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面舰船雷达波SAR成像隐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敢
倪海参
上官子柠
张韩西子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
文摘
该研究主要应用于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优化领域,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计算方法,通过目标几何建模、SAR成像散射特征识别、散射特征分析及强散射源控制、雷达波隐身设计等相关措施,提出面向雷达成像的水面舰船雷达波散射特征隐身研究方法,可快速预估水面舰船等复杂目标的散射中心,通过相关强散射源控制,以电磁仿真驱动对舰船外形进行优化,可有效改善水面舰船的雷达波隐身性能,提升水面舰船的战斗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
关键词
舰船
雷达波
散射特性
隐身
SAR成像
-
Keywords
vessel
radar wave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
stealth
SAR imaging
-
分类号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题名基于舰船装备健康状态评估的视情维修体系架构研究
- 2
-
-
作者
赵宗海
周旋
徐哲
祝泓
王冬
庞逸濛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1-184,共4页
-
文摘
舰船装备作为海军作战力量的中坚,具有结构大型化、组成复杂化、功能多样化、设计一体化、运行智能化等特点,提高舰船装备完好在航率、降低全寿期维修保障成本已成为各海军强国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在梳理总结舰船装备多状态可靠性预测评估模型与方法的基础上,立足装备特点、提高完好在航率、降低全寿期维修成本与实施风险,分析研究了舰船装备基于健康状态评估的视情维修决策,提出视情维修体系架构构建方案,能够为舰船装备视情维修技术深化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
关键词
舰船装备
健康状态评估
视情维修
体系架构
-
Keywords
naval ship equipment
health status assessment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system architecture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装备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马辰
李富合
赵宗海
顾实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40,共9页
-
文摘
为了对舰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升级,加快舰船装备数字化发展,需充分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下一代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装备。本文围绕数字孪生技术发展应用现状,研究符合舰船信息基础设施特点的数字孪生装备,定义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装备的概念和组成,提出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装备构建方法,预测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装备三阶段发展趋势,并在舰船信息基础设施装备上开展智能运维方面的实践。研究成果可作为未来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装备的一种新型范式,为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孪生装备的技术应用及实践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舰船信息基础设施
数字孪生装备
智能化装备
-
Keywords
ship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digital twin equipment
intelligent equipment
-
分类号
U674.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 4
-
-
作者
李富合
李锋
马辰
高东林
赵宗海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海装驻北京地区第五军事代表室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1-156,共6页
-
文摘
随着舰船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范围的拓展,其运维呈现出管控种类多样、健康管理智能、运维操作易用、设备保障迭代快速等特点,对运维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通过梳理运维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舰船信息基础设施运维现状,深入分析舰船信息基础设施的运维特点,提出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的内涵,构建符合舰船信息基础设施特点的智能运维体系,并分析智能运维所需的关键技术,为舰船信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系统设计及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舰船信息基础设施
智能运维
智能化
-
Keywords
ship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telligent
-
分类号
U674.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多向流环境中悬链线立管涡激振动疲劳特性研究
- 5
-
-
作者
李星辉
冯琛涵
袁昱超
郭力
唐文勇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智能装备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47,58,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371283)。
-
文摘
海流作用下的涡激振动是海洋立管疲劳损伤积累的主要原因。实际海洋环境中,海流流向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呈现多向流的特征。多向流环境中悬链线立管所处平面的方向对涡激振动响应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涡激振动数值预报模型和多向流中结构疲劳评估方法,计算了外流流向和流速变化时立管的涡激振动疲劳损伤,并分析了季节性差异显著、不显著多向流环境中涡激振动疲劳特性。结果表明:多向流环境中立管面内模态和面外模态在响应中共存竞争时涡激振动疲劳损伤较小。疲劳损伤与外流流速之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或双重指数函数近似拟合。当季节性差异不显著时,疲劳损伤随立管布置方向变化剧烈;当季节性差异显著时,疲劳损伤随立管布置方向变化平缓。通过数值计算使立管所处平面与多向流主导流向呈特定夹角可以有效减小涡激振动疲劳损伤。
-
关键词
多向流
涡激振动
悬链线立管
疲劳损伤
数值模型
-
Keywords
multidirectional flow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catenary riser
fatigue damage
numerical model
-
分类号
P756.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面向船舶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报文传输抖动机理研究
- 6
-
-
作者
宋达
马辰
陈树
高翔宇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5,共9页
-
文摘
本文基于船舶信息基础设施,依据高实时性领域应用需求,分析UDP报文在船舶信息基础设施中发生的传输抖动偏大现象,根据不同的UDP报文服务端和客户端,建立了UDP抖动分析模型,描述不同场景中UDP报文的传输路径,分析在传输过程中造成传输抖动的原因。本文搭建测试环境,模拟在实时应用场景中的UDP报文传输链路,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认为网卡直通和降低物理机PCIE设备数量或虚拟机支持的虚拟机设备数量均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降低UDP报文的传输抖动现象。
-
关键词
船舶信息基础设施
报文传输
抖动
-
Keywords
ship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packet transmission
jitter
-
分类号
