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37
篇文章
<
1
2
…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扩散管设计及分析
1
作者
万新斌
钱玮翔
+2 位作者
杨铭
杨卫英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130,共6页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4种方案的射流特性。结果表明,孔径取30 mm时,出口流速距底面约15 mm时减速到0.2 m/s;4种扩散管方案中T型长扩散管方案射流性能最佳,单孔最高流速0.297 m/s,平均流速标准差0.0672,流速分布最为均匀。最后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T型长扩散管在实际代换系统中的扩散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代换
扩散管
局部物理模型
射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地船舶新型舷侧结构抗碰撞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兴华
刘敬喜
+1 位作者
崔濛
柴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3,共5页
极地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会导致船体结构造成损伤,严重威胁船舶的生命力,因此提高船舶的抗碰撞能力对极地勘探及运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传统加筋结构难以进一步提升其吸能效率,提出一种新型帽形结构。基于船舶碰撞理论和有限...
极地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会导致船体结构造成损伤,严重威胁船舶的生命力,因此提高船舶的抗碰撞能力对极地勘探及运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传统加筋结构难以进一步提升其吸能效率,提出一种新型帽形结构。基于船舶碰撞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舷侧的能量吸收-撞击深度曲线和破损情况,总结了不同结构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当撞击船的量级比被撞船大时,被撞船的破坏模式以压溃为主。在不增加结构重量的前提下,将常规舷侧结构改良为新型舷侧结构后,舷侧结构的防撞性能会大幅提高。极地船舶舷侧上有封闭区域可以提升舷侧的防撞性能。结果可为极地船舶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
船舶碰撞
新型舷侧结构
耐撞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地船舶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诊断与处理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慧
王燕舞
+2 位作者
张帅
张敏
王嘉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5,共5页
针对极地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包含一些异常监测数据的情况,提出异常数据诊断与处理的方法。首先,根据“雪龙2”极地破冰船的实测数据,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归纳;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进而对异常点进行...
针对极地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包含一些异常监测数据的情况,提出异常数据诊断与处理的方法。首先,根据“雪龙2”极地破冰船的实测数据,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归纳;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进而对异常点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诊断与处理后的数据反演冰载荷,对本文提出的诊断处理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DBSCAN方法可较好地识别离群值,基于平均标准差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可较好地处理幅度异常的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异常数据诊断
极地船舶
冰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海域作业工程船机舱通风优化研究
4
作者
杨凯博
饶广龙
+3 位作者
杨勇
刘邓华
潘德法
郭世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77,共6页
为研究工程船机舱在多海域作业下的热环境,本文结合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与数值传热学对工程船舶机舱的通风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别选取热带海域与正常海域下,工程船作业时机舱内典型截面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仿真结...
为研究工程船机舱在多海域作业下的热环境,本文结合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与数值传热学对工程船舶机舱的通风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别选取热带海域与正常海域下,工程船作业时机舱内典型截面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风系统在正常航行时效果良好,机舱工作区域温度正常;在热带海域作业时,冷风机开启后的机舱区域仍有过热风险,需通过优化甲板栅格开口、机舱通风管道风口尺寸等手段改善整体气流组织;主要热源附近增设冷风机,可引导热量走向改善机组工作环境;低流通效率的空间设置轴流风机可调整气流组织,避免流通死角。优化后的机舱通风方案整体温度降低约2.5℃,符合正常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舱通风
工程船舶
CFD仿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工况下喷水推进船舶混合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赵威
贾凌翰
+2 位作者
宿磊磊
牟军敏
郭蕴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针对某型喷水推进船舶,提出一种多模式混合切换控制策略,能够实现2种模式的自动切换,提升船舶航行控制的工况自适应性。这项工作需要集成航向保持和路径跟踪2种操作模式,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运动控制要求。本文建立基于监督开关控制(SSC...
针对某型喷水推进船舶,提出一种多模式混合切换控制策略,能够实现2种模式的自动切换,提升船舶航行控制的工况自适应性。这项工作需要集成航向保持和路径跟踪2种操作模式,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运动控制要求。本文建立基于监督开关控制(SSC)的混合控制框架,分别实现了航向保持PID控制器和路径跟踪滑模控制器,通过监督切换逻辑实现2种控制模式的平稳切换。根据实际航行的目标航迹,结合实船参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切换控制
航向保持
路径跟踪
PID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载无人潜航器安全系固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6
作者
葛俊波
江心
+3 位作者
王果
刘靖峤
李梦翔
刘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
基于理论力学和运动学原理,对复杂海况下船载无人潜航器的系固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系留索具数量和单一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受力特性,建立船载无人潜航器系留索具载荷的理论预报方法。系统地讨论了母船运...
基于理论力学和运动学原理,对复杂海况下船载无人潜航器的系固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系留索具数量和单一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受力特性,建立船载无人潜航器系留索具载荷的理论预报方法。系统地讨论了母船运动参数对系留索具载荷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快速化的系固方法评估与分析技术,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预报
无人潜航器
系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机舱双向通风下小尺度油池火灾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吴中正
马泽泰
+3 位作者
王艳真
殷杰
毛少华
王硕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针对某拖轮机舱通风环境下小尺度油池火灾,设计尺寸1.5×1.5×1 m^(3)密闭舱室,建立双向通风结构。以正庚烷为燃料,对0.06~0.20 m不同直径油池火灾在通风速度4 m/s下火焰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分析通风环境下小尺度油池火质量燃烧...
