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桨激励条件下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武辉 向阳 +2 位作者 王冠 万汉群 张领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1期134-137,共4页
为研究复合材料螺旋桨以及铜质材料螺旋桨在锤击激励以及非稳态激励条件下的结构模态固有特性和水下振动噪声特性,在设计的试验环境下,对处于水介质以及空气介质中的复合材料螺旋桨以及铜质材料螺旋桨5桨叶进行模态激励试验,得到两型螺... 为研究复合材料螺旋桨以及铜质材料螺旋桨在锤击激励以及非稳态激励条件下的结构模态固有特性和水下振动噪声特性,在设计的试验环境下,对处于水介质以及空气介质中的复合材料螺旋桨以及铜质材料螺旋桨5桨叶进行模态激励试验,得到两型螺旋桨各桨叶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以及阻尼比,并分析两型桨5桨叶之间的差异;针对桨-轴系统在临界转速工况下出现空化而导致的异常振动噪声现象,选取螺旋桨发生空化前的辐射水声频谱,对两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另外,试验还模拟桨-轴系统在高速运转下的停车运行工况,对停车运行过程的振动噪声时频特性进行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前3阶模态中,复合材料螺旋桨各桨叶之间的差异比铜质材料螺旋桨之间的差异要大,但两型桨叶的振型基本一致;螺旋桨发生空化时,产生的叶频及其倍频幅值放大了约2~10倍;停车运行过程中,变流速,变转速产生的变激励力是引起振动噪声时频变幅特性的主因。该研究成果对新材料、新工艺在船舶推进器声学设计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对螺旋桨在非稳态激励下的噪声源声学特性有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模态试验 桨-轴系统 时频特性 螺旋桨空化 停车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声学的船舶舱室声学设计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冯爱景 魏强 张大海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4,共6页
[目的]为了在船舶舱室的众多噪声传递路径中选取最佳噪声控制位置及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几何声学理论中的声线跟踪法,考虑舱壁声透射的作用,提出声线搜索法。模拟船舶多舱室声场的分布,计算舱室声压。通过搜索目标舱室的供能声线,计算... [目的]为了在船舶舱室的众多噪声传递路径中选取最佳噪声控制位置及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几何声学理论中的声线跟踪法,考虑舱壁声透射的作用,提出声线搜索法。模拟船舶多舱室声场的分布,计算舱室声压。通过搜索目标舱室的供能声线,计算不同位置舱壁对目标舱室噪声的声灵敏度,根据灵敏度计算结果,设计船舶舱室降噪方案,优化舱室中高频噪声。[结果]利用该方法优化典型舱室噪声,噪声降低了7.3 dB。[结论]通过与统计能量法的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可行,可指导船舶舱室降噪精细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降噪 几何声学 声线跟踪法 声线搜索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直喷管的水下射流噪声特性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邢军华 尚大晶 +1 位作者 张成 苗天丞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3,共5页
[目的]为研究水下射流噪声特性,[方法]应用Lighthill声类比计算轴对称直喷管的自由射流声场特性,借助FLUENT仿真软件并采用大涡模拟法计算该直喷管的水下射流流场,最后基于混响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稳态射流流场的核心区长... [目的]为研究水下射流噪声特性,[方法]应用Lighthill声类比计算轴对称直喷管的自由射流声场特性,借助FLUENT仿真软件并采用大涡模拟法计算该直喷管的水下射流流场,最后基于混响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稳态射流流场的核心区长度与流速无关,核心区长度约为喷管直径的8倍;射流噪声辐射功率与流速的8次幂成正比;不同流速下的射流噪声功率谱在低频段的差异较大,在高频段的差异则显著减小,且辐射噪声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段,但流速增加后射流噪声的主要贡献将向高频段移动。[结论]在射流噪声计算仿真方面,将大涡模拟法和Lighthill声类比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直喷管 射流噪声 混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SO的水下加肋圆柱壳体噪声优化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金实 强学才 +1 位作者 商德江 陈鸿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11-14,共4页