U675.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船体梁毁伤特性研究
- 7
-
-
作者
甘宁
孙卓
王帅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2,共6页
-
文摘
水面舰船作战时容易受到水下爆炸载荷作用,对其局部强度及总纵强度产生影响。对于舰船结构损伤机理及特性的研究,一般采用简化船体梁模型。本文首先对采用的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进行验证。然后,对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船体梁动态响应开展研究。此外,采用JWL方程作为炸药的状态方程,用以模拟冲击波载荷与气泡载荷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在本文工况条件下,冲击波载荷未对船体梁结构产生明显破坏,气泡载荷作用下船体梁产生明显的中拱、中垂变形,尤其是气泡收缩阶段,船体梁产生严重的中垂变形,进而形成塑性铰。此外,虽然冲击波载荷未对结构产生明显的破坏,但是其作用阶段船体梁结构上产生较高的加速度。
-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船体梁
鞭状运动
塑性铰
CEL
-
Keywords
underwater explosion bubble
ship hull girder
whipping motion
plastic hinge
CEL
-
分类号
U66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8
-
-
作者
郭海波
王晨宇
李瑞康
张亚龙
王瑞尧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82,共4页
-
文摘
相比传统有人作战模式,无人集群协同作战优势明显,已成为现代装备的研制趋势,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对无人集群作战效能发挥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跨域无人集群协同作战运用模式,归纳出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需具备体系兼容、架构开放、去中心化、以智赋能等特点,设计提出跨域无人集群分布式协同架构,研究总结无人集群跨域协同关键技术,为跨域无人集群协同实战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关键词
无人集群
分布式
协同架构
跨域协同
-
Keywords
unmanned cluste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architecture
cross domain collaboration.
-
分类号
E91
[军事]
-
-
题名舰船电子元器件自主可控现状与发展需求研究
被引量:10
- 9
-
-
作者
粟栗
郭晓利
周茜
陈勇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3-157,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关键软硬件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基础电子元器件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在信息化相关的电子元器件技术和产品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装备的国产化率和自主可控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分析舰船装备领域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下一步的发展需求建议以及确保基础电子元器件自主可控的具体措施。
-
关键词
军用电子元器件
自主可控
发展需求
-
Keywords
electrical conponents for military use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able
development demand
-
分类号
TN41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题名水面舰船隐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张晗
闫大海
钱治强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0-145,共6页
-
文摘
分析研究了包括电磁波、声波、尾流等在内的探测水面舰船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针对这些手段,水面舰船所采取的包括雷达波隐身、电磁辐射隐身、光电隐身等在内的主要隐身措施。系统提出探测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提高现有探测制导技术水平,对各种探测制导技术手段进行综合集成,探索新型探测制导技术等。隐身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加大隐身顶层和总体设计力度,提高舰船隐身性能评估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隐身材料,深入开展隐身技术集成,探索隐身新机理等。水面舰船隐身技术难度大、涉及专业广,集成度高,需要以需求为牵引,密切跟踪探测技术发展趋势,坚持从设计源头贯彻隐身设计思想,同时不断提高水面舰船对不同侦察制导和攻击手段的软硬杀伤能力,探索新技术、新手段,保证我水面舰船在现代海战中处于优势地位。
-
关键词
探测
舰船
隐身
-
Keywords
detection
surface ship
stealth
-
分类号
U674.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舰船机械设备振动激励特性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8
- 11
-
-
作者
朱正道
俞孟萨
苗金林
-
机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4-39,共6页
-
文摘
以自由速度作为描述振源激励特性的参数,通过对机器—隔振器—基座系统的分析,得到了作用于基座结构的激励力与机器自由速度之间的关系。以自由速度作为输入参数,计算加肋圆柱壳模型的受激振动响应,计算值与试验值一致,表明以自由速度表征机械设备振动特性及其作为激励力计算输入参数是合理的。最后还归纳了测量机器自由速度的安装条件。
-
关键词
振源
激励特性
自由速度
-
Keywords
vibration source
exciting character
free velocity
-
分类号
O3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题名舰船隔振器安装参数与隔振效果相关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 12
-
-
作者
计方
张华栋
李国楠
吴铭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18-12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9239)
-
文摘
开展舰船隔振器安装参数与隔振效果相关性试验研究可为隔振器建造声学质量检测提供重要支撑。以典型船用隔振器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出舰船建造过程中对隔振器隔振效果影响较为显著的安装参数,接着通过系列化的工艺试验分析隔振器紧固力矩和安装面间隙对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在大量实船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得到了典型隔振器各安装工艺参数对隔振效果的贡献量。结果表明:BE300型隔振器隔振效果与预紧力矩、底面贴合间隙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建议去除底面橡胶并选取适当预紧力矩进行安装;隔振效果与隔振器下水后变形量、连接管路后变形量、垫片厚度在多个1/3倍频程中心频率处呈现强相关性。
-
关键词
舰船隔振器
安装参数
隔振效果
实船试验
-
Keywords
ship vibration isolator
installation parameters
vibration isolation effect
actual ship test
-
分类号
U661.4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舰船建造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洪国钧
常瑞承
李福秋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3-86,共4页
-
文摘
现阶段,舰船行业由于过程控制问题造成的工程故障已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舰船建造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就是将FMEA理念与舰船建造特点相结合,形成一种解决过程缺陷的有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本文对建造FMEA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完整的方法和程序。
