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3
1
作者 桂永胜 谢坤 +2 位作者 胡刚义 阳世荣 彭威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1625-1630,共6页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对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的模块化水冷板、传感与控制单元进行了研究,对电气设备本体、循环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水冷板以及传感与... 针对船舶电气设备体积大、功耗高、散热差、噪音高等问题,对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的模块化水冷板、传感与控制单元进行了研究,对电气设备本体、循环水系统、监控与保护装置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水冷板以及传感与控制技术的船舶电气设备水冷系统,利用联调试验和实船电气设备对该水冷系统的体积、功耗、散热、噪音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高船舶电气设备的功率密度、稳定性、冷却效率、噪音水平,可保证船舶电气设备的体积、功耗、散热、噪音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气设备 水冷系统 模块化水冷板 传感与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船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清海 金海峰 +2 位作者 李志奎 王成军 韩锋 《船海工程》 2013年第4期52-56,共5页
一种新型船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的原理、构成、主要技术性能、关键部件及技术特点。该装置主要应用于机炉舱、电站、电子设备舱室、配电间、燃油贮存舱、特种舱室(弹药舱)等,通过全淹没灭火方式为上述舱室提供消防保护。
关键词 七氟丙烷 灭火系统 灭火装置 船用灭火装置 气体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舵机负载模拟系统位置与力跟踪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超群 赵玉刚 +2 位作者 魏栋 谢安桓 周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4-78,共5页
舵机装置是用来改变船舶航行方向的执行机构,为了测试其操作性能和可靠性,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需要对舵机装置的工作载荷进行模拟,从而满足舵机装置的性能测试需求。舵机负载模拟系统是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主要用来对舵机装置进... 舵机装置是用来改变船舶航行方向的执行机构,为了测试其操作性能和可靠性,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需要对舵机装置的工作载荷进行模拟,从而满足舵机装置的性能测试需求。舵机负载模拟系统是一种半实物仿真系统,主要用来对舵机装置进行负载模拟加载,模拟船舶在实际航行过程中舵机装置所受到的水动力载荷。建立舵机负载模拟系统的数学模型与AMESim仿真模型,重点研究加载系统的力跟踪闭环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舵机装置 负载模拟 半实物仿真 AMESIM仿真 力跟踪控制 位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离散加工制造的MES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卞德志 郭际名 +3 位作者 胡昌平 王梦 侍守创 宋飞飞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2,共4页
针对船舶制造企业离散加工车间生产制造流程混乱、生产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和难以追溯等问题,研究了基于船舶离散加工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优化生产过程业务流程,重点研究车间数据模型、计划排产... 针对船舶制造企业离散加工车间生产制造流程混乱、生产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和难以追溯等问题,研究了基于船舶离散加工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优化生产过程业务流程,重点研究车间数据模型、计划排产和系统集成方法,以此设计实施了某船厂离散加工车间MES系统。经过实际运用,实现了船舶零部件加工过程的信息化和质量数据可追溯,提升了车间管理的效率及数据采集准确性,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效率,对船舶产品质量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执行系统 船舶离散加工 计划排产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船舶网络综合网关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白艳祥 赵旭 沈文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100,共5页
为满足船舶综合信息平台对全船各子系统或设备网络互联的需求,针对某型船网络结构,基于W7100A网络微处理器+CAN控制器SJA1000,设计船舶网络综合网关,给出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移植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使数据传输具有很高的实时性... 为满足船舶综合信息平台对全船各子系统或设备网络互联的需求,针对某型船网络结构,基于W7100A网络微处理器+CAN控制器SJA1000,设计船舶网络综合网关,给出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移植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使数据传输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实现船舶以太网、CAN和RS485三种网络的互联及数据的共享,该网关全部采用双冗余的网络结构,具备很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综合信息平台 网关 嵌入式 以太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行业科研声像档案工作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段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0-152,共3页
