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荚果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建勤 周荣汉 +1 位作者 王磊 李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5-266,共2页
从中华荚果蕨MatteucciaintermediaC.Chr.中分离出三种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去甲氧基荚果蕨素(Ⅰ)、甲氧基荚果蕨辛(Ⅱ)和荚果蕨素(Ⅲ)。另外还分离出槲皮素(Ⅳ)、β-谷甾醇(Ⅴ)和... 从中华荚果蕨MatteucciaintermediaC.Chr.中分离出三种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去甲氧基荚果蕨素(Ⅰ)、甲氧基荚果蕨辛(Ⅱ)和荚果蕨素(Ⅲ)。另外还分离出槲皮素(Ⅳ)、β-谷甾醇(Ⅴ)和软脂酸(Ⅵ)。以上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荚果蕨 双氢黄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乌头中一个新二萜生物碱(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静涵 郝志刚 +2 位作者 周红梅 赵守训 缪振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3-64,共2页
从毛莨科乌头属植物黄花乌头的根中分得一个新的二萜生物碱,通过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为13-乙酰基-14-羟基-2-丙酰基亥替钦,并命名为关附辰素。
关键词 黄花乌头 新二萜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白附化学成分的研究——关附甲素结晶水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静涵 韩英 +4 位作者 郝志刚 孙为东 赵守训 吴斌 郑启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白附系毛茛科黄花乌头(Aconitum careanum(Levi.)Rapaics)的块根。本文报道从东北产该植物中分得一化合物(1)。化合物(1)的IR,MS,~1HNMR和坞^(13)C—NHR谱结果与关附甲素基本一致。
关键词 关白附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荚果蕨中的一个新双氢黄酮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建勤 周荣汉 +1 位作者 孟正木 李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9-201,共3页
从陕西秦岭产东方荚果蕨中分得二个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方法鉴定为5,7-二羟基-6,8-二甲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Ⅰ)和荚果蕨素(Ⅱ)。其中Ⅰ为未曾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异荚果蕨素。
关键词 东方荚果蕨 球子蕨科 双氢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中草药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孟正木 小野克彦 +3 位作者 中根英雄 小濑洋喜 鬼头英明 坂井至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6,共4页
研究鸡血藤、赤芍、芡实、白背叶、何首乌、三加皮、肾蕨和青凡木等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水疱性口炎病毒、流感病毒A型、腺病毒3型及艾滋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发现鸡血藤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有强的作用,其50... 研究鸡血藤、赤芍、芡实、白背叶、何首乌、三加皮、肾蕨和青凡木等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水疱性口炎病毒、流感病毒A型、腺病毒3型及艾滋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发现鸡血藤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有强的作用,其50%细胞病变抑制浓度(CPIE(50))、50%细胞致死浓度(CLE(50))和50%酶活性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6.0,630,0.2μg/ml,选择毒性指数(ST)为13.7.抗病毒的阳性对照物为阿糖胞苷,其CPIE(50)、CLE(50)和ST分别为14.5,200μg/ml和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抗病毒 艾滋病毒 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乌头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志刚 刘静涵 赵守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9-72,共4页
从长白乌头(Aconitum tschangbaischanese S. H. Li et Y. H. Huang)中分得8个成分,其中两个为新的C_(19)-二萜生物碱,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了结构,分别命名为3-乙酰乌头新碱(3-acetylmesaconitine, 1)和长白乌头碱(tschangbaischanit... 从长白乌头(Aconitum tschangbaischanese S. H. Li et Y. H. Huang)中分得8个成分,其中两个为新的C_(19)-二萜生物碱,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了结构,分别命名为3-乙酰乌头新碱(3-acetylmesaconitine, 1)和长白乌头碱(tschangbaischanitine,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乌头 化学成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乌头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锋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76,共3页
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吉林乌头(AcomitumkirinenseNakai)中得到两个C20二萜生物碱lepenine和kirinineA,用化学和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后者为新化合物。
关键词 二萜生物碱 吉林乌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轴草中Teucvidin的衍生物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焕明 谢宁 闵知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5-408,共4页
从唇形科植物铁轴草中分离得去甲克罗烷二萜化合物Teucvidin,通过催化氢化、酯交换、水解等反应合成了8个衍生物,用1HNMR、MS和IR确定了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Ⅱ及Ⅳa的拒食作用显著.
