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倪孟祥 马丽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60-63,67,共5页
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10株海洋微生物经摇床培养得到发酵液,经大孔树脂吸附、甲醇洗脱得到粗提物;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用比色法(PNPG法)对粗提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并对产生活性代谢产物的菌株做进... 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10株海洋微生物经摇床培养得到发酵液,经大孔树脂吸附、甲醇洗脱得到粗提物;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用比色法(PNPG法)对粗提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并对产生活性代谢产物的菌株做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有6株菌株的代谢产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中菌株N-1的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每毫升N-1样品液中含有的活性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相当于5mg的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该活性产物具有较强的酸碱耐受性及温度耐受性,在pH值1~14、50~100℃时稳定性较好;初步分析活性代谢产物的成分并非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及皂苷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活性物质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斯文 陈向东 +3 位作者 汪辉 石功名 郭欣 张序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建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从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中提取酶液,以硝噻吩为底物,三唑巴坦作为酶抑制剂,通过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来判断酶促反应的进行情况以及酶抑制剂的效果,建立384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目的建立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从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中提取酶液,以硝噻吩为底物,三唑巴坦作为酶抑制剂,通过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来判断酶促反应的进行情况以及酶抑制剂的效果,建立384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模型,优化反应条件并对此模型进行评价。用此模型对7360个化合物组成的随机库进行筛选。结果确定反应体系条件为:最佳测定波长为482nm,反应温度为30℃,选取15min时间点检测,底物硝噻吩终浓度为0.1mmol/L,评价指标Z′因子在0.8~0.9范围内,表明此模型可以用于高通量筛选。基于此模型初筛出65个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结论建立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快速、稳定和微量的特点,是寻找和发现有潜在活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HTS) Β-内酰胺酶 抑制剂 半数抑制浓度(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