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氟沙星及其注射剂中微量有机杂质的分离、鉴定和合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尔华 张秀芝 +1 位作者 吴葆金 董善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49-454,共6页
从氧氟沙星(ofloxacin,1)原料药及注射剂中,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一个主要的微量有机杂质,通过UV、IR、~1HNMR、^(13)CNMR、MS等光谱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为1的C-3脱羧物(DOFL,2),并分析了产生的可能历程。不同合成路线... 从氧氟沙星(ofloxacin,1)原料药及注射剂中,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一个主要的微量有机杂质,通过UV、IR、~1HNMR、^(13)CNMR、MS等光谱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为1的C-3脱羧物(DOFL,2),并分析了产生的可能历程。不同合成路线制备的1所含2的量不一致,用蝥合法制备的1,所含2的量甚微约为0.1%~0.2%。1的注射剂如制备方法得当和放置适宜,是比较稳定的。如pH值偏低或光照或加热时间较长,注射液色泽变深并有微量淡黄色沉淀2产生,2无抗菌活性。通常情况下,1的注射液中含2的量约为0.1%,如处置不当可升至0.8%~1.12%,甚至更高,严重影响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质量和药效。为了确证2的结构判断是否准确,同时验证对产生2的可能历程的分析,以便为改进工艺避免该杂质提供科学依据,特合成了2,合成品和分离品的各种光谱完全一致。2的分离、鉴定和合成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注射剂 脱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剂氟罗沙星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尔华 金熔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1-323,共3页
氟罗沙星由2,3,4-三氟硝基苯经还原、缩合环合、氟乙基化、螯合、上甲基哌嗪、水解、精制等七步反应制得。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总收率达40%。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 抗菌剂 氟罗沙星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秀芝 宗莉 +1 位作者 董善士 吴葆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2-334,共3页
将氧氟沙星用乳酸调节pH,直接配成注射液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两者结果基本一致。该注射液对热对光稳定,贮存一年后含量基本不变。
关键词 抗感染药 氧氟沙星 注射液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中重要杂质盐酸氯芦沙星的分离、鉴定与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尔华 朱雄 刘嵘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1-135,共5页
从新的三环氟喹诺酮药盐酸芦氟沙星(1)中分离出一种重要杂质,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红外等鉴定为盐酸氯芦沙星(2),为了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合成了该化合物,由2,6-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氟化、硝化、缩合、还原、... 从新的三环氟喹诺酮药盐酸芦氟沙星(1)中分离出一种重要杂质,经元素分析、质谱、核磁、红外等鉴定为盐酸氯芦沙星(2),为了进一步确证其结构,合成了该化合物,由2,6-二氯苯胺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氟化、硝化、缩合、还原、取代、环合、缩合环合、螯合、甲哌化、水解等十三步反应制得盐酸氯芦沙星,该杂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等几乎不显示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氯芦沙星 盐酸氯芦沙星 杂质 分离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交导数光谱法测定栓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秀芝 姚晓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80-483,共4页
采用零交导数光谱法测定栓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氧氟沙星一阶导数光谱的零交点(293.8 nm)不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亦即在293.8 nm处甲硝唑的—阶导数光谱振幅值不随氧氟沙星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反之亦然,由此不... 采用零交导数光谱法测定栓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氧氟沙星一阶导数光谱的零交点(293.8 nm)不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亦即在293.8 nm处甲硝唑的—阶导数光谱振幅值不随氧氟沙星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反之亦然,由此不必进行分离即可消除测定中两主药之间的相互干扰。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都为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1%及100.8%,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光谱法 氧氟沙星 甲硝唑 栓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芦氟沙星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尔华 朱雄 刘嵘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设计了一条合成含硫三环氟喹诺酮抗菌药盐酸芦氟沙星(1)的新方法,总收率达32.5%。以2,3,4-三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还原、溴化、环合、缩环、螯合、甲哌化、水解成盐等八步反应制得1。
关键词 盐酸芦氟沙星 氟喹诺酮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中主要杂质P-去甲加替沙星的分离、合成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秀珍 王新图 王尔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273,共2页
