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产气肠杆菌EAM-Z1中嘧啶核苷磷酸化酶活力的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孟祥 葛亚文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产气肠杆菌EAM-Z1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酶活力的因素。方法:分别考察添加底物、金属离子、速效碳源和磷酸盐对菌体浓度及PyN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加入4 g/L胞苷,菌体的量增加了19.30%,综合考虑对菌体量和比酶活,加... 目的:研究影响产气肠杆菌EAM-Z1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酶活力的因素。方法:分别考察添加底物、金属离子、速效碳源和磷酸盐对菌体浓度及PyN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加入4 g/L胞苷,菌体的量增加了19.30%,综合考虑对菌体量和比酶活,加入3 g/L胞苷可使PyNPase活力增加10.46%;4 mg/L Ca2+使菌体量增加了10.90%,PyNPase活力增加了30.25%;低浓度的速效碳源可以增加菌体浓度,但均使PyNPase的活力降低;1 g/L磷酸盐使PyNPase活力增加了17.40%。结论:底物诱导、金属离子、速效碳源和磷酸盐均对PyNPase的活力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苷生物转化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葛亚文 倪孟祥 +1 位作者 魏元刚 王旻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目的:利用产气肠杆菌EAM-Z1转化合成5-氟尿苷(5-FUR),并对影响5-FUR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溶剂的5-FUR的转化率为对照,考察反应溶剂Na2SO4溶液、中间体稳定剂、金属离子、固定化细胞、粗酶液等因素对转化... 目的:利用产气肠杆菌EAM-Z1转化合成5-氟尿苷(5-FUR),并对影响5-FUR转化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溶剂的5-FUR的转化率为对照,考察反应溶剂Na2SO4溶液、中间体稳定剂、金属离子、固定化细胞、粗酶液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以Na2SO4溶液为溶剂进行转化,转化率可提高10%左右;双中间体稳定剂硼砂+硼酸使转化率提高20%左右;Mg2+和Zn2+可提高产物的转化率,在以PBS为溶剂的转化反应中,1 mmol/L Mg2使转化率提高了11.31%,以Na2SO4溶液为溶剂的转化反应中,4 mmol/L Zn2+使转化率提高了9.43%;以固定化细胞进行生物转化,反应时间缩短为1 h,但转化率略有降低;以粗酶液进行生物转化,反应时间为4 h,转化率提高21.29%。结论:5-FUR的转化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的反应溶剂如Na2SO4溶液、中间体稳定剂、金属离子、提取酶粗提液等方法均可以较显著的提高5-FUR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5-氟尿苷 生物转化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晶白霉素产生菌的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诱变 被引量:6
3
作者 倪孟祥 刘娜 +1 位作者 顾觉奋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2-467,共6页
目的 :对柱晶白霉素产生菌 SK-0 6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 ,以及再生菌的产生抗生素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 :考察甘氨酸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摸索和确定溶菌酶酶解的最佳条件 ,考察再生培养基的组成。结果 :溶菌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 目的 :对柱晶白霉素产生菌 SK-0 6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 ,以及再生菌的产生抗生素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 :考察甘氨酸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摸索和确定溶菌酶酶解的最佳条件 ,考察再生培养基的组成。结果 :溶菌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 :2 mg/ml、30℃、90 min。再生率达到 1 5 %。通过二次再生后 ,获得了一株高产菌株 ,效价提高了 2 38%。经过紫外线诱变的孢子和原生质体的效价提高了 95 %和 1 6 0 %。结论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选育高产菌株是一种有效的菌种选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晶白霉素 原生质体形成 原生质体再生 紫外线 诱变 抗生素 环内酯类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转化法生产头孢氨苄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鲁燕 王耀伟 +2 位作者 冯晓梅 李晓宇 顾觉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1-315,共5页
从5个属73株菌中筛选到一株柑桔溃疡黄单孢菌X034,它可将苯甘氨酸甲酯和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缩合生成头孢氨苄。进一步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离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对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酶... 从5个属73株菌中筛选到一株柑桔溃疡黄单孢菌X034,它可将苯甘氨酸甲酯和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缩合生成头孢氨苄。进一步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离子对产酶活性的影响,对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6.5,7-ADCA浓度为2%,侧链与底物配比(PGME/7-ADCA)为3比1,25℃,反应9h,转化率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氨苄 酶转化法 生产 X0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晶白霉素发酵工艺的代谢调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孟祥 戴垚 +1 位作者 顾觉奋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6-469,共4页
