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附甲素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陆勇 季惠芳 +3 位作者 王秋娟 后德辉 杨熠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4-358,共5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术结合微机自动分析,研究关附甲素(GFA)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FA(2.6~260μmol/L)可依浓度降低APA和V_(max),增加V_(MT),且使V_(max)恒定出现在膜电位除极至-27+SD6 mV水平。GFA(2.6~26μmol/L... 用细胞内微电极术结合微机自动分析,研究关附甲素(GFA)对豚鼠乳头状肌快反应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FA(2.6~260μmol/L)可依浓度降低APA和V_(max),增加V_(MT),且使V_(max)恒定出现在膜电位除极至-27+SD6 mV水平。GFA(2.6~26μmol/L)使APD_(50)、APD_(90)和ERP延长,82~260μmol/L时,APD_(50)、APD_(90)缩短,而ERP/APD_(90)增大。GFA对V_(max)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频率依赖性和电位依赖性,并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表明GFA主要是通过对快Na通道阻滞而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心肌细胞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多司坦片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梅 杨劲 +3 位作者 刘广余 张宏文 吴玉林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研究福多司坦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600,400,200 mg 3个剂量组,每组12人,口服福多司坦片600,400,200 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福多司坦浓度。结果:单次口服福多司坦高、中、低剂量组的c... 目的:研究福多司坦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600,400,200 mg 3个剂量组,每组12人,口服福多司坦片600,400,200 mg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中福多司坦浓度。结果:单次口服福多司坦高、中、低剂量组的cmax分别为(22.44±7.61),(12.91±2.93),(6.53±1.61)μg/mL;tmax分别为(0.52±0.37),(0.44±0.15),(0.40±0.21)h。中剂量组多次口服福多司坦后所测cmax和tmax分别为(13.64±4.39)μg/mL(、0.55±0.50)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3.67±0.95)μg/mL。低剂量组饮食后口服福多司坦后所测cmax和tmax分别为(3.37±0.68)μg/mL、(1.40±0.78)h。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高、中、低3个剂量的福多司坦后,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Kt、1/2、MRT相近,cmax、AUC0-τ与剂量呈依赖性。对3个剂量的AUC0-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消除体重因素后,男性和女性健康受试者的AUC0-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次给药后福多司坦的人体药动学参数与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饮食组与空腹组的cmax及tmax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多司坦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胡枝子根皮中鞣质对小鼠的抗早孕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颂 张宗禹 +1 位作者 刘桦 王明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7-58,共2页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 Franch民间偶尔用其根皮作避孕药,并认为可能有堕胎作用。本文研究了从其根皮中提取的鞣质对小鼠的抗早孕作用。
关键词 大叶胡枝子 鞣质 抗早孕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附庚素对缺O_2、高K^+及酸中毒豚鼠乳头肌和兔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季慧芳 张陆勇 +2 位作者 周颖 郭晟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关附庚素(GFG)0.86μmol/L使缺O2、高K+和酸中毒的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零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进一步降低,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进一步缩短,而ERP/APD90明显增大。GFG8... 关附庚素(GFG)0.86μmol/L使缺O2、高K+和酸中毒的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零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进一步降低,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进一步缩短,而ERP/APD90明显增大。GFG8,16,12μmol/L使兔窦房结动作电位Vmax、舒张期去极化速率(RDD)、自发活动频率(SFF)和平均复极化速率(MRR)显著降低,APD和舒张间隔(DI)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庚素 乳头肌 窦房结 动作电位 缺氧 钾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凡洛尔的心血管效应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5
作者 李运曼 王秋娟 +1 位作者 唐明月 后德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3,共4页
贝凡洛尔(bevantolol)可使豚鼠离体心脏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但对冠脉流量无明显影响。贝凡洛尔ip给药可增强小鼠对常压缺氧的抵抗力,明显缩小大鼠心肌梗塞面积。肾上腺素对麻醉狗的升压作用被贝凡洛尔降低。另外... 贝凡洛尔(bevantolol)可使豚鼠离体心脏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但对冠脉流量无明显影响。贝凡洛尔ip给药可增强小鼠对常压缺氧的抵抗力,明显缩小大鼠心肌梗塞面积。肾上腺素对麻醉狗的升压作用被贝凡洛尔降低。另外,贝凡洛尔ig给药对小鼠协调运动,逃避性条件反射形成及消退均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凡洛尔 冠脉流量 心肌梗塞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esin蛋白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婧晖 王亚菁 胡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1-375,共5页