提出了厚度分布沿轴向周期变化的加肋圆柱壳体有限元矩阵的快速导出算法,并结合边界元法对圆柱壳体在水下受力振动与声辐射进行预报。在此基础上,以低频段内总声辐射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厚度沿轴向周期分布的加肋... 提出了厚度分布沿轴向周期变化的加肋圆柱壳体有限元矩阵的快速导出算法,并结合边界元法对圆柱壳体在水下受力振动与声辐射进行预报。在此基础上,以低频段内总声辐射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厚度沿轴向周期分布的加肋圆柱壳体进行优化设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水下加肋圆柱壳体的噪声优化设计分析周期有明显的改善,合理配置圆柱壳体的厚度分布可以有效的改善圆柱壳体在水下的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加肋圆柱壳 优化设计 量子粒子群算法 有限元—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桨轴系统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理姣 金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随着大型化、高速化船舶的发展,桨轴系统的工作负荷加重,尺寸增大,尾轴承的润滑状态会改变轴系的支撑特性,而对支撑系统敏感的横向振动也就更容易受到影响。以某实验室长轴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尾轴承实体模型,采用多点支撑,建立水润滑轴... 随着大型化、高速化船舶的发展,桨轴系统的工作负荷加重,尺寸增大,尾轴承的润滑状态会改变轴系的支撑特性,而对支撑系统敏感的横向振动也就更容易受到影响。以某实验室长轴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尾轴承实体模型,采用多点支撑,建立水润滑轴承的润滑特性模型,计算基于流固耦合的轴系横向振动特性,并与传统单点支撑的轴系横向振动计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流固耦合的轴系模型更能反映出真实的轴系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桨轴系统 流固耦合 尾轴承 横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解和边界元解的圆柱壳声辐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俊杰 原春晖 +1 位作者 刘彦 吴武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38,共6页
针对工程广泛应用的圆柱壳结构,首次运用解析法探讨了边界元软件Sysnoise两种加载方式-基于单元(Element)加载和基于节点(Node)加载-对声辐射影响,以及两种加载方式在网格加密情况下的收敛性问题。得到一些对工程计算的有益结论:①基于... 针对工程广泛应用的圆柱壳结构,首次运用解析法探讨了边界元软件Sysnoise两种加载方式-基于单元(Element)加载和基于节点(Node)加载-对声辐射影响,以及两种加载方式在网格加密情况下的收敛性问题。得到一些对工程计算的有益结论:①基于单元(Element)加载方式得到的结果要好于基于节点(Node)加载方式;②基于单元(El-ement)加载方式网格加密时收敛到解析解,而基于节点(Node)加载方式网格加密后,不一定得到收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声辐射 收敛性 加载方式 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波能装置共振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蔡元奇 沈理姣 李明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482,共8页
共振状态下波能系统效率高且聚能能力强的现象已为试验和理论所证实。研究实现波能系统共振的方法可以形成高效波能利用技术。在研究波能利用技术时,涉及流-固耦合、几何非线性、波浪易变性等问题,实现波能系统共振还有许多理论和技术... 共振状态下波能系统效率高且聚能能力强的现象已为试验和理论所证实。研究实现波能系统共振的方法可以形成高效波能利用技术。在研究波能利用技术时,涉及流-固耦合、几何非线性、波浪易变性等问题,实现波能系统共振还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基于波能系统共振思想的主动共振波能技术是一种高效波能利用技术。通过在波能装置中设置可调的刚度对波能系统动力特性进行调整,使波能系统的自振频率与海浪频率一致,以实现波能系统共振。针对主动共振波能技术,基于势流理论及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导出了刚度调节值计算公式。通过数值仿真试验证明了该公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所提出的方法和共振控制方程同样适用于其他波能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利用 水动力学 共振 主动控制 可调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备隔振系统的子结构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伟才 刘彦 原春晖 《中国舰船研究》 2012年第1期65-70,共6页
基于频响函数(FRF)的子结构方法是分析复杂组合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单个非耦合的分量FRF通过阻抗或导纳方程构成总的系统响应。通过采用自由速度描述机械设备的激励特性,采用四端参数描述隔振器的阻抗特性,建立了机械... 基于频响函数(FRF)的子结构方法是分析复杂组合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使用单个非耦合的分量FRF通过阻抗或导纳方程构成总的系统响应。通过采用自由速度描述机械设备的激励特性,采用四端参数描述隔振器的阻抗特性,建立了机械设备隔振系统完整的子结构模型。经实测,获得了设备机脚的自由速度以及基座等结构的导纳矩阵,计算获得设备弹性安装后机脚和基座安装点的响应,并与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结果吻合较好,计算值与测试值的偏差基本在3 dB以内,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系统 基于频响函数的子结构 自由速度 机械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桁架箱体浮筏结构重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壮 朱显明 +1 位作者 杨睿 李晓彬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3,共4页