柱晶白霉素(Leucomycin,LM)是低毒有效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生物合成受到前体及调节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柱晶白霉素发酵工艺的代谢调控,探讨了前体及代谢调节物对抗生素效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前加入0.1%的前... 柱晶白霉素(Leucomycin,LM)是低毒有效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生物合成受到前体及调节物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柱晶白霉素发酵工艺的代谢调控,探讨了前体及代谢调节物对抗生素效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开始前加入0.1%的前体丁酸钠及1%的调节物磷酸镁,效价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30%和230%,可为工业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晶白霉素 前体 磷酸镁 代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M-90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耀伟 王鲁燕 +1 位作者 蔡芳 顾觉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04-306,共3页
为了提高野生菌株小单孢菌M-90的发酵效价,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组分考察联合进行的方法,研究小单孢菌M-90的发酵条件,确定了适合M-90产抗生素的培养基,接种量和pH,与原配方在平行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其效价... 为了提高野生菌株小单孢菌M-90的发酵效价,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组分考察联合进行的方法,研究小单孢菌M-90的发酵条件,确定了适合M-90产抗生素的培养基,接种量和pH,与原配方在平行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其效价相对提高1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单孢菌 发酵 抗生素M-9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薄层色谱法分离精制大环多内酯类抗生素LY─92 被引量:1
7
作者 顾觉奋 严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抗生素LY-92系由金黄色链霉菌的发酵菌丝体中提取而得的具有杀螨活性的大环多内酯抗生素。本文设计了梯度展开法,选择适当分离条件,建立了在离心薄层色谱仪上分离精制抗生素LY-92的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活性的单一组分,并测... 抗生素LY-92系由金黄色链霉菌的发酵菌丝体中提取而得的具有杀螨活性的大环多内酯抗生素。本文设计了梯度展开法,选择适当分离条件,建立了在离心薄层色谱仪上分离精制抗生素LY-92的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活性的单一组分,并测定了其理化、生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LY-92 分离 精制 旋转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文婷 倪孟祥 张绍谭 《抗感染药学》 2005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概述了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近几年发现的核苷类新药及其作用机制、开发状态和抗病毒谱,对其中的Alovudine、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阿德福韦(adefovir)、恩替卡韦(entecavir)等作了进一步介绍。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抗病毒 恩曲他滨 阿德福韦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制备头孢氨苄的研究
9
作者 王鲁燕 倪孟祥 +2 位作者 王耀伟 王伟 顾觉奋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3-465,共3页
采用卡拉胶固定柑桔黄单胞菌 X0 34进行头孢氨苄的生产 ,控制 p H6.2左右 ,2 5℃ ,底物 7- ADCA的浓度为 2 .0 % ,侧链与底物配比 ( PGME/7- ADCA)为 3.0时可得到较高的转化率。用戊二醛硬化 ,可连续反应32次。细胞载量 [菌体重量 ( g) ... 采用卡拉胶固定柑桔黄单胞菌 X0 34进行头孢氨苄的生产 ,控制 p H6.2左右 ,2 5℃ ,底物 7- ADCA的浓度为 2 .0 % ,侧链与底物配比 ( PGME/7- ADCA)为 3.0时可得到较高的转化率。用戊二醛硬化 ,可连续反应32次。细胞载量 [菌体重量 ( g) /固定化介质重量 ( g) ]控制在 15%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氨苄 柑桔黄单胞菌 细胞固定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乙锭对吸水链霉菌产生除莠霉素的影响
10
作者 吴江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从南京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吸水链霉菌,命名为NAP-05,该菌株能产生除莠霉素,并且在菌体细胞内存在另一种初步鉴定为聚醚类抗生素的物质。该菌还能分泌淀粉酶。用嵌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B)等处理该菌株,发现EB处理株大部分仍... 从南京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吸水链霉菌,命名为NAP-05,该菌株能产生除莠霉素,并且在菌体细胞内存在另一种初步鉴定为聚醚类抗生素的物质。该菌还能分泌淀粉酶。用嵌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B)等处理该菌株,发现EB处理株大部分仍保持产抗能力,而用吖啶橙(AO)处理亲株后,大部分的处理株失去除莠霉素产生能力。用原生质体再生方法处理NAP-05,发现多数再生株的产抗能力下降,提示NAP-05菌株的除莠霉素生物合成调节可能受到染色体外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链霉菌 除莠霉素 溴化乙锭 抗生素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阴道毛滴虫和白色念珠菌的药效学研究
11
作者 倪孟祥 张蕙 陈均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6-229,共4页
测定了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人阴道毛滴虫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和体外抗虫 (抗菌 )活性。结果表明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阴道给药 (30 mg替硝唑 +2× 10 4u制霉菌素 ) / 2 kg兔 ,(15 mg替硝唑 +1×10 4u制霉菌素 ) / 2 kg兔... 测定了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人阴道毛滴虫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和体外抗虫 (抗菌 )活性。结果表明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阴道给药 (30 mg替硝唑 +2× 10 4u制霉菌素 ) / 2 kg兔 ,(15 mg替硝唑 +1×10 4u制霉菌素 ) / 2 kg兔对家兔阴道混合感染人阴道毛滴虫和白色念珠菌的治疗效果明显。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人阴道毛滴虫的 MIC5 0 及 MBC5 0 分别为 6 .2 5 μg/ ml和 12 .5 μg/ ml,与单用替硝唑相当 ;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对白色念珠菌的 MIC5 0 及 MBC5 0 分别为 6 .2 5 u/ ml和 2 5 u/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 人阴道商虫 白色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