探讨在全面推进知识管理进程背景下船舶科技声像档案的首要工作,论述科技声像信息从采集、整理归存到知识提取过程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手段,为实现全方位知识资源库建设和以声像为媒介的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创造夯实基础。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科技声像 信息采集 整理归档 知识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丽华 王军 +2 位作者 新力 蒋秀珍 李鹏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0,共4页
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光纤测温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给出了不同方法的温度测量范围和性能指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燃气轮机工作温度测量的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关键词 温度测量 光纤传感器 工作原理 温度传感器 燃气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反应金属燃料在超高速鱼雷推进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赵卫兵 史小锋 +1 位作者 伊寅 韩新波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56,共4页
对水反应金属燃料和其他燃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用于超高速鱼雷的水反应金属燃料体系。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水反应金属燃料的能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水反应金属燃料应用于超高速鱼雷推进系统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得... 对水反应金属燃料和其他燃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用于超高速鱼雷的水反应金属燃料体系。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水反应金属燃料的能量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水反应金属燃料应用于超高速鱼雷推进系统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得出,水反应金属燃料充分利用雷外海水作为能源,具有显著的高能量特性,可明显提高超高速鱼雷承载燃料的能力,是超高速鱼雷的最佳能源选择;水反应金属燃料能以液态或固态形式应用于发动机,发动机形式宜采用喷射式,但环境压力对发动机比冲影响较大,其使用效率随航行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水反应金属燃料 超高速鱼雷 推进系统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urnierForand体积散射函数的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特性分析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韩彪 刘继芳 +3 位作者 周少杰 孙艳玲 刘昆仑 王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90-1594,共5页
基于Fournier Forand体积散射函数,建立了一种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可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水中的传播过程,并得到光波后向散射的冲击响应.将初始激光脉冲与冲击响应进行卷积并求其傅里叶谱,即可得到激光脉... 基于Fournier Forand体积散射函数,建立了一种水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可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光子在水中的传播过程,并得到光波后向散射的冲击响应.将初始激光脉冲与冲击响应进行卷积并求其傅里叶谱,即可得到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入射为高斯型激光脉冲时,水中散射体的尺度分布、散射体与纯水的相对折射率以及水体衰减系数对激光脉冲后向散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尺度散射体相对数量的增多、散射体与纯水相对折射率的增加、水体衰减系数的增大,激光脉冲后向散射信号能量增强,宽度增加,低频分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 后向散射 MONTE CARLO方法 激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贡献度分析的振动噪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更 赵冠军 +2 位作者 吴立言 李应生 蒋立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41-1545,共5页
减速器箱体的减振降噪一直是工程应用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基于声学贡献度分析原理,提出一种振动噪声控制方法。建立了减速箱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结构模态,将减速箱有限元网格作为结构网格和声学边界网格,根据边界元法求解真实工况激励... 减速器箱体的减振降噪一直是工程应用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基于声学贡献度分析原理,提出一种振动噪声控制方法。建立了减速箱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结构模态,将减速箱有限元网格作为结构网格和声学边界网格,根据边界元法求解真实工况激励下的辐射声场。利用声学贡献度分析,找到贡献度最大的面板,修改结构设计参数,从而获得最优的结构设计。最后,根据减速箱的声学面板贡献度分析结果进行结构修改,使得声场中某点噪声峰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箱 声固耦合 贡献度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广明 沈荣瀛 +1 位作者 李俊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在微振动的前提下,从推导空间刚体的动能及隔振器的势能及耗散能着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虑隔振器上下安装点位置的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在推导中使用平移变换矩阵T和旋转变换矩阵R以及用TR矩阵的形式描述了多层隔振系统... 在微振动的前提下,从推导空间刚体的动能及隔振器的势能及耗散能着手,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考虑隔振器上下安装点位置的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在推导中使用平移变换矩阵T和旋转变换矩阵R以及用TR矩阵的形式描述了多层隔振系统的动能表达式、势能表达式及耗散能表达式。