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的反步滑模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限 高双 +2 位作者 朱齐丹 徐光 俞健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1-55,79,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不匹配不确定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运用反馈线性化理论改变系统状态向量将其线性化,并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滑模的控制算法。根据反步递推设计的思想,在每步中采用了鲁棒的变结构控制来使虚拟系统稳定,无需在反步设计中采... 针对一类具有不匹配不确定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运用反馈线性化理论改变系统状态向量将其线性化,并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滑模的控制算法。根据反步递推设计的思想,在每步中采用了鲁棒的变结构控制来使虚拟系统稳定,无需在反步设计中采用自适应调节参数,减小了系统计算量,同时采用饱和函数解决了滑模控制的抖动问题。将其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系统,通过对考虑喷水推进船舶喷口特性的航向控制系统的仿真应用,表明控制器对不匹配的模型摄动及海浪干扰变化不敏感、设计参数易于调节,系统能够实现对船舶航向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匹配不确定系统 反馈线性化 反步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航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在船舶与岸电无缝并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解文祥 周昊 +1 位作者 郭燚 王超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118,共9页
鉴于船舶与岸电在并网时存在较大冲击电流,以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控制的岸电离网运行时对突发状况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改进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结合模型... 鉴于船舶与岸电在并网时存在较大冲击电流,以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控制的岸电离网运行时对突发状况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采用改进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结合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算法,对岸电电源输出电流、环流、子模块电容电压进行分层预测控制,实现船舶与岸电的无缝并网。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MMC-VSG并网仿真模型,模拟船舶与岸电并网及突加负载等工况。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实现VSG离网与并网的无缝切换;与经典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动态响应速度提升了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岸电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模型预测控制(MPC)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AUV自适应动态积分滑模轨迹跟踪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洪潮 戴晓强 +2 位作者 陆震 曾庆军 许赫威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5-71,共7页
为解决欠驱动AUV在海流干扰、控制器超调及模型不确定下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运动学控制器中,设计具有自适应律的虚拟向导,减弱了洋流干扰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在动力学控制器中,引入二阶微分跟踪器,确保纵向速度控制过渡时间短、不... 为解决欠驱动AUV在海流干扰、控制器超调及模型不确定下的三维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在运动学控制器中,设计具有自适应律的虚拟向导,减弱了洋流干扰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在动力学控制器中,引入二阶微分跟踪器,确保纵向速度控制过渡时间短、不出现超调;并应用RBF神经网络对AUV模型的不确定项进行逼近并补偿。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整个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克服洋流和模型不确定的影响,抑制抖振和克服超调,实现对三维轨迹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V 轨迹跟踪 RBF神经网络 二阶微分跟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形固体颗粒对弯管内壁的磨损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曹骞 康灿 +2 位作者 滕爽 焦侬 丁可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4-1104,共11页
为研究弯管内固体颗粒在液相夹带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及颗粒对弯管内壁的磨损,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与离散元耦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型,考虑固液两相之间的作用,对弯管内的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软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嵌入自编译磨... 为研究弯管内固体颗粒在液相夹带条件下的运动特性及颗粒对弯管内壁的磨损,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与离散元耦合的方法,建立数值模型,考虑固液两相之间的作用,对弯管内的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软件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嵌入自编译磨损模型;借助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案可以准确地模拟颗粒在管内的运动特征并能够预测弯管内壁的磨损位置以及磨损程度.弯管内的二次流对颗粒运动有重要影响,弯管外侧壁面中心线附近的磨损较严重,磨损的形式以小角度划擦切削为主.弯管磨损主要与颗粒对壁面的碰撞速度、碰撞角度及碰撞频率有关.运动中的颗粒与壁面发生多次碰撞,碰撞角度逐渐减小.随着颗粒球形度的增大,在相同碰撞条件下引起的磨损量变小,但是会降低颗粒的随流性.颗粒形状影响颗粒在流场中的运动速度以及颗粒与壁面的碰撞.随着颗粒球形度增大,严重磨损区域向弯管进口方向移动,壁面平均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当输送颗粒的球形度为0.91时,壁面磨损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两相流 弯管 磨损 颗粒形状 流动结构 离散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SAB异步电机故障诊断
5
作者 令波 杨咏 +1 位作者 穆旻皓 张文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3-608,626,共7页
由于电机结构及其运行环境复杂,导致各类故障与故障特征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单一信号信息含量有限,无法满足诊断需求。针对此问题,以电流、磁场信号为监测信号,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支持向量机-自适应提升算法(SVM-AdaBoost,简称S... 由于电机结构及其运行环境复杂,导致各类故障与故障特征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单一信号信息含量有限,无法满足诊断需求。针对此问题,以电流、磁场信号为监测信号,提出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支持向量机-自适应提升算法(SVM-AdaBoost,简称SAB)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希尔伯特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信号频域特征;其次,通过SAB分类器,对多源样本分别进行训练,获取各子分类器预测结果;最后,基于注意力机制调整权重矩阵参数,对电流、电磁信号进行信息融合,改进SAB分类器以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信号对各类故障的敏感程度不同;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对转子断条故障、定子短路故障、轴承故障的诊断分类,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故障诊断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故障诊断 多传感器 注意力机制 支持向量机 自适应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叶片结构对凝水泵出口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胡江 康灿 +1 位作者 邢志龙 张文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4-659,共6页
为探究不同长短叶片结构下凝水泵出口管道内的压力脉动特征,深化对泵系统内非定常流动机理的理解,在定常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泵及出口管内的流动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泵出口管内的压力脉动与监测点位置... 为探究不同长短叶片结构下凝水泵出口管道内的压力脉动特征,深化对泵系统内非定常流动机理的理解,在定常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泵及出口管内的流动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泵出口管内的压力脉动与监测点位置和流量之间的关系,对各叶片结构对应的压力脉动的频域特征和能量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长5短叶片结构对应的凝水泵外特性优于3长3短叶片结构的;各监测点在4个流量工况下的主频保持为叶频f_(BPF)及其倍频.3长3短叶片结构较5长5短叶片结构泵出口压力脉动更明显,变化更复杂;泵出口法兰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强度较高,沿流动方向,自监测点P_(1)至P_(3),压力脉动逐渐衰减;对于3长3短叶片结构,在1.4Q_(d)流量工况下,泵出口管内呈现多频率激发的压力脉动特征,非稳态流动激励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水泵 长短叶片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