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在抗肿瘤转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旸 徐霄 莫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432,共8页
淋巴转移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药物治疗肿瘤淋巴转移的局限在于药物在淋巴转移灶的浓度低导致疗效不佳。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增强药物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介绍了淋巴系... 淋巴转移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药物治疗肿瘤淋巴转移的局限在于药物在淋巴转移灶的浓度低导致疗效不佳。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增强药物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综述介绍了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阐述了淋巴系统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列举了现有的抗肿瘤淋巴转移治疗手段及局限性,重点阐述被动、主动以及抗原递呈细胞介导的淋巴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在抗肿瘤转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递送 淋巴靶向 肿瘤转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运体介导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静静 江振洲 +1 位作者 张陆勇 黄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320,共10页
ATP结合盒转运体家族和溶质转运体家族的转运体参与众多的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过程,因其可介导内外源性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跨膜转运。转运体同细胞色素P450酶类似,会对特征底物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或者... ATP结合盒转运体家族和溶质转运体家族的转运体参与众多的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过程,因其可介导内外源性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跨膜转运。转运体同细胞色素P450酶类似,会对特征底物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或者毒副作用。本文综述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有机阴离子转运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等5种转运体所介导的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体 中药 化学药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LR的调控机制及其相关疾病与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苗 俞沁玮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8期946-954,共9页
胆固醇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成分,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的原料。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参与胆固醇的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细胞胆固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DLR的表... 胆固醇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成分,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的原料。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参与胆固醇的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细胞胆固醇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DLR的表达受到转录、转录后及翻译后水平的精确调节,其表达失调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从LDLR的分子调节机制、LDLR表达失调导致的靶器官损害及以LDLR为靶点的药物研发进展等方面加以综述,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进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LDLR靶点药物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调控机制 LDLR相关疾病 药物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递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州彤 倪嘉平 胡唯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2-508,共7页
精神、情绪等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慢性应激产生神经递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机体内平衡被破坏,使细胞失去正常状态和功能,产生肿瘤细胞;肿瘤患者会经历慢性情绪压力,产生的神经递质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从神经递质正常... 精神、情绪等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慢性应激产生神经递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机体内平衡被破坏,使细胞失去正常状态和功能,产生肿瘤细胞;肿瘤患者会经历慢性情绪压力,产生的神经递质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从神经递质正常生理功能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两方面系统总结了主要神经递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神经递质的作用新机制和开发阻断神经递质作用的药物提供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 慢性应激 肿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发作和抗癫痫药物诱导共同导致耐药性癫痫脑中P-糖蛋白过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4-1015,共2页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紊乱症状之一。