结合桁架结构的优点,将桁架结构应用于传统浮筏形成一种新型桁架箱体浮筏结构,并对其重量进行优化。首先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桁架箱体浮筏模型,然后基于模态分析,重力场分析和抗冲击分析,以筏架上、下面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分析了... 结合桁架结构的优点,将桁架结构应用于传统浮筏形成一种新型桁架箱体浮筏结构,并对其重量进行优化。首先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桁架箱体浮筏模型,然后基于模态分析,重力场分析和抗冲击分析,以筏架上、下面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分析了面板厚度变化对结构刚度及强度水平的影响,且在保证足够刚度和强度水平的前提下,浮筏减重可达15.4%。本文的研究可为新型桁架箱体浮筏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箱体浮筏 模态分析 抗冲击分析 有限元法 重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边界及耦合条件下的多跨梁结构振动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超凡 吴晓光 张成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01,共7页
[目的]为了克服边界及耦合条件对多跨梁结构振动特性研究的束缚,[方法]基于欧拉梁理论模型,采用Rayleigh-Ritz法建立多跨梁结构振动计算模型,对其在任意边界和任意弹性耦合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在传统三角余弦级数的基础上,引... [目的]为了克服边界及耦合条件对多跨梁结构振动特性研究的束缚,[方法]基于欧拉梁理论模型,采用Rayleigh-Ritz法建立多跨梁结构振动计算模型,对其在任意边界和任意弹性耦合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在传统三角余弦级数的基础上,引入4项辅助正弦三角级数,改善以往求解过程中在边界处存在的不连续或者跳跃现象。将位移容许函数的未知傅里叶展开系数看作广义变量,结合Rayleigh-Ritz法对其求极值,将结构的振动特性问题转换为求解一个标准特征值问题。[结果]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收敛速度与计算精度。[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多跨梁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傅里叶级数 任意边界条件 Rayleigh-Ritz法 多跨梁 结构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激励下齿轮传动-推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影响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志伟 陈彦齐 +3 位作者 雷智洋 黄修长 彭伟才 华宏星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8-288,共11页
[目的]为了研究船用齿轮传动-推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影响规律,开展一系列台架试验。[方法]首先,搭建包含跨接齿轮箱的双轴齿轮传动-推进系统试验台架;然后,开展齿轮箱体及推进轴系的加速度响应测试,对比分析转速、驱动方式、轴向静... [目的]为了研究船用齿轮传动-推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及影响规律,开展一系列台架试验。[方法]首先,搭建包含跨接齿轮箱的双轴齿轮传动-推进系统试验台架;然后,开展齿轮箱体及推进轴系的加速度响应测试,对比分析转速、驱动方式、轴向静推力、螺旋桨模拟轴向动态激励力等因素对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加速度响应在齿轮传动-推进系统中的传递规律以啮合频率及倍频为主,部分工况在30~80 Hz的低频段也存在峰值。[结论]研究结果可为齿轮传动-推进系统的减振降噪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推进系统 齿轮激励 动态响应 跨接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机械隔振系统阻抗与传递损失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武辉 向阳 +2 位作者 罗文 张领 万汉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1期224-229,共6页
复杂机械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和刚性元件构成。在系统稳态运行状态下,弹性元件与刚性元件构成的系统阻抗是影响隔振系统传递损失的关键因素。首先建立双通道传递系统阻抗数学模型,搭建了双层隔振机械系统试验台架,使用B&K 3660D型多... 复杂机械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和刚性元件构成。在系统稳态运行状态下,弹性元件与刚性元件构成的系统阻抗是影响隔振系统传递损失的关键因素。首先建立双通道传递系统阻抗数学模型,搭建了双层隔振机械系统试验台架,使用B&K 3660D型多通道测量系统以及B&K 8203型力锤,采用锤击激励法测量阻抗,得到系统初始安装状态的机械阻抗。然后通过调节机械系统基座结构强度,以及管路系统支撑刚度,研究两传输通道系统阻抗与机械系统隔振效果,管路系统传递损失之间的关联性,最后分析出了两传输通道系统阻抗与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研究表明:1.适度提高基座结构阻抗有利于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当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时,增大试验基座阻抗有利于系统的隔振效果,2.通过改变管路系统弹性元件的属性及其布局形式,能有效增大管路系统的阻抗,提高挠性管路系统的能量传递损失,有效降低隔振系统的基座振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层隔振系统 关联性 传递损失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法的有限加肋板耦合运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攀 漆琼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8-2135,共8页