针对某拖轮机舱通风环境下小尺度油池火灾,设计尺寸1.5×1.5×1 m^(3)密闭舱室,建立双向通风结构。以正庚烷为燃料,对0.06~0.20 m不同直径油池火灾在通风速度4 m/s下火焰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分析通风环境下小尺度油池火质量燃烧速率和火焰几何形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 m/s通风速度下,燃烧包括预燃阶段、稳定燃烧阶段、剧烈燃烧阶段、衰减燃烧阶段四个阶段,质量燃烧速率随直径增加而增大。火焰几何形状随油池直径呈非线性变化,与通风环境及油池直径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基于Thomas模型,建立机舱双向通风下油池火火焰几何形状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机舱
双向通风
质量燃烧速率
油池火
火焰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受限空间通仓手术室研究
8
作者
屠天榆
王俊杰
+2 位作者
赵磊
胡定华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针对船舶上空间资源紧张、医疗面积偏小所布置的通仓手术室,其净高受管线、空间结构的限制,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对通仓手术室的气流组织特性进行系统研究。采用FLOEFD对受限空间下的通仓手术室进行仿真研究,从热舒适性、送风有效性...
针对船舶上空间资源紧张、医疗面积偏小所布置的通仓手术室,其净高受管线、空间结构的限制,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对通仓手术室的气流组织特性进行系统研究。采用FLOEFD对受限空间下的通仓手术室进行仿真研究,从热舒适性、送风有效性和污染物排除有效性三大类指标出发,对比规范要求的2.7 m净高和船舶通用2.3 m净高下单台、双台手术的四种工况。结果表明,将手术室净高从2.7 m下调至2.3 m,单台手术工况因送风量小,污染物排除能力弱外,难以满足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手术,双台手术在除污染物喷出口附近区域外,其余位置的局部空气质量指数(LAQI)均大于1,两个工况下整体排污效率(CRE)值也大于1。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送回风形式设计,2.3 m净高能够满足手术室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仓手术室
数值模拟
净高
气流组织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双开口舱室油料池火灾火温度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周雅杰
陈雷
+3 位作者
姚尧
苑龙飞
周勇雕
邓芳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探究双开口舱室火灾的温度场特性,选取典型双开口舱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火灾场景,模拟不同火源功率下的火灾发展过程,并分析舱室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双开口舱室火灾发展过程中,在气流的...
为探究双开口舱室火灾的温度场特性,选取典型双开口舱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火灾场景,模拟不同火源功率下的火灾发展过程,并分析舱室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双开口舱室火灾发展过程中,在气流的影响下火焰呈振荡状态但总体上不会发生明显的倾斜;双开口舱室内水平高度越高,整个水平面的温度越趋向于一致,火源功率越高趋势越明显;在一定可接受误差水平下,双开口舱室火灾羽流中心线的温度分布在趋势上仍然符合McCaffrey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火焰形态
多开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典型可燃物火灾烟气特性研究
10
作者
林盼
赵磊
+1 位作者
李帅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为了解船舶典型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气特性,针对三种典型的船用材料可燃物:管路保温材料、电缆材料、棉被的燃烧烟气特性开展物理试验研究,分析燃烧温度场、烟气中CO、CO_(2)扩散蔓延规律及热释放速率,通过试验表明,棉被的烟气...
为了解船舶典型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气特性,针对三种典型的船用材料可燃物:管路保温材料、电缆材料、棉被的燃烧烟气特性开展物理试验研究,分析燃烧温度场、烟气中CO、CO_(2)扩散蔓延规律及热释放速率,通过试验表明,棉被的烟气量明显高于电缆和橡塑海绵;电缆需要持续不断加热才被点燃,且快速燃烧释放大量烟气;橡塑海绵烟气量极低且很难被点燃。通过对舱室内典型材料燃烧试验研究,有助于火灾烟气仿真研究的火源参数设定,有利于提前感知舱室内火灾发生的规律,对火灾初期的救援和消防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船用材料可燃物
烟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的设计及阻力初步计算
11
作者
钱玮翔
陈世红
+2 位作者
黄日宁
张宇伦
杨丛硕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4,共9页
针对油水代换系统设计缺少设计理论指导,系统阻力、通流能力不明确的问题。以实船燃油舱为原型,设计4种型式的油水代换系统,对油水代换系统专用扩散管的阻力系数进行初步计算,通过FlowMaster建模分析比较油水代换舱串、并联连接及开、...
针对油水代换系统设计缺少设计理论指导,系统阻力、通流能力不明确的问题。以实船燃油舱为原型,设计4种型式的油水代换系统,对油水代换系统专用扩散管的阻力系数进行初步计算,通过FlowMaster建模分析比较油水代换舱串、并联连接及开、闭式膨胀舱等不同方案的代换通流能力及阻力,并对舱室顶部筋板阻力对代换过程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扩散管局部阻力系数约1.7,阻力约2000 Pa。通过并联连接可以降低油水代换系统的阻力并提高通流性能。隔板上不同形状通流孔阻力较大,容易造成代换过程中隔板间燃油流动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代换
FlowMaster
阻力计算
扩散管
通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补风速率对船舶油料池火灾控烟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陈雷
袁金永
+3 位作者
高涵
马永智
金晔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5,144,共6页
针对船舶结构复杂性及传统实验方法局限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7.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补风速率对火灾烟气温度分布及浓度变化的影响。模拟中设置了多种补风速率条件,并建立油池火源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分析以优化计算精度。结...