越来越多证据证实20%~30%癫痫病人是耐药的。临床和动物实验显示血脑屏障(BBB)上P-糖蛋白过表达可能是其癫痫耐药的原因之一。BBB限制药物进入脑内,导致脑组织对多种药物耐受。P-GP广泛表达于脑血管内...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紊乱症状之一。越来越多证据证实20%~30%癫痫病人是耐药的。临床和动物实验显示血脑屏障(BBB)上P-糖蛋白过表达可能是其癫痫耐药的原因之一。BBB限制药物进入脑内,导致脑组织对多种药物耐受。P-GP广泛表达于脑血管内皮细胞腔侧面,在BBB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我们前期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在用阈下剂量戊四氮唑(PTZ)连续28 d诱导顽固性癫痫模型大鼠脑中P-GP的功能与表达显著增加,伴随脑内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浓度显著降低。合用P-GP抑制剂环胞菌素A在增加脑内苯巴比妥浓度的同时,显著增加苯巴比妥的抗癫痫作用。在体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模型也证实了苯巴比妥在BBB上转运主要是P-GP介导的,提示癫痫大鼠脑内苯巴比妥浓度降低可能与P-GP功能与表达上调有关。一般认为癫痫往往伴随短暂的脑缺血/缺氧。为此,我们用r BMEC研究短暂缺氧对P-GP功能与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每天短暂缺氧15 min,连续8 d,r BMEC中P-GP蛋白表达增加约1.6倍,伴随细胞对罗丹明123和苯巴比妥的摄取显著降低,提示缺氧可能是引起癫痫鼠BBB上P-GP功能与表达的原因之一。进一步在体和离体(r BMEC)水平研究几种常用抗癫痫药物对BBB上P-GP功能与表达的影响,结果证实苯巴比妥,苯妥因,卡马西平和丙戊酸均可显著诱导BBB上P-GP的功能与表达。上述结果提示顽固性癫痫病人脑内P-GP功能与表达上调可能归功于癫痫发作和药物诱导的共同作用。进一步以苯巴比妥为模型药物,采用PTZ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验证这一推论。癫痫大鼠用苯巴比妥(45 mg·kg-1·d-1)治疗40 d,同时考察脑内P-GP的功能与表达及其脑内苯巴比妥浓度。与我们预期结果一致,苯巴比妥短期治疗显示良好地抗癫痫活性,治疗14 d效果最好。同时,脑内被癫痫诱导的P-GP功能与表达被逆转。然而继续治疗,苯巴比妥的抗癫痫活性逐渐降低,治疗40 d后,苯巴比妥不再显示其抗癫痫作用。此时,脑内P-GP功能与表达又进一步加强,伴随脑内苯巴比妥浓度显著降低,与苯巴比妥抗癫痫作用降低一致。上述结果提示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顽固性癫痫病人脑内P-GP过表达可能部分归功于癫痫发作和药物诱导作用。早期主要是癫痫发作,后期则是由癫痫发作和药物诱导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P-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一凡 孙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884,共6页
肝细胞癌(肝癌,HCC)是一种肝恶性肿瘤,同时也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脂蛋白作为一种大分子复合物,参与体内脂质代谢过程,调控脂质稳态。当肝细胞受损时,脂蛋白代谢紊乱,脂质稳态失衡,过量脂质积累,加速肝细胞癌变;癌变的肝细胞表面过度表达... 肝细胞癌(肝癌,HCC)是一种肝恶性肿瘤,同时也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脂蛋白作为一种大分子复合物,参与体内脂质代谢过程,调控脂质稳态。当肝细胞受损时,脂蛋白代谢紊乱,脂质稳态失衡,过量脂质积累,加速肝细胞癌变;癌变的肝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脂蛋白受体,激活增殖相关信号通路,加速HCC进展。脂蛋白及其受体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热点,相关药物主要分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两大类。本文从HCC发生发展及HCC治疗药物现状等方面综述脂蛋白对HCC进展的作用,为靶向脂蛋白治疗HCC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脂蛋白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脷叶中天然产物sauropunol A-D的全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子豪 王诚倩 +2 位作者 徐进宜 吴晓明 谢唯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2-439,共8页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 Sauropunol A-D是从中药龙脷叶中分离出的具有2-脱氧-3,6脱水呋喃己糖(苷)结构的化学成分,具有潜在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以2-脱氧-D-阿拉伯己糖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获得3,5-位以对甲氧基苄基保护的伯醇中间体,对其进行三氟甲磺酰化所得的三氟甲磺酸酯中间体会自动引发分子内关环反应从而构建2-脱氧-3,6-脱水-D-葡萄糖呋喃糖苷骨架结构。经脱保护反应,最终合成了sauropunol A,B和C/D,总产率分别为21%,5%和17%(互变异构体sauropunol C/D)。基于前期文献报道,对这4个化合物(sauropunol A-D)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脷叶 sauropunolA-D 3 6-脱水己糖结构 分子内环化反应 天然产物 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的HPLC-Q-TOF-MS鉴别 被引量:1
8
作者 邢贝妮 吴琼 +3 位作者 汤庆发 刘静涵 梁敬钰 杨春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建立了快速鉴定3年生人工栽培的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碱化乙醚超声提取关白附药材粉末,提取物以流动相定容制备供试液;样品用Zorbax-SB C18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1%三乙胺的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建立了快速鉴定3年生人工栽培的关白附中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碱化乙醚超声提取关白附药材粉末,提取物以流动相定容制备供试液;样品用Zorbax-SB C18柱分离,以含0.2%甲酸和0.1%三乙胺的缓冲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应用ESI-Q-TOF检测,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色谱峰的准确分子量、液相色谱保留时间以及质谱裂解方式比较等方法鉴别化合物。结果表明,借助HPLC-Q-TOF-MS方法从关白附中分离检测出60个成分,根据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其中26个二萜生物碱,为人工载培关白附的化学成分鉴定和未知化合物发现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与此同时总结了C20-二萜生物碱(Hetisine型、Atisine型)及C19二萜生物碱(Lycoctonine型)在ESI正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白附 二萜生物碱 H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NEDD8活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亚辉 陆鹏 +1 位作者 王玉斌 张惠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6-653,共8页
