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渣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工艺优化及其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鲍艳霞 钱之玉 +2 位作者 陈钧 倪孟祥 王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纳豆菌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工艺及其部分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以豆渣为原料纳豆菌固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最佳发酵工艺制备纳豆激酶粗品,对纳豆激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  研究纳豆菌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工艺及其部分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以豆渣为原料纳豆菌固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最佳发酵工艺制备纳豆激酶粗品,对纳豆激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豆渣:麸皮=5:2,初始含水量65%,接种量为 10%,初始 pH为 8.0,培养温度 30℃。采用最适培养基和优化工艺,在250 ml三角瓶中进行验证实验,纳豆激酶的酶的产率可达到 1577U·.g- 1。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反应温度为60℃,37℃以下稳定,最适反应pH为8.0,在 pH7-9 溶液中基本稳定。体外溶栓作用表明,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纳豆激酶 纳豆菌 固体发酵生产 工艺优化 酶学性质 工艺条件 部分性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外扰的二维相关荧光谱鉴别4种食用植物油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斌 张玉莹 +1 位作者 陆道礼 于丽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3-157,共5页
采用F97S荧光分光光度计结合温度扰动下的二维相关荧光光谱技术,对芝麻油、棕榈油、菜籽油和油茶籽油,进行了快速无损的识别方法的研究,并以市售4种植物油样品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4种食用植物油样加热后的一维荧光发射光谱谱图在出... 采用F97S荧光分光光度计结合温度扰动下的二维相关荧光光谱技术,对芝麻油、棕榈油、菜籽油和油茶籽油,进行了快速无损的识别方法的研究,并以市售4种植物油样品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4种食用植物油样加热后的一维荧光发射光谱谱图在出峰数目、位置以及峰强度上都略有差别,而结合二维相关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时,其谱图在自动峰和交叉峰的出峰数目、位置以及交叉峰正负情况上区别更为清晰直观。表明以温度为外扰,二维相关荧光光谱能够对食用植物油进行有效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二维相关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