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s付费模式下临床药学服务对肝胆外科合理用药及成本管控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段轩玉 彭进 +4 位作者 杜瑶 卞晓洁 李丹滢 张海霞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0-1157,共8页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模式下,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对肝胆外科合理用药及成本管控的影响,为提高药物治疗合理性、节约医疗成本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4月DRGs的HB15、HB13、HB11疾病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模式下,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对肝胆外科合理用药及成本管控的影响,为提高药物治疗合理性、节约医疗成本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4月DRGs的HB15、HB13、HB11疾病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195例患者分为干预组106例和对照组89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的多维度临床药学服务,观察2组间药物使用合理率、药品费用、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向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经济性,成本指标为临床药学服务成本,效益指标分别为降低的住院总费用与降低的药品费用,计算效益-成本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干预组预防性抗感染药物(药物选择83.96%vs.46.07%,P<0.01;疗程84.91%vs.56.18%,P<0.01)和肠外营养药品(97.17%vs.73.03%,P<0.01)使用合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医保超支金额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与对照组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后可降低药品费用4320.05(2555.00,5088.25)元,降低住院总费用8891.12(5135.05,10074.03)元,其效益-成本比B/C分别为14.24(8.42,16.77)和29.30(16.92,33.20),具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支持该结论。结论DRGs付费模式下,以药物治疗路径为导向的临床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肝胆外科合理用药水平且具有明确经济学获益,对节约医疗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肝胆外科 成本管控 成本-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失败原因及方案纳排指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硕鹏 马海兰 +6 位作者 黄慧瑶 朱敬肖 于安琪 侯怡如 唐玉 房虹 李宁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7-502,共6页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以及纳排标准对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的影响,探讨提高受试者成功筛选入组的策略,为研究机构和申办方制定纳排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目的分析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以及纳排标准对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的影响,探讨提高受试者成功筛选入组的策略,为研究机构和申办方制定纳排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开展的40项药物临床试验资料,通过频数、百分构成比对收集到的受试者筛选失败数据和方案中的纳排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在涵盖8个瘤种的40个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筛选失败受试者425例,<65岁受试者居多(333例,78.4%),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受试者自愿退出(71例,16.7%)、基因突变不符合(61例,14.3%)、肿瘤转移(52例,12.2%)、其他疾病治疗未恢复(38例,8.9%)、骨髓功能未达标(19例,4.5%)、肝功能不符合要求(15例,3.5%)。在纳排指标中,对受试者年龄(100%)、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97.5%)、骨髓功能[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95.0%、血小板计数(PLT):97.5%、血红蛋白(HB):97.5%]、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95.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7.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5.0%]、肾功能[肌酐(Cr):80.0%,以及病毒筛查(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80.0%、乙型肝炎病毒(HBV):70.0%、丙型肝炎病毒(HCV):62.5%]的要求相对严格。结论该院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筛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受试者自愿退出、肿瘤脑转移以及生化检测指标不合格,这与临床试验纳排标准的设定密切相关。深入了解受试者特征,精准设定合适纳排标准,持续改进试验设计,加强与受试者沟通,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筛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临床试验方案 纳排标准 筛选失败原因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中蛋白乙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颜利 居峰禹 +2 位作者 沈新 于烨 王文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导致新药研发困难。蛋白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蛋白质稳定性、酶活...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导致新药研发困难。蛋白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蛋白质稳定性、酶活性及其亚细胞定位,广泛发生于MASLD相关的脂质代谢、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对相关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异常改变在MASL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MASLD患者肝组织中(去)乙酰化酶的表达水平并讨论了相关酶在动物模型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靶向蛋白乙酰化修饰治疗MASLD的可行性,为MASLD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乙酰化 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服务现状调研 被引量:8