针对船舶结构复杂性及传统实验方法局限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7.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补风速率对火灾烟气温度分布及浓度变化的影响。模拟中设置了多种补风速率条件,并建立油池火源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分析以优化计算精度。结果表明,不同补风速率对火灾区域温度和烟气浓度有显著影响。较高的补风速率可有效降低火灾区域温度与烟气浓度,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毒气体生成;而较低的补风速率则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完全,烟气浓度升高。研究还发现,适当补风能够改善烟气排放速率,减少火灾区域烟气积聚,但过高的补风速率可能引发烟气紊乱,反而降低控烟效果。综上,合理调节补风速率可显著提升船舶火灾控烟效果,为船舶设计和火灾应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温度
补风速率
控烟效果
F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尾部U型开槽式水下装置保障船结构设计与研究
13
作者
李梦伟
朱永健
+2 位作者
谢昊
林瞳
尉志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6,共6页
针对水下装置保障船,介绍了3种尾部升降区域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在横开、横关及扭转工况下,3种尾部结构变形及应力水平差异;设计了箱梁抬高型与等高型2种门架结构,计算分析在固定和浮动起吊作业下,2种门架结构强度差异;应用船体梁法和有...
针对水下装置保障船,介绍了3种尾部升降区域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在横开、横关及扭转工况下,3种尾部结构变形及应力水平差异;设计了箱梁抬高型与等高型2种门架结构,计算分析在固定和浮动起吊作业下,2种门架结构强度差异;应用船体梁法和有限元法,考察了两者反映船体总纵强度的异同点。结果表明:1)固桩室不延伸至舷侧时,尾部片体横向变形与片体间垂向错开变形量均较小,有效增强尾部结构刚度,避免尾倾,增大舷侧设备布置空间;2)抬高型门架结构强度更好,避免端部应力集中,降低焊接难度,增大起吊空间;3)目标船与常规船型静水载荷有明显差异,相比船体梁法,有限元法能综合反映船体关键区域结构应力,更利于指导关键区域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开槽水下装置保障船
双片体结构变形
箱梁抬高型龙门架
总纵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舶加筋板结构抗屈曲优化设计
14
作者
魏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8,共6页
为实现船舶加筋板结构的直接优化设计,需对其抗屈曲性能进行计算分析,依据典型船舶加筋板结构抗屈曲能力的特征提出有效的直接优化方法。针对加筋板屈曲应力的数值计算,提出适用的三跨板架模型,通过与理论及解析结果的比较,验证数值方...
为实现船舶加筋板结构的直接优化设计,需对其抗屈曲性能进行计算分析,依据典型船舶加筋板结构抗屈曲能力的特征提出有效的直接优化方法。针对加筋板屈曲应力的数值计算,提出适用的三跨板架模型,通过与理论及解析结果的比较,验证数值方法的精确性并证明扭转屈曲应力是加筋板结构抗屈曲能力的临界值。通过参数化定义加筋板的物理模型和优化模型,采用常规的优化算法对加筋板的板厚、加强筋尺寸及间距等设计变量进行寻优求解,提出并验证了2种优化方法,第一种方法可以对加筋板的抗屈曲能力进行综合优化,得到任意约束条件下的优化结果,第二种方法适于在同等重量约束下的局部寻优。优化结果的极限强度计算表明2种方法分别能使加筋板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7.5%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屈曲
船舶加筋板
结构优化
船体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缩尺模型试验的船舶沉浮系统压载特性研究
15
作者
万新斌
于姝雯
+1 位作者
李胜博
杨卫英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船舶沉浮系统通过重力浸水、压载泵注水等不同方式完成预压载、快速压载等不同压载过程,进而调整船舶姿态,以满足快速沉浮的任务要求。建立精确的沉浮系统管网仿真模型是分析船舶压排载特性与优化沉浮系统管网设计的基础。然而,复杂的...
船舶沉浮系统通过重力浸水、压载泵注水等不同方式完成预压载、快速压载等不同压载过程,进而调整船舶姿态,以满足快速沉浮的任务要求。建立精确的沉浮系统管网仿真模型是分析船舶压排载特性与优化沉浮系统管网设计的基础。然而,复杂的管网流路以及部件的非线性阻力特性均给管网仿真模型的精度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首先采用缩尺模型试验结果,修正管网仿真模型中的关键部件阻力特性参数,使得管网模型仿真精度达到95.7%以上。基于修正后的沉浮系统管网模型,研究了预压载与快速压载顺序执行以及联合执行2种方案的船舶压载特性,其中联合压载时间相较于顺序压载过程缩短了26.75 min,为沉浮和姿态平衡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沉浮系统
模型修正
压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地船舶防寒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刘志兵
濮骏
+1 位作者
黄津津
陈彦臻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9-489,共11页
冰冻是极地船舶最常见的问题,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和设备系统的可操作性,所以暴露在寒冷天气下的船舶系统和设备应满足相应的防寒要求,以实现防冰和除冰效果。本文梳理了中国船级社(CCS)的相关防寒规范指南,并通过分析全船不同区域对象...
