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恢复压力激光器激射腔仿真优化及试验
1
作者 李金雪 魏士杰 +1 位作者 邱雄飞 颜飞雪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利用已有的激光器试车台进行了不同质量流率的DF激光器恢复压力试验。当质量流率达到2.475 g·s^(-1)·cm^(-2)时,注入副气流D_(2)及H_(e)后激射腔压力异常升高,激射腔内部存在热堵。建立DF激光器激射腔与扩压器仿真分析模型,结... 利用已有的激光器试车台进行了不同质量流率的DF激光器恢复压力试验。当质量流率达到2.475 g·s^(-1)·cm^(-2)时,注入副气流D_(2)及H_(e)后激射腔压力异常升高,激射腔内部存在热堵。建立DF激光器激射腔与扩压器仿真分析模型,结合DF激光器反应机理,对有无热反应的激射腔及扩压器通道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热反应的激射腔内部流场通畅、考虑真实气体反应放热效应时,激射腔内静压迅速抬升,出现热堵,且热堵现象集中在激射腔入口段,与试验结果吻合。根据仿真分析结果,优化了激射腔设计,进行了DF激光器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激射腔热堵问题得到解决,质量流率2.475 g·s^(-1)·cm^(-2)时,激光器实现了背压22 kPa直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射腔 质量流率 热堵 扩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光学平台双层隔振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建增 刘铁根 +2 位作者 池伟 任晓明 陆秋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5-1249,共5页
分析了冲击、振动对车载精密光学系统的影响,指出了光学平台的变形和振动是影响车载精密光学系统精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车载光学平台双层隔振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光学平台隔振系统的振动模态和减振比,完... 分析了冲击、振动对车载精密光学系统的影响,指出了光学平台的变形和振动是影响车载精密光学系统精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车载光学平台双层隔振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光学平台隔振系统的振动模态和减振比,完成了车载状况下的光学平台振动测试。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车载光学平台的双层隔振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对环境强振动有很好的衰减作用。该双层隔振技术方案及其分析测试方法,对于各种车载精密光学系统和设备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 光学平台 隔振 有限元分析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密封压比超音速自由旋气动窗口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盛田 郭建增 +2 位作者 柳琪 杨付 陈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46-1850,共5页
介绍了横向超音速自由旋气动窗口设计方法,分析了单级气动窗口难以实现大密封压比的原因。针对气动窗口扩压器入口气动参数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扩压器带端壁吹气的气动窗口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气动窗口密封压比达到了85。结果表明... 介绍了横向超音速自由旋气动窗口设计方法,分析了单级气动窗口难以实现大密封压比的原因。针对气动窗口扩压器入口气动参数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扩压器带端壁吹气的气动窗口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气动窗口密封压比达到了85。结果表明:扩压器入口端壁吹气是一种有效提高气动窗口密封压比的技术措施,内端壁吹气对密封压比影响较大,外端壁吹气对密封压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自由旋涡 气动窗口 扩压器 超音速 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六氟化钨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柳彤 王少波 +1 位作者 李绍波 王占卫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9-72,共4页
采用吸附-精馏-鼓泡联用纯化系统对WF6进行纯化。通过吸附除去WF6中的氟化氢杂质;设计精馏塔进行精馏实验除去其他轻组分杂质,并同时进行鼓泡纯化。研究表明吸附法对于WF6中的HF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将WF6中HF的体积分数降到1×10-6... 采用吸附-精馏-鼓泡联用纯化系统对WF6进行纯化。通过吸附除去WF6中的氟化氢杂质;设计精馏塔进行精馏实验除去其他轻组分杂质,并同时进行鼓泡纯化。研究表明吸附法对于WF6中的HF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将WF6中HF的体积分数降到1×10-6以下;精馏-鼓泡联用能将气相杂质的含量降到1×10-6以下,经此纯化操作可以得到纯度为99.999%的WF6。将精馏-鼓泡应用于WF6的纯化有分离效果好、经济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钨 吸附 精馏 鼓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净化废气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跃旭 王少波 +1 位作者 原培胜 赵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32-2236,共5页
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可有效地提高废气治理的能量效率和净化效果。现有数据表明,在一定能量密度下,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比传统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能量效率有1.1~12倍的提高,这和污染物种类,反应器构型及催化剂参数有关。本... 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可有效地提高废气治理的能量效率和净化效果。现有数据表明,在一定能量密度下,催化型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比传统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能量效率有1.1~12倍的提高,这和污染物种类,反应器构型及催化剂参数有关。本文介绍了反应机理、反应器构型及催化剂参数选择等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 催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蚀刻速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傅玉婷 巴俊洲 +1 位作者 蒋亚雄 颜飞雪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6,共3页
研究了蚀刻液中FeCl3、HCl及HNO3的质量浓度以及温度对1Cr18Ni9Ti钢蚀刻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蚀刻速率以及蚀刻液的稳定性;蚀刻速率随HCl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HNO3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都可以... 研究了蚀刻液中FeCl3、HCl及HNO3的质量浓度以及温度对1Cr18Ni9Ti钢蚀刻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Cl3质量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蚀刻速率以及蚀刻液的稳定性;蚀刻速率随HCl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HNO3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都可以提高蚀刻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刻 蚀刻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酸锂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科 张彦威 +3 位作者 王永昌 刘建忠 周俊虎 岑可法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57,367,共6页
