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胡索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许翔鸿 王峥涛 +2 位作者 余国奠 阮碧芳 李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提取分离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供延胡索种质评价使用。方法 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结果 从延胡索总碱中分离得到了 13种生物碱 ,鉴定了其中 12种生物碱的结构 ,分别为 :d-紫堇碱、四氢巴马亭、脱氢紫堇... 目的 提取分离延胡索中的生物碱供延胡索种质评价使用。方法 运用色谱学和波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结果 从延胡索总碱中分离得到了 13种生物碱 ,鉴定了其中 12种生物碱的结构 ,分别为 :d-紫堇碱、四氢巴马亭、脱氢紫堇碱、四氢黄连碱、四氢小檗碱、异紫堇球碱、原托品碱、四氢非洲防己胺、氯仿巴马亭、saulatine、海罂粟碱、脱氢海罂粟碱。结论 生物碱 saulatine为首次从罂粟科植物中分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异喹啉生物碱 异喹啉苄咪唑啉型生物碱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在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35
2
作者 赵志礼 徐珞珊 +1 位作者 董辉 王峥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核糖体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 (ITS)序列在植物属内、近缘属间乃至科内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结合作者在中国姜科山姜属 (AlpiniaRoxb .)上的研究 ,对ITS区序列在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价值作一简要综述 。
关键词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细胞凋亡中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3
作者 任改艳 孙阿宁 +3 位作者 张晶晶 邓超 王峥涛 窦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327,共5页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主要有3条通路参与引起细胞凋亡,即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细胞外的死亡受体通路。近年研究表明,NF-κB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具有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在细...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主动死亡过程,主要有3条通路参与引起细胞凋亡,即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路、内质网通路和细胞外的死亡受体通路。近年研究表明,NF-κB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具有抑制凋亡和促进凋亡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在细胞凋亡中调节作用与凋亡抑制蛋白家族、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c-Jun氨基端激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和Fas相关死亡域蛋白样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抑制蛋白等有关。探索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机制,对凋亡相关疾病的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F-κB在细胞凋亡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头橐吾中生物碱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檀爱民 黄剑峰 +3 位作者 张勉 王峥涛 沈月毛 郝小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从菊科植物大头橐吾 Ligularia japonica(Thunb.) Less.中分离出多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方法 采用 90 %乙醇提取 ,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菊科植物大头橐吾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及化学方法进... 目的 从菊科植物大头橐吾 Ligularia japonica(Thunb.) Less.中分离出多种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方法 采用 90 %乙醇提取 ,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从菊科植物大头橐吾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到 4个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分别为 :platyphylline( )、senecionine( )、neopetasitenine( )、clivorine( )。结论 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senecionine( )、neopetasitenine( )、clivorine( )为肝脏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其中 clivorin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橐吾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等16种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以龙胆等 1 6种中药材为对象 ,根据中医药理论 ,通过化学成分分离和药效学比较 ,确定具有专属性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 ,建立国内外能接收的、较确切反映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天然药物化学、药理... 目的 以龙胆等 1 6种中药材为对象 ,根据中医药理论 ,通过化学成分分离和药效学比较 ,确定具有专属性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 ,建立国内外能接收的、较确切反映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分别对龙胆等 1 6种中药材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与结论 从龙胆等 1 6种中药材中共分离得到 1 66个化合物 ,其中新化合物 2 3个 ;结合药理学研究 ,确定定性、定量化学对照品 2 4个 ;对 1 6种药材的有害元素和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 1 6种中药材科学、适用的质量标准 ,其中有 6种中药材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被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 )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对照品 专属性鉴别 含量测定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中三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丽丽 柳文媛 +2 位作者 王磊 周爱南 冯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NMR谱鉴定共得到10个化学成分:白桦脂酸(1)、α-香树精(2)、羽扇豆醇(3)、β-香树素(4)...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NMR谱鉴定共得到10个化学成分:白桦脂酸(1)、α-香树精(2)、羽扇豆醇(3)、β-香树素(4)、麦珠子酸(5)、蒲公英甾醇(6)、鲍尔烯醇(7)、丁酰鲸鱼醇(8)、3-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9)和山楂酸(10)。其中,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5—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 化学成分 三萜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1
7
