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式现代化的电影呈现与发展进路 |
孙萌
徐依梵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意象”美学: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再认识 |
潘秀通
潘源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3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学的应用性转向及反思 |
丁亚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中国30年代的电影批评和电影艺术理论 |
高小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7 |
5
|
|
5
|
论影视传媒艺术的“智柔”魅力 |
程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中国武侠电影与宗教伦理 |
贾磊磊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7
|
传统与现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归属 |
高小健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8
|
好莱坞电影与中国早期三个片种的试制 |
秦喜清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7 |
5
|
|
9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 |
高小健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0
|
类型的延续、突破与思考——2019中国内地春节档电影观察 |
赵卫防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寻找屏幕叙事艺术的根本 |
崔文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12
|
后电视与元认知:新时代中国电视批评理念再考察 |
朱婧雯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3
|
中国体育电影的典型叙事场景建构 |
王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4
|
中国香港“电懋”公司的品牌化明星制造策略 |
孙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数字人文、影人年谱与文化地理学视阈下的区域电影研究 |
杨洲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6
|
滑稽穿插:历史衍变、叙事功能与“吸引力电影” |
闫明
丁亚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用标尺取代剪刀:百年电影分级制与审查制的分野 |
贾磊磊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18
|
传媒的建构--CCTV《中华医药》十年 |
丁亚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9
|
论“满映”的女明星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
丁珊珊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东方银幕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
赵小青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