文中给出了一个浮筏隔振系统模型的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推导的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有良好的计算精度,能满足高质量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隔振系统 多刚体 动力学模型 浮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声速扩压叶栅中弯叶片积叠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骏 陈绍文 +2 位作者 王松涛 李燕飞 王仲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为了探索负荷径向非对称分布的环形扩压叶栅中弯曲叶片造型参数的选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比研究了不同弯高和正弯角对两种不同分离形态的环形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和流道内旋涡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弯叶片正弯角的增大,尾... 为了探索负荷径向非对称分布的环形扩压叶栅中弯曲叶片造型参数的选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比研究了不同弯高和正弯角对两种不同分离形态的环形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和流道内旋涡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弯叶片正弯角的增大,尾缘附近的一对集中脱落涡增强并向叶展中部靠拢,随之造成了集中脱落涡和壁角涡之间区域的损失降低,同时叶展中部的总压损失增大。在集中脱落涡尚未形成的叶栅中,弯叶片则是主要作用于流道中部的尾缘脱落涡,但作用效果相对较弱。在一定的弯叶片弯高下,扩压叶栅存在最佳弯角,研究所采用的50%弯高的CDA叶栅在进口条件2下的最佳弯角约为25°,并且相同的弯叶片正弯角对叶片展向负荷较高的一端作用效果更显著。当弯叶片正弯角较大(或接近于最佳弯角)时,叶片展向负荷较高的一侧在弯叶片作用下损失峰值增加更为明显,因而在保持弯叶片的周向相对偏移一致的前提下,最佳弯高在叶展中部偏向于负荷较低的一侧。换言之,最佳弯高应偏向于扩压因子展向不均匀度更大的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压叶栅 环形叶栅 弯曲叶片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弯联合弯叶片对叶栅旋涡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骏 王松涛 +1 位作者 刘勋 王仲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72-2079,共8页
为了研究弯叶片弯角、端弯弯高和端弯弯角三个参数对扩压叶栅流道内的旋涡结构和气动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大小和交互作用的主次顺序,以环形扩压叶栅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弯叶片弯... 为了研究弯叶片弯角、端弯弯高和端弯弯角三个参数对扩压叶栅流道内的旋涡结构和气动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大小和交互作用的主次顺序,以环形扩压叶栅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弯叶片弯角以平衡集中脱落涡和壁角涡对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分布的影响;弯叶片弯角的提高会导致壁角涡减弱并且涡核靠向端壁,集中脱落涡增强并且涡核靠向流道中部;旋涡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端部高损失区域损失减小并且靠向集中脱落涡涡核,流道中部损失增厚并且向中部收缩。端弯的弯高和弯角对角区的影响明显强于流道中部;壁角涡强度的提高导致端部损失的增加;集中脱落涡涡核向端壁移动,导致流道中部损失向端区扩散,但损失减小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压叶栅 正交试验 弯叶片 端弯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新亮 邵钢 +3 位作者 孙军 舒磊 朱少禹 郝飞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论述了滑动轴承设计分析方法、优化设计和设计软件系统等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讨论并展望了滑动轴承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设计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连杆精细有限元分析模型和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戚刚 吴昌华 张南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2-284,共3页
在总结大量连杆计算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一个精细有限元组合计算模型 :摒弃了各种近似处理方法 ,计算模型完全根据连杆实际结构确定 ,计入了连杆组装的全部零件以及活塞销、活塞和曲轴 ,其间所有配合关... 在总结大量连杆计算经验的基础上 ,分析了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因素 ,提出了一个精细有限元组合计算模型 :摒弃了各种近似处理方法 ,计算模型完全根据连杆实际结构确定 ,计入了连杆组装的全部零件以及活塞销、活塞和曲轴 ,其间所有配合关系用有摩擦的 3维弹性多体接触模型模拟。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算法 ,并结合多重多支的子结构技术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有限元 弹性多体接触 多重子结构 参数二次规划法 舰用高速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的水下激光传输信道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菲 杨祎 +2 位作者 段作梁 朱云周 高卓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8,共3页