冰冻是极地船舶最常见的问题,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和设备系统的可操作性,所以暴露在寒冷天气下的船舶系统和设备应满足相应的防寒要求,以实现防冰和除冰效果。本文梳理了中国船级社(CCS)的相关防寒规范指南,并通过分析全船不同区域对象的防寒需求,重点对机舱通风、冰海水门、液舱防冻和甲板机械等设备系统的防寒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相应的主要防冻措施,以期对航行于寒冷地区船舶的设计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船舶
防寒技术
船舶系统
甲板机械
防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极点及高纬度海域海冰压缩强度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陈晓东
于爽
+3 位作者
王燕舞
林龙
屈猛
季顺迎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0-1271,共12页
在中国第13次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我国科考队首次乘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并开展了海冰采集与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填补了我国在该海域海冰试验数据的空白.同时,为研究采样地点气候条件对海冰压缩强度及物理性质的影响,分别在81°N~87.3...
在中国第13次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我国科考队首次乘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并开展了海冰采集与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填补了我国在该海域海冰试验数据的空白.同时,为研究采样地点气候条件对海冰压缩强度及物理性质的影响,分别在81°N~87.3°N之间的其他6个站位开展了冰样采集与试验测试.为研究孔隙率与卤水体积对压缩强度的影响,测量了试样的盐度、温度与密度等物理性质.数据显示,处于纬度较低海域的海冰试样,其盐度与密度沿竖向剖面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冰层表层与底层的压缩强度较为接近;而北极点海域的海冰物理参数沿冰厚方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压缩强度沿剖面方向的变化也较为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域的环境条件对海冰单轴压缩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即使在融冰期末期北极点海冰也并未完全处于融化状态,其底层海冰仍保留了部分结冰期海冰的特点,因此强度也明显高于完全处于融化状态的海冰.此外,也分析了运输过程对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严格的低温运输与存储条件下现场与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
力学性质
单轴压缩强度
北极点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功能海缆船结构设计及强度评估
18
作者
郭兴乾
陈曙梅
+1 位作者
王东
张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40,共6页
针对某型海缆船多功能要求,确定缆盘区域结构基本型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前期确定的结构加强型式进行舱段强度评估,分析各种装载工况及缆盘载荷,得出典型区域结构的计算结果,结合前期总纵强度校核结果,对于主甲板横向大开孔、缆盘底部中...
针对某型海缆船多功能要求,确定缆盘区域结构基本型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前期确定的结构加强型式进行舱段强度评估,分析各种装载工况及缆盘载荷,得出典型区域结构的计算结果,结合前期总纵强度校核结果,对于主甲板横向大开孔、缆盘底部中心区域开孔等加强区域进行改进,对比前期船体梁理论总纵强校核与舱段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分析局部载荷所占比值,以验证总纵强度校核和舱段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前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缆船
缆盘
总纵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势-黏流双向耦合的不同主尺度双浮体水动力干扰研究
19
作者
李福建
刘学勤
+2 位作者
李丹
孟巍
康庄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目的]在两浮体并靠作业时,由于浮体间距较近,在水动力干扰作用下,极易引发间隙内大幅波浪振荡和两浮体大幅运动响应,严重威胁作业安全。因此,开展不同主尺度双浮体间的水动力干扰特性研究。[方法]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建立数值波...
[目的]在两浮体并靠作业时,由于浮体间距较近,在水动力干扰作用下,极易引发间隙内大幅波浪振荡和两浮体大幅运动响应,严重威胁作业安全。因此,开展不同主尺度双浮体间的水动力干扰特性研究。[方法]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建立数值波浪水池,并结合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双浮体的运动特性,对规则波中不同主尺度双浮体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同主尺度双浮体间隙的水动力共振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构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规则波中不同主尺度双浮体垂荡运动的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浮体布置工况对双浮体垂向运动响应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CFD方法,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且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在高频工况下,两浮体倾向于反相位运动,且当较大浮体位于上游时,其对下游小浮体有显著的遮蔽效应。[结论]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验证了双浮体水动力干扰模型的准确性,揭示了高频下两浮体的反相位运动及大浮体上游时的遮蔽效应,为优化浮体布置和提升作业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
两浮体
水动力
干扰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船用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平
李沃达
+1 位作者
陈海涛
兰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共6页
为得到船用1560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特性及参数化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开展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60高镁铝合金板材、型材、整体挤压壁板材料的中值应力范围疲劳极限值在150~190 MPa,厚度、生产工艺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不大,焊接...
