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法的水下航行器地磁异常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高阳 刘勇 +2 位作者 朱平杰 向冰 周洪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91-2200,共10页
为改进水下航行器磁异常探测技术中磁异常实测数据难获得、现有磁体模型计算精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有限元仿真探讨建立无需区分近、远场的高精度混合磁体模型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仿真复杂结构水下航行器的空间磁异常分布,以磁场数值... 为改进水下航行器磁异常探测技术中磁异常实测数据难获得、现有磁体模型计算精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有限元仿真探讨建立无需区分近、远场的高精度混合磁体模型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仿真复杂结构水下航行器的空间磁异常分布,以磁场数值解为收敛目标,建立以偶极子阵元数目、位置及磁矩为参数的均匀磁化椭球体与偶极子阵列混合的航行器磁异常解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求解模型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得到磁异常计算值与全空间内数值解的拟合度较高,测试平面平均误差为3%。该模型在磁场延拓、高精度建模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磁异常探测 有限元仿真 磁体模拟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X的水下恒流转恒压高效变换与控制研究
2
作者 赵锦波 胡云耕 +3 位作者 舒欣 刘庆 夏远庚 方支剑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恒流供电系统因其较强的抗故障能力,适用于环境恶劣的海底远距离供电,但海底设备均采用恒压供电,因此需使用恒流转恒压变换装置将恒流输入转换为恒压输出,然后为该类设备提供电能。为解决宽负载范围下恒流转恒压的高效变换与高压隔离控... 恒流供电系统因其较强的抗故障能力,适用于环境恶劣的海底远距离供电,但海底设备均采用恒压供电,因此需使用恒流转恒压变换装置将恒流输入转换为恒压输出,然后为该类设备提供电能。为解决宽负载范围下恒流转恒压的高效变换与高压隔离控制的关键问题,首先提出1种分流调节器电路和直流变压器级联的恒流转恒压变换拓扑,实现恒流到恒压的宽范围高效变换;其次,针对高压隔离下的输出控制问题,研究基于输入侧检测的输出电压间接控制策略,无需高成本、大体积的输出隔离检测器件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准控制;最后,搭建输入电流为1 A、额定功率为500 W的实验样机,验证恒流转恒压变换器电能变换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变压器 恒流转恒压 分流调节器 间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时水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处理框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江龙 宋炜炜 +3 位作者 李嘉豪 韦群兰 王金霞 代博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水质监测数据的迅速积累和增长,给水质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水质监测与分析面临的实时性差、数据显示不直观、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了用于实时水环境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 水质监测数据的迅速积累和增长,给水质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目前水质监测与分析面临的实时性差、数据显示不直观、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了用于实时水环境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的分布式处理框架WaterSpark。使用改进的加拿大环境部长理事会水质指数(CCME-WQI)和Spark机器学习库(MLlib),进行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WaterSpark在实时水质传输、清洗归档、高效计算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及时准确地捕获和分析大规模水质数据,分布式数据集和集群能够应对不断增长的水质数据,保证性能的可扩展性,支持更多的水质指标和更大规模的水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分布式处理框架 水质指数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船舶航行场景复杂度感知方法研究
4
作者 石兵华 王晨 +3 位作者 郭佳 邸忆 苏义鑫 崔玉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7-153,共7页
为了解决智能船舶测试场景构建中的长尾问题并提高其测试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的航行场景复杂度感知方法。本文从图像纹理特征分析出发,构建航行场景复杂度与特征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首先,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对待测试图像信息进行... 为了解决智能船舶测试场景构建中的长尾问题并提高其测试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的航行场景复杂度感知方法。本文从图像纹理特征分析出发,构建航行场景复杂度与特征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首先,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对待测试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能量、熵、对比度、逆差矩和相关性等多个参数组成特征向量。接着,提出利用集成学习AdaBoost网络模型进行船舶航行场景复杂度感知,即利用大量的图片对所提模型进行训练和学习,获得场景复杂度与各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数据感知模型。