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检测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1
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4,共1页
2022年2月17日,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国药大杭州研究院检测中心”)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15944)。此次获批证书标志着中国药科大学杭州研究院的建设... 2022年2月17日,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国药大杭州研究院检测中心”)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15944)。此次获批证书标志着中国药科大学杭州研究院的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科大学 检测中心 认可证书 创新药物研究 注册号 杭州 新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生骨胶囊原粉化学成分鉴定及牡荆苷含量测定
2
作者 吴革林 范瑞鑫 +5 位作者 梁楚玲 邢冷 谢永建 龚平 周鹏 李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采用UPLC-MS/MS对通络生骨胶囊原粉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牡荆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2%甲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进样量... 采用UPLC-MS/MS对通络生骨胶囊原粉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牡荆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采用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0.2%甲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进样量1μL;通过ESI质谱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数据,成功鉴定出通络生骨胶囊原粉中的12个黄酮类和3个芪类化合物。同时,采用XBridge C_(18)(4.6 mm×250 mm,5µm)色谱柱,以0.05%冰醋酸-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µL,建立了牡荆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在10~4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平均回收率为96.7%。这些方法的建立为通络生骨胶囊原粉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生骨胶囊 化学成分 UPLC-MS/MS 牡荆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和氨基葡萄糖在离子对LC-MS中保留规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杰 孙月 李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3期192-195,203,共5页
[目的]研究氨基酸和氨基葡萄糖在离子对LC-MS中的保留规律,优化建立壳寡糖等含氨基葡萄糖样本中氨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比较pH、离子对试剂种类、浓度对各氨基酸和氨基葡萄糖保留行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Lichrospher C_(18)(... [目的]研究氨基酸和氨基葡萄糖在离子对LC-MS中的保留规律,优化建立壳寡糖等含氨基葡萄糖样本中氨基酸的色谱分析方法。[方法]比较pH、离子对试剂种类、浓度对各氨基酸和氨基葡萄糖保留行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Lichrospher 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采用0.5 mmol/L的全氟庚酸(TDFHA)水溶液(pH=2.4)和含0.5 mmol/L TDFHA的乙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LC-MS/MS法分离并测定了壳寡糖水解样品中16种氨基酸。[结果]离子对试剂可增加氨基酸、氨基葡萄糖保留,且酸性、碱性氨基酸保留受离子对试剂等影响最为明显,而pH和离子对试剂浓度对氨基葡萄糖的保留影响较小。测得壳寡糖样品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0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周期短,为壳寡糖等含氨基葡萄糖的样品中氨基酸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氨基酸 氨基葡萄糖 离子对色谱法 LC-MS 保留规律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色谱保留预测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可 李翠翠 李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2-430,共9页
基于串联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往往依赖于实际谱图和理论谱图的匹配打分,而大量共洗脱肽的干扰会降低多肽和蛋白的鉴定及定量的准确性。多肽保留时间预测可将多肽色谱保留行为转变为稳定独立的特征时间属性,作为多肽鉴定的辅助和验... 基于串联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往往依赖于实际谱图和理论谱图的匹配打分,而大量共洗脱肽的干扰会降低多肽和蛋白的鉴定及定量的准确性。多肽保留时间预测可将多肽色谱保留行为转变为稳定独立的特征时间属性,作为多肽鉴定的辅助和验证指标,改善多肽鉴定的准确性。复杂体系中多肽色谱保留预测也对优化蛋白质组学测定条件、提高数据非依赖采集中质谱数据的检出率和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未修饰多肽及修饰多肽常用的色谱保留预测方法(包括基于标准化索引、多肽分子模型、氨基酸残基参数和机器学习等)进行了综述,总结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并对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保留时间预测 多肽保留时间 数据非依赖采集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