NEDD8活化酶(NAE)是Neddylation过程中的限速酶,抑制NAE的活性,能够降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通路的活性和相关蛋白的降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相比,NAE抑制剂对干扰细胞内环境稳态更有特异性。随着对NAE研究的不断深... NEDD8活化酶(NAE)是Neddylation过程中的限速酶,抑制NAE的活性,能够降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通路的活性和相关蛋白的降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相比,NAE抑制剂对干扰细胞内环境稳态更有特异性。随着对NAE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NAE抑制剂已被报道。根据这些NAE抑制剂的结构特点,可分为AMP类似物、双黄酮类脱氧鸭嘴花碱酮衍生物和金属铑络合物类等。本文介绍了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过程,其限速酶NAE与肿瘤的生理作用,并综述了NAE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DD8活化酶 抑制剂 抗肿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欣宇 黄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9-197,共9页
美洛昔康(meloxicam)是长效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主要用于慢性骨关节炎的治疗和术后镇痛。近年研究发现该药物在抗肿瘤、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认知障碍、动员造血干细胞等方面也有较大治疗潜力。本文综述了美洛昔康的药理机制研究,在胃肠道... 美洛昔康(meloxicam)是长效非甾体抗炎药,临床主要用于慢性骨关节炎的治疗和术后镇痛。近年研究发现该药物在抗肿瘤、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认知障碍、动员造血干细胞等方面也有较大治疗潜力。本文综述了美洛昔康的药理机制研究,在胃肠道、肾脏、肝脏以及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从制剂的角度汇总了临床应用的各种形式,并总结了目前在临床与西药、中药分别联合用药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不良反应 药理机制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吲哚酚在慢性肾病并发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新如 黄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72-679,共8页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发展与体内尿毒症毒素暴露密切相关。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是一种肠源性的蛋白结合型尿毒症毒素,由于CKD患者肾脏排泄功能被破坏,IS在CKD患者体内蓄积。IS...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发展与体内尿毒症毒素暴露密切相关。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是一种肠源性的蛋白结合型尿毒症毒素,由于CKD患者肾脏排泄功能被破坏,IS在CKD患者体内蓄积。IS不仅促进CKD进展,还诱导其他组织器官病变,进而引起CKD相关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了IS对CKD患者血管、肌肉、骨骼以及大脑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机制,并总结通过清除IS治疗CKD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尿毒症毒素 慢性肾病并发症 硫酸吲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放射性探针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陆智彭 许庆龙 +3 位作者 陈盼盼 秦亚娟 唐立钧 厉廷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1-662,共12页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和活化成纤维细胞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许多肿瘤和纤维化组织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上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和非恶性肿瘤中基本不表达。因此,FAP已经成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优良靶标。基于FA...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和活化成纤维细胞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许多肿瘤和纤维化组织的活化成纤维细胞上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和非恶性肿瘤中基本不表达。因此,FAP已经成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优良靶标。基于FAP抑制剂(FAPI)的PET显像和内放射疗法已成为包括癌症、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在内的新型诊疗手段,以介绍FAP介导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作为靶标的诊疗意义为开端,对125I、68Ga、64Cu等多种放射性核素标记靶向FAP探针的结构演进、显像、体内生物分布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了改善探针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和靶标亲和力的相关策略,包括采用方酰胺连接子、使用白蛋白结合剂加以修饰、开发双靶向探针,对未来靶向FAP新型放射性探针的开发和经典探针的临床应用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靶向 放射性探针 诊疗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阿格列汀中未知杂质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贻伦 赵心怡 +3 位作者 董淑波 董超 沈文斌 董海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8-493,共6页