4
作者 范蒋青 申越 +5 位作者 程京格 马旭东 计成 王皓 姚文兵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7-1703,共7页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服务情况,了解现阶段社区开展药学服务的基本条件和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社区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南京市主城区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学部门人员结构、药...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服务情况,了解现阶段社区开展药学服务的基本条件和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社区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南京市主城区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学部门人员结构、药学服务工作和培训内容以及基本设备设施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7份,回收问卷224份,有效率90.7%。受访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占比(10.5%)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受访药师从事药品调剂占比最高(89.2%),从事药学服务与患者管理的药师占比最低(7.2%)。受访药学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日常药学部门管理、药品调剂和药品采购供应工作,仅有4名药学部门负责人进行药学服务和慢病管理工作。53.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药学门诊咨询窗口,而近30%的社区医疗机构未设置药学服务场所。药学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基本药学服务(>85.0%),以药品调剂、处方审核和用药咨询为主。接受过“抗菌药物使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受访药师数量最多(92.0%),而接受过“患者管理相关知识与方法”“药学信息检索与评价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的药师数量较少(分别为42.9%、43.8%)。结论南京市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学服务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药学部门人员岗位分布、提供药学服务相关的设备设施以及药学服务工作和培训内容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潜在不适当用药筛查标准联合自拟中药判断标准评估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奕榕 孙冰婷 顿文亮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0—12月116例老年住院患者病历,分别依照Beers标准(2019年版)、《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 目的 探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0—12月116例老年住院患者病历,分别依照Beers标准(2019年版)、《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和自拟中药PIM标准进行评价,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依据Beers标准共筛查14例次PIM,主要为苯二氮芯卓类药物;依据2017年版中国PIM标准共筛查49例次PIM,主要为氯吡格雷和神经系统药物;依据自拟中药PIM标准共筛查PIM 42例次,其中毒性中药、含毒性中药制剂相关PIM占40.5%。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科室和用药数量与PIM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高,且老年患者广泛使用中药、中成药,探索性构建中药PIM标准并对老年住院患者医嘱进行PIM筛查,是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不适当用药 多重用药 中药 老年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嘌呤类药物的遗传药理学研究及其在儿科相关疾病中的正确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宏丽 胡雅慧 +2 位作者 夏颖 龙佳奕 陈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8-1266,共9页
硫嘌呤类药物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但以骨髓抑制、肝毒性为主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巯嘌呤的体内代谢转化和处置过程由包括巯嘌呤-S-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 硫嘌呤类药物是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但以骨髓抑制、肝毒性为主的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巯嘌呤的体内代谢转化和处置过程由包括巯嘌呤-S-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TPMT)、裸子水解酶(nudix hydrolase 15,NUDT15)、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nosine triphosphate pyrophosphohydrolase,ITPA)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MRP4)的精确调控。上述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遗传药理学研究结果连同对活性药物的浓度监测的研究,可以解释部分个体之间的治疗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差异。文章对硫嘌呤类药物相关遗传药理学和活性代谢物的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行全面地分析、归纳和总结,为优化巯嘌呤类药物的治疗方案、推动个体化精准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嘌呤类药物 骨髓抑制 遗传药理学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激活在组织纤维化、自身免疫病和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顾馨 许宇佼 +2 位作者 孙家锐 刘蕴瑶 强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11,共12页