AIM:To identify the main impurity of gatifloxacin.METHOD:P-demethylgatifloxacin was synthesized in four steps from ethyl 2-(3-methoxy-2,4,5-trifluorobenzoyl)-3-(cyclopropylamino) acrylate through cyclization,chelation... AIM:To identify the main impurity of gatifloxacin.METHOD:P-demethylgatifloxacin was synthesized in four steps from ethyl 2-(3-methoxy-2,4,5-trifluorobenzoyl)-3-(cyclopropylamino) acrylate through cyclization,chelation,N-piperazination and hydrolysis,and identified by LC/MS,UV, 1 HNMR , 13 CNMR ,MS.RESULT:the main impurity of gatifloxacin was P-demethylgatifloxa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P-去甲加替沙星 分离 鉴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氯普鲁卡因中重要杂质2-氯-4-氨基苯甲酸的鉴定与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雁 王尔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盐酸氯普鲁卡因中重要杂质2氯4氨基苯甲酸的鉴定与合成①丁雁王尔华(中国药科大学医药化工研究所,南京210009)盐酸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Hydrochloride)为局部麻醉药,其麻醉强度... 盐酸氯普鲁卡因中重要杂质2氯4氨基苯甲酸的鉴定与合成①丁雁王尔华(中国药科大学医药化工研究所,南京210009)盐酸氯普鲁卡因(ChloroprocaineHydrochloride)为局部麻醉药,其麻醉强度为普鲁卡因的2倍,起效迅速,代谢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普鲁卡因 麻醉药 杂质 氨基苯甲酸 鉴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碘阿糖胞苷合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问根 王尔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05-710,共6页
以D-葡萄糖作为手性起始原料,经过十二步反应立体选择地合成了氟碘阿糖胞苷的重要中间体3-O-乙酰基-5-O-苯甲酰基-2-氟-2-脱氧-α-D-溴代阿拉伯糖,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避免了使用贵重试剂和苛刻条件,使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以D-葡萄糖作为手性起始原料,经过十二步反应立体选择地合成了氟碘阿糖胞苷的重要中间体3-O-乙酰基-5-O-苯甲酰基-2-氟-2-脱氧-α-D-溴代阿拉伯糖,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避免了使用贵重试剂和苛刻条件,使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十二步反应总收率提高到6.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氟碘阿糖胞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碘阿糖胞苷 中间体 立体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四环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问根 王尔华 闵知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共4页
以2,3,4三氟苯胺为起始原料,设计一条新的路线,经七步反应合成了与噻唑并噻嗪骈合的新型四环氟喹诺酮类抗菌剂9,1(环硫亚甲基)7氟8(4甲基1哌嗪基)5氧5H噻唑并[3,2a]喹啉4... 以2,3,4三氟苯胺为起始原料,设计一条新的路线,经七步反应合成了与噻唑并噻嗪骈合的新型四环氟喹诺酮类抗菌剂9,1(环硫亚甲基)7氟8(4甲基1哌嗪基)5氧5H噻唑并[3,2a]喹啉4羧酸,总收率为30%。该路线具有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剂 四环氟喹诺酮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秀芝 祝昱 +1 位作者 端木禾 董善士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用适宜的方法配制,pH调节在3.5~5.0,在上市包装条件下,室温保存稳定。通常杂质含量约为0.05%,若pH调节偏低或强光照射或加热时间较长,注射液色泽加深,并有微量沉淀物产生,经研究该沉淀物为无... 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用适宜的方法配制,pH调节在3.5~5.0,在上市包装条件下,室温保存稳定。通常杂质含量约为0.05%,若pH调节偏低或强光照射或加热时间较长,注射液色泽加深,并有微量沉淀物产生,经研究该沉淀物为无抗菌活性的脱羧物,如放置不当脱羧物可上升至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洛美沙星 注射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和醋氯芬酸溶液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雪松 王柏 +1 位作者 赵茜 吴葆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和醋氯芬酸在溶液状态下透过离体小鼠皮肤的特性 ,为制剂的开发研究提供比较依据 ;方法 :利用Franz扩散池和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所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药物扩散液 ,进行双氯芬酸钠、醋氯芬酸的体外经皮渗透实...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和醋氯芬酸在溶液状态下透过离体小鼠皮肤的特性 ,为制剂的开发研究提供比较依据 ;方法 :利用Franz扩散池和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液所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药物扩散液 ,进行双氯芬酸钠、醋氯芬酸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并用HPLC法测定接受液中双氯芬酸钠、醋氯芬酸浓度 ,求算它们在相应条件下的渗透速率 (Jss)和渗透系数 (P) ;结果 :醋氯芬酸在pH =6 .5 ,6 .8,7.0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渗透系数 (P)分别为 2 .5 4× 10 -4,1.2 9× 10 -4,0 .8× 10 -4cm/min ,而双氯芬酸钠在相同条件扩散液中的渗透系数 (P)分别为 4 .92× 10 -4,2 .6 3× 10 -4,1.6 4× 10 -4cm/min ;渗透系数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 ;结论 :双氯芬酸钠和醋氯芬酸的累积渗透量和时间具有一级动力学特点 ;在溶液状态下 ,醋氯芬酸的渗透系数仅为双氯芬酸钠的一半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醋氯芬酸 透皮吸收 渗透速率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中枢兴奋活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殿强 朱雄 +1 位作者 张奕华 巫冠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寻找具有中枢兴奋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异烟酸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还原、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8a~8t)。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评价其中... 目的: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寻找具有中枢兴奋活性的新型化合物。方法:以异烟酸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还原、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8a~8t)。用小鼠自主活动实验评价其中枢兴奋活性。结果: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ESI-MS、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8a、8b和8g能增强健康小鼠的自主活动(P<0.05)。