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十一五”期间中国美术研究现状基本分析 |
郑工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
|
当前有关抗战时期大后方美术研究的几点思考 |
郑工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3
|
关于如何推进石窟艺术研究的思考 |
柴剑虹
古丽比亚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4 |
0 |
|
4
|
女学,女书,女红与女性艺术创作研究——传统女性艺术教育与现代女性艺术创作之关联 |
徐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5
|
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史论的研究与写作 |
蔡青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6
|
中西文化在视觉艺术领域的碰撞与交融——《中国油画五百年》评述 |
郑工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7
|
色彩在现代品牌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
许洪林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8
|
中国当代漆画中的图像与技术 |
郑工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9
|
贵在古而新——谈雕塑艺术创新 |
吴为山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0
|
他走了,留下深深的脚印——“调和中西——苏天赐艺术研讨会”综述 |
王端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近代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 |
曹小鸥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2
|
中国画批评二题 |
郎绍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2004 |
1
|
|
13
|
新中国初期山水画价值重构与图式嬗变 |
王先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4
|
诗人、工匠与裸体艺术欣赏——看任瑞华人体素描想到的 |
陈醉
|
《陶瓷学报》
CAS
|
1989 |
0 |
|
15
|
“新时期”设计——20世纪中国设计现象观察之四 |
曹小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6
|
李魁正艺术创作和教育的创新性 |
吴培秀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7
|
女性艺术的现代性意义——兼谈女性艺术的性别化和创作形态的极端化 |
徐琛
|
《艺术设计研究》
|
2011 |
0 |
|
18
|
西安安国寺遗址的密教石像考 |
金申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9
|
从杨子华的绘画和墓室壁画考证北齐皇室的生活 |
金申
|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0
|
绘画中的历史细节——李毅士两幅肖像画及其他 |
郑工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