成纤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器官中,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重塑,介导组织损伤修复、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生理病理过程。在组织纤维化、自身免疫病和肿瘤患者的病灶中均发现大量激活的成纤维细胞,其主要通过分泌胶原蛋白和纤维蛋... 成纤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器官中,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重塑,介导组织损伤修复、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等生理病理过程。在组织纤维化、自身免疫病和肿瘤患者的病灶中均发现大量激活的成纤维细胞,其主要通过分泌胶原蛋白和纤维蛋白参与组织纤维化,影响肿瘤微环境,同时还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在自身免疫病和肿瘤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调控成纤维细胞激活能够有效延缓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以成纤维细胞激活标志物为靶标能够监测相关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进程。因此,以成纤维细胞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和诊疗手段有望在组织纤维化、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临床诊疗中实现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激活 肿瘤 纤维化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转运体在多黏菌素肾毒性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周思敏 罗雪梅 +1 位作者 成硕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1-1456,共6页
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肾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剂量的主要因素,其肾毒性是由多黏菌素于肾近端小管处广泛重吸收后在肾脏中蓄积引起,多黏菌素跨细胞膜进入肾小管细胞的这一过程可能由一到多个转运体介... 多黏菌素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多黏菌素的肾毒性是限制其临床剂量的主要因素,其肾毒性是由多黏菌素于肾近端小管处广泛重吸收后在肾脏中蓄积引起,多黏菌素跨细胞膜进入肾小管细胞的这一过程可能由一到多个转运体介导产生。该文综述多黏菌素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处重吸收所涉及到的多个肾脏转运体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降低多黏菌素肾毒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肾毒性 肾脏转运体 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乐乐 强伟杰 +1 位作者 王建军 葛卫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7-844,共8页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其根、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改善血液循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基于银杏叶的主要提取物银杏内酯类成分研发的中药五类新药。研究发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药...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其根、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活血养心、敛肺涩肠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改善血液循环。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是基于银杏叶的主要提取物银杏内酯类成分研发的中药五类新药。研究发现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记忆、心肌细胞保护及炎症损伤保护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脑梗死合并症等,其作用机制和靶点也有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药物选择和深入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神经保护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普利酮介导Kv1.3/Bcl-2/NF-κB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缓解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
10
作者 肖翅 蔡静 +3 位作者 王子航 张雍正 杨劲 程路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7,共12页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EPL)基于电压门控钾通道1.3(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3,Kv1.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缓解小鼠类风湿性... 目的探讨依普利酮(eplerenone,EPL)基于电压门控钾通道1.3(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1.3,Kv1.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而缓解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疾病通路与靶点、计算EPL-Kv1.3复合物体系结合亲和力和稳定性。建立RA小鼠模型,灌胃EPL干预42 d,记录并检测反映药物缓解RA的指标;利用RAW264.7细胞模型给予EPL,检测反映药物影响巨噬细胞M1极化的指标,并验证药物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上下游关键靶点。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NF-κB信号通路、EPL-Kv1.3亲和力较高且结合稳定。动物实验发现,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与小鼠关节评分显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Model)相比,EPL可减少足趾红肿评分、缓解小鼠足跖红肿、滑膜肿胀、减少纤维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且EPL中、高剂量组降低HE染色评分(P<0.05、P<0.01),EPL高剂量组可降低小鼠血清RF(P<0.01)。细胞实验CCK-8结果显示,EPL低、中、高剂量对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没有影响(P>0.05)。与Model组相比,EPL各剂量组明显降低细胞上清液IL-6、TNF-α及NO含量(P<0.01),EPL高剂量组减少NF-κB-p65核移位,EPL中、高剂量组降低细胞M1极化并升高M2极化比例(P<0.01)。EPL各剂量组明显降低细胞相关mRNA含量(P<0.01)。EPL可升高Bcl-2蛋白表达(P<0.01),降低细胞NF-κB通路蛋白表达(P<0.05)。结论EPL可能通过调控Kv1.3/Bcl-2/NF-κB通路,减少巨噬细胞M1型极化,改善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小鼠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普利酮 巨噬细胞M1极化 RAW264.7巨噬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 Kv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路径研究现状与热点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11
