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中国视角下医保基金与公卫资金统筹使用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烨 丁锦希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共8页
医保基金和公卫资金的统筹使用是促进服务融合、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驱动力。依据协同优势理论与PCIC理论,本研究提出了推动医保基金与公卫资金统筹使用的三大路径,即理顺购买内容、优化购买方式和强化购买能力。基于上述路径视... 医保基金和公卫资金的统筹使用是促进服务融合、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驱动力。依据协同优势理论与PCIC理论,本研究提出了推动医保基金与公卫资金统筹使用的三大路径,即理顺购买内容、优化购买方式和强化购买能力。基于上述路径视角的研究发现,目前国内统筹使用的探索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资金来源不明确、购买服务范围不清晰、多主体考核激励协调性不足,与健康产出关联性不强、成本核算与健康测量考核能力不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不足等问题。建议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与健康结果相关的考核支付激励机制,实现资金扩容与信息化的动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基金 公卫资金 统筹使用 协同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科DRG分组细化的地方实践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任雨青 李伟 +3 位作者 朱辰轩 陈逸凡 葛梦茹 丁锦希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体系下地方对肿瘤内科病组的细分情况,探索提高DRG分组精细化程度的方式。方法:梳理全国DRG细分组方案,统计肿瘤内科病组,与CHS-DRG细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地方分组细化的具体方式和细分标... 目的:分析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体系下地方对肿瘤内科病组的细分情况,探索提高DRG分组精细化程度的方式。方法:梳理全国DRG细分组方案,统计肿瘤内科病组,与CHS-DRG细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地方分组细化的具体方式和细分标准。结果:地方DRG细分组采用删减新增、平行新增、特殊新增三种方式,增加了适应症、治疗方式、住院天数、用药方案的细分标准。结论:目前地方DRG分组精细化程度不足,建议放宽编码限制,优化细分标准,同时注意控制DRG组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分组机制 肿瘤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费用结构与DRG补偿水平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任雨青 李伟 丁锦希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医疗费用结构与DRG补偿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医疗机构DRG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A市2023年所有病组的医疗费用及DRG清算数据。通过系统聚类的方法将病组按费用结构特征进行划分并探究补偿水平的差异;以全体病组、不同划分... 目的:分析医疗费用结构与DRG补偿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为医疗机构DRG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A市2023年所有病组的医疗费用及DRG清算数据。通过系统聚类的方法将病组按费用结构特征进行划分并探究补偿水平的差异;以全体病组、不同划分标准下的亚组为分析层级,分别研究各类医疗费用占比与补偿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将病组划分为6类以不同费用为资源消耗主导的病组,其DRG补偿水平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耗材和手术费用与补偿水平显著正相关,其余费用则显著负相关。结论:医疗机构应合理看待不同病组的补偿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利用医疗费用结构与补偿水平的相关性加强DRG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医疗费用结构 支付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医用耗材医保目录管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佳明 杨烁 +2 位作者 孟凡月 丁锦希 李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日本医用耗材医保目录管理经验,为国内规范医保耗材支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全流程剖析日本医用耗材目录管理政策。结果:为提高管理效率,日本按通用名管理耗材目录,并引入分类准入理念,将耗材分为已有功能产品... 目的:分析日本医用耗材医保目录管理经验,为国内规范医保耗材支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全流程剖析日本医用耗材目录管理政策。结果:为提高管理效率,日本按通用名管理耗材目录,并引入分类准入理念,将耗材分为已有功能产品和新功能产品分别设计准入程序;同时,采用类似功能比较法、会计成本法、成本效益评估法测算医保支付标准。结论:建议国内采用通用名模式管理医保目录,并基于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结合耗材特征结构制定医保通用名;探索分类准入,对已纳入省级目录品种、国家带量采购品种与新上市品种差异化设计医保审评程序;以类似功能比较法为主、成本效益评估法为辅,测算耗材医保支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耗材 医保目录 准入评估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门诊预付费系统支付方式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明 王锐 +2 位作者 丁锦希 葛梦茹 李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0,共5页
