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研究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亚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2017年的中国电影多向度地探索、开发、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从艺术、商业、技术、人物等维度深耕发力,电影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着意形成新格局,并发挥了中国电影更大的优势。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赢得世界电影业的瞩目,对于... 2017年的中国电影多向度地探索、开发、讲述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从艺术、商业、技术、人物等维度深耕发力,电影整体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着意形成新格局,并发挥了中国电影更大的优势。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赢得世界电影业的瞩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影产业发展的崛起国,如何争取世界电影主导地位所面临的更多的还是挑战。在全球电影产业发展中,中国电影不断反思,及时校准观念与方向,与绑架了中国现行电影创作的拜金主义告别,转而变为新的包含现代性的话语选择、开放的品质提升和推动电影传播的有效策略,是一种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2017年 艺术作品 “中间层电影” 研究动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造就的对话及路向——2014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44,共14页
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 中国电影即将走过110年的旅程,许多突出的电影发展现象和一些在电影艺术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影,恰巧都在2014年出现。作为历史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呈现持续的市场繁荣和快速提升,创作视野不断拓宽,其中,近现代历史题材构成年度电影发展的重要脉络,电影类型化、影像话语和导演个人性诠释等正逐渐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理解和故事策略,电影综合产值及市场占有率、过亿票房电影数量、观影人次、海外市场票房等各项指标均不断跃进。中国电影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更呈现出了多媒体时代的新特征。分析中国电影在当前遭遇的转变,评论影片创作的优劣,并进而带出一些关于中国电影路向方面的讨论,颇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4年度 中国电影作品 总体发展 叙述路径 电影思维 问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中国电影通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3
作者 丁亚平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90-97,共8页
由电影史学实践出发,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被彰显。概观全局,随之而来的问题更多。电影通史研究和电影史创新追求相联系。电影通史研究怎么才能创新,与思潮、文化、体制和观念有关,也与对电影历史进行普遍的概括及电影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有... 由电影史学实践出发,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被彰显。概观全局,随之而来的问题更多。电影通史研究和电影史创新追求相联系。电影通史研究怎么才能创新,与思潮、文化、体制和观念有关,也与对电影历史进行普遍的概括及电影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中国电影通史的写作,要走传承、创新的路径,重视电影研究的学理性、学科性建构和历史学的实证性,走向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创新 电影通史 限度性 第三重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2015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综论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中国电影市场以领先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民族国家电影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规划之下呈现出某种主流电影的气质,当代中国社会中下阶层关于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丰富而多元。面对未来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怎样理解国产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市场以领先世界第一的增长速度快速崛起,民族国家电影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和规划之下呈现出某种主流电影的气质,当代中国社会中下阶层关于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丰富而多元。面对未来许多发展、挑战与机遇,怎样理解国产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规范市场乱象、保证电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言说和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成为当下燃眉之急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国家电影 主流商业大片 社会中下阶层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代同行:多元的影像叙述——论2018年中国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及趋向
5
作者 丁亚平 陈晓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8-140,共13页