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溶剂提取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法等分离分析方法,从苯甲酸阿格列汀的大生产制备过程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有关物质,并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核磁共振光谱法、高分辨质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多种波谱鉴定方法对其进行分... 通过硅胶柱色谱法、溶剂提取法及制备液相色谱法等分离分析方法,从苯甲酸阿格列汀的大生产制备过程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有关物质,并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核磁共振光谱法、高分辨质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多种波谱鉴定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确证。确定了从苯甲酸阿格列汀的合成过程各步骤中所产生的4个有关物质的化学结构,将它们命名为杂质L、M、T、V,这4个杂质均为首次发现的新杂质。本研究对于苯甲酸阿格列汀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阿格列汀 2型糖尿病 二肽基酶Ⅳ抑制剂 有关物质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家岐 楚世峰 +1 位作者 张大永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0-691,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首次命名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的病理改变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为主。PD相关的因素和机制有很多,其中多数研究者认为PD是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机制的共同参与,... 帕金森病(PD)是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首次命名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PD患者的病理改变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为主。PD相关的因素和机制有很多,其中多数研究者认为PD是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机制的共同参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PD患者中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在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其细胞凋亡机制又与细胞内Ca2+密切相关。细胞Ca2+依赖Ca2+跨细胞膜转运和细胞内钙库等维持一种稳态,当细胞质Ca2+与细胞内钙库和细胞外Ca2+之间存在相对浓度差时,便可激活与Ca2+高度亲和的酶,从而发挥其细胞第二信使的作用。但当细胞内Ca2+浓度过高时,则会引起钙稳态失调,进而引起细胞死亡产生神经毒性作用。除此以外,国内外已有实验表明,钙通道阻断剂的使用可以对PD神经元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所以,本综述主要总结钙离子与PD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足细胞保护探讨雷公藤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应姿 严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糖尿病肾病(DK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KD早期症状表现为尿蛋白增加,与足细胞功能和形态改变有关,表明足细胞损伤是DKD进展的重要因素。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本文从抑制足细胞脱落、凋亡、氧化应激和... 糖尿病肾病(DK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KD早期症状表现为尿蛋白增加,与足细胞功能和形态改变有关,表明足细胞损伤是DKD进展的重要因素。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本文从抑制足细胞脱落、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足细胞转分化和稳定细胞骨架等方面探讨雷公藤对DKD足细胞的保护作用,为更好地防治DKD提供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雷公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运载蛋白2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争光 卫诗蕙 +2 位作者 杜丹玉 孙立 袁胜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77-2181,共5页
脂质运载蛋白2(LCN2)最初是从感染猴空泡病毒40的小鼠肾细胞培养物中纯化得到的一种分泌糖蛋白,在炎症期间对细胞稳态控制以及应对细胞应激或损伤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风湿病、癌症、肝脏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潜在的生物... 脂质运载蛋白2(LCN2)最初是从感染猴空泡病毒40的小鼠肾细胞培养物中纯化得到的一种分泌糖蛋白,在炎症期间对细胞稳态控制以及应对细胞应激或损伤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风湿病、癌症、肝脏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已有研究表明,LCN2在肝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中表达并分泌入血,与急性肝损伤、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肝细胞癌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LCN2与肝脏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期为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脂质运载蛋白2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廿一味植物药改善东莨菪碱引起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及其早期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其慧 王云杰 +4 位作者 王存芳 余炳胜 曾文彬 张盛滨 庞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93-2301,共9页