为研究板与加肋条的耦合运动特征,采用行波法和模态叠加法,根据板与加肋条的不同耦合连续性假设,建立3种耦合模型,即板-附加质量模型、板-欧拉梁模型和板-板-欧拉梁模型,此时3种耦合模型对应的加肋条分别为阻振质量、扁钢和T型材。根据... 为研究板与加肋条的耦合运动特征,采用行波法和模态叠加法,根据板与加肋条的不同耦合连续性假设,建立3种耦合模型,即板-附加质量模型、板-欧拉梁模型和板-板-欧拉梁模型,此时3种耦合模型对应的加肋条分别为阻振质量、扁钢和T型材。根据行波法推导有限加肋板耦合结构的动力响应表达式,并自编Matlab程序进行振动响应计算,通过对比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行波法半解析计算结果,验证该行波法解法是计算耦合结构振动响应的有效方法。对3种耦合力学模型的对比研究,根据耦合连续性假设分析结构刚度项对响应的影响,说明在低频范围内,结构刚度项对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小,但随着频率的增大,结构刚度项对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增大。对板厚和损耗因子进行参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板厚增加,板的模态数变少;在共振频率附近,随着损耗因子的增加,结构输入功率流和传递功率流的峰值降低;损耗因子的改变对结构的固有频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行波法 有限加肋板 功率流 阻振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测试技术研究
14
作者 彭伟才 刘彦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S01期186-188,共3页
提出一种利用实验测试的平移自由度机械导纳估算所需要的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其基本思想是在需要转换的点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在测点处激励并提取各点的机械导纳。然后通过转换矩阵将这些平移自由度机械导纳转换为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 提出一种利用实验测试的平移自由度机械导纳估算所需要的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其基本思想是在需要转换的点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在测点处激励并提取各点的机械导纳。然后通过转换矩阵将这些平移自由度机械导纳转换为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机械导纳。通过对一悬臂梁结构的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的解析解和测试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较好的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自由度机械导纳 有限差分法 悬臂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敷设超弹性材料夹层板在内爆载荷作用下响应研究
15
作者 陈攀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4,共7页
在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方法计算舱室内爆载荷及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响应可靠性的基础上,以舱室典型加筋板优化后的夹层板为对象,采用非线性数值方法计算在不同位置敷设超弹性材料及相同面密度橡胶夹层板在内爆载荷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及加... 在通过实验验证数值方法计算舱室内爆载荷及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响应可靠性的基础上,以舱室典型加筋板优化后的夹层板为对象,采用非线性数值方法计算在不同位置敷设超弹性材料及相同面密度橡胶夹层板在内爆载荷作用下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响应,并对夹层板吸能进行探讨。从计算结果可知:填充超弹性材料可有效减小舱室内爆载荷作用下夹层板的响应振荡峰值;面板敷设超弹性材料可更好地提高夹层板的抗爆性能;橡胶层会延长夹层板的响应周期,随橡胶层厚度的增加,夹层板响应周期更加持久,面板与背板的加速度差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弹性材料 舱室内爆 夹层板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空调器振动及隔振措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莫立新 陈攀 周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4,共4页
空调器是船舶上广泛使用的辅机设备之一,其振动状态不仅影响周围居住舱室的居住环境,也影响全船的振动状态。本文开展了实船安装状态下某型空调器的振动测试及分析工作,并依据实际运行状态,分析空调器风机隔振、空调器整体单层隔振及空... 空调器是船舶上广泛使用的辅机设备之一,其振动状态不仅影响周围居住舱室的居住环境,也影响全船的振动状态。本文开展了实船安装状态下某型空调器的振动测试及分析工作,并依据实际运行状态,分析空调器风机隔振、空调器整体单层隔振及空调器双层隔振3种不同隔振措施对空调器振动传递的影响。经过对比分析,以上方式均可有效降低空调器振动传递至安装基础,其中空调器双层隔振方案的效果最佳,且可有效降低低频振动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器 振动 单层隔振 双层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桁架箱体浮筏隔振器选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留平 王壮 +2 位作者 李晓彬 吕成刚 陈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0-34,共5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新型桁架箱体浮筏系统在3种不同隔振器配置方案下的静强度、抗冲击强度及隔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静力状态下,随着隔振器总静刚度的增加,浮筏的下层隔振器变形量和最大位移逐渐减小。