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主推进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设计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剑 吕琛 +2 位作者 陶来发 邱伯华 黄雅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19-124,共6页
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综合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其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以及寿命周期费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PHM的内涵、功能... 随着装备系统复杂性、综合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其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以及寿命周期费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PHM的内涵、功能及结构。在此基础上,以船舶主推进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体系结构、应用功能组成两个方面开展船舶主推进系统的PHM初步设计。最后,重点针对其中的设备健康检查模块,从工作原理、模块组成及功能实现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 PHM体系结构 船舶主推进系统 健康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进气系统进气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鹏 钟兢军 +1 位作者 王建华 胡正 《船海工程》 2012年第5期122-125,共4页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船舶进气系统整体气路进行求解,研究中考虑消音器、竖井、进气蜗壳等结构。采用定常方法研究百叶窗、滤清器、消音器等结构的阻力对进气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拟各结构阻力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采... 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船舶进气系统整体气路进行求解,研究中考虑消音器、竖井、进气蜗壳等结构。采用定常方法研究百叶窗、滤清器、消音器等结构的阻力对进气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拟各结构阻力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采用非定常的方法研究外界条件变化对进气系统进气能力的影响,并得到前后压差随测点位置和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数值模拟 进气系统 进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振动噪声源传递路径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5
3
作者 曹跃云 张磊 +2 位作者 杨自春 何元安 郭文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8-162,共5页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OPA)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虽具吸引力、尚存准确性难以满足船舶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将多源信号视为卷积混叠,提出耦合振动噪声源分离方法。建立船舶OPA模型,结合船舶传递路径振声... 针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erational transfer Path Analysis OPA)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虽具吸引力、尚存准确性难以满足船舶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将多源信号视为卷积混叠,提出耦合振动噪声源分离方法。建立船舶OPA模型,结合船舶传递路径振声测试试验对模型可行性、正确性进行验证。讨论观测点数目及不同工况组合对新OPA模型影响,给出有效选取原则。结果表明,新OPA模型可准确、高效进行船舶噪声源识别、声场预报及状态监测,工程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船舶 耦合 振动噪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噪声源的传递率矩阵识别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磊 曹跃云 +1 位作者 杨自春 何元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1-297,共7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传递率矩阵方法(Transmissibility Matrix Method,TMM),全面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着重探讨解决振源之间交叉耦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TMM的振-声传递... 针对现有方法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传递率矩阵方法(Transmissibility Matrix Method,TMM),全面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着重探讨解决振源之间交叉耦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TMM的振-声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新模型以隔振器两端的位移响应之差作为输入振源,有效地避免了振源之间的耦合。通过船舶水中振动-声辐射仿真分析和实船海上振动-声辐射试验验证了新模型在船舶噪声源识别和贡献量分析中可行性与正确性。新模型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保持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现代船舶中隔振器的广泛应用,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识别 船舶 贡献量 传递率矩阵方法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动力定位的数学模型和滤波方法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宗义 肖坤 +1 位作者 庞永杰 李殿璞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28,43,共6页
分析了船舶动力定位中的运动数学模型和滤波方法 ,给出了船舶动力定位中所使用的低频数学模型和高频数学模型 ,利用Kalman滤波方法估计船舶位置和艏向低频运动 ,用于船舶动力定位 ,同时剔除来自位置和艏向传感器信息中的高频运动分量和... 分析了船舶动力定位中的运动数学模型和滤波方法 ,给出了船舶动力定位中所使用的低频数学模型和高频数学模型 ,利用Kalman滤波方法估计船舶位置和艏向低频运动 ,用于船舶动力定位 ,同时剔除来自位置和艏向传感器信息中的高频运动分量和噪声 .最后针对具体的船型进行了分析和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动力定位 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潜艇作战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开生 王文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潜艇作战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与目标分析、战术图像与威胁评估、软硬杀伤武器的协调与控制、战术导航、艇上模拟训练、系统监视,以及广泛的数据集成,是潜艇作战平台的核心。首先详细叙述和归纳了美国、英国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潜艇作战... 潜艇作战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环境与目标分析、战术图像与威胁评估、软硬杀伤武器的协调与控制、战术导航、艇上模拟训练、系统监视,以及广泛的数据集成,是潜艇作战平台的核心。首先详细叙述和归纳了美国、英国以及其它欧洲国家潜艇作战系统的技术发展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外主要国家潜艇作战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目前潜艇作战系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作战系统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的模型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沈远海 洪亮 +2 位作者 刘通 高晖 李笑歌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9期141-143,共3页