-
关键词
舰船建造FMEA
设计FMEA
工艺
故障
缺陷
-
Keywords
ship manufacturing FMEA
design FMEA
workmanship
failure
defect
-
分类号
U67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舰船柴油机智能化在线监测及故障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汤建华
马善伟
刘世生
扬子龙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11期34-36,69,共4页
-
基金
装备"十一五"预研支撑项目(62201030103)
-
文摘
使用故障预报数据库、专家系统、知识库、故障预报推理模型,结合硬件高速处理技术,实现了舰船柴油机智能化在线监测、故障实时预报和趋势分析,可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降低柴油机备件数量和维修费用,保证装备的战技性能和高可靠性,满足海军战略转型对柴油机维修技术发展的需求。
-
关键词
柴油机
智能化
在线监测
故障预报
-
Keywords
diesel engine
intelligent
online monitoring
fault predicting
-
分类号
TK42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我国舰船综合保障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 15
-
-
作者
张辉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9期128-132,139,共6页
-
文摘
舰船综合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舰船作战性能与维护费用,是决定现代海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为把握我国舰船综合保障的现状,认清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并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应的规划与指南提供依据。从管理思想、管理模式、总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决策技术、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施策略以及保障性工程等方面系统性地总结了我国舰船综合保障的管理、技术、评估以及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舰船
综合保障
保障性工程
-
Keywords
warship
integrated logistics support
supportability engineering
-
分类号
F407.4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水面舰船雷达波散射特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李敢
祝泓
刘瀛昊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31-134,共4页
-
文摘
水面舰船的雷达波隐身技术是舰船设计的重点方向,各国均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改进。本文对新型水面舰船的雷达散射机理及特性进行详尽的分析,提出相关改进优化措施与建议,可为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舰船
雷达波
散射特性
隐身
-
Keywords
vessel
radar wave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
stealth
-
分类号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题名船舶机舱边缘计算系统通信技术的研究及开发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陈智君
余金阳
王忠俊
余永华
宋鑫
王家鑫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中国舰船研究院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1,共4页
-
基金
工信部高技术专项资助项目(工信部联装函[2019]360号)。
-
文摘
本文针对边缘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从当前智能机舱相关系统的数据通信需求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框架的智能机舱边缘计算系统内设备通信方案,设计一种面向该边缘系统中运用于边缘设备的双向数据通信系统软件并进行测试,证明智能机舱边缘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
关键词
边缘计算
TCP/IP
MQTT协议
双向数据通信
-
Keywords
edge computing
TCP/IP
MQTT protocol
two-way data communication
-
分类号
U66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研究特色 把握方向 推进舰船科技自主创新
- 18
-
-
作者
沈长云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
文摘
在简要分析舰船科技的特色和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群推动下的主要发展趋势后,就探索并采用全新原理、应用某些新技术和现有技术集成或组合等三方面,分别以潜艇、水面舰艇和无人作战系统为例,讨论舰船科技主要发展方向和创新问题。
-
关键词
舰船科技
自主创新
潜艇
水面舰艇
无人作战系统
-
Keywords
s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ubmarine
surface warship
unmanned combat system
-
分类号
TJ0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
题名舰船水动力虚拟试验技术创新研究
- 19
-
-
作者
刘卉
-
机构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6期125-129,共5页
-
文摘
在分析了舰船水动力设计创新能力对虚拟试验的技术需求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舰船水动力设计评估与综合优化虚拟水池集成平台"。本平台以虚拟试验技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综合了物理试验技术能力与资源,并以数字化形式凝练起来,建成面向全行业、辐射其他装备制造业的、集物理与虚拟试验系统为一体的研究与应用平台,为舰船研究、设计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提供强力支持,促进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同时从行业层面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
-
关键词
船型优化
水动力设计
虚拟水池
-
Keywords
ship optimization
hydrodynamic design
numerical tank
-
分类号
U661.3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阻振质量刚性隔振在舰船基座结构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 20
-
-
作者
田正东
计方
-
机构
北京西三环中路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中国舰船研究院
-
出处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6-914,共9页
-
基金
国防重点预研项目(40*********02)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R80340)
-
文摘
基于波动理论,探讨了阻振质量对典型船体连接结构中振动波传递的阻抑特性。兼顾基座阻振质量布置工艺,开展了阻振质量偏心距对其隔振特性的影响研究。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将阻振质量带引入动力舱段基座结构的刚性隔振设计中,联合应用声固耦合法和统计能量法数值研究了阻振质量截面尺寸、截面形状参数和布置位置对舱段全频段隔振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动力舱段基座阻振质量隔振效果工程快速预报方法,旨在为艇体早期结构声学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阻振质量带
基座结构
偏心布置
工程快速预报
-
Keywords
vibration blocking mass ribbon
eccentric location
base structure
quick-engineering prediction
-
分类号
U661.4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