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调控肝脏疾病中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 张倩文 +7 位作者 农程 张曦 徐小婷 Mohammed Ismail 肖莉 江振洲 张陆勇 孙丽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肝脏疾病发病诱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愈率不够理想,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近年...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肝脏疾病发病诱因复杂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愈率不够理想,迫切需要明确其作用机制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靶点与药物。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一种长度超过200 nt的非编码RNA,是近年来肝脏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肝脏疾病中主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主线,对近年来lncRNA调控肝脏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详细阐述lncRNA通过调节肝脏疾病中关键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促进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为肝脏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寻找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靶点及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脏疾病 信号转导通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调节性T细胞在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损伤中作用
2
作者 王欣之 江振洲 +1 位作者 孙丽新 张陆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57-58,共2页
调节性T细胞(Treg)缺乏被认为参与了多种肝脏病理过程,如胆道闭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但Treg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少有研究.雷公藤甲素为传统中药雷公藤提取得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有研究报道雷公藤甲素能通过调节Treg对肾移植模... 调节性T细胞(Treg)缺乏被认为参与了多种肝脏病理过程,如胆道闭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但Treg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少有研究.雷公藤甲素为传统中药雷公藤提取得到的有效活性成分,有研究报道雷公藤甲素能通过调节Treg对肾移植模型起到药效治疗作用.随着剂量升高,雷公藤甲素显现出明显肝毒性,而免疫因素在其肝毒性中作用并不明确.为了阐明雷公藤甲素是否通过干扰Treg影响肝脏免疫系统诱发肝毒性,探讨雷公藤甲素的肝毒性机理,采用了雷公藤甲素与Treg过继转输合用或者与抗CD25抗体合用,观察雷公藤甲素诱发C57BL/6雌性小鼠肝脏毒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给以雷公藤甲素后,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细胞坏死,肝脏Treg比例降低,脾脏Treg比例变化不明显,Treg转录因子和IL-10的mRNA水平降低;Treg过继转输外源性补充Treg后,能降低雷公藤甲素引起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减轻肝脏病变程度;而给予抗CD25抗体清除Treg后,能进一步升高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肝脏病变程度加重.综上所述,Treg参与了雷公藤甲素干扰肝脏免疫介导的肝损伤,雷公藤甲素可削弱IL10的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作用,Treg可能成为潜在的保护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雷公藤甲素 肝毒性 过继转输 抗CD25抗体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晨 黄鑫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3,共7页
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是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治疗的主要类固醇激素,发挥着强效快速的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与炎症因子,免疫反应,核受体之间的关系及治疗RA的安全有效性,阐明两者治疗RA可... 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是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治疗的主要类固醇激素,发挥着强效快速的治疗作用。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与炎症因子,免疫反应,核受体之间的关系及治疗RA的安全有效性,阐明两者治疗RA可能的作用机制,综述了类固醇激素与RA的潜在联系,为更好地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RA及开发治疗RA的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激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机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运体介导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静静 江振洲 +1 位作者 张陆勇 黄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1-320,共10页
ATP结合盒转运体家族和溶质转运体家族的转运体参与众多的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过程,因其可介导内外源性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跨膜转运。转运体同细胞色素P450酶类似,会对特征底物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或者... ATP结合盒转运体家族和溶质转运体家族的转运体参与众多的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过程,因其可介导内外源性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跨膜转运。转运体同细胞色素P450酶类似,会对特征底物的血药浓度和组织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药效或者毒副作用。本文综述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P-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有机阴离子转运体、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等5种转运体所介导的中药与化学药相互作用,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体 中药 化学药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介导的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妮 张评浒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1-798,共8页