构建合理的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全系统模型,将为作战系统的标准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后续的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的优化提供技术基础。通过分析未来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设计成果,提取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利用树型结构的功能分... 构建合理的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全系统模型,将为作战系统的标准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后续的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的优化提供技术基础。通过分析未来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设计成果,提取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利用树型结构的功能分解方法和多视图的可视化建模方法,提出了水面舰艇的作战系统模型集(包括功能模型、信息模型、物理模型)的主要组成、相互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舰艇作战系统 模型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搭载系统的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运桃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了优化海军兵力结构,实现一舰多用,提出舰船搭载系统的新概念,介绍国外搭载系统发展的状况,并设想我国舰船搭载系统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搭载系统 集成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景象记录的方案设计
9
作者 张珺 朱秀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3期267-270,共4页
为使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能够记录相关景象数据,通过分析系统屏幕景象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动态标杆帧来快速定位差异帧,并利用小波变换提升算法来对标杆帧和差异帧进行高效无损压缩的方法。以该方法为指导设计了景象记录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 为使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能够记录相关景象数据,通过分析系统屏幕景象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动态标杆帧来快速定位差异帧,并利用小波变换提升算法来对标杆帧和差异帧进行高效无损压缩的方法。以该方法为指导设计了景象记录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屏幕景象 小波变换 动态标杆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休眠的两部件系统可用度马氏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耿岩 郭霖瀚 +1 位作者 王寄明 王乃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96-2003,共8页
针对Metric模型中假设备件需求不依赖于可用系统数而导致可用度被低估的问题,考虑部件的休眠状态(即故障系统中无故障部件不产生备件需求的情况),提出一种两部件系统可用度马氏建模方法。利用可用系统数、备件库存以及备件短缺数描述备... 针对Metric模型中假设备件需求不依赖于可用系统数而导致可用度被低估的问题,考虑部件的休眠状态(即故障系统中无故障部件不产生备件需求的情况),提出一种两部件系统可用度马氏建模方法。利用可用系统数、备件库存以及备件短缺数描述备件状态,根据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不同部件的故障修复过程对状态转移的影响,构建了两组马尔可夫随机过程;随后,分析两种随机过程间的联系,将其合并后建立了备件的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求解各备件期望短缺数EBO(expected backorders)以及系统可用度的稳态值与瞬时值;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数值案例,得到了比Metric模型更接近仿真值的备件期望短缺数与系统可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眠 可用度 备件期望短缺数 库存 马尔可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协同交战仿真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克宇 李若岩 王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5-209,共5页
根据美国作战实验的思想,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现代对海反舰作战体系构建及仿真技术更加复杂。论文重点研究了海上分布式多平台反舰作战条件下的仿真需求及仿真系统体系构建特点,并基于HLA技术对仿真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开发仿真模拟器... 根据美国作战实验的思想,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现代对海反舰作战体系构建及仿真技术更加复杂。论文重点研究了海上分布式多平台反舰作战条件下的仿真需求及仿真系统体系构建特点,并基于HLA技术对仿真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开发仿真模拟器实现了复杂系统仿真网络中原型环境和仿真环境的综合集成构建,攻克了软件/网络一体化设计及动态态势下的效能分析等关键技术。针对典型作战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系统体系结构及信息流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交战 仿真系统 体系结构 作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可靠性网络拓扑分析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边向南 周宇英 马齐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0-1213,共4页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决定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如何定量分析评估多电飞机电气系统拓扑结构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拓扑方法及一种适用于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算法.该分析方法从系统承...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拓扑结构是决定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针对如何定量分析评估多电飞机电气系统拓扑结构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量分析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拓扑方法及一种适用于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算法.该分析方法从系统承受故障能力的角度出发,对系统结构进行拓扑分析并能得出定量的计算结果;该可靠性评估算法利用欧式距离和熵权对分析结果进行多属性评估研究,能够对不同网络结构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排序评定.通过算例计算表明:此分析方法和可靠性评估算法是有效的,余度结构的电气网络结构可靠性较高,是未来多电飞机电气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飞机 电气系统 拓扑分析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对抗系统仿真体系架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悦 皇甫立 韩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78,共3页
水声对抗系统仿真具有对抗平台、对抗目标和需仿真研究的关键技术多种多样的特点,因此在每种不同仿真任务下要能灵活地构建仿真系统。本文针对水声对抗系统仿真需求,对仿真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CORBA标准的系统应用集成... 水声对抗系统仿真具有对抗平台、对抗目标和需仿真研究的关键技术多种多样的特点,因此在每种不同仿真任务下要能灵活地构建仿真系统。本文针对水声对抗系统仿真需求,对仿真系统的体系架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基于CORBA标准的系统应用集成管理平台和基于HLA标准的协同仿真平台在水声对抗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水声对抗 系统仿真 体系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技术在舰船指控系统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志明 宋玲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29-1733,共5页
