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书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
1
作者
无
肖文飞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6期3-7,共5页
2009年9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
2009年9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剪纸
雕版印刷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颜氏家庙碑》临写指要
2
作者
肖文飞
《书法教育》
2019年第2期78-82,共5页
《颜氏家庙碑》简介《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由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为其父亲颜惟贞撰文、书写并刊立,李阳冰篆额,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
《颜氏家庙碑》简介《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由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为其父亲颜惟贞撰文、书写并刊立,李阳冰篆额,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全文记述了颜氏祖先的'德行、书翰、文章、学识'等家族世系和功德盛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
《颜勤礼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与重
3
作者
肖文飞
《中国书画》
2018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管毫之轻,生命之重。把一生托付于管毫,在重与轻之间,书法人如何取得安身的依据,从而坚定前行?"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黄道周语)但几千年来,中国人却愿意耗其一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此间的玄奥又是如何?见微知...
管毫之轻,生命之重。把一生托付于管毫,在重与轻之间,书法人如何取得安身的依据,从而坚定前行?"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黄道周语)但几千年来,中国人却愿意耗其一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此间的玄奥又是如何?见微知著,是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玄奥高深的中国哲学,无不起源于日常的毫末,"道在屎溺","大道至简",由最不起眼的"器",进而"技",进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世界
中国哲学
中国人
黄道周
沉溺
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书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
1
作者
无
肖文飞
机构
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
出处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第6期3-7,共5页
文摘
2009年9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中国剪纸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剪纸
雕版印刷技艺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氏家庙碑》临写指要
2
作者
肖文飞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
出处
《书法教育》
2019年第2期78-82,共5页
文摘
《颜氏家庙碑》简介《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由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为其父亲颜惟贞撰文、书写并刊立,李阳冰篆额,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全文记述了颜氏祖先的'德行、书翰、文章、学识'等家族世系和功德盛名情况。
关键词
《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
《颜勤礼碑》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与重
3
作者
肖文飞
机构
文化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术部
出处
《中国书画》
2018年第5期102-103,共2页
文摘
管毫之轻,生命之重。把一生托付于管毫,在重与轻之间,书法人如何取得安身的依据,从而坚定前行?"作书是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黄道周语)但几千年来,中国人却愿意耗其一生,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此间的玄奥又是如何?见微知著,是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方式,玄奥高深的中国哲学,无不起源于日常的毫末,"道在屎溺","大道至简",由最不起眼的"器",进而"技",进而"道"。
关键词
认知世界
中国哲学
中国人
黄道周
沉溺
大道
分类号
J29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书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访谈
无
肖文飞
《中国艺术时空》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颜氏家庙碑》临写指要
肖文飞
《书法教育》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轻与重
肖文飞
《中国书画》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