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EGFR突变或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GFR也是外源信号介导细胞内信号通路级联反应的关键衔接蛋白,EGFR介导的细胞下游信号通路... 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因子,EGFR突变或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GFR也是外源信号介导细胞内信号通路级联反应的关键衔接蛋白,EGFR介导的细胞下游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与自噬。本文就有关EGFR介导的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与治疗抵抗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自噬 突变 肿瘤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中药单体对大鼠肝细胞Oct1和Oatp1b2转运体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程睿 杜娟 +3 位作者 吴伟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明确7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单体对大鼠肝细胞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影响。方法测定4,8,16,24 h贴壁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上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mRNA表达。应用两种转运体的探针底物雷尼替丁...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模型,明确7种具有肝毒性的中药单体对大鼠肝细胞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影响。方法测定4,8,16,24 h贴壁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上摄取型转运体Oct1和Oatp1b2的mRNA表达。应用两种转运体的探针底物雷尼替丁和瑞舒伐他汀评价转运体的功能,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肝细胞中底物摄取量,考察底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对转运体摄取功能的影响。在原代肝细胞模型上,雷公藤红素等7种中药单体(以大、小两个剂量)及两种转运体的抑制剂(维拉帕米及利福平)分别与原代肝细胞共孵育,观察受试中药单体对转运体底物摄取的影响。结果两种转运体的mRNA表达水平在24 h内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下调,其对雷尼替丁和瑞舒伐他汀的摄取能力随底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且摄取量随时间的延长达到饱和。在经验证的原代肝细胞模型上,雷公藤红素,甘草次酸和柴胡皂苷D大、小剂量均能显著抑制Oct1和Oatp1b2的摄取功能;大剂量大黄酸轻微抑制Oatp1b2对底物的摄取;小剂量雷公藤内酯酮诱导Oct1对底物的摄取。结论建立了大鼠原代肝细胞摄取模型,雷公藤红素、甘草次酸、柴胡皂苷D、大黄酸和雷公藤内酯酮5种肝毒性中药单体能抑制或诱导肝脏转运体中两个重要的成员Oct1和Oatp1b2的摄取功能,为其肝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 肝毒性 原代肝细胞 Oct1 Oatp1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炎症与疾病中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赵梦琦 廖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7-504,共8页
神经炎症参与了多种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中枢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且大量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参与调节了主要包括学习记忆能力与情绪在内的认知功能。本文通过总结不同疾病动物模型及临床数据探讨神经炎症与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关系,并探... 神经炎症参与了多种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中枢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且大量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参与调节了主要包括学习记忆能力与情绪在内的认知功能。本文通过总结不同疾病动物模型及临床数据探讨神经炎症与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关系,并探讨了以神经炎症作为治疗手段研究的靶点用于改善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并对此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及其治疗药物的研发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症 认知功能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中肝脏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邢欣 李丽萍 +2 位作者 王鹿 肖莉 孙丽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72-1076,共5页
肝脏的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稳态以及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刺激下,肝脏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并发挥多重作用。肝脏巨噬细胞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以及其在维持肝脏稳态中的作用... 肝脏的巨噬细胞在维持肝脏稳态以及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刺激下,肝脏巨噬细胞发生极化并发挥多重作用。肝脏巨噬细胞与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肝脏巨噬细胞的起源、分类以及其在维持肝脏稳态中的作用,综述了肝脏巨噬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发生的变化与发挥的作用,并简要介绍靶向肝脏巨噬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了解肝脏巨噬细胞多样性和可塑性,为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疾病的创新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巨噬细胞 枯否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在治疗慢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翟硕 李娜 +3 位作者 陈蓓宁 寇俊萍 邢为藩 张评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73-579,共7页
水飞蓟( Silybum marianum )是菊科水飞蓟属植物,其种子含有的黄酮类天然产物水飞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保肝降酶、降脂等多种药理活性,且临床对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均有显著疗效。本... 水飞蓟( Silybum marianum )是菊科水飞蓟属植物,其种子含有的黄酮类天然产物水飞蓟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保肝降酶、降脂等多种药理活性,且临床对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均有显著疗效。本文就经典保肝药-水飞蓟素在治疗各类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及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水飞蓟素在抗肝炎领域的再次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慢性肝炎 保肝降酶 细胞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全兴萍 侯晓莹 孙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2-1326,共5页
蛋白精氨酸甲基化过程与蛋白的磷酸化、泛素化过程类似,是细胞中常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PRMT)是催化蛋白精氨酸残基氮原子发生甲基化的关键酶。PRMT5能够催化产生对称性二甲基化... 蛋白精氨酸甲基化过程与蛋白的磷酸化、泛素化过程类似,是细胞中常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PRMT)是催化蛋白精氨酸残基氮原子发生甲基化的关键酶。PRMT5能够催化产生对称性二甲基化精氨酸(symmetrically dimethylated arginine,sDMA),参与调解生命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RMT5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并将其作为新靶点进行抗肿瘤药物研究。本文旨在阐述PRMT5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和以PRMT5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开发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肿瘤 靶点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肝细胞三明治培养动态变化及其在药源性肝损伤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珊 孙丽新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本文采用三明治构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综合观测其体外极性的动态形成过程,为体外药物肝毒性研究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方法:三明治构型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细胞检测肝细胞分泌功能,同时采用PCR、免疫荧光及跨... 