结论:二芳(杂)甲硫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达非尼 硫代乙酰胺 合成 中枢兴奋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氧鬼臼毒素-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雄 吴葆金 +4 位作者 罗厚蔚 陶磊 赵卿 郭青龙 吴畅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用正交试验优选磺丁基醚-β-环糊精对去氧鬼臼毒素的包合效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确证包合物的形成。经包合,使去氧鬼臼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从约0.5 mg/L提高至约5 g/L。该包合物体外、体内活性试验证实,去氧鬼臼毒素对多种肿... 用正交试验优选磺丁基醚-β-环糊精对去氧鬼臼毒素的包合效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确证包合物的形成。经包合,使去氧鬼臼毒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从约0.5 mg/L提高至约5 g/L。该包合物体外、体内活性试验证实,去氧鬼臼毒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鬼臼毒素 磺丁基醚-Β-环糊精 包合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雷诺嗪对映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分离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文静 许旭 +2 位作者 王尔华 梁宏晞 郁韵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5-127,共3页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建立了盐酸雷诺嗪在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ChiralcelOD -R)上的手性拆分方法。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组成对分离的影响。在推荐流动相 (100%甲醇 )条件下 ,盐酸雷诺嗪对映体的分离度可达3.8。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潜 手性分离 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 盐酸雷诺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lbociclib有关物质的分析及合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铎 朱雄 +3 位作者 张仕金 王铎 李志裕 孙丽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699,共4页
为控制palbociclib药品质量,从palbociclib原料药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有关物质:8-环戊基-5-甲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8H-吡啶并[2,3-d]嘧啶-7-酮(A)、8-环戊基-5-甲基-6-乙烯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8H-吡啶并[2,3-d... 为控制palbociclib药品质量,从palbociclib原料药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有关物质:8-环戊基-5-甲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8H-吡啶并[2,3-d]嘧啶-7-酮(A)、8-环戊基-5-甲基-6-乙烯基-2-(5-哌嗪-1-基-吡啶-2-基氨基)-8H-吡啶并[2,3-d]嘧啶-7-酮(B)和4-[6-(6-乙酰基-8-环戊基-5-甲基-7-氧代-7,8-二氢吡啶并[2,3-d]嘧啶-2-基氨基)-吡啶-3-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C)。分析了这些有关物质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设计合成,其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bociclib 结构鉴定 有关物质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苏沙星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文静 许旭 +2 位作者 王尔华 梁宏晞 郁韵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帕苏沙星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抗菌剂 羟丙基-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代苯甲亚砜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雄 黄文龙 +3 位作者 皋聪 朱炎 张印广 凌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莫达非尼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二氟代苯甲亚砜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中枢兴奋活性进行了测定。以二(4-氟苯基)甲醇为原料,经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了二氟代苯甲亚砜基乙酰胺类衍生物,共计16个... 在莫达非尼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二氟代苯甲亚砜基乙酰胺类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中枢兴奋活性进行了测定。以二(4-氟苯基)甲醇为原料,经取代、酯化、胺解和氧化等反应合成了二氟代苯甲亚砜基乙酰胺类衍生物,共计16个目标化合物(5a~5p),其结构经ESI-MS、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然后以小鼠自主活动实验测定了其中枢兴奋活性。初步研究表明,化合物5a,5b,5c,5e以及5j能提高小鼠的自主活动,其中化合物5b的中枢兴奋活性与莫达非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达非尼 亚砜基乙酰胺 合成 中枢兴奋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罗沙星注射液的研制及其配伍变化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秀芝 杨敬荣 +1 位作者 吴葆金 王尔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将氟罗沙星用天门冬氨酸调节pH直接配成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经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注射液质量稳定。本品与氯化钠溶液配伍产生沉淀。该沉淀经紫外、红外、核磁、质谱等分析,并非为分解产物,而是氟罗沙星。
关键词 氟罗沙星 注射液 天冬氨酸 液相色谱法 配伍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莫普林的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熔 王尔华 杨友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以 4 溴 3,5 二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 ,经甲基化 酯化、肼化、氧化得 4 溴 3,5 二甲氧基苯甲醛 ,与丙烯腈缩合 ,再与硝胍环合得标题化合物 ,总收率为 2 9%。
关键词 溴莫普林 甲氧苄氨嘧啶 合成 二羟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