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理之变对中国画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若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10期1-5,160,共5页
封建贵族社会"礼"就是法,把贵族小社会之"礼"推向集权平民大社会,显然不匹配,对"礼"的简化,对儒学终极的解释便产生"宋理"。"天理至善",人性有"天理"一面,也有人肉体之&qu... 封建贵族社会"礼"就是法,把贵族小社会之"礼"推向集权平民大社会,显然不匹配,对"礼"的简化,对儒学终极的解释便产生"宋理"。"天理至善",人性有"天理"一面,也有人肉体之"气"一面。"气"是善恶之源,孔子的人本是被动的"克己复礼",孟子的人本是主动的"养浩然之气"。是固,"礼"时代的绘画是"成教化,助人伦"之作,"理"时代的绘画是"心源"之作。"礼""理"之变使中国画入俗外,更塑造着中国画色形之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形 中国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眼当代中国画
2
作者 穆家善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
长期在海外研究中国画的学者,远离了学派、师承、利益的漩涡,明眼者一看便知,20世纪中国画出了点问题。在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渴望变革的呼声一浪高于一浪,新文化运动的洪流席卷全国。我们所敬仰的文化巨匠,康有为、梁启超乃至鲁迅频频... 长期在海外研究中国画的学者,远离了学派、师承、利益的漩涡,明眼者一看便知,20世纪中国画出了点问题。在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渴望变革的呼声一浪高于一浪,新文化运动的洪流席卷全国。我们所敬仰的文化巨匠,康有为、梁启超乃至鲁迅频频登高一呼,喊出中国画要改革的时代强音,他们甚至指出中国画的创新应参照西洋素描来变革。徐悲鸿、蒋兆和等一大批杰出的画家首当其冲,以自身卓越的艺术造型能力,拿着毛笔,以素描造型的审美视角,进行着毕生的艺术实践,创作出《九方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方皋 素描造型 艺术实践 审美视角 蒋兆和 登高一呼 李可染 时代强音 人物画家 波普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清 中国新水墨实力派
3
作者 任清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9Z期73-7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感言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若熹 《中国书画》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明友批评我画得杂,"杂"大约是指画的形式及题材。而我又自认为,无论哪种绘画形式,也不限任何题材,我的画都很单纯。我的"杂"画可分三个门类:第一类是工笔画;第二类是写意画;第三类是没骨画。三个画类都离不开线与水的问题。线的微... 明友批评我画得杂,"杂"大约是指画的形式及题材。而我又自认为,无论哪种绘画形式,也不限任何题材,我的画都很单纯。我的"杂"画可分三个门类:第一类是工笔画;第二类是写意画;第三类是没骨画。三个画类都离不开线与水的问题。线的微观化与水的被动就是工笔画;线的宏观化与水墨的主动便是写意画;线与水的结合就形成了没骨画;而水最终冲破笔限的则是现代没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言 艺术 绘画形式 工笔画 写意画 微观化 题材 指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格迷局——陈林作品观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见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211-214,共4页
我在2005年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念书时识得陈林。也许相遇的时间段正是陈林绘画风格转型当口的原因,我比一般朋友更明晰地见证了他近年创作思维演进的脉络。我想观看陈林的画必须首先将我们的阅读方式设定为"观念先行",这是陈林作为... 我在2005年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念书时识得陈林。也许相遇的时间段正是陈林绘画风格转型当口的原因,我比一般朋友更明晰地见证了他近年创作思维演进的脉络。我想观看陈林的画必须首先将我们的阅读方式设定为"观念先行",这是陈林作为新工笔绘画风格代表人物之一的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他的作品注重观念的意义和价值,画面形式语言都作为阐释观念的方式而存在,同时也具备独立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局 绘画风格 中国艺术研究院 画面形式 纸本 创作思维 黄河逆流 电影镜头 形式美感 韩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砖引玉——我对现代山水画的一些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昊 《书画世界》 2023年第5期37-42,共6页
试图以西方美学标准对中国画进行改革的努力自20世纪初的文艺革命以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康有为提出的“以郎世宁为太祖”的方案虽然因为过于荒谬而被人忽视,但还是开启了一扇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大门。康有为否定国画,指责其沉溺于写意风... 试图以西方美学标准对中国画进行改革的努力自20世纪初的文艺革命以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康有为提出的“以郎世宁为太祖”的方案虽然因为过于荒谬而被人忽视,但还是开启了一扇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大门。康有为否定国画,指责其沉溺于写意风气,这并非一种艺术上的否定,而是社会变革和文化运动的需要,体现了一种冲破旧有文化体系的诉求。要实现这种诉求,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变化显然更容易获得突破。康有为的说法虽然稍嫌不够专业,但其目的的明确性还是引发了近代文化史上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艺术 现代山水画 郎世宁 文艺革命 康有为 中国画 西方美学 明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技的局限与极致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若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撞技即撞水撞粉的简称,没骨画写生的理性及卧笔写意的感性,是对工写两极的折中与调和,而撞技却是把两类不可调和的颜色,通过"撞"的方法,把它们相融在一起。技法极致有两种结果:一是技升华为道。其道已溢出画的范畴,即从画入道,其技... 撞技即撞水撞粉的简称,没骨画写生的理性及卧笔写意的感性,是对工写两极的折中与调和,而撞技却是把两类不可调和的颜色,通过"撞"的方法,把它们相融在一起。技法极致有两种结果:一是技升华为道。其道已溢出画的范畴,即从画入道,其技也非具体的某技,是广义之技,技在此成为修炼道德的工具形式,要修炼得道,可能需要一生的生命态度。技升为道的两个必要前提——博养与熟技;另一结果是技的僵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粉 撞水 没骨 生命态度 造型语言 宗经 形式问题 《文赋》 自然物象 《典论·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家集评
8
作者 唐勇力 方土 +3 位作者 杨宁 尚晓娟 张剑 范存刚 《书画世界》 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
陈川的工笔画就是采用“工笔意写”的方式,讲究绘画语言的随心随势,富于写意性,传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借物以抒情;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表现因素,对写意性进行创造性理解与拓展延伸,画面气息传达出儒雅的人文风骨和... 陈川的工笔画就是采用“工笔意写”的方式,讲究绘画语言的随心随势,富于写意性,传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精神,借物以抒情;同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中的表现因素,对写意性进行创造性理解与拓展延伸,画面气息传达出儒雅的人文风骨和时代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性 绘画语言 写意精神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 中国传统绘画 工笔画 拓展延伸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谷旻 崔进 刘万鸣作品
9
作者 张谷旻 崔进 刘万鸣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5期166-167,共2页