作者 罗煊 王子烨 +4 位作者 零洁 张嘉麟 葛卫红 李俐 李丹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1110,共10页
目的对药物治疗路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药物治疗路径发展历程,展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发表的药物治疗路... 目的对药物治疗路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药物治疗路径发展历程,展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发表的药物治疗路径研究文献,使用VOSviewer 1.6.20版和CiteSpace 6.3.R1版软件绘制可视化图谱,对发文量、研究者所在国家、期刊、研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45篇,英文文献105篇。中英文研究发文量近5年来增长明显;美国在该领域发文量最多;国内各研究团体之间合作相对较少,但国际间合作相对密切;中文期刊中该领域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路径从制订到实施的全过程,围手术期用药、慢病用药和辅助用药是研究热点,近年来对临床药师和循证药学等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英文期刊主要关注癌症治疗相关研究,目前研究侧重患者体验和社会效益。结论英文期刊药物治疗路径领域研究发展迅速,但尚未形成专门针对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路径研究的核心期刊区域,中文期刊药物治疗路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且正在快速推进,但整体数量仍相对较少,研究内容和所涉及的病种较局限,研究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研究者应关注研究热点、拓宽研究主题并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研究数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路径 VOSviewer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施霞 吴秋惠 +2 位作者 张莹莹 陈皓然 张晋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2-355,共4页
该文基于治疗药物管理(MTM)服务五大核心要素,通过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药物治疗评估、干预与转诊、个人用药记录、药物相关行动计划、文件记录及随访等服务,演绎MTM服务流程,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MTM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药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暴露量影响因素及PK/PD参数与疗效相关性
13
作者 周思敏 罗雪梅 葛卫红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4,共7页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影响因素及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MDR-GNB感染患者的...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DR-GNB)感染患者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影响因素及药动学/药效学(PK/PD)参数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MDR-GNB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分析影响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暴露参数24 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24 h))、AUC_(24 h)与最低抑菌浓度(MIC)比值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96例MDR-GNB感染患者AUC_(24 h)中位数为76.11(56.06,96.94)μg·mL^(-1)·h。大剂量组(≥150 mg·d^(-1))多黏菌素B暴露量明显高于小剂量组(<150 mg·d^(-1))(P<0.05),肾脏替代治疗可导致暴露量显著降低(P<0.01),而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增加剂量对暴露量无显著影响。ROC曲线显示AUC_(24 h)/MIC与MDR-GNB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关联性最强(AUC_(ROC)=0.724,P<0.01),且AUC_(24 h)/MIC预测临床疗效的最佳阈值为62.1。亚组分析显示,AUC_(24 h)/MIC预测肺部感染患者与非肺部感染的最佳阈值分别为70.8和61.5。AUC_(24 h)/MIC≥62.1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AUC_(24 h)/MIC<62.1组(72.88%vs.32.43%,P<0.01)。治疗后,AUC_(24 h)/MIC≥62.1组炎症指标下降趋势也优于AUC_(24 h)/MIC<62.1组。结论给药剂量、肾脏替代治疗是影响多黏菌素B暴露量的重要因素。AUC_(24 h)/MIC≥62.1是预测多黏菌素B治疗MDR-GNB感染患者疗效的最佳暴露指标,而AUC_(24 h)/MIC预测肺部感染患者临床有效的临界值高于非肺部患者,推荐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调整AUC_(24 h)/MIC指标,实现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暴露量 药动学/药效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五肽促进T细胞浸润抑制小鼠肝细胞癌皮下瘤生长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於珈墨 张叶 +1 位作者 唐灵爱 李娴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研究胸腺五肽对小鼠肝癌皮下瘤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构建免疫健全小鼠肝癌Hepa1-6皮下瘤模型,按照瘤体积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低剂量组(10 mg/kg)、TP5高剂量组(20 mg/kg),评价胸腺五肽对肿瘤生长的干预效... 研究胸腺五肽对小鼠肝癌皮下瘤生长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构建免疫健全小鼠肝癌Hepa1-6皮下瘤模型,按照瘤体积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低剂量组(10 mg/kg)、TP5高剂量组(20 mg/kg),评价胸腺五肽对肿瘤生长的干预效果。