Moesin是ERM(Ezrin/Radixin/Moesin)家族蛋白的成员之一。它是细胞膜与细胞骨架的连接蛋白,能够稳定细胞膜结构,参与调控细胞形态的改变,并且通过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极化过程。Moes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紧密相关... Moesin是ERM(Ezrin/Radixin/Moesin)家族蛋白的成员之一。它是细胞膜与细胞骨架的连接蛋白,能够稳定细胞膜结构,参与调控细胞形态的改变,并且通过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极化过程。Moesin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紧密相关,它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信号转导,在肿瘤进程的多个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在临床样本中,Moesin及其磷酸化形式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深入阐述了Moesin促进肿瘤侵袭转移、EMT过程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并且总结了以Moesin为靶点的药物研发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esin蛋白 肿瘤进展 靶点 信号转导 细胞骨架 CD44/Moesin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麻醉犬脑循环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贾莹 颜天华 +2 位作者 王秋娟 马莹 杨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麻醉犬脑循环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以电磁流量计测定麻醉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量,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率(HR)的变化;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记...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麻醉犬脑循环及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以电磁流量计测定麻醉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量,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血压、心率(HR)的变化;采用Pu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略加改良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脑电图(EEG)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以及脑组织匀浆伊文思蓝(EB)含量。结果:静脉滴注红景天苷(8,4,2mg/kg)能明显增加麻醉犬的脑血流量(CBF)和降低脑血管阻力(CVR)对平均动脉压(MAP)和HR无明显影响;静脉注射红景天苷(24,12,6mg/kg)能明显缩短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EEG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降低脑匀浆EB含量。结论:红景天苷可通过增加CBF和降低CVR改善脑血液循环,并且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全脑缺血再灌注 脑血流量 脑血管阻力 脑电图 翻正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和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胸腺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魏锡云 张锦堃 +2 位作者 李运曼 宋继志 洪大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8-241,共4页
观察了单用黄芪(A组)、何首乌(P组)和两药联用(AP组)对15月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的影响。对照组(C组)胸腺呈明显退化。A、P、AP组与C组相比,细胞密度明显增大,其胸腺细胞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并多见有线分裂相;而在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 观察了单用黄芪(A组)、何首乌(P组)和两药联用(AP组)对15月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的影响。对照组(C组)胸腺呈明显退化。A、P、AP组与C组相比,细胞密度明显增大,其胸腺细胞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并多见有线分裂相;而在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内,线粒体嵴部分或全部清晰可见,粗面内质网或轻度扩张、或呈扁平囊状;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各自与胸腺细胞紧贴形成的花环也较常见。上述变化在AP组尤为明显,表明黄芪何首乌均有促进老龄小鼠胸腺超微结构明显逆转变化的作用,两药联用,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何首乌 胸腺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犬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马莹 颜天华 +1 位作者 王秋娟 杜保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麻醉开胸犬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麻醉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溶剂组、地尔硫注射液(0.8 mg/kg)组、葛根素注射液(4.0 mg/kg)组、红景天苷高、中、低(8.0,4...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麻醉开胸犬冠状动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麻醉犬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溶剂组、地尔硫注射液(0.8 mg/kg)组、葛根素注射液(4.0 mg/kg)组、红景天苷高、中、低(8.0,4.0,2.0 mg/kg)剂量组。采用心外膜标测和定量组织学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损伤范围及损伤程度,并取结扎部位下1 cm处心肌组织作病理检测。测定血浆中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红景天苷可显著减轻由心外膜电图所标测的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缺血范围;可显著减小通过NBT染色所显示的梗死区;可显著减少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结论:红景天苷对麻醉犬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外膜电图 硝基四氮唑蓝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潘志伟 王秋娟 +2 位作者 杨涓 孔令义 王蓓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淫羊藿苷(12、6、3mg·kg-1)静脉注射给药5d,采用ISO(30mg·kg-1,每日1次,连续2d)sc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淫羊藿苷(12、6、3mg·kg-1)静脉注射给药5d,采用ISO(30mg·kg-1,每日1次,连续2d)sc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大鼠心电图的变化,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测定心脏指数(HW/BW和LVW/BW)和心肌梗死面积(IS/V%)。