作者简介:张谷雯,1961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西泠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关键词 刘万鸣 中国美术学院 国家一级美术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崔进 作品 作者简介 协会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与回家
10
作者 潘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2期1-5,共5页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手拿画笔,面对一张白纸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一个人最初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内心的需要。世界很大,充满诱惑。比世界更大的是人的心灵,人心中充满模糊的愿望,随时可以化作无数想入非非的期盼。所以人更容易被自己所诱惑,并将自身的局限视为人生最大的羁绊,心灵既渴望挣脱身体去漂泊,又渴望有一个躯壳来表现。因而,人总是在寻找,其实是在寻找自己,却又常常被自己所欺骗,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于他人,或者正是为了区别于他人而偏离了自己。于是会有许多时候觉得理想破灭、激情淡去、思维停滞,不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入非非 理想破灭 漂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红钢
11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期131-131,共1页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晨,第三属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专业 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作品 1959年 协会会员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
12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3期131-131,共1页
熊红钢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 熊红钢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专业 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1959年 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红钢
13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5期131-131,共1页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专业 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水画展 1959年 协会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
14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8期134-134,共1页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专业 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水画展 1959年 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红钢
15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1期128-128,共1页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济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涛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济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涛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眉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水画展 1959年 美术家 中国文联 作品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
16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7年第2期131-131,共1页
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卿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 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卿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获“中华世纪之光”提名奖。部分力作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贵州民族学院 山水画展 中国美术馆 协会会员 中国文联 作品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红钢
17
作者 熊红钢 《中国书画》 2018年第2期128-128,共1页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 1959年生于贵州长顺县。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中国画坛百杰画家”。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获铜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专业 贵州民族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山水画展 1959年 协会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清
18
作者 徐恩存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6Z期72-72,共1页
推荐理由:任清在借鉴传统、发展传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履,他紧贴时代与生活,使笔墨技法与时代精神、生活气息成为一体,并综合其他画种的手段与方法,增强了他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分量,因而使作品的内涵外延,审美价值都远远... 推荐理由:任清在借鉴传统、发展传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履,他紧贴时代与生活,使笔墨技法与时代精神、生活气息成为一体,并综合其他画种的手段与方法,增强了他花鸟画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分量,因而使作品的内涵外延,审美价值都远远超越了传统花鸟画形式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欣赏 时代精神 生活气息 笔墨技法 艺术魅力 审美价值 花鸟画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笔墨与自然观
19
作者 曾三凯 《中国书画》 2020年第8期122-123,共2页
笔墨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在自然的视觉节律对笔墨的启示、自然对笔墨的造型角度的制约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笔墨的影响等方面。宗白华先生曾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一段话:"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 笔墨与自然的关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表现在自然的视觉节律对笔墨的启示、自然对笔墨的造型角度的制约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笔墨的影响等方面。宗白华先生曾引用清代画家方士庶《天慵庵随笔》的一段话:"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画家 虚境 传统绘画 山苍树 因心造境 天人合一 宗白华先生 山川草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三凯绘画作品
20
作者 曾三凯 《中国社会组织》 2014年第6期55-55,共1页
1974年生于福建泉州。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关键词 中国美术学院 曾三 1998年 学士学位 研究生班 硕士学位 中国画 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