在冲击环境下,下层隔振器的形... 采用有限元法对新型桁架箱体浮筏系统在3种不同隔振器配置方案下的静强度、抗冲击强度及隔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静力状态下,随着隔振器总静刚度的增加,浮筏的下层隔振器变形量和最大位移逐渐减小。在冲击环境下,下层隔振器的形变量因阻尼作用随时间产生周期性衰减,隔振器总冲击刚度及个数和布置形式都会影响浮筏的抗冲击效果。在隔振效果上,较小的动刚度的隔振器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箱体浮筏 隔振器 抗冲击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圆柱近场声全息的水下声源定位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堵超然 邢优胜 陈鸿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605-609,共5页
为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声隐身性,或者减少其对海洋环境的噪声影响,噪声源的定位与识别对于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同时,对水下航行器的声辐射特性进行评估和管理是其升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近场声全息技术... 为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声隐身性,或者减少其对海洋环境的噪声影响,噪声源的定位与识别对于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同时,对水下航行器的声辐射特性进行评估和管理是其升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近场声全息技术利用在船体表面附近测量面测得的声压数据,采用声场变换方法,既可反向重建辐射声源面声场从而定位船体上的噪声源,也可正向重建测量面外部声场从而预测远场声辐射。通过OROS水下声全息软件展示如何利用NAH进行声源定位和远场预测,该软件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水下近场声全息解决方案。考虑到水下航行器以圆柱体结构居多,本文开展了圆柱近场声全息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准确的辐射声场信息,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圆柱近场声全息技术的水下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水下航行器 圆柱近场声全息 噪声源定位 远场辐射声场计算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DL的潜艇浮筏结构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匡迪 游彩霞 何雪松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0期83-87,共5页
针对潜艇内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问题,提出优化隔振装置浮筏结构几何参数的方法提高减振效果。以一种平置板架式浮筏为研究对象,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以几何尺寸为设计变量、总体积为约束条件、固有频率为目标函数,采用APDL语言零阶优化方法... 针对潜艇内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问题,提出优化隔振装置浮筏结构几何参数的方法提高减振效果。以一种平置板架式浮筏为研究对象,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以几何尺寸为设计变量、总体积为约束条件、固有频率为目标函数,采用APDL语言零阶优化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在总体积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各阶固有频率均得到提升,增加了材料的利用率,形状更为合理且能够更好地起到减振效果,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对浮筏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浮筏结构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长水槽中设备的水下冲击噪声测试
20
作者 陈鸿洋 周进华 +1 位作者 田波 郦茜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S01期182-185,共4页
针对水槽中设备的水下冲击噪声测试问题,指出了一种近似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在远离设备的位置布放水听器,拟合水槽中的声衰减规律,并据此进行声源级归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水槽这种特殊环境下,实现设备水下噪声的摸底测试。测量时应... 针对水槽中设备的水下冲击噪声测试问题,指出了一种近似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在远离设备的位置布放水听器,拟合水槽中的声衰减规律,并据此进行声源级归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水槽这种特殊环境下,实现设备水下噪声的摸底测试。测量时应避开设备附近干涉较强的区域,若采用标准声源及10元以上的水听器阵预先测量水槽中的衰减曲线则可以提高归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冲击噪声 水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