关键词 去甲克罗烷二萜 衍生物 昆虫拒食活性 铁轴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9
作者 吴雪丰 王秋娟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缺血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该药还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MDA、LD含量 ,提高SOD和GSH活性。脑组织病理切片也证实了该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 局灶性脑缺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_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9
10
作者 王庭富 孟正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对人参皂甙Rg3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3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免疫器官重量、血清溶血素含量、脾淋巴细胞转化和NK活性,其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人参皂甙Rg3具有提高... 对人参皂甙Rg3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甙Rg3能明显提高小鼠碳粒廓清速率、免疫器官重量、血清溶血素含量、脾淋巴细胞转化和NK活性,其结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人参皂甙Rg3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3 免疫功能 血清溶血素 免疫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二萜醌的结构修饰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东 罗厚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5-258,共4页
为了改善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溶解性及生物活性,以这两种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结合计算机辅助分子结构模拟研究,通过Mannich反应共合成了15个衍生物。其中14个化合物未见报道。
关键词 丹参 MANNICH反应 丹参酮 二萜醌 结构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乌头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锋 刘静涵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吉林乌头生物碱成分研究冯锋,刘静涵(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二萜生物碱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理活性和较高毒性的较复杂的化合物,主要分布于毛莫科乌头属(AconitumL.)、翠雀属(Delphiniu... 吉林乌头生物碱成分研究冯锋,刘静涵(中国药科大学植物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二萜生物碱是一类具有较强生理活性和较高毒性的较复杂的化合物,主要分布于毛莫科乌头属(AconitumL.)、翠雀属(DelphiniumL,)以及蔷薇科绣线菊属(S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生物碱 中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开口提取物的分离及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和DNA多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正木 小野克彦 +2 位作者 中根英雄 小濑洋喜 坂井至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羊开口经提取分离为Y-1、Y-P、Y-A、Y-E、Y-A-1和Y-A-1和Y3~11等部分,通过其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HIV-RT)和DNA多聚酶(DNAPol)活性试验,发现Y-1、Y-A、Y-A-1、Y-9和Y-... 羊开口经提取分离为Y-1、Y-P、Y-A、Y-E、Y-A-1和Y-A-1和Y3~11等部分,通过其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HIV-RT)和DNA多聚酶(DNAPol)活性试验,发现Y-1、Y-A、Y-A-1、Y-9和Y-11有极强的抑制酶活性作用。50%酶活性抑制浓度(IC50)对HIV-RT分别为0.1~0.5μg/ml,对DNApolα为0.5~2.5μg/ml。HIV-RT的抑制率当浓度Y-A、Y-A-12.5μg/ml,Y-9、Y-112μg/ml和Y-15μg/ml时分别为99.37%,93.35%,98.24%,99.92%和90.0%:DNApolα的抑制率当Y-A、Y-9、Y-11的浓度为2.5μg/ml和Y-1浓度为5μg/ml时,分别为95.45%,93.33%,93.01%和99.11%。结果提示羊开口中存在抑制HIV-RT和DNApolα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开口 艾滋病毒 逆转录酶 DNA 多聚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4,4a,5-六氢-10-H-二苯骈[a,d]环庚三烯-10-酮的合成
14
作者 屠树滋 蒋建勤 +1 位作者 施欣忠 华维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0-262,共3页
1,2,3,4,4a,5-六氢-10-H-二苯骈[a,d]环庚三烯-10-酮是全合成美丽红豆杉素A和B的模型化合物。我们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合成路线,一是以环己酮为起始原料,在其α位引入苄基,然后进行Wittig-Horner反应,另一条路线是以(Ⅴ)为原料进行Reformat... 1,2,3,4,4a,5-六氢-10-H-二苯骈[a,d]环庚三烯-10-酮是全合成美丽红豆杉素A和B的模型化合物。我们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合成路线,一是以环己酮为起始原料,在其α位引入苄基,然后进行Wittig-Horner反应,另一条路线是以(Ⅴ)为原料进行Reformatsky反应,最后都用PPA进行环合,均能制得[6+7+6]环型化合物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红豆杉素 美丽红豆杉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望天树根皮三萜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哲彬 赵守训 +3 位作者 邓京振 赵浩如 叶文才 王明时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2-264,共3页
从望天树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无羁萜(Ⅰ)、无羁萜-29-酸(Ⅱ)、乙酰齐墩果酸(Ⅲ)、咖啡酰齐墩果酸(Ⅳ)、桦皮酸(Ⅳ)。其中化合物Ⅳ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望天树 三萜化合物 咖啡酰齐墩果酸 肝脏补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