通过在不同数据集上的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感知模型能够真实的反应船舶航行场景的复杂程度,获得结果与人类视觉感知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对智能船舶自主航行场景设计与构建都具有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自主航行 视觉感知 航行场景 复杂度感知 纹理特征 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穿孔数对冷却风扇气动性能和噪声性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华伟 王砾 +2 位作者 刘汉阳 王博 胡溧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了降低车用环形冷却风扇的气动噪声,以某款环形冷却风扇叶片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叶片穿孔结构,并且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叶片穿孔数对车用环形冷却风扇气动性能和噪声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冷却风扇气动及噪声性能计... 为了降低车用环形冷却风扇的气动噪声,以某款环形冷却风扇叶片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叶片穿孔结构,并且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叶片穿孔数对车用环形冷却风扇气动性能和噪声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冷却风扇气动及噪声性能计算模型,采用了大涡模拟与福克斯·威廉姆斯和霍金斯(FW-H)方程对其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然后,设计了叶片穿孔定位方式,得到了三种叶片穿孔模型,并对其气动及噪声性能进行了计算;最后,对原风扇模型和叶片穿孔模型的流场与声场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不同穿孔数对环形冷却风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穿孔结构可有效降低环形冷却风扇离散频率噪声和总声压级,其中模型B效果最好,其较原风扇模型的A计权总声压级降低4 dB;风量和静压效率随穿孔数量增加而相应降低;分析环形冷却风扇流场及声场分布情况可知,穿孔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叶尖低速回流区的产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叶片尾涡脱落,从而降低了穿孔结构风扇的噪声。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车用环形冷却风扇的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冷却风扇 穿孔结构 数值模拟 离散噪声 涡流噪声 福克斯·威廉姆斯和霍金斯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通信装置耐压壳体的机械结构设计仿真方法研究
6
作者 李光军 陈佳伟 +1 位作者 杨靖 胡湘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72-76,共5页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耐压壳体机械结构参数化设计的通用方法。通过Ansys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完成机械结构的参数化自动仿真任务,有效缩减了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周期。同时,针对耐压壳体基本的使用工况,本文基于力学理论分析方法,提出耐压壳体...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耐压壳体机械结构参数化设计的通用方法。通过Ansys软件提供的APDL语言,完成机械结构的参数化自动仿真任务,有效缩减了工程师的机械设计周期。同时,针对耐压壳体基本的使用工况,本文基于力学理论分析方法,提出耐压壳体的通用结构设计方法和需要关注的关键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耐压壳体 数字化仿真计算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空间环境中的低频电磁波传播数值计算与应用
7
作者 周晨 徐翔 +11 位作者 吴怡韵 刘默然 赵庶凡 高帅和 熊桥坡 徐彤 张学民 彭怀云 李清亮 李雪 刘勇 赵正予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9-735,751,共28页
地球空间环境中的低频电磁波传播既是空间物理学和电波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低频通信导航、近地空间环境监测等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先介绍了地球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并剖析了低频电磁波在各区域中的传播特性。继而回顾了... 地球空间环境中的低频电磁波传播既是空间物理学和电波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低频通信导航、近地空间环境监测等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先介绍了地球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并剖析了低频电磁波在各区域中的传播特性。继而回顾了低频电磁波传播研究的历史进程,系统梳理了从早期经验观测到现代多卫星多平台联合分析与数值模拟并重的演变过程。随后,介绍了目前低频电磁波传播的主流数值计算方法,涵盖射线追踪、全波解、波导模、有限元、有限差分时域方法;并结合自然源与人工源两大类激励,探讨了地球空间环境中低频电磁波传播的一系列核心科学问题以及应用场景。最后,针对当前数值模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研究展望。本文旨在构建跨尺度融合、多物理场耦合与自适应高效计算的低频电磁波传播数值模拟模型,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磁波 电波传播 数值模拟 电磁计算 地球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的高标准农田滴灌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王正家 姚海峰 +2 位作者 熊聪 丁聪 夏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0,共6页