通过高温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同步热分析手段,在N2气氛下研究了5种不同升温速率下LiClO4的分解过程,试验温度范围从常温到900℃。分别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能量特性两方面研究了LiClO4分解的动力学机理。通过TG和DSC数据... 通过高温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同步热分析手段,在N2气氛下研究了5种不同升温速率下LiClO4的分解过程,试验温度范围从常温到900℃。分别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和能量特性两方面研究了LiClO4分解的动力学机理。通过TG和DSC数据获得2组转化率数据αTG和αDSC。对比发现,αDSC滞后于αTG,并且随升温速率的升高,αDSC的滞后也更加严重。采用单扫描速率法拟合数据发现,分解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需要采用2个不同的机理函数拟合。采用多重扫描速率Friedman方法分别拟合TG和DSC数据,得到了2组活化能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O4 动力学 等转化率法 TG-DSC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型CO常温消除催化剂水汽中毒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树新 尹燕华 +1 位作者 马智 秦永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2-56,共5页
通过对一种典型的铜锰型催化剂———德国德尔格催化剂通水蒸气条件下失活规律的研究,以及XRD,XPS,TG-DTA,TEM等物理手段对催化剂失活前后结构特点的表征,我们发现,催化剂失活前后,其体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没有明显的改变,但失活催化剂表... 通过对一种典型的铜锰型催化剂———德国德尔格催化剂通水蒸气条件下失活规律的研究,以及XRD,XPS,TG-DTA,TEM等物理手段对催化剂失活前后结构特点的表征,我们发现,催化剂失活前后,其体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没有明显的改变,但失活催化剂表面上出现了明显的碳酸盐组分。作者认为,锰离子具有较多的d空轨道,在有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可能成为水分子的强吸附中心。滞留于催化剂表面的水分子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根,掩盖了活性位,导致催化剂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常温消除 水汽中毒 催化氧化 铜锰型催化剂 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氢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建志 王少波 杨献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3-36,共4页
选择合适的氟化氢处理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氟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系统介绍了压缩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等处理氟化氢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 选择合适的氟化氢处理技术,能有效地降低氟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系统介绍了压缩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等处理氟化氢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氢 压缩冷凝 吸收法 吸附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n合金的电沉积过程与析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艳兵 隋然 +3 位作者 王杰鹏 张爱国 马强 梅林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6,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Ni2+、Sn2+络合离子的电沉积过程,在镍网基体上采用恒电位法电沉积制备了Ni-Sn合金。室温条件下,在30%KOH溶液中测试纯镍、雷尼-Ni和Ni-Sn合金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比较三种电极的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Ni-Sn合... 利用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Ni2+、Sn2+络合离子的电沉积过程,在镍网基体上采用恒电位法电沉积制备了Ni-Sn合金。室温条件下,在30%KOH溶液中测试纯镍、雷尼-Ni和Ni-Sn合金电极的阴极极化曲线,比较三种电极的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Ni-Sn合金可以提高镍的催化析氢性能。在室温25℃,阴极极化电流密度20A/dm2和30A/dm2时,Ni-Sn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分别为137mV和161mV,低于雷尼-Ni电极的299mV和341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n合金 碱性水电解 析氢过电位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成球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焦桂萍 陈发旺 +2 位作者 陈红香 祝维燕 尹燕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以各向同性的高温沥青(软化点为280℃)为主要原料,采用悬浮法制备含萘沥青球。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沥青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萘含量以及成球温度、成球时间和搅拌速度等成球工艺条件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成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各向同性的高温沥青(软化点为280℃)为主要原料,采用悬浮法制备含萘沥青球。使用电子显微镜对沥青球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萘含量以及成球温度、成球时间和搅拌速度等成球工艺条件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成球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萘含量为30%的调制沥青在成球温度为110-115℃,搅拌速度为300 r/min,成球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制得的沥青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沥青 球形活性炭 悬浮法 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方法将CO_2还原成CO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军成 尹燕华 +3 位作者 郑邯勇 徐月 周旭 龚俊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65-1069,共5页
CO2和H2合成CO是CO2化学利用的重要过程,然而,传统的催化转化难以实现高效转化。在室温和大气压下,通过非平衡等离子体对H2和CO2的活化作用,考察了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极间距、放电功率和氢碳比等对CO2转化率、CO选择性和CO2转化的能... CO2和H2合成CO是CO2化学利用的重要过程,然而,传统的催化转化难以实现高效转化。在室温和大气压下,通过非平衡等离子体对H2和CO2的活化作用,考察了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极间距、放电功率和氢碳比等对CO2转化率、CO选择性和CO2转化的能量效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和大气压下,用等离子体法可将CO2高效的还原为CO,适当调节上述各参数可提高CO2的转化率。采用管管式等离子体反应器,在放电频率为10kHz、H2与CO2体积进料比为2:1、放电功率为80W、CO2气体体积流量为120mL/min的条件下,CO2转化率为88.2%,CO选择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H2 等离子体 CO 反应器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亮 王少波 +1 位作者 原培胜 靳子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50,共4页