作者 朱恩圆 贺庆 +2 位作者 王峥涛 徐珞珊 徐国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 对党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水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从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党参水提物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得 4个化合物。结论... 目的 对党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水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从桔梗科植物党参的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及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自党参水提物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分得 4个化合物。结论 除文献报道过的苍术内酯Ⅲ (atractylenolideⅢ )外 ,还首次从党参中分到香豆素类成分白芷内酯 (angelicin) ,补骨脂内酯 (psoralen)和琥珀酸 (succinic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内酯Ⅲ 白芷内酯 补骨脂内酯 琥珀酸 党参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苏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27
8
作者 毕志明 杨毅生 +3 位作者 王峥涛 龚燕晴 何菊秀 谿忠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从兰科植物流苏石斛 (DendrobiumfimbriatumHook .)茎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95 %乙醇提取、溶剂抽提、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 :分离出 9个化合物 ,鉴定出其中 6个 ,分别为大黄酚 (3)、三十二烷酸 (5 )、对羟基反式肉桂... 目的 :从兰科植物流苏石斛 (DendrobiumfimbriatumHook .)茎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 :95 %乙醇提取、溶剂抽提、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 :分离出 9个化合物 ,鉴定出其中 6个 ,分别为大黄酚 (3)、三十二烷酸 (5 )、对羟基反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 (6 )、对羟基顺式肉桂酸三十烷基酯 (7)、β 谷甾醇 (8)和鼓槌联苄 (9)。 结论 :大黄酚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石斛 化学成分 大黄酚 鼓槌联苄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卢艳花 王峥涛 +2 位作者 叶文才 徐珞珊 舒跃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99,共3页
从紫菀AstertataricusL.f.根及根茎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方法确定为sh-ionone,friedelin,epi-friedelanol,stigmasterol,friedel-3-e... 从紫菀AstertataricusL.f.根及根茎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方法确定为sh-ionone,friedelin,epi-friedelanol,stigmasterol,friedel-3-ene,aurantiamideacetate,用晶体X衍射确证了friedel-3-ene的结构,stigmasterol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后两者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菀 三萜 甾醇 二肽 化学成分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马继元 王峥涛 +2 位作者 徐珞珊 徐国钧 王佾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4-96,共3页
从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Hance全草中分得东莨菪素(scopol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E)-2,5-二羟基桂皮酸[(E)-2,5-d... 从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Hance全草中分得东莨菪素(scopol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E)-2,5-二羟基桂皮酸[(E)-2,5-dihydroxycinnamicacid],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酯[bis-(2-ethylhexyl)phthalate],(+)-丁香脂素[(+)-syringarensinol],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1,4-苯二甲醇(1,4-benzenedimethanol)。抱茎苦荬菜的石油醚、氯仿、丙酮及甲醇提取物对小鼠腹水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荬菜属 化学成分 抗肿瘤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及采收期的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陈敏武 徐德然 +2 位作者 王峥涛 徐珞珊 徐国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1-294,共4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 Merck Lichroma R P 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 ,检测波长为225 nm ,流速为1 mlmin ,柱温40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的含量。色谱柱为 Merck Lichroma R P 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 ,检测波长为225 nm ,流速为1 mlmin ,柱温40 ℃,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 .62 % 、98 .6 % , R S D 分别为0 .48 % 、0 .47 % ,上述两成分在广东阳春和安徽临泉所产的穿心莲中含量较高,最佳采收期为开花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新穿心莲内酯 穿心莲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闭鞘姜属植物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0
12
作者 乔春峰 檀爱民 +2 位作者 董辉 徐珞珊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Diosgenin in 18 samples belonging to 3 species of Costus L. was determined by colorimetric and GC analy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diosgenin in Costus lacerus rhizome is the highest (0.530%) and the... Diosgenin in 18 samples belonging to 3 species of Costus L. was determined by colorimetric and GC analy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diosgenin in Costus lacerus rhizome is the highest (0.530%) and the content in C. speciosus C. lacerus . It also showed that C. tonkinensis contains no diosgenin. The samples from different parts, ploid races, locations, collection periods and storage conditions contain various amounts of diosge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鞘姜属 薯蓣皂甙元 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蒺藜中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24
13
作者 师勤 马果玉 +1 位作者 徐珞珊 徐国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蒺藜(全草、果实、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3.01;在10~10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被测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 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蒺藜(全草、果实、根)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nm,多糖换算因子f=3.01;在10~10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被测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2.23%(n=5)。测定结果表明,10月份的全草中多糖含量最高;炮制后的果实多糖含量明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多糖 比色法 含量测定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鬼臼类生药中鬼臼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24
14
作者 尚明英 徐国钧 +1 位作者 徐珞珊 李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9-222,共4页