目的:本文采用三明治构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综合观测其体外极性的动态形成过程,为体外药物肝毒性研究建立合适的评价模型。方法:三明治构型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选取不同培养时间细胞检测肝细胞分泌功能,同时采用PCR、免疫荧光及跨上皮细胞电阻实验观测肝细胞极性结构基础紧密连接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肝细胞在"三明治夹层"中培养72 h后具有胆小管分泌功能,同时紧密连接处分子ZO-1与Occludin结构为促使极性形成,其mRNA表达与通透性均产生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ZO-1免疫荧光定位发现不同培养时间随着极性形成其结构分布也有所不同。结论:肝细胞三维培养极性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了解这一动态变化过程对药物肝毒性检测及其毒性机制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极性 药物肝毒性 紧密连接 三明治构型原代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少杰 李晓洁 +4 位作者 徐志猛 闫亢 陈曦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 探讨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分别诱导的小鼠急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熊去氧胆酸共7 d,第7天给予DL-乙硫氨酸,建立DL-乙硫氨酸脂肪肝模型。雄性ICR小鼠连续给予大黄素或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鸡骨草总黄酮碳苷共7 d,在给药第4天起每天给予四环素,建立四环素脂肪肝模型。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和肝TG、总胆固醇(TC)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SREBP1和脂肪酸合酶(FAS)蛋白的表达。RT-PCR测定肝脏脂肪酸转位酶(CD3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微粒体三酰甘油转运蛋白(MTTP)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能改善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肝细胞肿大及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显著降低血清TG、AST、ALT和肝脏TG、TC的水平;抑制DL-乙硫氨酸引起的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减少肝脏脂肪酸的摄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及分泌。结果表明,大黄素对DL-乙硫氨酸和四环素引起的脂肪肝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DL-乙硫氨酸 四环素 急性脂肪肝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参与自噬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雪 张评浒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自噬是机体保守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将细胞内变形坏死的细胞器和多余蛋白降解为小分子,以供循环利用。自噬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影响胞内物质的表达。目前已知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不仅广泛参与调控细... 自噬是机体保守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将细胞内变形坏死的细胞器和多余蛋白降解为小分子,以供循环利用。自噬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影响胞内物质的表达。目前已知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不仅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并且参与调控自噬,并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的作用,但是其具体参与调控自噬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自噬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研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调控自噬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Raf/MEK/ERK信号通路 自噬 B-RAF K-RAS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雪 杨婷婷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1,共9页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发生伴随着肝细胞极性的改变和胆汁酸稳态失衡。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结构是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维持细胞极性的一种特殊屏障结构,其在维持机体胆汁酸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为研究...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发生伴随着肝细胞极性的改变和胆汁酸稳态失衡。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结构是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维持细胞极性的一种特殊屏障结构,其在维持机体胆汁酸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为研究基础,从肝脏和肠道紧密连接结构出发,探讨该结构在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系统介绍以紧密连接相关蛋白为靶点的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治疗药物的最新进展,以期寻找与紧密连接结构相关蛋白为靶点的潜在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性肝病 紧密连接结构 屏障功能 胆汁酸稳态 新药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Ⅰ-大黄素和^(131)Ⅰ-大黄素酸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坏死心肌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琴 张东建 +4 位作者 李进典 徐梦丹 廖红 殷志琦 张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5-241,共7页
探讨^(131)Ⅰ-大黄素和^(131)Ⅰ-大黄素酸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坏死心肌的潜能。用放射性^(131)Ⅰ标记大黄素、大黄素酸,在小鼠肌肉坏死和大鼠心肌梗死(MⅠ)模型上评估这两个示踪剂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潜能。分别在给药2、12和24 h后处死小... 探讨^(131)Ⅰ-大黄素和^(131)Ⅰ-大黄素酸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坏死心肌的潜能。用放射性^(131)Ⅰ标记大黄素、大黄素酸,在小鼠肌肉坏死和大鼠心肌梗死(MⅠ)模型上评估这两个示踪剂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潜能。分别在给药2、12和24 h后处死小鼠,并用γ-计数器测量主要脏器、坏死肌肉的放射量。给药6 h后,SPECT/CT成像大鼠梗死心肌,测量组织分布,并对心脏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小鼠分布数据表明^(131)Ⅰ-大黄素和^(131)Ⅰ-大黄素酸具有良好的坏死靶向性,同时从正常组织清除较快。SPECT/CT图像显示这两个化合物在MⅠ大鼠的心脏部位有高摄取("热点"成像),而在假手术大鼠的心脏区域没有明显的摄取。磷屏定量数据表明:^(131)Ⅰ-大黄素和^(131)Ⅰ-大黄素酸的坏死/正常心肌比分别为9.72和13.14。以上结果说明这两个示踪剂都具有坏死靶向性及成像坏死心肌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Ⅰ-大黄素 (131)Ⅰ-大黄素酸 坏死靶向性 心肌梗死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芬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曦 凌嘉伟 +2 位作者 丁嘉欣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15-720,共6页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目前在临床上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的应用中最为广泛,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莫昔芬可大大提高乳腺癌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目前关于他莫昔芬造成肝脏脂毒性的研究并不详尽,其造成非酒精性...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目前在临床上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的应用中最为广泛,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莫昔芬可大大提高乳腺癌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目前关于他莫昔芬造成肝脏脂毒性的研究并不详尽,其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本文对他莫昔芬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一现象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深入探索其机制及研发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辅助内分泌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下转运体表达及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娟 徐玲燕 +4 位作者 吴伟 沈青青 江振洲 张陆勇 黄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23-229,共7页
