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固醇激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晨 黄鑫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3,共7页
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是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治疗的主要类固醇激素,发挥着强效快速的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与炎症因子,免疫反应,核受体之间的关系及治疗RA的安全有效性,阐明两者治疗RA可... 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是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治疗的主要类固醇激素,发挥着强效快速的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与炎症因子,免疫反应,核受体之间的关系及治疗RA的安全有效性,阐明两者治疗RA可能的作用机制,综述了类固醇激素与RA的潜在联系,为更好地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RA及开发治疗RA的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机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巨噬细胞及其在肝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鹿 李丽萍 +5 位作者 邢欣 徐登球 肖莉 江振洲 张陆勇 孙丽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188-1195,共8页
肝脏巨噬细胞在肝脏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不同的来源和表型,肝脏巨噬细胞分别具有清除细菌病原体、呈递抗原、促进或者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本文就肝脏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其... 肝脏巨噬细胞在肝脏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不同的来源和表型,肝脏巨噬细胞分别具有清除细菌病原体、呈递抗原、促进或者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本文就肝脏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其在肝脏损伤和修复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治疗肝脏疾病的潜在巨噬细胞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肝损伤 肝修复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伟 沈青青 +4 位作者 徐玲燕 杜娟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4,共8页
肝和肾是机体最主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炎症状态下,机体内肝、肾和肠道大部分转运体表达和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均下调。肠道作为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器官,肠转运的内外源性物质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从... 肝和肾是机体最主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炎症状态下,机体内肝、肾和肠道大部分转运体表达和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均下调。肠道作为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器官,肠转运的内外源性物质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发生改变,进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本文主要从细胞、动物和机体3个方面综述了促炎细胞因子、炎症诱导物和炎症性疾病对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影响,最后阐述了炎症引起转运体改变的相关机制,对阐明药物不良反应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药物转运体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中药单体对大鼠肝细胞Oct1和Oatp1b2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睿 杜娟 +3 位作者 吴伟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明确7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单体对大鼠肝细胞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影响。方法测定4,8,16,24 h贴壁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上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mRNA表达。应用两种转运体的探针底物雷尼替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明确7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单体对大鼠肝细胞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影响。方法测定4,8,16,24 h贴壁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上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mRNA表达。应用两种转运体的探针底物雷尼替丁和瑞舒伐他汀评价转运体的功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肝细胞中底物摄取量,考察底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对转运体摄取功能的影响。在原代肝细胞模型上,雷公藤红素等7种中药单体(以大、小两个剂量)及两种转运体的抑制剂(维拉帕米及利福平)分别与原代肝细胞共孵育,观察受试中药单体对转运体底物摄取的影响。结果两种转运体的mRNA表达水平在24 h内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下调,其对雷尼替丁和瑞舒伐他汀的摄取能力随底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且摄取量随时间的延长达到饱和。在经验证的原代肝细胞模型上,雷公藤红素,甘草次酸和柴胡皂苷D大、小剂量均能显著抑制Oct1和Oatp1b2的摄取功能;大剂量大黄酸轻微抑制Oatp1b2对底物的摄取;小剂量雷公藤内酯酮诱导Oct1对底物的摄取。结论建立了大鼠原代肝细胞摄取模型,雷公藤红素、甘草次酸、柴胡皂苷D、大黄酸和雷公藤内酯酮5种肝毒性中药单体能抑制或诱导肝脏转运体中两个重要的成员Oct1和Oatp1b2的摄取功能,为其肝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肝毒性 原代肝细胞 Oct1 Oatp1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邢欣 李丽萍 +2 位作者 王鹿 肖莉 孙丽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72-1076,共5页
肝脏的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稳态以及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刺激下,肝脏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并发挥多重作用。肝脏巨噬细胞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以及其在维持肝脏稳态中的作用... 肝脏的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稳态以及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刺激下,肝脏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并发挥多重作用。肝脏巨噬细胞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以及其在维持肝脏稳态中的作用,综述了肝脏巨噬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发生的变化与发挥的作用,并简要介绍靶向肝脏巨噬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肝脏巨噬细胞多样性和可塑性,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疾病的创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枯否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与铁代谢紊乱促肿瘤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春雨 李清钰 +4 位作者 原玉柱 赵永睿 张曦 肖莉 孙丽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9-535,共7页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低氧诱导因子(HIF)及铁代谢紊乱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受铁代谢相关蛋白调控。一般缺铁上调HIF表达,而HIF通过调控铁代谢相关蛋白以改变机体各部位铁含量。铁代谢紊乱和...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低氧诱导因子(HIF)及铁代谢紊乱与肿瘤发展密切相关。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受铁代谢相关蛋白调控。一般缺铁上调HIF表达,而HIF通过调控铁代谢相关蛋白以改变机体各部位铁含量。铁代谢紊乱和HIF上调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能量代谢异常,促进肿瘤血管生长,抑制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联合使用铁离子螯合剂和HIF抑制剂能够显著增强其抗肿瘤作用,靶向铁代谢与HIF途径可能为肿瘤的研究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代谢 低氧诱导因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微生物吲哚代谢途径在IBD治疗及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倩文 张曦 +4 位作者 徐小婷 MOHAMMED ISMAIL 江振洲 焦春花(指导) 孙丽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9-1515,共7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复发性较高。我国IBD发病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且无根治性药物。近年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逐渐被重视,对调节宿主病理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色氨酸经肠道微生物群代谢...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复发性较高。我国IBD发病逐年升高,但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且无根治性药物。近年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逐渐被重视,对调节宿主病理生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色氨酸经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生的吲哚类物质与IBD关系密切。