应用反相HPLC法,在SpherisorbC18柱上,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测定了鬼臼类生药及小叶莲(果实)中鬼臼毒素,4′-去甲去氧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的含量,并测定了不同产地的桃儿七Sinopodop... 应用反相HPLC法,在SpherisorbC18柱上,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测定了鬼臼类生药及小叶莲(果实)中鬼臼毒素,4′-去甲去氧鬼臼毒素,去氧鬼臼毒素的含量,并测定了不同产地的桃儿七Sinopodophylumemodi(L.)Ying及不同采收期的秕鳞八角莲DysosmafurfuraceaBao中3种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类 鬼臼木脂类 鬼臼毒素 高相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苏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量:12
15
作者 毕志明 王峥涛 +3 位作者 张勉 徐德然 徐珞珊 徐国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 :对兰科植物流苏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丙酮部分分得 6个化合物 ,分别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鼓槌石斛素、moscatilin、胡萝卜苷和 ( -) -莽草酸。结论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 目的 :对兰科植物流苏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色谱和光谱分析法分离和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丙酮部分分得 6个化合物 ,分别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鼓槌石斛素、moscatilin、胡萝卜苷和 ( -) -莽草酸。结论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得到 ,其余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石斛 兰科 化学成分 植物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槌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虹 王峥涛 +3 位作者 徐珞珊 杨虹 王峥涛 胡之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2,4,7-三羟基-9,10-二氢菲(Ⅰ),2,7-二羟基-3,4,6-三甲氧基菲(Ⅱ),... 目的 研究鼓槌石斛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活性成分,开发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2,4,7-三羟基-9,10-二氢菲(Ⅰ),2,7-二羟基-3,4,6-三甲氧基菲(Ⅱ),5,4’-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Ⅲ),3,4-二径基苯甲酸(Ⅳ)。结论 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槌石斛 化学成分 硅胶柱层析法 结构鉴定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舌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建群 张朝凤 +2 位作者 张勉 王峥涛 戚欢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宽舌橐吾(Ligulariaplatyglossa (Franch )Hand -Mazz )的化学成分,发现生物活性成分,为其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化学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LH 2 0柱和Rp 18反相柱层析法分离、重结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目的:研究宽舌橐吾(Ligulariaplatyglossa (Franch )Hand -Mazz )的化学成分,发现生物活性成分,为其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化学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LH 2 0柱和Rp 18反相柱层析法分离、重结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宽舌橐吾的根和根茎中分得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内酯类、黄酮类、苯甲酸类和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类等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Eremophil 1(10 ) ,7(11) ,8(9)- trien 12 ,8- olide(1) ;8βHydroxy eremophil- 7(11) ,9(10 )- dien 12 ,8α- olide(2 ) ;2 - Oxo eremophil 1(10 ) ,7(11) ,8(9) - trien -12 ,8- olide(3) ;黄颜木素(Fisetin) (4) ;异香草酸(Isovanillicacid ,即3 -Hydroxy- 4 - methoxy benzoicacid) (5 ) ;7- Angelyhe -liotridine(6 ) ;胡萝卜苷(7)。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宽舌橐吾中分得,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橐吾属中分得,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橐吾属 宽舌橐吾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石斛茎显微构造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国祥 郭寅龙 +2 位作者 徐国钧 徐玲珊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8-210,共3页
采用最小距离法,选取35个具有显微鉴别特征的变量,对市场上常见的22种中药石斛的显微构造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分析结果与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最短距离法 石斛 显微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姜属中药草豆蔻和益智nrDNAITS区序列的测定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志礼 周开亚 +3 位作者 王峥涛 秦民坚 董辉 徐珞珊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中药草豆蔻、益智的原植物分别为山姜属草豆蔻 (AlpiniahainanensisK .Schum .)与益智 (A .oxyphyllaMiq .)。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 ,首次测定了它们的核糖体DNAITS区序列 ,结果显示 ,两者序列长度 (ITS 1+ITS 2 )分别为 40 3bp与 40 4... 中药草豆蔻、益智的原植物分别为山姜属草豆蔻 (AlpiniahainanensisK .Schum .)与益智 (A .oxyphyllaMiq .)。本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 ,首次测定了它们的核糖体DNAITS区序列 ,结果显示 ,两者序列长度 (ITS 1+ITS 2 )分别为 40 3bp与 40 4bp ,序列间具有 2 7个变异位点 (包括 5 8S编码区 )。本研究为山姜属中药材的DNA分子鉴定提供了必要的序列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姜属 草豆蔻 益智 核糖体DNA ITS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崖子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云森 王峥涛 +2 位作者 罗士德 陈纪军 张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 :研究云南民间使用的草药干崖子橐吾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 ,为其资源开发提供化学基础。方法 :运用层析法、结晶法等手段分离了 8个化合物 ,并通过理化常数及波谱方法鉴定了结构。结果 :8个化合物的结构为 :9α-hydroxypinoresinol( ... 目的 :研究云南民间使用的草药干崖子橐吾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 ,为其资源开发提供化学基础。方法 :运用层析法、结晶法等手段分离了 8个化合物 ,并通过理化常数及波谱方法鉴定了结构。结果 :8个化合物的结构为 :9α-hydroxypinoresinol( 1 ) ,1 1 -hydroxyeremophil-6 ,9-dien-8-one( 2 ) ,大黄素 ( 3) ,大黄素甲醚 ( 4 ) ,大黄素甲醚 -8-O-β-葡萄糖苷 ( 5 ) ,东莨菪内酯 ( 6 ) ,β-谷甾醇及胡萝卜苷。结论 :以上 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干崖子橐吾中分离得到 ,其中化合物 3、4、5为首次从橐吾属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 1~ 6经过初步抗 HIV-1 RT活性测试 ,没有明显的抗 HI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崖子橐吾 化学成分 抗HIV-1RT活性 提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