机体发生炎症时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并伴随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改变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机体内血药浓度、蓄积情况、药物的治疗有效性等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多药耐药、药物-药物相互... 机体发生炎症时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并伴随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改变时,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机体内血药浓度、蓄积情况、药物的治疗有效性等也会发生改变,甚至产生多药耐药、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现象。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疾病,会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伴随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研究炎症状态下药物转运体表达和活性的改变至关重要。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下转运体的变化进行综述,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SLC转运体 ABC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总萜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徐志猛 朱晶晶 +2 位作者 江振洲 楼凤昌 王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7-341,共5页
为评价山茱萸总萜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对db/db糖尿病小鼠每日灌胃给予25,50,100 mg/kg山茱萸总萜共10周,每2周眼眶采血测定空腹血糖1次。于末次给药24 h后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三酰甘... 为评价山茱萸总萜对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作用,对db/db糖尿病小鼠每日灌胃给予25,50,100 mg/kg山茱萸总萜共10周,每2周眼眶采血测定空腹血糖1次。于末次给药24 h后采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Ins)、糖化血清蛋白(GS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给药第8和10周分别进行葡萄糖和淀粉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给药4周后,山茱萸总萜各剂量组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有明显降低(P<0.05)。给药10周后,山茱萸总萜25,50,100 mg/kg组db/db小鼠血清中TC、TG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糖化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量和灌胃淀粉糖耐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研究结果提示,山茱萸总萜可调节体内糖、脂等代谢过程,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总萜 糖尿病 DB/DB小鼠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信号通路: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调控的新靶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梅慧芳 孙丽新 +1 位作者 江振洲 张陆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4-660,共7页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鞘脂类代谢产物,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S1PRs调节重要的生理功能。S1P是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重要的信号分子,S1P信号通路通过调节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组装、细胞骨架重排、黏着斑形... 1-磷酸鞘氨醇(S1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鞘脂类代谢产物,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S1PRs调节重要的生理功能。S1P是维持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重要的信号分子,S1P信号通路通过调节黏附连接和紧密连接组装、细胞骨架重排、黏着斑形成,发挥对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因此S1P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改善急性肺损伤、炎症性肠病和败血症等疾病中屏障功能紊乱的新靶点。本文对S1P信号通路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屏障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在屏障功能破坏相关性疾病模型中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治疗屏障功能破坏相关性疾病的新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信号通路 上皮细胞屏障功能 内皮细胞屏障功能 急性肺损伤 炎症性肠病 败血症 FTY7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线粒体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凌嘉伟 丁嘉欣 +4 位作者 陈曦 姜昊玮 江振洲 王涛 张陆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4-922,共9页
线粒体在能量产生、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维持内稳态、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多种疾病,线粒体功能障碍亦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提示线粒体功能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有些常用药物可损害线粒体功能,导致药... 线粒体在能量产生、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维持内稳态、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方面具有重要功能。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多种疾病,线粒体功能障碍亦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提示线粒体功能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有些常用药物可损害线粒体功能,导致药物副作用的产生。药物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呼吸作用受损、活性氧产生增加和线粒体通透性改变等。本文基于实验和临床研究数据,综述常用的镇痛、抗癌和降血脂等药物对线粒体的毒性及其机制,旨在为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并对药源性线粒体毒性的分析和筛选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药源毒性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