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难以用常规方法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质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Fenton试剂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研究... 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难以用常规方法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对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质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Fenton试剂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高级氧化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焦化废水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二氮/乙醇燃气发生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盛田 胡兴伟 +1 位作者 柳琪 邱雄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23-226,共4页
根据引射器高温燃气引射工质使用需求,提出了一氧化二氮/乙醇双组元推进剂组合燃气发生器方案,介绍了燃气发生器结构设计和试验系统,采用75%乙醇燃料与一氧化二氮进行燃烧反应,同时往燃气中注入掺混水的方式,在多种工况下成功进行了燃... 根据引射器高温燃气引射工质使用需求,提出了一氧化二氮/乙醇双组元推进剂组合燃气发生器方案,介绍了燃气发生器结构设计和试验系统,采用75%乙醇燃料与一氧化二氮进行燃烧反应,同时往燃气中注入掺混水的方式,在多种工况下成功进行了燃气发生器热试车。结果表明,燃气发生器设计合理,易于点火,能够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生成稳定的高温燃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二氮 燃气发生器 点火 离心式喷嘴 热试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测井仪器耐高温性能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池伟 李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03-1906,共4页
为实现大深度井、高温井的地层参数测量,提高测井仪器的耐高温性能,研究了隔热、吸热技术在提高石油测井仪器的耐高温性能方面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石油测井正常的工作时序,对采用热障涂层和相变储能设计的自然伽玛能谱的... 为实现大深度井、高温井的地层参数测量,提高测井仪器的耐高温性能,研究了隔热、吸热技术在提高石油测井仪器的耐高温性能方面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石油测井正常的工作时序,对采用热障涂层和相变储能设计的自然伽玛能谱的探测器管腔内的温升状况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隔热、吸热技术能够提高石油测井仪器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实现井下仪器在200℃高温环境下按照正常测井时序工作3~4h,且仪器探测器管腔内的温度控制在150℃内,伽玛能谱仪器的实验室高温循环测试以及高温实井试验测试表明,器件高温失效概率有显著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仪器 耐高温 热障涂层 相变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基体负载型钯膜制备质量控制和缺陷修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磊 俞健 +1 位作者 胡小娟 黄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79-1589,共11页
钯膜对氢气有着优异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在氢分离和膜催化反应领域备受关注。将钯膜直接沉积于多孔基体表面形成的钯复合膜,具有厚度薄、力学强度高、氢渗透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制膜难度较高。在各种制膜方法中,化学镀法最为常用。在化... 钯膜对氢气有着优异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在氢分离和膜催化反应领域备受关注。将钯膜直接沉积于多孔基体表面形成的钯复合膜,具有厚度薄、力学强度高、氢渗透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制膜难度较高。在各种制膜方法中,化学镀法最为常用。在化学镀制膜过程中,对钯膜的质量控制和缺陷修补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进一步推动高性能钯复合膜的发展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基体 钯复合膜 质量控制 缺陷修补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处理PVA退浆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洪荣 原培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6,共3页
采用混凝—优势菌活性污泥工艺进行了处理含PVA退浆废水的小试研究,其中活性污泥中接种了PVA降解优势菌。处理后CODCr去除率达到93.52%,出水水质达到了GB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退浆废水 混凝沉淀 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范敏 卜建杰 郑邯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氧源———氯酸盐氧烛,从氧烛的工作原理、原料、启动方式、成型工艺和气体净化等方面重点论述了氯酸盐氧烛制氧技术及国内外氧烛研制和使用情况,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氯酸盐 氧气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低压高湿空气除湿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卫华 张琪 +3 位作者 张龙龙 林碧亮 李军 吴文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82,91,共6页
采用3种不同结构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低压高湿空气除湿,研究了进气压力、进气流量和吹扫气量对这3种不同结构膜组件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组件具有更好的除湿性能,提高进气压力、减小进气量、提高吹扫气量都... 采用3种不同结构的中空纤维膜组件用于低压高湿空气除湿,研究了进气压力、进气流量和吹扫气量对这3种不同结构膜组件除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组件具有更好的除湿性能,提高进气压力、减小进气量、提高吹扫气量都有利于提高膜组件的除湿性能.在0.03MPa进气压力、5m3/h进气流量和30%吹扫比条件下,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组件可将湿度为95%的湿空气除湿到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低压 空气 除湿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舱室CO_2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姜世楠 马丽娥 +2 位作者 王雅娟 国德旺 王兴超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12期3-6,23,共5页
潜艇舱室中的CO2气体是一种有害气体,主要由艇员呼吸产生。分类介绍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物理净化法、化学吸收法和生物净化法。并用图片直观展示了国外海军使用的一些潜艇舱室CO2净化装置,提出潜艇舱室CO2净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潜艇 舱室 CO2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