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的反步滑模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限 高双 +2 位作者 朱齐丹 徐光 俞健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1-55,79,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不匹配不确定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运用反馈线性化理论改变系统状态向量将其线性化,并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滑模的控制算法。根据反步递推设计的思想,在每步中采用了鲁棒的变结构控制来使虚拟系统稳定,无需在反步设计中采... 针对一类具有不匹配不确定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运用反馈线性化理论改变系统状态向量将其线性化,并提出一种基于反步滑模的控制算法。根据反步递推设计的思想,在每步中采用了鲁棒的变结构控制来使虚拟系统稳定,无需在反步设计中采用自适应调节参数,减小了系统计算量,同时采用饱和函数解决了滑模控制的抖动问题。将其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系统,通过对考虑喷水推进船舶喷口特性的航向控制系统的仿真应用,表明控制器对不匹配的模型摄动及海浪干扰变化不敏感、设计参数易于调节,系统能够实现对船舶航向的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匹配不确定系统 反馈线性化 反步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 航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混合毒性气体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建华 高明亮 +1 位作者 魏周君 武秀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5,共5页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选取低浓度的CO、CO_2、NO、NO_2、SO_2、HCl、HBr、HCN 8种典型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合理选择光谱区间、数据预处理、样本筛选以及确定模型参数后,建立PLS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回归曲线进行多项式修正。模型中各组分实际浓度与预测浓度的拟合回归系数达到0.99,校正集误差均方根S^(RMSEC)低于15×10^(-6)。利用验证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样本各组分的预测浓度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各组分的预测误差均方根S^(RMSEP)不超过2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气体定量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混合毒性气体 PLS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C1230灭火剂管路沿程压力损失计算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孝华 孙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25,共5页
分析气体灭火系统规范采用的中期压力计算方法,假定NOVEC1230灭火剂在管路中为液相流动,根据流体力学管流损失的达西公式和阻力平方区的尼古拉茨公式,结合沿程阻力损失系数分析,得到NOVEC1230灭火剂管路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计算NOVE... 分析气体灭火系统规范采用的中期压力计算方法,假定NOVEC1230灭火剂在管路中为液相流动,根据流体力学管流损失的达西公式和阻力平方区的尼古拉茨公式,结合沿程阻力损失系数分析,得到NOVEC1230灭火剂管路沿程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计算NOVEC1230系统喷头末端的压力,并同试验测量值进行对比,计算值与测量值的误差在10%以内,满足相关标准中关于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气体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中期压力计算方法 沿程压力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开角指向性换能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峰 孙钟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0,共2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带障板换能器的发射指向性进行理论计算 ,采用障板实现换能器的大开角指向性。本文中的带障板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 30kHz,指向性为 79.8°的大开角 ,与理论吻合 ,并且在该频率点上的发射电压响应比无障板换能器有 6d...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带障板换能器的发射指向性进行理论计算 ,采用障板实现换能器的大开角指向性。本文中的带障板换能器的工作频率为 30kHz,指向性为 79.8°的大开角 ,与理论吻合 ,并且在该频率点上的发射电压响应比无障板换能器有 6dB以上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开角指向性 换能器 有限元法 障板 水声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方式对大空间火灾吸气式烟雾探测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肖霞 石芳菲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3,共3页
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大空间发生火灾时,不同机械通风方式下,烟雾流动的特征规律,在一个防火分区内计算2种机械通风方式下探测响应时间。结果显示,侧面送风方式响应时间较顶上送风方式长,侧面送风对整个空间烟雾扩散影响较大,在侧面送... 采用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大空间发生火灾时,不同机械通风方式下,烟雾流动的特征规律,在一个防火分区内计算2种机械通风方式下探测响应时间。结果显示,侧面送风方式响应时间较顶上送风方式长,侧面送风对整个空间烟雾扩散影响较大,在侧面送风方式下,可以采用较小间距的采样孔布置方案,以提高探测效率,缩短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 机械通风 吸气式烟雾探测 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