为得到船用1560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特性及参数化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开展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60高镁铝合金板材、型材、整体挤压壁板材料的中值应力范围疲劳极限值在150~190 MPa,厚度、生产工艺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不大,焊接和热矫正建造工艺会不同程度降低材料疲劳性能,其中对接接头疲劳极限值约为母材疲劳极限的0.4,说明镁含量的提高在提高铝合金母材疲劳强度的同时会使材料具有更高的焊接气孔敏感性、裂纹倾向性。最后,综合试验结果和国际焊接协会推荐值给出船体疲劳强度校核用S-N的选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高镁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优化、在船体结构应用及疲劳强度校核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船
铝合金
疲劳性能试验
疲劳强度校核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扩散管设计及分析
1
作者
万新斌
钱玮翔
杨铭
杨卫英
张宇伦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1,130,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2301222607,162301212668)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GZC20241593)
湖北省博士后项目(2024HBBHCXA090)。
文摘
针对油水代换过程中扩散管海水射流流速过高可能会导致油水掺混和泥沙携带,进而影响油水代换系统可靠性的问题,研究不同型式、孔径的扩散管出流特性及其对代换过程影响。采用CFD局部物理模型分别对4种型式扩散管的出流速度场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4种方案的射流特性。结果表明,孔径取30 mm时,出口流速距底面约15 mm时减速到0.2 m/s;4种扩散管方案中T型长扩散管方案射流性能最佳,单孔最高流速0.297 m/s,平均流速标准差0.0672,流速分布最为均匀。最后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T型长扩散管在实际代换系统中的扩散稳定性及可靠性。
关键词
油水代换
扩散管
局部物理模型
射流特性
Keywords
oil-water replaceable system
diffusion tube
local CFD model
je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66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地船舶新型舷侧结构抗碰撞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兴华
刘敬喜
崔濛
柴威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船舶
与
海洋工程
学院
船舶
和
海洋
水动力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
工程
学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1150)。
文摘
极地船舶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会导致船体结构造成损伤,严重威胁船舶的生命力,因此提高船舶的抗碰撞能力对极地勘探及运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传统加筋结构难以进一步提升其吸能效率,提出一种新型帽形结构。基于船舶碰撞理论和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舷侧的能量吸收-撞击深度曲线和破损情况,总结了不同结构的耐撞性能。结果表明,当撞击船的量级比被撞船大时,被撞船的破坏模式以压溃为主。在不增加结构重量的前提下,将常规舷侧结构改良为新型舷侧结构后,舷侧结构的防撞性能会大幅提高。极地船舶舷侧上有封闭区域可以提升舷侧的防撞性能。结果可为极地船舶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极地船舶
船舶碰撞
新型舷侧结构
耐撞性能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polar ship
ship collision
new side structure
crash resistance performanc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U663.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地船舶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诊断与处理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慧
王燕舞
张帅
张敏
王嘉其
机构
上海中船
船舶
设计
技术国家
工程
研究
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165,共5页
文摘
针对极地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包含一些异常监测数据的情况,提出异常数据诊断与处理的方法。首先,根据“雪龙2”极地破冰船的实测数据,对异常数据类型进行归纳;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进而对异常点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诊断与处理后的数据反演冰载荷,对本文提出的诊断处理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DBSCAN方法可较好地识别离群值,基于平均标准差的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可较好地处理幅度异常的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异常数据诊断
极地船舶
冰载荷
Keyword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bnormal data diagnosis
polar ships
ice load
分类号
U66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海域作业工程船机舱通风优化研究
4
作者
杨凯博
饶广龙
杨勇
刘邓华
潘德法
郭世豪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2-77,共6页
文摘
为研究工程船机舱在多海域作业下的热环境,本文结合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与数值传热学对工程船舶机舱的通风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别选取热带海域与正常海域下,工程船作业时机舱内典型截面的温度场进行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风系统在正常航行时效果良好,机舱工作区域温度正常;在热带海域作业时,冷风机开启后的机舱区域仍有过热风险,需通过优化甲板栅格开口、机舱通风管道风口尺寸等手段改善整体气流组织;主要热源附近增设冷风机,可引导热量走向改善机组工作环境;低流通效率的空间设置轴流风机可调整气流组织,避免流通死角。优化后的机舱通风方案整体温度降低约2.5℃,符合正常作业需求。
关键词
机舱通风
工程船舶
CFD仿真
温度场
Keywords
engine room ventilation
engineering ship
CFD simulation
temperature field
分类号
U66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工况下喷水推进船舶混合控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赵威
贾凌翰
宿磊磊
牟军敏
郭蕴华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船舶
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
研究
所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
工程
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1367)。
文摘
针对某型喷水推进船舶,提出一种多模式混合切换控制策略,能够实现2种模式的自动切换,提升船舶航行控制的工况自适应性。这项工作需要集成航向保持和路径跟踪2种操作模式,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运动控制要求。本文建立基于监督开关控制(SSC)的混合控制框架,分别实现了航向保持PID控制器和路径跟踪滑模控制器,通过监督切换逻辑实现2种控制模式的平稳切换。根据实际航行的目标航迹,结合实船参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混合切换控制
航向保持
路径跟踪
PID
滑模控制
Keywords
hybrid switching control
course-keeping
path-tracking
PID
sliding mode control
分类号