本文就吲哚类物质在IBD中的变化特点、生理功能及药物对吲哚类物质代谢通路的影响进行综述,以便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吲哚类代谢物与IBD的关系,为IBD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方向和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色氨酸微生物代谢途径 吲哚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肝细胞三明治培养动态变化及其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珊 孙丽新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本文采用三明治构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综合观测其体外极性的动态形成过程,为体外药物肝毒性研究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方法:三明治构型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细胞检测肝细胞分泌功能,同时采用PCR、免疫荧光及跨... 目的:本文采用三明治构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综合观测其体外极性的动态形成过程,为体外药物肝毒性研究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方法:三明治构型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细胞检测肝细胞分泌功能,同时采用PCR、免疫荧光及跨上皮细胞电阻实验观测肝细胞极性结构基础紧密连接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肝细胞在"三明治夹层"中培养72 h后具有胆小管分泌功能,同时紧密连接处分子ZO-1与Occludin结构为促使极性形成,其mRNA表达与通透性均产生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ZO-1免疫荧光定位发现不同培养时间随着极性形成其结构分布也有所不同。结论:肝细胞三维培养极性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了解这一动态变化过程对药物肝毒性检测及其毒性机制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极性 药物肝毒性 紧密连接 三明治构型原代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少杰 李晓洁 +4 位作者 徐志猛 闫亢 陈曦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共7 d,在给药第4天起每天给予四环素,建立四环素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和肝TG、总胆固醇(TC)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S)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TP)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改善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肝细胞肿大及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显著降低血清TG、AST、ALT和肝脏TG、TC的水平;抑制DL-乙硫氨酸引起的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减少肝脏脂肪酸的摄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及分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DL-乙硫氨酸 四环素 急性脂肪肝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ERα蛋白介导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晶 江振洲 +5 位作者 张陆勇 肖婧薇 王涛 张爽 王荣荣 梁忠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激素依赖性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雌激素受体(ER)...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激素依赖性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雌激素受体(ER)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良好的时效和量效关系,雷公藤甲素能有效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且对ERα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其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ER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MCF-7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下转运体表达及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娟 徐玲燕 +4 位作者 吴伟 沈青青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23-229,共7页
机体发生炎症时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并伴随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改变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机体内血药浓度、蓄积情况、药物的治疗有效性等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多药耐药、药物-药物相互... 机体发生炎症时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并伴随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改变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机体内血药浓度、蓄积情况、药物的治疗有效性等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多药耐药、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现象。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疾病,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伴随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究炎症状态下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至关重要。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下转运体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SLC转运体 ABC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C型趋化因子受体5对人乳腺癌细胞黏附及迁移的影响
12
作者 林森森 王从品 +3 位作者 万淑颍 孙立 袁胜涛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构建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沉默CCR5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多种人乳腺癌细胞中检测CCR5的基因表达,选择CCR5表达较高的MDA-MB-231细胞做为基因沉默的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人CCR5基... 构建CC型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沉默CCR5对乳腺癌细胞黏附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多种人乳腺癌细胞中检测CCR5的基因表达,选择CCR5表达较高的MDA-MB-231细胞做为基因沉默的研究对象;设计并合成2对靶向人CCR5基因的RNA沉默序列,连入基因沉默载体pSilencer 2.1-U6中,构建沉默质粒shCCR5-1和shCCR5-2,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CCR5基因沉默的效率;以细胞黏附实验和Transwell趋化小室实验分别检测沉默CCR5对MDA-MB-231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默CCR5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黏附能力,同时显著降低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型趋化因子受体5 CCR5 基因沉默载体pSilencer 2 1-U6 乳腺癌 黏附与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总萜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徐志猛 朱晶晶 +2 位作者 江振洲 楼凤昌 王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7-341,共5页
为评价山茱萸总萜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对db/db糖尿病小鼠每日灌胃给予25,50,100 mg/kg山茱萸总萜共10周,每2周眼眶采血测定空腹血糖1次。于末次给药24 h后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三酰甘... 为评价山茱萸总萜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对db/db糖尿病小鼠每日灌胃给予25,50,100 mg/kg山茱萸总萜共10周,每2周眼眶采血测定空腹血糖1次。于末次给药24 h后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给药第8和10周分别进行葡萄糖和淀粉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给药4周后,山茱萸总萜各剂量组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P<0.05)。给药10周后,山茱萸总萜25,50,100 mg/kg组db/db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糖化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灌胃淀粉糖耐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结果提示,山茱萸总萜可调节体内糖、脂等代谢过程,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总萜 糖尿病 DB/DB小鼠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信号通路: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调控的新靶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梅慧芳 孙丽新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60,共7页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鞘脂类代谢产物,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S1PRs调节重要的生理功能。S1P是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重要的信号分子,S1P信号通路通过调节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组装、细胞骨架重排、黏着斑形...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鞘脂类代谢产物,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S1PRs调节重要的生理功能。S1P是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重要的信号分子,S1P信号通路通过调节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组装、细胞骨架重排、黏着斑形成,发挥对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因此S1P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改善急性肺损伤、炎症性肠病和败血症等疾病中屏障功能紊乱的新靶点。本文对S1P信号通路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在屏障功能破坏相关性疾病模型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治疗屏障功能破坏相关性疾病的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信号通路 上皮细胞屏障功能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 急性肺损伤 炎症性肠病 败血症 FTY7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