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中miRNA常用提取方法的综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翔 贺丽卉 《北方药学》 2012年第7期31-32,共2页
目的:对目前实验室常用的4种miRNA提取方法的比较,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使用各自的说明书进行提取miRNA,检测目前血液中公认含量比较高的miRNA--U6,通过RT和Q-PCR后的CT值,进行含量和稳定性比较。结果:miRNeasy Mini Kit-TRIzol的CT... 目的:对目前实验室常用的4种miRNA提取方法的比较,探讨其临床实用性。方法:使用各自的说明书进行提取miRNA,检测目前血液中公认含量比较高的miRNA--U6,通过RT和Q-PCR后的CT值,进行含量和稳定性比较。结果:miRNeasy Mini Kit-TRIzol的CT值较小,稳定性也较好。结论:各种提取方法有显著差异,但是差异较小,miRNeasy Mini KitTRIzol法相对而言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提取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苏敏 宋明 +1 位作者 华峰 华维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尼莫地平的合成工艺改进①吴苏敏宋明华峰华维一1(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1药物化学研究室,南京210009)关键词尼莫地平;二氢吡啶合成尼莫地平(1),化学名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 尼莫地平的合成工艺改进①吴苏敏宋明华峰华维一1(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1药物化学研究室,南京210009)关键词尼莫地平;二氢吡啶合成尼莫地平(1),化学名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吡啶3,5二羧酸异丙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二氢吡啶 合成 钙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锚定修饰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郝静梅 王卉 +3 位作者 李琼 朱靓 张勇 霍美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0-686,共7页
采用薄膜分散-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并以N-十二烷基-O-羟乙基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锚定修饰,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及表面电荷,数字酸度计及渗透压测定仪检测其p H及渗透压,HPLC法测定并计... 采用薄膜分散-硫酸铵梯度法制备了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并以N-十二烷基-O-羟乙基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锚定修饰,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及表面电荷,数字酸度计及渗透压测定仪检测其p H及渗透压,HPLC法测定并计算两种药物包封率、渗漏稳定性、血浆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行为。所制备的多糖锚定修饰复方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在150 nm左右,p H为5.3~6.1,渗透压为820~870 m Osm/kg,对两种药物皆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均大于90%),且和非多糖锚定修饰脂质体相比,药物泄漏率显著降低,血浆稳定性显著提高,缓释能力增强,且在肿瘤模拟p H环境比血液p H环境具有更快的释药速度。本研究制备的多糖修饰复方脂质体具有优良的药物负载、稳定性及缓释能力,在临床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阿霉素复方脂质体 壳聚糖两亲性衍生物 理化性质 稳定性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翟艳 王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19-621,共3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分析方法相结合,综合了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分析的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检测和药物分析中。随着新的发光试剂,新固相材料的研制以及新标记技术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重现性...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分析方法相结合,综合了化学发光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分析的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检测和药物分析中。随着新的发光试剂,新固相材料的研制以及新标记技术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灵敏度,重现性将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物质 技术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壬苯醇醚的合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苏敏 盛汝萍 +1 位作者 顾天明 伍少安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7年第7期356-357,共2页
采用氢氧化锶作催化剂合成窄分布壬苯醇醚,效果良好。
关键词 壬苯醇醚 窄分布 氢氧化锶 催化 杀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s标准社区慢性病老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712-713,共2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已成为医疗用药最大的群体.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及原患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治疗是老年人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及维持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是指易发生药...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已成为医疗用药最大的群体.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及原患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药物治疗是老年人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及维持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是指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老年人用此类药品的风险超过潜在收益而应该避免使用.目前评价老年患者不适当用药的最佳方法尚未确定,国际上基于客观标准公认的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是Beers标准[1].作者基于Beers标准2015版增加的关于老年患者应该避免的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内容,对居家慢性病老年人用药(包括中成药)应用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药品 标准 用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pH敏感共聚物胶束的制备与大鼠体内药动学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卉 赵海霞 +2 位作者 张晓君 陈大为 乔明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9-344,350,共7页
目的以pH敏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poly(L-histidine),m PEG-PLA-PHis)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载体制备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 目的以pH敏感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D,L-lactide)-poly(L-histidine),m PEG-PLA-PHis)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载体制备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并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白藜芦醇载药胶束,分别采用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子显微镜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载药胶束进行表征,以白藜芦醇溶液为对照,测定p H敏感载药胶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白藜芦醇p H敏感胶束的载药量为10.25%,包封率为90.69%,平均粒径为54.1 nm,zeta电位为-12.7 m V。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载药胶束呈类球形,分布均匀。白藜芦醇在胶束内核以分子或无定型形式存在。大鼠药动学结果显示,与白藜芦醇溶液相比,白藜芦醇载药胶束组的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显著提高(P<0.05),清除率显著下降(P<0.05),平均滞留时间显著增加(P<0.05)。结论白藜芦醇胶束具有较小的粒径且分布较窄,包封率较高,具有较好的长循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敏感 组氨酸 白藜芦醇 胶束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溶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贺丽卉 徐翔 《北方药学》 2012年第8期45-46,84,共3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作为载体具有宿主范围广、感染效率高和可携带大片段外源基因等优势,将其改造为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肿瘤是当前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本文就I型单纯疱疹病毒溶瘤药物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溶瘤病毒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恶性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配制方法下青霉素钠皮试液稳定性考察
9
作者 宛霞 潘静 +2 位作者 肖伟 张永 王惠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8-10,29,共4页
目的考察青霉素钠皮试液在2~8℃环境下放置4 h后其有关物质的变化,用于指导注射用青霉素钠的使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青霉素钠样品进行分析。使用Red Classical C18色谱柱(5μm,150.0 mm×4.6 mm),磷酸盐缓冲液、甲醇和乙腈为流... 目的考察青霉素钠皮试液在2~8℃环境下放置4 h后其有关物质的变化,用于指导注射用青霉素钠的使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青霉素钠样品进行分析。使用Red Classical C18色谱柱(5μm,150.0 mm×4.6 mm),磷酸盐缓冲液、甲醇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柱温34℃,进样量20μL。结果经过酸碱破坏后的青霉素溶液杂质含量会升高,并产生新的杂质,而放置4 h后的青霉素溶液则未产生新的杂质。青霉素钠样品在放置前后其溶液中杂质F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杂质A、B、C、D、E有一定的变化,但杂质总和未超过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结论改良配制方法简化了配制流程,青霉素钠皮试液2~8℃环境下放置4 h过程中有关物质含量有所上升,增加了假阳性发生的可能,建议尽量在较短时间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钠 皮试液 稳定性 有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夏冬琪 《现代盐化工》 2016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将粉末直接压片法运用到制药业中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的制药企业对此项技术还缺乏必要的理解,但是随着粉末直接压片法在制药业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让我国的相关专家开始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那么下面我们就... 目前我国始终没有将粉末直接压片法运用到制药业中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的制药企业对此项技术还缺乏必要的理解,但是随着粉末直接压片法在制药业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让我国的相关专家开始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压片法 制约因素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