目的探索廿一味植物药对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早期安全性研究。方法 8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廿一味植物药高、中、低剂量组(2 g·kg^-1、1 g·kg^-1、0.1 g·kg^-1)... 目的探索廿一味植物药对东莨菪碱引起的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早期安全性研究。方法 84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廿一味植物药高、中、低剂量组(2 g·kg^-1、1 g·kg^-1、0.1 g·kg^-1);连续灌胃28 d,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引起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利用避暗、跳台实验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记录每只小鼠的体重变化,检测各组小鼠的脏器系数,取血清测定各脏器毒性指标变化;H&E染色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并检测脑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总谷胱甘肽、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结果在跳台和避暗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各剂量给药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记忆潜伏期(P <0.05),减少小鼠的错误次数(P <0.05),改善记忆功能;高、中各剂量给药组均能显著增加BDNF mRNA和总谷胱甘肽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通过测量各脏器系数、毒性指标及H&E染色结果发现,给药组并无明显毒性变化。结论廿一味植物药可有效地改善东莨菪碱引起记忆获得性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可能与神经保护和抗氧化有关,并且此药对小鼠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廿一味植物药 记忆获得障碍 安全性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rtilin蛋白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高聪聪 陈曙健 +1 位作者 吕群玉 廖红 《生理科学进展》 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
抑郁症是一种全球高发性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抑郁症伴随着单胺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近年来研究又发现sortilin蛋白与抑郁症有密切关系。Sortilin蛋白兼具蛋白分选和膜受体功能,它可... 抑郁症是一种全球高发性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抑郁症伴随着单胺递质、神经营养因子等分子表达水平的改变,近年来研究又发现sortilin蛋白与抑郁症有密切关系。Sortilin蛋白兼具蛋白分选和膜受体功能,它可能通过与神经营养因子、钾离子通道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抑郁症的病理进程。本文对sortilin蛋白在抑郁症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发病机制 sortilin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化学成分的LC-IT-TOF-MS鉴别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静 孙建国 +3 位作者 吴亮 汪豪 王广基 叶文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LC-IT-TOF-MS)鉴定中国蜂胶的化学成分。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0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采用ESI-IT-TOF检测,负离子模式扫描。根...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LC-IT-TOF-MS)鉴定中国蜂胶的化学成分。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2.0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采用ESI-IT-TOF检测,负离子模式扫描。根据色谱峰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信息、及液相色谱保留时间比较鉴别化合物。采用LC-IT-TOF-MS法鉴定了中国蜂胶(山东泰安)中31个成分,包括25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酚酸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采用LC-IT-TOF-MS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蜂胶中各成分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LC-IT-TOF-MS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测定依帕列净含量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林林 张芬芬 +1 位作者 沈文斌 丁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57-1161,共5页
分别以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为内标,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对依帕列净含量进行测定。以氘代二甲亚砜和重水混合液为溶剂,确定氢定量核磁共振方法(1H-qNMR)的测试条件为:激发脉冲角度30°;时间域数据点32 K;测定温度303 K;脉... 分别以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为内标,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对依帕列净含量进行测定。以氘代二甲亚砜和重水混合液为溶剂,确定氢定量核磁共振方法(1H-qNMR)的测试条件为:激发脉冲角度30°;时间域数据点32 K;测定温度303 K;脉冲延迟时间20 s;采样次数32;窗函数0.3 Hz。在此实验条件下,结果专属性良好,稳定性可达24 h,耐用性符合要求。以样品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对其摩尔比绘制标准曲线,结果显示,依帕列净与内标盐酸吉西他滨的摩尔比在0.512 5~1.953 8范围内,依帕列净与内标齐多夫定的摩尔比在0.494 7~1.966 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为0.999 9。以盐酸吉西他滨和齐多夫定为内标时,依帕列净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99.83%和99.7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6%和0.19%。2种内标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所建立的方法专属、准确、简便、快捷,适用于新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列净 定量核磁共振 盐酸吉西他滨 齐多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