结果和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苷(12、6、3mg·kg-1)均能有效对抗心电图T波和J点的变化,降低血清中LDH、SOD、MDA和NO的含量(P<0.01或P<0.05),降低心脏指数(P<0.01或P<0.05)和心肌梗死面积(P<0.01)。结论淫羊藿苷对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多糖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冯鹏 赵丽 +3 位作者 赵卿 钱一帆 吴东 孙予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多糖对荷艾氏腹水癌(EC)和S180肉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研究灵芝孢子多糖对EC荷瘤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灵芝孢子多糖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多糖对荷艾氏腹水癌(EC)和S180肉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研究灵芝孢子多糖对EC荷瘤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灵芝孢子多糖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8+杀伤性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以及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灵芝孢子多糖明显提高EC荷瘤小鼠的血清半数溶血值,并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廓清指数K及吞噬系数α值。此外灵芝孢子多糖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外周血杀伤性T淋巴细胞亚群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但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亚群并无明显作用。灵芝孢子多糖还可增强S180肉瘤荷瘤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灵芝孢子多糖可以提高荷艾氏腹水癌和S180肉瘤小鼠的免疫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多糖 体液免疫 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潘志伟 王秋娟 +1 位作者 柳仁民 孔令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预适应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淫羊藿苷预适应24h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氧化损伤模型,测...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预适应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淫羊藿苷预适应24h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和氧化损伤模型中,淫羊藿苷预适应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内SOD活性,降低培养液中LDH释放量和胞内MDA含量。结论:淫羊藿苷预适应对缺氧/复氧损伤以及氧化损伤心肌细胞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连二亚硫酸钠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β-淀粉样蛋白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林志宏 严永清 +2 位作者 朱丹妮 余伯阳 王秋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含DSS脑脊液(CSF-DSS)与含DSS人工脑脊液(ACSF-DSS),应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10μmol/L Aβ25-35可显著降低PC12细胞活力及CAT活性;5 mg/L ACSF-DSS和0.93 g/kg-0.5%、1.86 g/kg-1.0%CSF-DSS均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与CAT活性。结论:DSS可能通过提高CAT活性而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Β-淀粉样蛋白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潘志伟 王秋娟 +2 位作者 徐静 杜保生 孔令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ICA)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ICA对冠脉的作用以及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ICA)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观察ICA对冠脉的作用以及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或溶媒组相比,ICA(2.0mg/L,4.0mg/L)能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减弱心肌收缩力;ICA(12mg/kg,6mg/kg)能有效预防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结论:淫羊藿苷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缺血/再灌注 血液流变学 高分子右旋糖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磺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韩莹 屠树滋 +1 位作者 周卫芬 王秋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 :寻找新型具有双重作用的降血糖药物。方法 :运用拼合原理 ,以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香豆素为母环 ,在其结构中引入磺酰脲基团并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结论 :合成了 2 1个香豆素磺酰脲类化合物 (SU -1~ 2 1) ,所有... 目的 :寻找新型具有双重作用的降血糖药物。方法 :运用拼合原理 ,以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香豆素为母环 ,在其结构中引入磺酰脲基团并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小鼠的降血糖效果。结果、结论 :合成了 2 1个香豆素磺酰脲类化合物 (SU -1~ 2 1)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 ,其结构经 IR、1 HNMR和 MS鉴定。初步药理实验表明 :化合物 SU-1,SU-8,SU-11,SU-12 ,SU-13 ,在 2 h和 4h对正常小鼠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糖 香豆素 磺酰脲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和何首乌对老龄小鼠胸腺影响的形态计量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魏锡云 张锦堃 +2 位作者 李运曼 宋继志 洪大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9-362,共4页