分析了VR技术特性和舰船指控系统的研制特点,提出了二者契合点,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开发了虚拟舱室漫游及操控仿真应用系统,描述了其组成、功能、工作原理等。进而提出分布式虚拟指控系统的应用开发方向,概要介绍其组成、功能和关键技术。... 分析了VR技术特性和舰船指控系统的研制特点,提出了二者契合点,针对实际应用需求开发了虚拟舱室漫游及操控仿真应用系统,描述了其组成、功能、工作原理等。进而提出分布式虚拟指控系统的应用开发方向,概要介绍其组成、功能和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有效提升了舰船指控系统的研制效率和能力,可以在相关工业设计领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 舰船 指控系统 虚拟漫游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捷联惯性系统的IMU测量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子磊 张滨 +1 位作者 何昆鹏 佘亚军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为了提高捷联系统惯性测量组件(IMU)的测量精度,在建立完整的惯组测量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测量模型的自变量选择进行最优化选择,寻优时用复相关系数R2作衡量测量方程优劣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陀螺测量模型中,角速度二... 为了提高捷联系统惯性测量组件(IMU)的测量精度,在建立完整的惯组测量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测量模型的自变量选择进行最优化选择,寻优时用复相关系数R2作衡量测量方程优劣的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陀螺测量模型中,角速度二次交叉耦合项系数和与比力的二次项系数非常小,加速度计的测量模型中的加速度二次耦合项系数也很小,模型加入该组变量后,R2变化并不大,均可以忽略不计。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挑选对响应变量贡献大的因素,从而建立了惯组最优化测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性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的工作流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亮 沈远海 武振宇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8期131-133,共3页
通过应用工作流技术来满足未来水面舰艇的多种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未来海战所带来的信息化、顽存性、功能流程重组等多种技术要求,结合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引入工作流技术来满足上述要求,通过借鉴商用工作流技术,提出工作流系统的... 通过应用工作流技术来满足未来水面舰艇的多种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未来海战所带来的信息化、顽存性、功能流程重组等多种技术要求,结合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引入工作流技术来满足上述要求,通过借鉴商用工作流技术,提出工作流系统的主要组成、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为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舰艇作战系统 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下等离子体声源充放电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2-95,共4页
介绍一种水下等离子体声源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能为水下强声源干扰对抗控制提供一种解决途径,设计的充放电控制系统能实现对多个等离子体声源的充放电进行远程操控,并监控工作状态。控制系统设计上选取高精度器件,并采取了一系列... 介绍一种水下等离子体声源充放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能为水下强声源干扰对抗控制提供一种解决途径,设计的充放电控制系统能实现对多个等离子体声源的充放电进行远程操控,并监控工作状态。控制系统设计上选取高精度器件,并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以适应复杂的工作条件,并满足微秒级高精度时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对抗 控制系统 充电控制 触发控制 等离子体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积分和状态空间的浮筏系统动态响应分析方法
18
作者 卢立勤 尚国清 郭有松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1,28,共4页
基于精细积分和状态空间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浮筏系统动态响应分析方法,并结合侧挂式浮筏系统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算。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好、稳定性高、无需对系统解耦,可应用于复杂荷载和多自由度浮筏系统,而且进行数值求解时不受时... 基于精细积分和状态空间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浮筏系统动态响应分析方法,并结合侧挂式浮筏系统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算。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好、稳定性高、无需对系统解耦,可应用于复杂荷载和多自由度浮筏系统,而且进行数值求解时不受时间步长限制,能达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隔振 状态空间 精细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潜艇作战系统TMA功能设计
19
作者 任克明 潘悦 王岩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第3期31-34,40,共5页
文章在新型潜艇全综合、分布式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下 ,以声纳信息作为主要信息源 ,综述了纯方位TMA、多信息融合TMA、方位 -多普勒TMA、噪声能量 -方位联合估距、与匹配场声源定位相结合等几种实现TMA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TMA功能提出... 文章在新型潜艇全综合、分布式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下 ,以声纳信息作为主要信息源 ,综述了纯方位TMA、多信息融合TMA、方位 -多普勒TMA、噪声能量 -方位联合估距、与匹配场声源定位相结合等几种实现TMA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TMA功能提出了新设想 ,初步提出了一种TMA的功能设计。该功能设计从作战系统的角度出发开发TMA功能 ,充分利用了多传感器获得的信息 ,以及人的主观判断 ,增强了TMA的能力 ,使它能够更好地为指挥员战术决策服务 ,为武器的发射控制提供更加精确的目标运动要素解算结果。与通常的TMA设计相比 ,该项设计能够识别目标机动 ,增加了人机交互功能 ,并设计了便于观看TMA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分析 潜艇 作战系统 功能设计 目标识别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壁降膜流动特性与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群 童一俊 +2 位作者 任海刚 刘玉峰 陈铮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3-736,共4页
采用流体体积法(VOF)对于高雷诺数竖壁降膜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液膜速度分布、平均液膜厚度、基液膜厚度、波动振幅与波长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波动特性对于降膜传质及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流动向下游发展,平... 采用流体体积法(VOF)对于高雷诺数竖壁降膜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液膜速度分布、平均液膜厚度、基液膜厚度、波动振幅与波长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波动特性对于降膜传质及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流动向下游发展,平均液膜厚度先是迅速减小,然后减小速度趋缓;波动振幅和波长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持续增大,这将导致波动传质能力增强,同时也使得基液膜厚度不断减小,液膜的稳定性变差。采用VOF方法的模拟结果与高速摄影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说明VOF方法准确描述了绝大部分液膜流动特性,在总体上对于竖壁降膜流场进行了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体积法(VOF) 高速摄影(HSP) 降膜 流场 稳定性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