2018年的中国电影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阶段.一方面,电影创作更加多元化,题材、主题、类型等方面都有所拓展和深化,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高品质电影;另一方面,在市场层面,电影观众消费更趋理性,绵延数年的“IP+流量明星”策略遇冷,多部“IP+... 2018年的中国电影处在一个微妙的转折阶段.一方面,电影创作更加多元化,题材、主题、类型等方面都有所拓展和深化,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高品质电影;另一方面,在市场层面,电影观众消费更趋理性,绵延数年的“IP+流量明星”策略遇冷,多部“IP+流量明星”配置的作品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与口碑拉动电影消费、优质的原创作品广受市场追捧和叫好又叫座,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现实,无疑将倒逼电影产业内部调整,尊重观众,着意进行电影内容、品质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历史叙述传播 原创力 审美经验 中国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电影:产业回归理性,艺术质量提升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卫防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17-28,共12页
2019年度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回归理性,艺术思维又回到了电影创作的本体,艺术质量得以提升。国产主流大片中,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以类型创新、用小切口进行国家话语叙述和主流价值观的深度诠释获得创新性,而其他商业大... 2019年度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回归理性,艺术思维又回到了电影创作的本体,艺术质量得以提升。国产主流大片中,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以类型创新、用小切口进行国家话语叙述和主流价值观的深度诠释获得创新性,而其他商业大片则因类型元素营造和叙事的匮乏,艺术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中低成本影片总体方阵逐渐扩大,延续写实精神、表达出观众的情感体验,以作者性来寻求思辨价值和人文价值,追求独特性与大众审美并重等成为其主要创新呈现。但此类影片中,悬疑、喜剧类型的创作也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电影 电影艺术 电影产业 新主流大片 中低成本影片 电影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剧:大众艺术的大众担当
7
作者 王乙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4-145,共2页
中国作为电视剧生产的大国,面对着庞大的收视群体,其在展现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担负着审美和教育的责任。要让电视剧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彰显中国梦,创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品位和艺术追求,还要有正确的价... 中国作为电视剧生产的大国,面对着庞大的收视群体,其在展现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担负着审美和教育的责任。要让电视剧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彰显中国梦,创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审美品位和艺术追求,还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足够清醒的文化自觉,以作品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实现寓教于乐、以文化人,以肩负电视剧艺术对大众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 大众艺术 价值观 国家形象 以文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意识、实证理性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论60年新中国电影史学话语的演进 被引量:5
8
作者 丁亚平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3期183-188,共6页
60年新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与演进,与历史现实的客观性和具有意识形态的社会语境息息相关。本文从史学意识和史学话语的角度入手,总结当代中国电影批评在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演变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传承与嬗变,并对一些... 60年新中国电影批评的发展与演进,与历史现实的客观性和具有意识形态的社会语境息息相关。本文从史学意识和史学话语的角度入手,总结当代中国电影批评在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历史演变中所进行的一系列传承与嬗变,并对一些电影批评及历史研究现象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中国电影批评 史学意识 实证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生态的变迁——当下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慧瑜 《艺术广角》 2016年第5期30-37,共8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且,国产电影在有效的市场保护下,勉强与以好莱坞为主的进口影片平分秋色。可是,与急速扩容的市场规模相比,中国电影自身的商业、艺术等品...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且,国产电影在有效的市场保护下,勉强与以好莱坞为主的进口影片平分秋色。可是,与急速扩容的市场规模相比,中国电影自身的商业、艺术等品质经常受到诟病,反映出国产电影的类型不成熟、叙事混乱等问题,这与既能获得高票房、又能保持艺术水准、还能恰到好处地传播美国价值观的好莱坞电影有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艺生态 叙事 好莱坞电影 变迁 国产电影 艺术水准 电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类型片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转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亚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随着全球化和产业化的演进、发展,中国商业类型电影在市场意识和价值观上,发生了新的开拓和解放。