针对新疆高标准农田面积广阔,自动化滴灌过程中因输水距离过长导致管道压力不稳定及滴灌不均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滴灌终端系统。系统以STM32WLE5CBU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采用太阳能供电,利用LoRa星型组网技术实现农田内信息... 针对新疆高标准农田面积广阔,自动化滴灌过程中因输水距离过长导致管道压力不稳定及滴灌不均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的滴灌终端系统。系统以STM32WLE5CBU6单片机为核心控制,采用太阳能供电,利用LoRa星型组网技术实现农田内信息通信。滴灌终端通过采集太阳能电池电量与阀门开度信息反馈运行状态,并结合电动阀门与压力反馈,通过阀门开度无极调节的方式稳定滴灌终端出口压力。此外,系统设计了远程控制平台以实现终端的管理与远程控制。实地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高可靠的通信性能与压力调节能力,能够满足高标准农田对滴灌均匀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 高标准农田 滴灌终端 无极调节 远程控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电路中SiC MOSFET串扰峰值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恒阳 孔武斌 +4 位作者 涂钧耀 楼航船 巫翔龙 李大伟 曲荣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862-8873,共12页
文中针对串扰电压峰值与驱动回路阻抗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段分析共源电感存在时串扰产生机理,提出一种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串扰电压的分析... 文中针对串扰电压峰值与驱动回路阻抗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段分析共源电感存在时串扰产生机理,提出一种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串扰电压的分析模型及预测算法。所提算法综合考虑共源电感、非线性极间电容等寄生参数与探头接线的影响,可实现引脚测量串扰电压的准确计算及器件内部串扰电压的提取。进一步,该算法针对栅极回路建模,并利用实测数据引入漏源电压与源极电流时变性,可适用于多桥臂电路及不同器件工况。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精准预测不同关断态驱动阻抗下的串扰峰值,其正向峰值平均预测误差仅为3.2%。该算法可为SiC MOSFET驱动电路设计提供定量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驱动阻抗设计 串扰预测 共源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立电流源低噪声JFET差分放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彬 王圣捷 +2 位作者 朱平杰 叶璇 张洋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结型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大、噪声低的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设计高性能瞬变电磁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然而,由于同一型号JFET器件间参数差异较大,多个JFET器件差分并联放大时难以匹配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立电流源的... 结型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大、噪声低的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设计高性能瞬变电磁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然而,由于同一型号JFET器件间参数差异较大,多个JFET器件差分并联放大时难以匹配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立电流源的低噪声JFET差分放大技术,结合每一路JFET放大支路电路特性单独设计恒流源,并调整为最佳静态工作点,以消除JFET参数离散性引发的放大支路不均流、无法可靠工作问题。最后,通过LTspice仿真与实际电路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技术设计的差分放大电路能够可靠工作,其中每一JFET支路电流均为4.68mA、增益达到40.00d B,且具有较低的本底噪声(0.51n V/√Hz@1.10k Hz)。本文提出的新方法能够有效消除JFET参数离散性问题,为设计差分并联低噪声TEM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放大电路 低噪声 结型场效应管 分立电流源 瞬变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介质对潜激光通信后向散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平 万梓傲 +3 位作者 费礼 陈思井 唐明 周金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7-130,共4页
蓝绿激光作为海水透射窗口,凭借其在海水中的较低损耗和自身较高调制带宽的特点,成为解决跨介质对潜通信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星潜激光通信中大气背向散射以及海面反射效应引起水下平台位置暴露这一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建立分层式星潜激... 蓝绿激光作为海水透射窗口,凭借其在海水中的较低损耗和自身较高调制带宽的特点,成为解决跨介质对潜通信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星潜激光通信中大气背向散射以及海面反射效应引起水下平台位置暴露这一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建立分层式星潜激光传输模型,仿真模拟在不同大气条件下星潜下行激光的米氏后向散射和反射效应。结合仿真结果及现有光学探测灵敏度,证明在星潜激光通信中,水下平台存在被定位的可能性,为后续装备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跨介质对潜 后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龙芯2K1000处理器和复旦微FPGA的全国产RapidIO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佳 张渊 +1 位作者 冯伟 吴骏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9期8-12,共5页
