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谦益《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考论——兼及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明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钱谦益在顺治四年丁亥三月晦日被捕,关进京城刑部狱,在狱中作《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他选择苏轼《狱中寄子由》的第二首和韵并在小序中转换诗题,是为了赠诗给柳如是,且其中还隐含他以苏轼自比而诉说冤屈的意图。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钱谦益在顺治四年丁亥三月晦日被捕,关进京城刑部狱,在狱中作《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他选择苏轼《狱中寄子由》的第二首和韵并在小序中转换诗题,是为了赠诗给柳如是,且其中还隐含他以苏轼自比而诉说冤屈的意图。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将这组诗的写作背景误以为是钱氏因黄毓祺案牵连而被关进南京狱,从而造成一系列失考。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大多从外证考辨,如从这六首诗出发,则可更加明晰钱氏被关押的地点以及柳如是暂居之地与生辰等问题。陈寅恪又在这组诗中挖掘出钱氏“思念故国,讽刺清朝”之意,但是钱氏此时明显还是寄希望于清朝的当权者为自己洗刷冤屈。在钱氏后来的回忆写作中,他对丁亥年被捕事,又产生新的态度与感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可以对“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以及明清诗文研究的现状做出一定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和东坡西台诗韵六首》 陈寅恪 《柳如是别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之变:19世纪法国美学中的摹仿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5,共13页
巴托为18世纪法国美学既有的论美路线添补了一条艺术哲学路线,开辟了理想主义-古典主义相结合的法国美学传统,但他所重新阐释的摹仿论及艺术体系根基不稳。19世纪初的法国学院爆发了一场围绕“理想美”的论争,德·昆西和达维分别持... 巴托为18世纪法国美学既有的论美路线添补了一条艺术哲学路线,开辟了理想主义-古典主义相结合的法国美学传统,但他所重新阐释的摹仿论及艺术体系根基不稳。19世纪初的法国学院爆发了一场围绕“理想美”的论争,德·昆西和达维分别持摹仿论的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前者得到学院派主力库赞的声援。库赞的弟子儒弗瓦则采取更加折中主义的态度,将“摹仿”与“理想”对观,客观上为达维的写实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推动了“摹仿”的狭义化进程。丹纳从自然科学借来“本质特征”,以取代“摹仿”充当艺术体系的基础性原则,然而可能依然未脱理想派的窠臼。此后,维龙的反理想-反摹仿以柏拉图理念论为靶心攻击学院艺术和学院美学,其实与丹纳的实证思想、印象派的极端写实主义同出于科学主义立场。以“理想”为核心的摹仿论经过在法国美学里的漫长旅程,至此方告一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 理想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巩与欧阳修交游史实考论
3
作者 陈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5-172,共8页
通过以时间为序对曾巩与欧阳修的交游考证,可知两人政治、文学、学术等方面的彼此影响。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志向、主张乃至性格、作风有很多共同之处,切磋砥砺,同声相应。然而两人之间的影响又是不对等的... 通过以时间为序对曾巩与欧阳修的交游考证,可知两人政治、文学、学术等方面的彼此影响。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志向、主张乃至性格、作风有很多共同之处,切磋砥砺,同声相应。然而两人之间的影响又是不对等的。欧阳修是影响曾巩最大的人物,曾巩在立身行事、治学为文等方面皆受欧阳修沾溉。他虽然很受欧阳修器重,但不论在政坛上还是文坛上,显然都是作为欧阳修的羽翼出现的。但考察二者之关系,也应看到曾巩对欧阳修政治上的襄赞;学术上,曾巩对欧阳修的显在影响,主要在史学方面,欧阳修编修五代史时便吸纳过曾巩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交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谦益论诗诗对杜甫《戏为六绝句》的承传与新变
4
作者 高明祥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钱谦益所作论诗诗《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在承传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基础上又产生新变。钱氏继承了杜甫尊重前贤、别裁伪体的思想,以批评当时的诗坛流弊。钱诗延续了《戏为六绝句》“戏题”的自况心怀,但也增... 钱谦益所作论诗诗《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在承传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基础上又产生新变。钱氏继承了杜甫尊重前贤、别裁伪体的思想,以批评当时的诗坛流弊。钱诗延续了《戏为六绝句》“戏题”的自况心怀,但也增添了走出“嗤点前贤”的矛盾、消解讽刺的紧张等意味。钱诗与《戏为六绝句》都是以近代视野和当世视野为论述重点,但不同于杜甫对时人的包容态度,钱谦益以自己的诗学为标准,将时人划分了阵营。《戏为六绝句》论述的内容可能不仅仅限于诗歌,这种现象在钱谦益论诗诗中更是蔚为大观,他论述了文学家、批评家、书法家、画家以及女性群体,且对后世论诗诗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论诗诗 杜甫 《戏为六绝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