明大胡蜂Vespa magnifica(Smith)蜂毒具有较大的药用开发价值,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电泳技术对其多肽和蛋白质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7~45kDa范围内。蜂毒多肽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呈"单峰"式分布,61%在500~3000Da范围内,为大胡蜂蜂毒中多肽含量最为丰富的部分。通过牛津杯法对蜂毒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且以HepG2人肝癌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蜂毒的细胞毒性活性,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和细胞毒活性,其结果与已报道的其他蜂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具体差异,展示了大胡蜂蜂毒的分子多样性,为后续该毒素的物质基础研究及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多肽 蛋白质 多样性 抗菌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橙精油GC-MS分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万鑫 王彬 +5 位作者 张晶娜 段淑英 夏琳娟 刘衡 何苗 李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46-3051,共6页
目的GC⁃MS法研究酸橙精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通过GC⁃MS法对酸橙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有量;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的大小,评价酸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建立脂多糖诱导RAW26... 目的GC⁃MS法研究酸橙精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通过GC⁃MS法对酸橙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有量;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的大小,评价酸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建立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给予地塞米松及酸橙精油低、中、高剂量油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及TNF⁃α的表达量。结果从中共鉴定36个化合物,已鉴定的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1.21%,其中(1S)⁃(-)⁃α⁃蒎烯占总量的13.76%;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对酸橙精油高度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其中度敏感;酸橙精油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炎症细胞IL⁃1β及TNF⁃α的表达量(P<0.01),其中高剂量组IL⁃1β及TNF⁃α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组相近;酸橙精油高剂量药物对L1210、AGS及K56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可达55%,对NCI⁃N87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酸橙精油的质量控制,且其具有较强的抑菌、抗炎抗肿瘤活性,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阻止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橙精油 抑菌 抗炎 抗肿瘤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蜚蠊提取物缓解噁唑酮诱导大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金虎 余万鑫 +3 位作者 耿福能 张成桂 何苗 巫秀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7-343,共7页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Ento⁃PB对噁唑酮诱导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噁唑酮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0.3 g/kg)和复方Ento⁃PB(0.05、0.1、0.2 g/kg)...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Ento⁃PB对噁唑酮诱导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噁唑酮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灌胃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0.3 g/kg)和复方Ento⁃PB(0.05、0.1、0.2 g/kg),通过测定大鼠DAI(疾病活动指数)、CMD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和HS(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tNOS(总一氧化氮合酶)、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L⁃4(白细胞介素⁃4)、IL⁃10、IL⁃13、EGF(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结肠MPO(髓过氧化物酶)、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来评价复方Ento⁃PB对UC大鼠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Ento⁃PB高剂量组明显降低UC大鼠的DAI、CMDI及HS评分(P<0.05,P<0.01),降低结肠指数,升高血清IL⁃4、IL⁃10、EGF的水平(P<0.05,P<0.01),降低血清tNOS、iNOS、IL⁃13(P<0.05,P<0.01)和结肠MPO、TNF⁃α(P<0.05,P<0.01)的表达;复方Ento⁃PB低、中剂量有降低CMDI评分、iNOS、MPO表达和升高IL⁃4、IL⁃10、EGF表达的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Ento⁃PB对噁唑酮诱导UC大鼠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炎水平,减轻炎性损伤,促进黏膜损伤后的愈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蜚蠊提取物Ento⁃PB 噁唑酮 溃疡性结肠炎 柳氮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廉净凝胶对宫颈炎的药效学探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雨佳 王梦如 +5 位作者 赵健铤 金凡茂 沈咏梅 刘衡 何苗 李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84-488,共5页
目的研究美廉净凝胶对大鼠宫颈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阴道灌注苯酚胶浆建立大鼠宫颈炎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凝胶组,阳性药组,美廉净凝胶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结束后次日阴道给药,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检... 目的研究美廉净凝胶对大鼠宫颈炎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阴道灌注苯酚胶浆建立大鼠宫颈炎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凝胶组,阳性药组,美廉净凝胶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结束后次日阴道给药,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CP、MDA、T⁃SOD水平,计算脏器指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美廉净凝胶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造模大鼠的外阴炎症评分、肾脏指数、宫颈指数以及血清中CP、MDA、T⁃SOD水平(P<0.05,P<0.01),宫颈以及阴道组织病理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美廉净凝胶可减轻宫颈组织充血水肿,对宫颈炎模型大鼠有一定的药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廉净 凝胶 宫颈炎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不同地区部分野生香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锐 刘晓媛 +3 位作者 余正勇 陶祝萍 王雪雪 李修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91-192,共2页
