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氧型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晨凯
陈鑫
+4 位作者
程皓
张向泽
杨筱钰
周建平
丁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7-397,共11页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光敏剂经激光触发后将能量转移至氧气,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作为一种氧依赖性治疗方式,光动力治疗的抗肿瘤效果明显受限于实体瘤的乏氧微环境。...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光敏剂经激光触发后将能量转移至氧气,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作为一种氧依赖性治疗方式,光动力治疗的抗肿瘤效果明显受限于实体瘤的乏氧微环境。因此,逆转并改善肿瘤组织的缺氧情况可显著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本文重点讨论纳米递送系统介导的肿瘤增氧策略的研究进展,包括氧气直接递送策略、酶催化产氧递送策略、响应型材料原位产氧递送策略和微生物体供氧递送策略,以提高光动力治疗抗肿瘤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增氧型光动力治疗纳米给药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递送系统
氧气直接输送
原位产氧供氧
微生物体供氧
光动力学增效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病用药递送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陆宁姝
嵇涛
+3 位作者
卢瑛蓝
许熙媛
顾晓晨
丁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9,共13页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的脑内有效递送,导致脑病疗效不佳,难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近年来,基于优效给药途径和新型递药系统等策略开发的创新制剂,能够突破血脑屏障的桎梏,显著提升药物的入脑效率及降低外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的脑内有效递送,导致脑病疗效不佳,难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近年来,基于优效给药途径和新型递药系统等策略开发的创新制剂,能够突破血脑屏障的桎梏,显著提升药物的入脑效率及降低外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带来重大治疗意义。本文对脑病用药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详尽综述了脑病治疗领域内全球创新药物制剂的发展及研发策略,并展望未来治疗策略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新一代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用药
药物递送
血脑屏障
开发策略
临床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链长聚乙二醇修饰的香豆素6脂质纳米粒对口服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戴江东
李会鹏
孙敏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00,共8页
通过制备不同链长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NLCs)考察PEG链长对其口服吸收的影响。使用聚乙二醇(100)单硬脂酸酯(S100)、聚乙二醇(55)单硬脂酸酯(S55)、聚乙二醇(40)单硬脂酸酯(S40)3种不同链长的PEG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NLCs,以...
通过制备不同链长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NLCs)考察PEG链长对其口服吸收的影响。使用聚乙二醇(100)单硬脂酸酯(S100)、聚乙二醇(55)单硬脂酸酯(S55)、聚乙二醇(40)单硬脂酸酯(S40)3种不同链长的PEG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NLCs,以香豆素6(coumarin 6)作为荧光探针,对修饰不同链长PEG的NLCs进行理化性质表征。考察了不同链长PEG修饰的NLCs在模拟缓冲液中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药行为。同时对NLCs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动力学以及摄取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着PEG链段长度的增加,其水化层厚度不断增大。与其他NLCs相比,S100修饰的NLCs(pNLC-EG100)具有更好的细胞摄取效率,证明S100的链段长度是用于口服NLCs给药的最佳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纳米载体
PEG修饰
香豆素6
PEG链长
细胞摄取
口服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内评价
被引量:
2
4
作者
陶娟
苏艳慧
+1 位作者
周圆
郑春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研究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在大鼠体内的降血脂作用。溶出度试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大蒜辣素转化率超过90%。药效学研究表明,与无控酸微丸相比,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对高脂血症大鼠显示出预期的降血脂作用,两个试验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辣素
前药
蒜氨酸
蒜酶
控酸微丸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曲康唑无定型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
2
5
作者
洪子越
施沈一
+1 位作者
郭玉申
刘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4,共8页
采用热熔挤出(HME)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ITZ)无定型固体分散体并和原研药(RLD)作比较,为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提供基础。根据药物和载体的溶解度参数(δ),玻璃态转化温度(Tg),选择Soluplus,Kollidon VA64,HPMCAS和Eudragit EPO 4种...
