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十一届全国抗生素(微生物药物)学术会议第一轮会议通知
1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微生物药物 学术会议 抗生素 中国药学会 学术活动计划 专业委员会 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2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我国抗生素(创新微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针对我国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我国抗生素(创新微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以及抗生素合理使用;针对我国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对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合理使用 征文通知 会议 学术 细菌耐药 国家行动计划 国际交流合作 研究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质量与安全性论坛征文通知
3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经研究,针对当前广泛应用的抗生素。
关键词 论坛征文 抗生素 药品质量 产品质量 中国药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一届全国抗生素(微生物药物)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4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6-196,共1页
由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拟于2009年11月中旬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将以突出创新、紧密结合自己研究工作为主,
关键词 会议 抗生素 微生物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发展探析——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邵荣光副所长 被引量:2
5
作者 邵荣光 《生物产业技术》 2013年第5期59-61,共3页
邵荣光,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 邵荣光,博士,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单克隆抗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医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药物 研究所 所长 专业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邀主编点评
6
作者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耐药细菌和真菌感染成为全球的健康威胁及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免疫低下人群的增加、抗生素应用的广泛和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分离菌的类型及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少见的分离菌且呈增多趋势,并表现出特有的耐药... 耐药细菌和真菌感染成为全球的健康威胁及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免疫低下人群的增加、抗生素应用的广泛和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分离菌的类型及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少见的分离菌且呈增多趋势,并表现出特有的耐药谱;多重耐药菌对临床治疗提出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实验室加强监测、提升认识,及时诊断,促进临床抗生素合理应用。本专辑围绕重要且有特色的少见临床分离菌及重要多重耐药菌,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离菌 耐药细菌 免疫低下 抗生素应用 真菌感染 耐药谱 及时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邀主编点评--现代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
7
作者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上市药品应具有的最基本属性。如何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对上市的药品质量实现精准控制是药品监管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药物分析技术通过与化学、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等高新领域的逐步融合... 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上市药品应具有的最基本属性。如何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对上市的药品质量实现精准控制是药品监管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药物分析技术通过与化学、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等高新领域的逐步融合,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可概括为50年代仪器化,60年代电子化,70年代计算机化,80年代智能化,90年代信息化,而21世纪必将进一步向信息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现代药物 上市药品 主编 技术创新体系 药物分析 信息技术 光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邀主编点评--现代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
8
作者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上市药品应具有的最基本属性。如何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对上市的药品质量实现精准控制是药品监管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药物分析技术通过与化学、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等高新领域的逐步融合... 药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上市药品应具有的最基本属性。如何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对上市的药品质量实现精准控制是药品监管人员面临的重大挑战。药物分析技术通过与化学、生物学、医学、信息技术、光电子技术等高新领域的逐步融合,已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可概括为50年代仪器化,60年代电子化,70年代计算机化,80年代智能化,90年代信息化,而21世纪必将进一步向信息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现代药物 上市药品 主编 技术创新体系 药物分析 信息技术 光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