体外培养Hepa1-6细胞,分别用空白培养基、不同浓度的TP5(10、100、1000 ng/mL)处理Hepa1-6细胞72 h,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构建免疫缺陷小鼠的肝癌LM3皮下瘤模型,按照瘤体积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TP5组(20 mg/kg)及阳性药sorafinib组(30 mg/kg),评价胸腺五肽对免疫缺陷小鼠皮下瘤生长的干预效果。流式细胞术分析Hepa1-6模型TP5给药11 d后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和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比例变化。体外培养MDSCs,给予TP5,通过检测ROS、IL-6及NO的水平,研究TP5对MDSCs效应分子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构建Hepa1-6小鼠肝癌皮下瘤模型,10 d后按照瘤体积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TP5低剂量组(10 mg/kg)、TP5高剂量组(20 mg/kg)、缺乏精氨酸的TP5组(15 mg/kg),评价缺乏精氨酸的TP5对肿瘤生长的干预效果。Annexin-V染色检测TP5及缺乏精氨酸的TP5对T细胞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P5抑制免疫健全小鼠肝癌皮下瘤生长(P<0.05),但TP5不影响体外培养的Hepa1-6细胞的增殖且不能抑制免疫缺陷小鼠肝癌皮下瘤生长。此外,TP5增加免疫健全小鼠皮下瘤微环境中的CD4、CD8 T细胞比例,但MDSCs比例降低。TP5不影响MDSCs中ROS、IL-6及NO的水平。TP5促进体外培养的CD4、CD8 T细胞的存活,但缺乏精氨酸的TP5则没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P5可能通过增加肝癌微环境中的T细胞数量抑制肝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五肽 肝细胞癌 肿瘤微环境 精氨酸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外用制剂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15
作者 王登 孙中英 +4 位作者 郭青龙 李晰 白宇杰 魏立彬 何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为评价黄芩素外用制剂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构建了卡泊三醇及2,4-二硝基-1-氟苯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利用皮肤组织染色等实验确定了黄芩素外用制剂的疗效。结果显示,其可缓解病变皮肤组织表皮增厚、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蛋白,... 为评价黄芩素外用制剂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构建了卡泊三醇及2,4-二硝基-1-氟苯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样小鼠模型,利用皮肤组织染色等实验确定了黄芩素外用制剂的疗效。结果显示,其可缓解病变皮肤组织表皮增厚、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蛋白,并抑制病变组织辅助性T细胞2(Th2)浸润及肥大细胞浸润和活化。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了黄芩素可通过干预多条特应性皮炎致病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治疗特应性皮炎。随后,通过细胞机制实验确定黄芩素可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并抑制NF-κB p65及STAT1蛋白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炎症进程。研究表明,黄芩素外用制剂可通过下调角质形成细胞内NF-κB的磷酸化水平,从而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而缓解小鼠特应性皮炎样症状,为黄芩素外用制剂对于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炎症性疾病治疗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黄芩素 外用制剂 炎症因子 NF-κ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的改善作用
16
作者 章琪露 聂睿哲 +2 位作者 魏立彬 郭青龙 唐苏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5,共9页
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分别采用侧脑室注射Aβ_(1-42)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连续28 d灌胃给予75、150和300 mg/kg汉黄芩素,采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实验检测汉... 研究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分别采用侧脑室注射Aβ_(1-42)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与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小鼠急性衰老模型,连续28 d灌胃给予75、150和300 mg/kg汉黄芩素,采用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实验检测汉黄芩素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Aβ_(1-42)诱导的学习记忆损害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150 mg/kg和300 mg/kg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对新物体的识别指数显著增加;150 mg/kg汉黄芩素给药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而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显著变化。在D-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衰老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150 mg/kg汉黄芩素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75、150和300mg/kg汉黄芩素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而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显著变化。研究提示汉黄芩素对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损害均具有改善作用,并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显著影响。此外,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汉黄芩素可显著减少Aβ_(1-42)和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汉黄芩素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衰老相关的学习记忆损害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Aβ_(1-42) D-半乳糖 记忆损害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药学联合会及其疫苗药师介入管理项目简介