RapidIO总线是基于数据分组交换的高性能系统互联方案,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军事、超算、医学图像处理和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使用的RapidIO芯片多来自美国,一旦美国对我国实施相关的断供,则势必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文中提... RapidIO总线是基于数据分组交换的高性能系统互联方案,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军事、超算、医学图像处理和工业控制等多个领域。目前国内使用的RapidIO芯片多来自美国,一旦美国对我国实施相关的断供,则势必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文中提出并研究一种基于龙芯2K1000处理器和复旦微FPGA的RapidIO全国产解决方案,并结合具体项目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化 自主可控 RAPIDIO 数据平面 PCI Express 高性能系统互联 DMA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灾区域卫星遥感监测的条带分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友善 林广宏 +1 位作者 赵晗 谢亚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针对森林草原火灾、雪灾、洪涝、地震等大区域自然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问题,给出了受灾区域卫星遥感观测的条带分解方法。以星地几何分析方法为基础,将受灾区域按星下点方向进行条带分解,使敏捷遥感卫星能够对受灾区域进行单轨连续观测... 针对森林草原火灾、雪灾、洪涝、地震等大区域自然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问题,给出了受灾区域卫星遥感观测的条带分解方法。以星地几何分析方法为基础,将受灾区域按星下点方向进行条带分解,使敏捷遥感卫星能够对受灾区域进行单轨连续观测及多轨连续观测,从而达到对受灾区域的灾后应急观测的目的。论文以四川地区、云南地区和近地轨道敏捷卫星为算例,进行了条带分解方法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条带分解方法能够较好覆盖受灾区域,能够作为敏捷卫星任务规划和执行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遥感 卫星遥感 条带分解 灾害监测 卫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无人集群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慧君 蔡全旺 黄治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73,共5页
无人集群作战对网络安全防护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海上无人集群通信网络特点,分析海上无人集群网络的主要安全需求,提出海上无人集群网络的分层安全防护架构,并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无人集群通信网络 安全需求 安全防护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景强 肖雪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港珠澳大桥桥长22.36 km,水下服役环境复杂,为提高对大桥水下结构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能力,设计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发智能化无人船平台、水下机器人系统、水下地形地层检测设备、船/岸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及三维可视... 港珠澳大桥桥长22.36 km,水下服役环境复杂,为提高对大桥水下结构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能力,设计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发智能化无人船平台、水下机器人系统、水下地形地层检测设备、船/岸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及三维可视化系统等关键模块。应用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在大桥处开展水下检测工程实践,获取水下结构关键部位表观状况、桥墩承台外形特征和周边冲刷情况、人工岛斜坡堤结构及周边冲刷情况、隧道顶部回淤状态等信息。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实质性提高了跨海集群设施水下维养检测水平,解决了目前跨海集群设施水下检测手段单一,检测数据独立,可追溯性、交互性差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跨海集群设施 水下结构 无人船 水下检测 服役状态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潜用UHF频段卫星通信天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安民 苏赫 杨懿楠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8-122,共5页
随着卫星通信体制的不断革新,现役潜艇上使用的UHF频段卫星通信频段与速率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为了能够适应新体制下的通信要求,本文针对新一代潜用UHF频段卫星通信天线展开设计研究。采用变宽度辐射臂与寄生辐射臂相结合的方式,调节天... 随着卫星通信体制的不断革新,现役潜艇上使用的UHF频段卫星通信频段与速率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为了能够适应新体制下的通信要求,本文针对新一代潜用UHF频段卫星通信天线展开设计研究。采用变宽度辐射臂与寄生辐射臂相结合的方式,调节天线的阻抗、扩展天线的工作频段,使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在整个UHF频段卫星通信频段内均满足通信要求。通过电磁仿真分析天线的辐射方向图,确定天线在海洋环境下随艇摇摆时依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还针对该天线设计了一款一体化宽带功分移相馈电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集成度。最后根据设计结果加工制作了天线实物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满足各项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F 卫星通信 宽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可靠性舰艇网络组网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士毅 袁国材 范颖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133,共4页