U675.9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载无人潜航器安全系固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6
作者
葛俊波
江心
王果
刘靖峤
李梦翔
刘昆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江苏科技大学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
文摘
基于理论力学和运动学原理,对复杂海况下船载无人潜航器的系固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受力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系留索具数量和单一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受力特性,建立船载无人潜航器系留索具载荷的理论预报方法。系统地讨论了母船运动参数对系留索具载荷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快速化的系固方法评估与分析技术,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理论预报
无人潜航器
系固方法
Keywords
Theoretical prediction
UUV
method of mooring
分类号
U674.94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机舱双向通风下小尺度油池火灾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吴中正
马泽泰
王艳真
殷杰
毛少华
王硕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2301222607,162301212668)。
文摘
针对某拖轮机舱通风环境下小尺度油池火灾,设计尺寸1.5×1.5×1 m^(3)密闭舱室,建立双向通风结构。以正庚烷为燃料,对0.06~0.20 m不同直径油池火灾在通风速度4 m/s下火焰特性开展实验研究。分析通风环境下小尺度油池火质量燃烧速率和火焰几何形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 m/s通风速度下,燃烧包括预燃阶段、稳定燃烧阶段、剧烈燃烧阶段、衰减燃烧阶段四个阶段,质量燃烧速率随直径增加而增大。火焰几何形状随油池直径呈非线性变化,与通风环境及油池直径有较强的耦合关系,基于Thomas模型,建立机舱双向通风下油池火火焰几何形状预测模型。
关键词
船舶机舱
双向通风
质量燃烧速率
油池火
火焰几何形状
Keywords
ship engine room
two-way ventilation
mass combustion rate
pool fire
flame geometry
分类号
U698.4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受限空间通仓手术室研究
8
作者
屠天榆
王俊杰
赵磊
胡定华
张宇伦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
工程
学院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097,162301242612)。
文摘
针对船舶上空间资源紧张、医疗面积偏小所布置的通仓手术室,其净高受管线、空间结构的限制,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问题,对通仓手术室的气流组织特性进行系统研究。采用FLOEFD对受限空间下的通仓手术室进行仿真研究,从热舒适性、送风有效性和污染物排除有效性三大类指标出发,对比规范要求的2.7 m净高和船舶通用2.3 m净高下单台、双台手术的四种工况。结果表明,将手术室净高从2.7 m下调至2.3 m,单台手术工况因送风量小,污染物排除能力弱外,难以满足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手术,双台手术在除污染物喷出口附近区域外,其余位置的局部空气质量指数(LAQI)均大于1,两个工况下整体排污效率(CRE)值也大于1。研究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送回风形式设计,2.3 m净高能够满足手术室基本要求。
关键词
通仓手术室
数值模拟
净高
气流组织
污染物
Keywords
barn integrated operating room
numerical simulation
net height
airflow organization
contaminant
分类号
U664.8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双开口舱室油料池火灾火温度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周雅杰
陈雷
姚尧
苑龙飞
周勇雕
邓芳
机构
中国
舰船
研究
设计
中心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62301222607,162301212668)。
文摘
为探究双开口舱室火灾的温度场特性,选取典型双开口舱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火灾场景,模拟不同火源功率下的火灾发展过程,并分析舱室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双开口舱室火灾发展过程中,在气流的影响下火焰呈振荡状态但总体上不会发生明显的倾斜;双开口舱室内水平高度越高,整个水平面的温度越趋向于一致,火源功率越高趋势越明显;在一定可接受误差水平下,双开口舱室火灾羽流中心线的温度分布在趋势上仍然符合McCaffrey模型。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温度分布
火焰形态
多开口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lame morphology
multiple openings fire
分类号
U66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典型可燃物火灾烟气特性研究
10
作者
林盼
赵磊
李帅
张宇伦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基金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GZC20241593)
湖北省博士后项目(2024HBBHCXA090)。
文摘
为了解船舶典型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烟气特性,针对三种典型的船用材料可燃物:管路保温材料、电缆材料、棉被的燃烧烟气特性开展物理试验研究,分析燃烧温度场、烟气中CO、CO_(2)扩散蔓延规律及热释放速率,通过试验表明,棉被的烟气量明显高于电缆和橡塑海绵;电缆需要持续不断加热才被点燃,且快速燃烧释放大量烟气;橡塑海绵烟气量极低且很难被点燃。通过对舱室内典型材料燃烧试验研究,有助于火灾烟气仿真研究的火源参数设定,有利于提前感知舱室内火灾发生的规律,对火灾初期的救援和消防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船舶火灾
船用材料可燃物
烟气特性
Keywords
ship fire
marine materials
combustibles
flue gas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U66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的设计及阻力初步计算
11
作者
钱玮翔
陈世红
黄日宁
张宇伦
杨丛硕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4,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097,162301242612)。
文摘
针对油水代换系统设计缺少设计理论指导,系统阻力、通流能力不明确的问题。以实船燃油舱为原型,设计4种型式的油水代换系统,对油水代换系统专用扩散管的阻力系数进行初步计算,通过FlowMaster建模分析比较油水代换舱串、并联连接及开、闭式膨胀舱等不同方案的代换通流能力及阻力,并对舱室顶部筋板阻力对代换过程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扩散管局部阻力系数约1.7,阻力约2000 Pa。通过并联连接可以降低油水代换系统的阻力并提高通流性能。隔板上不同形状通流孔阻力较大,容易造成代换过程中隔板间燃油流动不畅。
关键词
油水代换
FlowMaster
阻力计算
扩散管
通流孔
Keywords
oil-water replacement system
FlowMaster
resistance calculation
diffusion tube
stiffened plate
分类号
U66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补风速率对船舶油料池火灾控烟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陈雷
袁金永
高涵
马永智
金晔
张宇伦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地质大学(武汉)
工程
学院
中国
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5,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406162)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C档(GZC20241593)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4M753029)
湖北省博士后项目(2024HBBHCXA090)。
文摘