分析激光束在海水光学信道中的吸收特性和散射特性,研究在不同波长下的不同杂质和不同杂质浓度与信道衰减特性关系,建立了激光信号海水信道传输模型。利用该模型,根据实际系统参数对波长530nm的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 分析激光束在海水光学信道中的吸收特性和散射特性,研究在不同波长下的不同杂质和不同杂质浓度与信道衰减特性关系,建立了激光信号海水信道传输模型。利用该模型,根据实际系统参数对波长530nm的信号传输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波长时的系统接收功率范围,及530nm波长时系统在不同灵敏度下的传输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 海水信道 水下激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声速扩压叶栅中端弯积叠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骏 杜鑫 +2 位作者 王松涛 李燕飞 王仲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8-836,共9页
为了改善扩压叶栅端区的流动匹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以直叶片和正弯叶片扩压叶栅为应用背景,详细对比研究了不同的端弯叶片积叠方法对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亚声速扩压叶栅中,前缘增弯的端弯造型可以有效降低来流攻... 为了改善扩压叶栅端区的流动匹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以直叶片和正弯叶片扩压叶栅为应用背景,详细对比研究了不同的端弯叶片积叠方法对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亚声速扩压叶栅中,前缘增弯的端弯造型可以有效降低来流攻角,以相同端弯弯角为前提,最为有效的端弯积叠方式是保持尾缘不变的尾缘积叠。无论采用何种端弯积叠方式,都会造成叶片的前部或者后部的局部弯曲,对叶栅流道产生类似于弯叶片的流动控制作用。将尾缘积叠端弯造型应用于正弯叶片中,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叶片前部的正弯效果,但并不会完全抑制;而前缘积叠端弯造型则会促进叶片后部的正弯效果。在亚声速环境下直叶片流道内应用前缘增弯的端弯造型技术时,推荐采用前缘积叠的端弯造型方法;但在正弯叶片流道内应用端弯造型技术时,推荐采用尾缘积叠的端弯积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压叶栅 弯曲叶片 端弯叶片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可调时的换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必 乔鸣忠 +2 位作者 林桦 佘宏武 王兴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1-197,共7页
矩阵变换器的电压型两步换流策略具有换流过程快,开关损耗小,不受运行工况影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针对该方法在输入电压换区间时易发生短路的现象,一些文献提出了一种带有过渡区间的电压型两步换流策略,较好地解决了矩阵变换器... 矩阵变换器的电压型两步换流策略具有换流过程快,开关损耗小,不受运行工况影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等优点。针对该方法在输入电压换区间时易发生短路的现象,一些文献提出了一种带有过渡区间的电压型两步换流策略,较好地解决了矩阵变换器在较大功率输出条件下的换流问题,但是该方法只适用于输入功率因数为1附近的情况,当输入功率因数变化较大时,系统仍会发生短路问题。为此,本文在具体分析换流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输入功率因数可调时的换流方法,在过渡区间内通过判断电压的相对大小,使用换序法将大压差电压调整至调制顺序的中间,避免了换流时可能出现的短路现象,进一步完善电压型两步换流策略。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策略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电压型换流策略 两步换流 过渡区间 换序法 功率因数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可变光阑测量激光发散角的工程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邢冀川 罗小红 宋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95-2798,共4页
激光远场发散角是评价激光光束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远场发散角的定义和国际惯例,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出全自动可变光阑来测量激光远场发散角。在测量时利用图像处理和一阶重心距算法计算光斑中心,使可变光阑中心与待测激光束中心对准。... 激光远场发散角是评价激光光束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远场发散角的定义和国际惯例,实际工程应用中设计出全自动可变光阑来测量激光远场发散角。在测量时利用图像处理和一阶重心距算法计算光斑中心,使可变光阑中心与待测激光束中心对准。测试系统自动由小到大变化光阑孔径,同时用探测器测量透过的激光能量。对光阑孔径和通过光阑的能量进行曲线拟合,算出总能量为1/e2时光阑的孔径,即对应于该处的激光束宽,从而可计算得出激光远场发散角。上述测量过程是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来全自动实现的,该激光远场发散角测试系统经过了项目验收和实际工程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质量 光阑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减振器的动静比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俊凤 周相荣 丁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6期201-206,共6页
通过实验,首先提出橡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与减振器的动静比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解读胶料的拉伸性能曲线,有助于橡胶减振器胶料配方实验。提出胶料的200%定伸强度对减振器性能的定性判断,胶料的200%定伸强度越大,动静比越小。另外,... 通过实验,首先提出橡胶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与减振器的动静比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解读胶料的拉伸性能曲线,有助于橡胶减振器胶料配方实验。提出胶料的200%定伸强度对减振器性能的定性判断,胶料的200%定伸强度越大,动静比越小。另外,还对胶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曲线与应变轴间的夹角越大,由该胶料制备的产品动静比越小。阐述了配合剂(主体胶料、炭黑、硫黄用量)对动静比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比较应力—应变曲线,判断不同配方胶料阻尼特性、疲劳性能优劣;减振器浸油后会使胶料性能和动静比发生变化,此趋势也可由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200 %定伸强度 橡胶减振器 动静比 NBR 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