早期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电影对自身艺术与市场地位的确立过程。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引入,中国电影艺术的很多框子和模式被打破,... 随着全球化和产业化的演进、发展,中国商业类型电影在市场意识和价值观上,发生了新的开拓和解放。早期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电影对自身艺术与市场地位的确立过程。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引入,中国电影艺术的很多框子和模式被打破,开始有了更多的改变。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亟待改变。发挥类型片海外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是实现国产电影飞跃,赢得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片 海外市场 国际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电影的叙事流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储双月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历史电影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对历史予以呈现、反思和交流的艺术世界,同时也是创作者立足于现实土壤的主观认识,甚至是某种自我超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构造。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动态地观察历史人物的性格、社会心... 历史电影是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对历史予以呈现、反思和交流的艺术世界,同时也是创作者立足于现实土壤的主观认识,甚至是某种自我超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构造。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动态地观察历史人物的性格、社会心态和历史进程的演进与嬗变,也可以静态地呈现彼此联系的局部和整体、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文化发微和阐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政治 历史正剧 历史创伤 民族国家叙述 历史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剧大讨论述略及其对中国历史电影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年第4期34-42,共9页
四次历史剧大讨论增进了人们对历史剧固有特性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同时对历史剧在不同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做了厘清和梳理。因为有意味的历史内容必须稳稳地落实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才能焕发出它... 四次历史剧大讨论增进了人们对历史剧固有特性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理解,同时对历史剧在不同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做了厘清和梳理。因为有意味的历史内容必须稳稳地落实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才能焕发出它的意义。反之,不让历史电影承担起历史教科书传播历史知识的任务,必然会对历史情节中出现的史实错误或不合历史必然性的内容感到不满意、不称心,也会对胡编乱造、片面追求戏剧效果和迎合商业卖点的做法产生排斥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事求似 以古讽今 古为今用 历史“现代化” 历史正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现代性的张力:孙瑜与中国电影的兴革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亚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共8页
电影史上的孙瑜,风调独绝,对电影投入饱满的热情。回顾与探究中国电影以至中国现代文化艺术演进、兴革,不能不说到孙瑜对电影创作上的诸多贡献,他电影的现代性精神气质,他与20世纪的中国和电影的半生龃龉,并未付诸流水。孙瑜在《电影导... 电影史上的孙瑜,风调独绝,对电影投入饱满的热情。回顾与探究中国电影以至中国现代文化艺术演进、兴革,不能不说到孙瑜对电影创作上的诸多贡献,他电影的现代性精神气质,他与20世纪的中国和电影的半生龃龉,并未付诸流水。孙瑜在《电影导演论》中提出:导演对于一部影片的成功或失败是直接地负着绝大责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孙瑜 张力 电影导演 电影投入 文化艺术 中国现代 电影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妖文化与中国魔幻电影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魔幻题材电影一直是好莱坞推向世界电影市场的主打类型片。最近十多年,一批数量庞大的好莱坞魔幻题材电影风靡世界影坛,给美国电影产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文化影响力。如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系列片《魔戒》《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加... 魔幻题材电影一直是好莱坞推向世界电影市场的主打类型片。最近十多年,一批数量庞大的好莱坞魔幻题材电影风靡世界影坛,给美国电影产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文化影响力。如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系列片《魔戒》《哈利波特》《暮光之城》《加勒比海盗》《纳尼亚传奇》等。比较来说,魔幻题材电影是中国商业类型片的弱项,鲜少有真正意义上成熟的国产魔幻类型片出现,究其原因,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电影 文化影响力 中国 《纳尼亚传奇》 《加勒比海盗》 《暮光之城》 《哈利波特》 类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关怀、情感力生产与全球化的可能性——2016年中国电影发展态势与对策
15