本文观察了黄芪(A组)或何首乌(P组)单用及两药联用(AP组)对老龄小鼠胸腺的影响,并用形态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对照组(C组)胸腺呈明显退化。A、P、AP组与C组相比,胸腺重量和体积明显增大;光镜下皮质显著增厚,皮髓质分界清楚,细胞密度明... 本文观察了黄芪(A组)或何首乌(P组)单用及两药联用(AP组)对老龄小鼠胸腺的影响,并用形态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对照组(C组)胸腺呈明显退化。A、P、AP组与C组相比,胸腺重量和体积明显增大;光镜下皮质显著增厚,皮髓质分界清楚,细胞密度明显增大。计量结果,面密度(Sv)、体密度(Vv)、面数密度(N_A)在淋巴细胞核,各实验组与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在非淋巴细胞,AP组与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数密度(Nv)最高的淋巴细胞群体的核直径在三个实验组均增大。表明黄芪和何首乌有促使老龄小鼠胸腺呈明显形态逆转变化的作用,两药联用,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何首乌 胸腺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苷对佐剂性炎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5
17
作者 方伟蓉 李运曼 钟林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 :观察苦杏仁苷对大鼠佐剂性炎症 (机体异常免疫 )和小鼠碳粒廓清 (机体正常免疫 )的影响 ,以揭示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Fre und’s完全佐剂抗原 ,形成大鼠慢性免疫萎缩性胃炎模型 ,测定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及胃蛋白... 目的 :观察苦杏仁苷对大鼠佐剂性炎症 (机体异常免疫 )和小鼠碳粒廓清 (机体正常免疫 )的影响 ,以揭示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Fre und’s完全佐剂抗原 ,形成大鼠慢性免疫萎缩性胃炎模型 ,测定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 ;大鼠足跖皮内注射Freund’s完全佐剂形成佐剂性关节炎 ,测定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继发病变的肿胀率及炎症抑制率 ;小鼠碳粒廓清实验测定廓清指数 (K)及吞噬指数 (α)。结果 :苦杏仁苷高剂量组可极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 ,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原发病变的足跖肿胀度 ,减轻继发病变的肿胀率 ,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 (P <0 .0 1) ;苦杏仁苷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大鼠胃蛋白酶活性 ,提高小鼠廓清指数 (P <0 .0 5 ) ,极显著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原发和继发病变的肿胀度、肿胀率 (P <0 .0 1) ;各剂量组的苦杏仁苷对大鼠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作用 (P >0 .0 5 )。结论 :苦杏仁苷能抑制佐剂性炎症 ,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免疫佐剂 萎缩性胃炎 佐剂性关节炎 碳粒廓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注射液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郭青龙 郭殿武 陈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 :研究茵栀黄 ( Yinzhihuang,YZH)对 D-氨基半乳糖 ( D-Gal)、CCl4所致小鼠急性、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保肝作用及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的活性、羟脯氨酸含量、廓清指数 k和吞噬指数 α为指标 ,结合肝病理组... 目的 :研究茵栀黄 ( Yinzhihuang,YZH)对 D-氨基半乳糖 ( D-Gal)、CCl4所致小鼠急性、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保肝作用及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的活性、羟脯氨酸含量、廓清指数 k和吞噬指数 α为指标 ,结合肝病理组织学检查 ,观察药物的保肝作用。结果 :YZH对小鼠急性、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并能显著提高小鼠廓清指数 K和吞噬指数 α。结论 :YZH具有显著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肝脏保护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加高热量膳食致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9
作者 苏长海 傅继华 +2 位作者 单英 孔树佳 王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致病刺激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代谢综合征(MS)特征的动物模型,为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同时结合应激刺激(足底电击+噪声刺激)建立M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 目的:通过多因素致病刺激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代谢综合征(MS)特征的动物模型,为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同时结合应激刺激(足底电击+噪声刺激)建立M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普通全价鼠饲料喂养组(A组)、单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组(B组)、普通饲料喂养+应激组(C组)和高脂高糖喂养+应激组(D组)。C、D组每天上、下午应激刺激1次,每次2 h,连续刺激55 d。试验期间每周记录动物体重及食耗量,每周测量血压1次,45 d后检测血脂、血糖,继续刺激10 d后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在连续6周的训练过程中,D组血压明显升高,与C组血压升高相当;进食量明显增加;至第5、6周D组体重增长有所下降,而训练期间C组体重增长明显减慢。训练6周后D组血糖升高,而B、C组血糖均未见明显升高;D组血脂指标:TC、LDL、VLDL、TC/HDL、(LDL+VLDL)/HDL均显著升高,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组,HDL明显下降,但TG升高幅度不及B组。至连续刺激55 d后,D组糖耐量异常最严重。结论:应激伴高热量膳食喂养的大鼠可引起脂质异常、高血压、轻微高血糖及明显糖耐量异常,具备MS特征的动物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单因素致病模型的简单相加,而具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物模型 应激 高脂高糖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20
作者 吴雪丰 王秋娟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缺血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该药还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MDA、LD含量 ,提高SOD和GSH活性。脑组织病理切片也证实了该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