[目的]了解国内5个地区野生香菇对常见矿质元素的富集情况。[方法]采用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5个产地野生香菇样品中Cu、Mn、Fe、Ca、Zn 5种元素含量。[结果]不同地质特点影响野生香菇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元素含量为Ca>Zn>... [目的]了解国内5个地区野生香菇对常见矿质元素的富集情况。[方法]采用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5个产地野生香菇样品中Cu、Mn、Fe、Ca、Zn 5种元素含量。[结果]不同地质特点影响野生香菇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元素含量为Ca>Zn>Fe>Cu>Mn,其中云南和福建地区产的野生香菇中Fe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矿质元素。云南香菇中的4种矿质元素含量居于其他4个地区之首,分别是Mn 20.799 mg/kg、Fe 445.679 mg/kg、Ca 160.685 mg/kg、Zn 91.700 mg/kg。[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较宽,操作简单,适用于香菇中矿质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 野生香菇 矿质元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抗炎、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木岭 马旋垒 +3 位作者 偰栖 杨涛 刘沁攸 李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研究柠檬精油的组分、体外抗炎及其抑菌活性,利用GC-MS对3种精油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通过LPS建立RAW264.7炎症模型,凭借ELISA法评价抗炎效果;使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球菌的抑... 为研究柠檬精油的组分、体外抗炎及其抑菌活性,利用GC-MS对3种精油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通过LPS建立RAW264.7炎症模型,凭借ELISA法评价抗炎效果;使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球菌的抑菌效果.3种精油通过GCMS共检出2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14种为共有成分,萜烯类化合物是最主要的成分且柠檬烯的含量最高(34.37%~50.87%);3种精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LPS诱导增加的TNF-α(P<0.05),但3种精油不同质量浓度时抑制效果均未表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3种精油对3种受试菌均有抑制作用,甜柠檬精油抑菌效果为中敏,绿柠檬精油抑制大肠埃希菌为高敏,其余为极敏,黄柠檬精油的抑菌作用最佳,抑菌效果均为极敏.因柠檬精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故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炎作用和良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精油 化学成分 抗炎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荣耀 张晶娜 +4 位作者 偰栖 马旋垒 刘胜帅 李玥 何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16,I0008,共6页
为了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使用康复新液、西咪替丁、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高、低剂量灌胃大鼠,每天1次,连续8 d;末次给药后1 h,灌胃80%乙醇与20 mg/mL水杨酸钠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建立急性胃黏膜损... 为了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使用康复新液、西咪替丁、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高、低剂量灌胃大鼠,每天1次,连续8 d;末次给药后1 h,灌胃80%乙醇与20 mg/mL水杨酸钠溶液的等体积混合液建立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90 min后观察胃黏膜损伤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PGE 2、COX-2、CRP的水平及胃组织匀浆中TGF-β1的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西咪替丁及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能显著降低急性胃炎大鼠血清中COX-2、PGE 2、CRP的表达(P<0.01),并能显著提升胃组织匀浆中TGF-β1的水平(P<0.01)。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可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胃炎的损伤程度,可能与降低血清PGE 2、COX-2、CRP的水平及升高胃组织匀浆中TGF-β1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 急性胃炎 胃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喙尾琵琶甲防御液季节性变化及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琪 龚高芬 +6 位作者 袁近津 郝虹杰 孟迪 许静蕾 刘衡 李跃华 肖怀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4-210,共7页
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是云南彝族长期广泛使用的昆虫药物,其虫体和防御液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明确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的组成、组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季节性变化,本研究通过常规饲养喙尾琵琶甲成虫,... 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是云南彝族长期广泛使用的昆虫药物,其虫体和防御液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明确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的组成、组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季节性变化,本研究通过常规饲养喙尾琵琶甲成虫,每月初对该昆虫尾部采用直接刺激法收集防御液,观察其状态特征,应用GC-MS分析其组成及组分含量变化,并选择具有季节特征月份的防御液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防御液月采集率为0.06%~0.40%,年均采集率0.22%,月间分泌量差异较大。不同月份采集的防御液的状态及抑菌效果亦有所差异,在气温较低月份采集的防御液不分层,颜色为红棕色,采集的量相对偏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等于或大于512μg/mL;气温较高的月份所得防御液,分层情况良好,液体呈现黄棕色,采集的量相对偏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64μg/mL,大肠埃希菌的MIC为256μg/mL,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为512μg/mL。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喙尾琵琶甲防御液中的6个主要组分:对苯醌,2-甲基-1,4-苯醌,2-乙基-1,4-苯醌,1-十三烯、2-甲基-1,4-苯二酚和4-乙基-1,3-苯二酚,比较发现1-12月间采集防御液的主要成分及各组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综上所述,喙尾琵琶甲刺激性防御液的组成、组分含量及抗菌活性会呈现出季节性的差异,其抗菌活性的差异与醌类、酚类组分相对含量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尾琵琶甲 防御液 GC-MS 牛津杯法 季节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