针对船舶结构复杂性及传统实验方法局限性,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 6.7.4,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补风速率对火灾烟气温度分布及浓度变化的影响。模拟中设置了多种补风速率条件,并建立油池火源模型,进行网格独立性分析以优化计算精度。结果表明,不同补风速率对火灾区域温度和烟气浓度有显著影响。较高的补风速率可有效降低火灾区域温度与烟气浓度,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有毒气体生成;而较低的补风速率则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燃烧不完全,烟气浓度升高。研究还发现,适当补风能够改善烟气排放速率,减少火灾区域烟气积聚,但过高的补风速率可能引发烟气紊乱,反而降低控烟效果。综上,合理调节补风速率可显著提升船舶火灾控烟效果,为船舶设计和火灾应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船舶火灾
温度
补风速率
控烟效果
FDS
Keywords
ship fires
temperature
air replenishment rate
smoke control effect
FDS
分类号
U66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尾部U型开槽式水下装置保障船结构设计与研究
13
作者
李梦伟
朱永健
谢昊
林瞳
尉志源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6,共6页
文摘
针对水下装置保障船,介绍了3种尾部升降区域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在横开、横关及扭转工况下,3种尾部结构变形及应力水平差异;设计了箱梁抬高型与等高型2种门架结构,计算分析在固定和浮动起吊作业下,2种门架结构强度差异;应用船体梁法和有限元法,考察了两者反映船体总纵强度的异同点。结果表明:1)固桩室不延伸至舷侧时,尾部片体横向变形与片体间垂向错开变形量均较小,有效增强尾部结构刚度,避免尾倾,增大舷侧设备布置空间;2)抬高型门架结构强度更好,避免端部应力集中,降低焊接难度,增大起吊空间;3)目标船与常规船型静水载荷有明显差异,相比船体梁法,有限元法能综合反映船体关键区域结构应力,更利于指导关键区域结构设计。
关键词
U型开槽水下装置保障船
双片体结构变形
箱梁抬高型龙门架
总纵强度
Keywords
U-shaped slotted underwater support vessel
two-sheets structure deformation
box-girder raised gantry frame
total longitudinal strength
分类号
U66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舶加筋板结构抗屈曲优化设计
14
作者
魏刚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8,共6页
文摘
为实现船舶加筋板结构的直接优化设计,需对其抗屈曲性能进行计算分析,依据典型船舶加筋板结构抗屈曲能力的特征提出有效的直接优化方法。针对加筋板屈曲应力的数值计算,提出适用的三跨板架模型,通过与理论及解析结果的比较,验证数值方法的精确性并证明扭转屈曲应力是加筋板结构抗屈曲能力的临界值。通过参数化定义加筋板的物理模型和优化模型,采用常规的优化算法对加筋板的板厚、加强筋尺寸及间距等设计变量进行寻优求解,提出并验证了2种优化方法,第一种方法可以对加筋板的抗屈曲能力进行综合优化,得到任意约束条件下的优化结果,第二种方法适于在同等重量约束下的局部寻优。优化结果的极限强度计算表明2种方法分别能使加筋板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7.5%和9.6%。
关键词
扭转屈曲
船舶加筋板
结构优化
船体总强度
Keywords
torsional buckling
ship stiffened plate pane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trength of hull girder
分类号
U66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缩尺模型试验的船舶沉浮系统压载特性研究
15
作者
万新斌
于姝雯
李胜博
杨卫英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文摘
船舶沉浮系统通过重力浸水、压载泵注水等不同方式完成预压载、快速压载等不同压载过程,进而调整船舶姿态,以满足快速沉浮的任务要求。建立精确的沉浮系统管网仿真模型是分析船舶压排载特性与优化沉浮系统管网设计的基础。然而,复杂的管网流路以及部件的非线性阻力特性均给管网仿真模型的精度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首先采用缩尺模型试验结果,修正管网仿真模型中的关键部件阻力特性参数,使得管网模型仿真精度达到95.7%以上。基于修正后的沉浮系统管网模型,研究了预压载与快速压载顺序执行以及联合执行2种方案的船舶压载特性,其中联合压载时间相较于顺序压载过程缩短了26.75 min,为沉浮和姿态平衡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沉浮系统
模型修正
压载特性
Keywords
scale-model experiment
sinking and floating system
model modification
ballast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U664.8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地船舶防寒设计研究
被引量:
3
16
作者
刘志兵
濮骏
黄津津
陈彦臻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9-489,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22dz1204400)资助。
文摘
冰冻是极地船舶最常见的问题,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和设备系统的可操作性,所以暴露在寒冷天气下的船舶系统和设备应满足相应的防寒要求,以实现防冰和除冰效果。本文梳理了中国船级社(CCS)的相关防寒规范指南,并通过分析全船不同区域对象的防寒需求,重点对机舱通风、冰海水门、液舱防冻和甲板机械等设备系统的防寒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相应的主要防冻措施,以期对航行于寒冷地区船舶的设计有所指导。
关键词
极地船舶
防寒技术
船舶系统
甲板机械
防冻措施
Keywords
polar vessel
winterization technology
ship systems
deck machinery
anti-freezing measures
分类号
U674.8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极点及高纬度海域海冰压缩强度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陈晓东
于爽
王燕舞
林龙
屈猛
季顺迎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极地
研究
中心(
中国
极地
研究
所)
出处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0-1271,共12页
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项目(CBG2N21-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1300,52192693)资助。
文摘
在中国第13次北极科学考察过程中,我国科考队首次乘破冰船抵达北极点并开展了海冰采集与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填补了我国在该海域海冰试验数据的空白.同时,为研究采样地点气候条件对海冰压缩强度及物理性质的影响,分别在81°N~87.3°N之间的其他6个站位开展了冰样采集与试验测试.为研究孔隙率与卤水体积对压缩强度的影响,测量了试样的盐度、温度与密度等物理性质.数据显示,处于纬度较低海域的海冰试样,其盐度与密度沿竖向剖面并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冰层表层与底层的压缩强度较为接近;而北极点海域的海冰物理参数沿冰厚方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压缩强度沿剖面方向的变化也较为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域的环境条件对海冰单轴压缩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即使在融冰期末期北极点海冰也并未完全处于融化状态,其底层海冰仍保留了部分结冰期海冰的特点,因此强度也明显高于完全处于融化状态的海冰.此外,也分析了运输过程对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严格的低温运输与存储条件下现场与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海冰
力学性质
单轴压缩强度
北极点
孔隙率
Keywords
sea i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 North Pole
porosity
分类号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功能海缆船结构设计及强度评估
18
作者
郭兴乾
陈曙梅
王东
张勇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40,共6页
