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藏文发愿文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维忠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1期29-39,共11页
本文以藏文发愿文研究的特点、藏文发愿文分篇研究述评两个方面,就敦煌藏文发愿文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敦煌 藏文发愿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代吐蕃军事占领区建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维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根据敦煌汉藏文文献及其他藏文文献,讨论了"mdo gams"(朵甘思)和"中节度"的关系以及雅莫塘节度使和河州节度使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吐蕃在军事占领区设置了"五道",其中的"中道"即朵甘思道... 本文根据敦煌汉藏文文献及其他藏文文献,讨论了"mdo gams"(朵甘思)和"中节度"的关系以及雅莫塘节度使和河州节度使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吐蕃在军事占领区设置了"五道",其中的"中道"即朵甘思道(mdo gamskyI khams);雅莫塘节度使即河州节度使,并据此最终认为,吐蕃极盛时期的疆域仅由吐蕃本土和"bde blon khams chenpo"两部分构成,"mdo khams"地区乃"bde blon khams chen po"五道之一的"中道"(dbus kyI khams chen 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朵甘思(mdo gams) 中道 雅莫塘节度使 河州节度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廓尔喀第三次侵藏战争
3
作者 黄维忠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两国于1956年签订新的条约后才被废除,可谓影响深远。但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仍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参考前贤的研究,并利用尼泊尔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英国在其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廓尔喀 西藏 战争 清廷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敦煌藏文文献看发愿文的界定
4
作者 黄维忠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5年第2期19-23,共5页
敦煌发愿文文献作为敦煌文献大类之一,因其在众多领域的研究价值,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目前学界并未就“发愿文”的名称达成一致意见。本文结合汉、藏文发愿文的题名,认为发愿文、愿文、祈愿文这三种称呼在唐宋之际的河西地区是... 敦煌发愿文文献作为敦煌文献大类之一,因其在众多领域的研究价值,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但目前学界并未就“发愿文”的名称达成一致意见。本文结合汉、藏文发愿文的题名,认为发愿文、愿文、祈愿文这三种称呼在唐宋之际的河西地区是可以混用的,且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发愿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愿文 愿文 祈愿文 敦煌藏文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