舰艇网络业务种类多,工作环境复杂,传统的组网方案倾向于划分为作战/通信/平台等若干个分散部署的专用网络,专用网络体制之间的不兼容带来了整个舰艇网络架构的臃肿、互联互通的困难和可靠性上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新一代... 舰艇网络业务种类多,工作环境复杂,传统的组网方案倾向于划分为作战/通信/平台等若干个分散部署的专用网络,专用网络体制之间的不兼容带来了整个舰艇网络架构的臃肿、互联互通的困难和可靠性上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研究新一代的、采用统一的高可靠性的扁平化网络架构,以实现多种业务在统一网络平台上的分布式接入、交换和路由。本文借鉴成熟的商用IP网络的组网技术,针对舰艇网络的特定需求,讨论了2种高可靠性的组网方案,即设备堆叠和MPLS EVPN,并通过故障恢复时间试验,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比较。试验证明,这2种组网方案各有优缺点,但都能更好地满足舰艇网络的组网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堆叠 MPLS标签 EVPN多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GSA-LSTM和SVR的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芬 孙凌 +3 位作者 王亚维 屈爱芳 梅念 赵晋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8,共13页
针对光伏输出功率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历史光伏出力数据分解为不同的分量并按照其与赤纬角、时角等时序特征量的相关性定义为时序分量和随机分... 针对光伏输出功率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模型.首先,该模型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历史光伏出力数据分解为不同的分量并按照其与赤纬角、时角等时序特征量的相关性定义为时序分量和随机分量.其次,分别使用经过引力搜索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时序分量和随机分量进行预测.再次,叠加时序分量和随机分量的预测结果得到点预测结果.然后,对误差进行Johnson变换及正态分布建模后得到光伏功率区间预测结果.最后,利用算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情况下,上述模型比现有预测模型精度更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基于预测值提供较为精准的置信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预测 区间预测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引力搜索算法 长短期记忆 支持向量回归 Johnson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参数分析和蒙特卡洛法的甚低频用旋转式可调电感设计方法
19
作者 楼航船 龙根 +5 位作者 涂钧耀 巫翔龙 刘恒阳 查明 熊桥坡 孔武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889-7900,I0034,共13页
传统旋转式可调电感设计方法通过实物迭代进行制作,时效性和经济性较差。为满足感值设计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参数分析和蒙特卡洛法的旋转式可调电感设计方法。首先,该文利用共轴圆环首次建立旋转式可调电感的解析模型,并在所提模... 传统旋转式可调电感设计方法通过实物迭代进行制作,时效性和经济性较差。为满足感值设计要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参数分析和蒙特卡洛法的旋转式可调电感设计方法。首先,该文利用共轴圆环首次建立旋转式可调电感的解析模型,并在所提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电感结构参数对可调电感感值的影响,包括导线半径、转子半径、定子半径、转子线圈匝数、定子线圈匝数。进一步,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旋转式可调电感设计方法,并利用电感结构参数影响改进算法提高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文所提方法具有设计精度高和收敛速度快的优点。该设计方法可有效减少电感迭代设计所需的时间和材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可调电感 电感设计 甚低频 有限元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孪晶结构的红细胞状硫化铜的制备及其光-芬顿催化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明辉 杨群 +2 位作者 邹星宇 宋武林 曾大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43-2150,共8页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孪晶结构的红细胞状硫化铜材料。研究不同前驱体比例和反应时间对硫化铜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在可见光照射下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与H_(2)O_(2)组成...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孪晶结构的红细胞状硫化铜材料。研究不同前驱体比例和反应时间对硫化铜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在可见光照射下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与H_(2)O_(2)组成的类芬顿系统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性能,光照50 min后,亚甲蓝降解率可达95%。对比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与合成的花球状硫化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含有孪晶结构的红细胞状硫化铜对亚甲蓝的降解性能更好,说明孪晶的存在有利于加速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状硫化铜 孪晶 光-芬顿 污染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