采用热熔挤出(HME)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ITZ)无定型固体分散体并和原研药(RLD)作比较,为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提供基础。根据药物和载体的溶解度参数(δ),玻璃态转化温度(Tg),选择Soluplus,Kollidon VA64,HPMCAS和Eudragit EPO 4种载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MT-DSC)进行载体初步筛选,并运用HME技术成功制备基于这4种载体的伊曲康唑无定形固体分散体。通过MT-DSC、偏振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光谱(XRP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固体分散体的物理状态进行表征,探究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以及固体分散体的无定型状态。以体外溶出度和动力学溶解度为指标进一步考察4种载体及30%和50%两种载药量对体外溶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ITZ与Soluplus(3∶7)混合,在170℃下通过HME得到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溶出度,并且在40℃,75%相对湿度条件下放置30 d未发生重结晶现象。MT-DSC等表征证实ITZ以无定型态与Soluplus达到分子层面互溶可能是其溶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挤出
无定型固体分散体
伊曲康唑
溶出度
Solu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增氧型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晨凯
陈鑫
程皓
张向泽
杨筱钰
周建平
丁杨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系
中
国药
科
大学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7-39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872819,No.82073401,No.82073795)。
文摘
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光敏剂经激光触发后将能量转移至氧气,生成具有细胞毒性的单线态氧,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作为一种氧依赖性治疗方式,光动力治疗的抗肿瘤效果明显受限于实体瘤的乏氧微环境。因此,逆转并改善肿瘤组织的缺氧情况可显著增强光动力治疗效果。本文重点讨论纳米递送系统介导的肿瘤增氧策略的研究进展,包括氧气直接递送策略、酶催化产氧递送策略、响应型材料原位产氧递送策略和微生物体供氧递送策略,以提高光动力治疗抗肿瘤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增氧型光动力治疗纳米给药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关键词
纳米递送系统
氧气直接输送
原位产氧供氧
微生物体供氧
光动力学增效治疗
进展
Keywords
nano-delivery system
direct oxygen delivery
in-situ oxygen production
microbial oxygen supply
synergistic photodynamic therapy
advances
分类号
R730.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病用药递送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陆宁姝
嵇涛
卢瑛蓝
许熙媛
顾晓晨
丁杨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系
曼尼托巴
大学
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9,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372113,No.82073401)
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项目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BK20240096)。
文摘
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药物的脑内有效递送,导致脑病疗效不佳,难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近年来,基于优效给药途径和新型递药系统等策略开发的创新制剂,能够突破血脑屏障的桎梏,显著提升药物的入脑效率及降低外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带来重大治疗意义。本文对脑病用药在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详尽综述了脑病治疗领域内全球创新药物制剂的发展及研发策略,并展望未来治疗策略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新一代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脑病用药
药物递送
血脑屏障
开发策略
临床进展
Keywords
drug for encephalopathy
drug delivery
blood-brain barrier
development strategy
clinical progresses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链长聚乙二醇修饰的香豆素6脂质纳米粒对口服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戴江东
李会鹏
孙敏捷
机构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系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0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872817)
中国药科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资助项目(No.CPU2018GY07)。
文摘
通过制备不同链长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NLCs)考察PEG链长对其口服吸收的影响。使用聚乙二醇(100)单硬脂酸酯(S100)、聚乙二醇(55)单硬脂酸酯(S55)、聚乙二醇(40)单硬脂酸酯(S40)3种不同链长的PEG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NLCs,以香豆素6(coumarin 6)作为荧光探针,对修饰不同链长PEG的NLCs进行理化性质表征。考察了不同链长PEG修饰的NLCs在模拟缓冲液中的稳定性以及体外释药行为。同时对NLCs的细胞毒性、细胞摄取动力学以及摄取机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随着PEG链段长度的增加,其水化层厚度不断增大。与其他NLCs相比,S100修饰的NLCs(pNLC-EG100)具有更好的细胞摄取效率,证明S100的链段长度是用于口服NLCs给药的最佳长度。
关键词
脂质纳米载体
PEG修饰
香豆素6
PEG链长
细胞摄取
口服吸收
Keywords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PEG modification
coumarin 6
PEG length
cell uptake
oral absorption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内评价
被引量:
2
4
作者
陶娟
苏艳慧
周圆
郑春丽
机构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药学与
中
药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系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基金
淮安市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No.HAB201717)。
文摘
制备一种新型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通过调节胃内pH提高蒜酶的稳定性,达到提高大蒜辣素转化率的目的。首先制备含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并以人工胃液为介质小杯法考察大蒜辣素转化率,通过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研究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在大鼠体内的降血脂作用。溶出度试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大蒜辣素转化率超过90%。药效学研究表明,与无控酸微丸相比,含控酸微丸的微丸片对高脂血症大鼠显示出预期的降血脂作用,两个试验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控酸微丸的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关键词
大蒜辣素
前药
蒜氨酸
蒜酶
控酸微丸
高脂血症
Keywords
allicin
pro-drug
alliin
alliinase
antacid pellet
hyperlipidemia
分类号
R94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曲康唑无定型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
2
5
作者
洪子越
施沈一
郭玉申
刘建平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系
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7-194,共8页
文摘
采用热熔挤出(HME)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ITZ)无定型固体分散体并和原研药(RLD)作比较,为进一步的制剂研究提供基础。根据药物和载体的溶解度参数(δ),玻璃态转化温度(Tg),选择Soluplus,Kollidon VA64,HPMCAS和Eudragit EPO 4种载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MT-DSC)进行载体初步筛选,并运用HME技术成功制备基于这4种载体的伊曲康唑无定形固体分散体。通过MT-DSC、偏振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光谱(XRP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固体分散体的物理状态进行表征,探究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以及固体分散体的无定型状态。以体外溶出度和动力学溶解度为指标进一步考察4种载体及30%和50%两种载药量对体外溶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ITZ与Soluplus(3∶7)混合,在170℃下通过HME得到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溶出度,并且在40℃,75%相对湿度条件下放置30 d未发生重结晶现象。MT-DSC等表征证实ITZ以无定型态与Soluplus达到分子层面互溶可能是其溶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热熔挤出
无定型固体分散体
伊曲康唑
溶出度
Soluplus
Keywords
hot-melt extrusion
amorphous solid dispersion
itraconazole
dissolution
Soluplus
分类号
R944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氧型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孙晨凯
陈鑫
程皓
张向泽
杨筱钰
周建平
丁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脑病用药递送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
陆宁姝
嵇涛
卢瑛蓝
许熙媛
顾晓晨
丁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链长聚乙二醇修饰的香豆素6脂质纳米粒对口服吸收的影响
戴江东
李会鹏
孙敏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蒜辣素前体微丸片的制备及其体内评价
陶娟
苏艳慧
周圆
郑春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伊曲康唑无定型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洪子越
施沈一
郭玉申
刘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