作者 丁亚平 储双月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1,30,共9页
中国电影在2016年有法可依,趋于理性发展,本土市场商业大片的头部效应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中国电影不能为票房市场所绑架,应该在本土市场更多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并适应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市场,着力于提升自己的产业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 中国电影在2016年有法可依,趋于理性发展,本土市场商业大片的头部效应没有形成强大的力量。中国电影不能为票房市场所绑架,应该在本土市场更多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并适应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市场,着力于提升自己的产业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全面推进全球影市的分工合作,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6中国电影 发展态势 市场理性 文化多样性 电影强国建设 中国电影工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世界电影内容生产策略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定位
16
作者 储双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3期18-26,共9页
紧密结合叙事、创意与技术,把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维度作为功能强大的阐释滤镜抑或精彩滤镜合集,是统领电影内容生产的指导原则。2014年,世界电影博取海外市场收益的内容生产策略表现为:加强公共性品质;在流行叙事中浇铸原型人物;整... 紧密结合叙事、创意与技术,把社会、政治、文化、心理维度作为功能强大的阐释滤镜抑或精彩滤镜合集,是统领电影内容生产的指导原则。2014年,世界电影博取海外市场收益的内容生产策略表现为:加强公共性品质;在流行叙事中浇铸原型人物;整合全球性语言与作者/民族风格;对高雅文化进行自主的商业美学创新。有鉴于此,本文结合类型叙事、受众心理,深入辨析中国电影应该如何进行海外市场定位,提高国际能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生产 公共性 全球流行 原型 本土化 商业美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共情意识 拓展多元格局--2021年中国电影的内容生产分析
17
作者 赵卫防 《艺术学研究》 2022年第3期83-89,共7页
2021年度,中国电影产业供给侧产能和市场逐渐恢复,在内容生产上也实现了新的超越。庆祝建党百年的宏大语境下,本年度的“新主流大片”等主题电影创作成就凸显,以人本表现来营造共情意识以及加强类型创新,成为这类影片最主要的亮点。202... 2021年度,中国电影产业供给侧产能和市场逐渐恢复,在内容生产上也实现了新的超越。庆祝建党百年的宏大语境下,本年度的“新主流大片”等主题电影创作成就凸显,以人本表现来营造共情意识以及加强类型创新,成为这类影片最主要的亮点。2021年度的一般商业影片创作,在追求视听本体之外,也体现出文学叙事扎实、努力和观众建立情感联结的特色。文艺片的创作在表达情感的主题诉求下营造着新的多元化格局,艺术片的创作则在观众需求与个性表达之间寻求着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1年国产电影 共情意识 类型创新 电影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轻电影与中国电影内热外冷的格局之困
18
作者 储双月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2-58,共7页
本土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视野背道而驰、对话世界的开放意识淡薄,自然是中国电影在传播接受上陷入内热外冷困境的重要原因。2014年轻电影皆因引起网生代密切关注、热议或争议而在国内市场热卖,但其在社交媒体作为热点话题所具有的高度集... 本土化经营与国际化发展视野背道而驰、对话世界的开放意识淡薄,自然是中国电影在传播接受上陷入内热外冷困境的重要原因。2014年轻电影皆因引起网生代密切关注、热议或争议而在国内市场热卖,但其在社交媒体作为热点话题所具有的高度集中的消费热点和不断发酵所形成的传播张力,很大程度上还是无法渗透、扩散到海外市场,从而抵消品质和欣赏口味上的严苛检验。指出2014年中国轻电影发展的现状、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内容生产策略,对中国电影海外市场拓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市场 “快时尚”模式 信任和亲密关系的认同危机 戏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组合:中国电影诗意叙事的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意象组合是视觉思维与电影叙事结合的修辞形式。意象组合一方面是指由一系列表现物象的连续镜头所构成的整体意象;另一方面则指意象之间通过连续组合成为"视觉和弦",产生新的意象。意象组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度参与了... 意象组合是视觉思维与电影叙事结合的修辞形式。意象组合一方面是指由一系列表现物象的连续镜头所构成的整体意象;另一方面则指意象之间通过连续组合成为"视觉和弦",产生新的意象。意象组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度参与了中国电影的空间、时间、视点的构造,创造出"象外之象"的诗意审美体验,体现出中国电影人对民族化电影语言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意象组合 诗意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使姿态,不改匠心——看《钢铁侠》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姿态
20
作者 李玮 《戏剧之家》 2013年第9期103-104,共2页
《钢铁侠3》最终被划归为"特供片"而非"合拍片",从而损失了18%的中国票房收入。即便相关部门壁垒森严、面色铁青,即便本土媒体一片嘘声,电影制作者大叹世道炎凉,好莱坞的掘金者依然认定了中国电影市场会在2020年&qu... 《钢铁侠3》最终被划归为"特供片"而非"合拍片",从而损失了18%的中国票房收入。即便相关部门壁垒森严、面色铁青,即便本土媒体一片嘘声,电影制作者大叹世道炎凉,好莱坞的掘金者依然认定了中国电影市场会在2020年"从后视镜里看北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市场 好莱坞影片 钢铁 中国市场 中国观 观众 植入式 姿态 后视镜 中国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