文摘
针对某型海缆船多功能要求,确定缆盘区域结构基本型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前期确定的结构加强型式进行舱段强度评估,分析各种装载工况及缆盘载荷,得出典型区域结构的计算结果,结合前期总纵强度校核结果,对于主甲板横向大开孔、缆盘底部中心区域开孔等加强区域进行改进,对比前期船体梁理论总纵强校核与舱段有限元的计算结果,分析局部载荷所占比值,以验证总纵强度校核和舱段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前期结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海缆船
缆盘
总纵强度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submarine cable vessel
cable tray
longitudinal strengt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U66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势-黏流双向耦合的不同主尺度双浮体水动力干扰研究
19
作者
李福建
刘学勤
李丹
孟巍
康庄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
工程
大学
船舶
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文摘
[目的]在两浮体并靠作业时,由于浮体间距较近,在水动力干扰作用下,极易引发间隙内大幅波浪振荡和两浮体大幅运动响应,严重威胁作业安全。因此,开展不同主尺度双浮体间的水动力干扰特性研究。[方法]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建立数值波浪水池,并结合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双浮体的运动特性,对规则波中不同主尺度双浮体的水动力干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同主尺度双浮体间隙的水动力共振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构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规则波中不同主尺度双浮体垂荡运动的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浮体布置工况对双浮体垂向运动响应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于CFD方法,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计算效率更高,且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其准确性。在高频工况下,两浮体倾向于反相位运动,且当较大浮体位于上游时,其对下游小浮体有显著的遮蔽效应。[结论]采用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验证了双浮体水动力干扰模型的准确性,揭示了高频下两浮体的反相位运动及大浮体上游时的遮蔽效应,为优化浮体布置和提升作业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势-黏流双向耦合方法
两浮体
水动力
干扰
遮蔽效应
Keywords
hybrid two-way coupled field-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
double floating body
hydro-dynamic
interference
shadowing effect
分类号
U661.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船用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20
作者
张平
李沃达
陈海涛
兰玲
机构
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
船舶
工艺
研究
所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141213)。
文摘
为得到船用1560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特性及参数化影响,采用试验方法开展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60高镁铝合金板材、型材、整体挤压壁板材料的中值应力范围疲劳极限值在150~190 MPa,厚度、生产工艺对材料疲劳性能影响不大,焊接和热矫正建造工艺会不同程度降低材料疲劳性能,其中对接接头疲劳极限值约为母材疲劳极限的0.4,说明镁含量的提高在提高铝合金母材疲劳强度的同时会使材料具有更高的焊接气孔敏感性、裂纹倾向性。最后,综合试验结果和国际焊接协会推荐值给出船体疲劳强度校核用S-N的选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高镁铝合金的焊接工艺优化、在船体结构应用及疲劳强度校核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高速船
铝合金
疲劳性能试验
疲劳强度校核
S-N曲线
Keywords
high-speed vehicles
aluminum alloy
fatigue test
fatigue strength
S-N curve
分类号
U668.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扩散管设计及分析
万新斌
钱玮翔
杨铭
杨卫英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极地船舶新型舷侧结构抗碰撞研究
刘兴华
刘敬喜
崔濛
柴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极地船舶结构监测数据异常诊断与处理研究
孙慧
王燕舞
张帅
张敏
王嘉其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海域作业工程船机舱通风优化研究
杨凯博
饶广龙
杨勇
刘邓华
潘德法
郭世豪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工况下喷水推进船舶混合控制技术研究
赵威
贾凌翰
宿磊磊
牟军敏
郭蕴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船载无人潜航器安全系固系统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葛俊波
江心
王果
刘靖峤
李梦翔
刘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船舶机舱双向通风下小尺度油池火灾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吴中正
马泽泰
王艳真
殷杰
毛少华
王硕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船舶受限空间通仓手术室研究
屠天榆
王俊杰
赵磊
胡定华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船舶双开口舱室油料池火灾火温度场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周雅杰
陈雷
姚尧
苑龙飞
周勇雕
邓芳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船舶典型可燃物火灾烟气特性研究
林盼
赵磊
李帅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船舶油水代换系统的设计及阻力初步计算
钱玮翔
陈世红
黄日宁
张宇伦
杨丛硕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不同补风速率对船舶油料池火灾控烟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陈雷
袁金永
高涵
马永智
金晔
张宇伦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尾部U型开槽式水下装置保障船结构设计与研究
李梦伟
朱永健
谢昊
林瞳
尉志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船舶加筋板结构抗屈曲优化设计
魏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基于缩尺模型试验的船舶沉浮系统压载特性研究
万新斌
于姝雯
李胜博
杨卫英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极地船舶防寒设计研究
刘志兵
濮骏
黄津津
陈彦臻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北极点及高纬度海域海冰压缩强度的试验研究
陈晓东
于爽
王燕舞
林龙
屈猛
季顺迎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多功能海缆船结构设计及强度评估
郭兴乾
陈曙梅
王东
张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势-黏流双向耦合的不同主尺度双浮体水动力干扰研究
李福建
刘学勤
李丹
孟巍
康庄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船用高镁铝合金材料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张平
李沃达
陈海涛
兰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3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