17
作者 陈艳 许丽丽 +2 位作者 葛卫红 姚文兵 陈征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2-886,共5页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是一个促进药学发展、改善全球卫生健康状况的国际药学组织。近十年来,FIP陆续开展疫苗药师介入管理的调查研究,分析在全球推广疫苗药师介入管理的可行性。该文简介FIP及FIP推进疫苗药师介入管理项目情况,总结药师...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是一个促进药学发展、改善全球卫生健康状况的国际药学组织。近十年来,FIP陆续开展疫苗药师介入管理的调查研究,分析在全球推广疫苗药师介入管理的可行性。该文简介FIP及FIP推进疫苗药师介入管理项目情况,总结药师在疫苗管理中各方面的作用,疫苗药师介入管理对接种人群、社会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意义及其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以期推动疫苗药师介入管理项目在全球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药学联合会 药师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药物治疗管理实施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葛佳佳 宋维 +3 位作者 郑胜男 杨娜 徐苏颖 李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8-351,共4页
药物治疗管理是一种包括药物治疗评估、药物治疗咨询、慢病管理、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等一系列活动的专业化药学服务。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并逐步发展成熟。当前美国药物治疗管理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并应用于药学服务各场所... 药物治疗管理是一种包括药物治疗评估、药物治疗咨询、慢病管理、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等一系列活动的专业化药学服务。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并逐步发展成熟。当前美国药物治疗管理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服务体系,并应用于药学服务各场所。该文综述美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提供方式和基于不同服务场所开展的药物治疗管理相关内容,介绍美国药物治疗管理的实施现状,以期为我国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 服务方式 服务场所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万瑶瑶 宋慧婷 +3 位作者 李长印 丁选胜 居文政 邹建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73-3983,共11页
目的筛选并鉴定黄芪注射液、黄芪口服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MS)技术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析数据,质量亏损过滤(MDF)法进行系统筛选,依据加合离子的出现和正负离子的相互佐... 目的筛选并鉴定黄芪注射液、黄芪口服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MS)技术获取正负离子模式下的分析数据,质量亏损过滤(MDF)法进行系统筛选,依据加合离子的出现和正负离子的相互佐证作进一步锁定,借助对照品和黄酮特征碎片离子对其进行鉴定或归属。结果共筛选鉴定出68种黄酮类成分,其中六碳糖基化、羟基化、乙酸酯化、五碳糖基化、丙二酸酰基化、甲基化、去甲基化、氢化、葡萄糖醛酸化、四碳糖基化、去羟基化这11种转化反应参与了该类成分的形成。结论基于LC-Q-TOF-MS/MS技术的MDF法可行有效,可用于黄芪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系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黄芪口服液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MS) 质量亏损过滤(M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曹璐 薛学财 +1 位作者 文爱东 于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9-305,共7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儿童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Medline、Clinicaltrials.gov、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万古霉素用于儿童感染性...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儿童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lsevier、Web of Science、Medline、Clinicaltrials.gov、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万古霉素用于儿童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研究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纳入特征信息,进行meta分析。结果评估包括临床有效率,肾、肝、耳毒性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3 204例使用万古霉素的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万古霉素谷浓度≤10μg/m L相比,谷浓度>10μg/m L患儿的临床有效率更高(OR=2.59,95%CI:1.33~5.05,P<0.05),肾毒性发生率更高(OR=3.63,95%CI:2.31~5.7,P<0.05),耳毒性发生率更高(OR=2.43,95%CI:1.25~4.72,P<0.05),病死率更高(OR=2.41,95%CI:1.13~5.14,P<0.05);万古霉素谷浓度与肝毒性不相关。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万古霉素谷浓度10~15μg/m L相比,谷浓度>15μg/m L的患儿肾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OR=2.54,95%CI:1.59~4.08;P<0.05),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9,95%CI:0.17~2.03;P>0.05)。结论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10μg/m L,临床治疗效果欠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谷浓度>15μg/m L,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与10~15μg/m L相当,故谷浓度在10~15μg/m L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万古霉素 治疗药物监测 谷浓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