目的:梳理美国门诊预付费系统(APC)的发展历程、分组方案及付费方式,为我国探索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总结美国APC的主要措施与特点。结果:美国APC以医疗保健通用程序编码系统为基础,基于临床、资源消... 目的:梳理美国门诊预付费系统(APC)的发展历程、分组方案及付费方式,为我国探索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总结美国APC的主要措施与特点。结果:美国APC以医疗保健通用程序编码系统为基础,基于临床、资源消耗相似原则及成本二倍规则,对门诊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分组,考虑门诊医疗服务特征形成多样化支付单元。结论:我国可借鉴美国APC,建立门诊预付费制度,需考虑门诊医疗服务特点合理设计支付政策,完善门诊医疗服务编码系统,兼顾创新技术发展需求,并做好不同支付方式之间的统筹协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预付费系统 医保支付方式 门诊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DRG医院偿付系统中创新产品支付模式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伟 任雨青 +3 位作者 丁锦希 李佳明 蔺淼 覃胡莉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42,共3页
在DRG付费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对于创新产品的医保支付问题尚缺乏具体操作经验。德国在DRG医院偿付系统中针对创新产品建立了一套“临时性支付-补充性支付-打包支付”的医保支付模式。本文对该模式的总体流程、适用条件、核心措施进行... 在DRG付费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对于创新产品的医保支付问题尚缺乏具体操作经验。德国在DRG医院偿付系统中针对创新产品建立了一套“临时性支付-补充性支付-打包支付”的医保支付模式。本文对该模式的总体流程、适用条件、核心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为国内完善DRG支付体系中创新产品的支付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创新产品 临时性支付 补充性支付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医用耗材目录制定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蔺淼 李佳明 +1 位作者 丁锦希 李伟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67,共4页
目的: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医用耗材目录(假体清单)的制定经验,为国内制定《商业健康保险目录》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政策分析法,系统分析并总结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医用耗材目录的制定目的、具体内容、制定过程。结果:该目录... 目的: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医用耗材目录(假体清单)的制定经验,为国内制定《商业健康保险目录》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政策分析法,系统分析并总结澳大利亚私人健康保险医用耗材目录的制定目的、具体内容、制定过程。结果:该目录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参加私人健康保险的澳大利亚公民能够获得满足其医疗需求的医用耗材(假体)、降低Medicare支出负担、促进私人健康保险的发展。澳大利亚卫生部设置了明确的准入机制,重视临床疗效,分组制定补偿价格。结论:构建《商业健康保险目录》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找准商业健康保险功能定位以明确目录范围,组建包含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保险学等多领域专家在内的第三方组织作为目录制定的主体单位,加强产品的临床疗效评估,采用分组制定最低补偿价格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私人健康保险 医用耗材 商保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保门诊慢特病衔接保障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冰冰 丁锦希 李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3,共4页
目的:构建惠民保与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惠民保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对全国96款惠民保产品门诊慢特病衔接保障进行评价。结果:从保障性评估和可持续性评估两个维度... 目的:构建惠民保与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惠民保产品的设计和优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对全国96款惠民保产品门诊慢特病衔接保障进行评价。结果:从保障性评估和可持续性评估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库;惠民保产品门诊慢特病衔接保障评价的综合得分集中在中值附近,衔接保障效果比较均衡。结论:衔接保障较优的惠民保产品呈现三大特点——重视普通门诊保障,理赔限制和程序友好,产品的性价比较高;这些也是未来惠民保设计和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慢特病 惠民保 衔接保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病例组合系统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9
作者 彭丽 丁锦希 +1 位作者 任旭 李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47,51,共5页
当前我国门诊费用不断增长,付费机制不够成熟,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处于起步阶段。美国、韩国、英国较早开始研究并建立门诊病例组合系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为我国建立门诊病例组合系统、推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主要启... 当前我国门诊费用不断增长,付费机制不够成熟,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处于起步阶段。美国、韩国、英国较早开始研究并建立门诊病例组合系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能够为我国建立门诊病例组合系统、推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主要启示有:建立适用于全部门诊范围的病例组合系统,组建专业团队完善编码系统,建立以操作为初始分类变量、诊断和辅助服务为次变量的分组逻辑,单个患者可分配多个组别以保证同质性,使门诊支付方式与住院支付方式相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 门诊病例组合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